衡阳技师学院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3:31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学习和讨论电算化会计一般知识与会计软件应用技术的课程,是继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专业会计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信息化管理方向的会计专业课。从专业知识的递进关系看,本课程是对会计学科和计算机学科两方面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和提高。本课程需要以《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作为先导,也可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知识相衔接,后续《供应链系统管理》、《财务软件应用实践》、《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实践》等课程或实践项目。
本课程以通用会计软件为中心,通过软件应用训练与电算化基本知识教学,传授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术与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与软件操作,学会运用所选会计软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与管理的方法,从中理解和体会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技巧,掌握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以及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的技能。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与一般知识,了解会计软件,掌握电算化会计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熟悉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程序和管理制度;掌握通用会计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总之,要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上面达到国家对会计电算化初级人员的要求,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知识、素质与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
2、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3、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4、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
5、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
1、具备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
2、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3、具有扎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
4、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变更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6、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技能培养目标
1、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
2、熟悉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
3、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3、学生学习要求
(一)学习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应职岗位需要为准绳,注意针对性、实用性,结合资料多记多练,在实践中达到熟练运用会计软件的目的。
(二)学习时,要积极主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认真体会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能够举一反三,不但能熟练进行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还能触类旁通地进行其他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应用。
(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
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2、明确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掌握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程序和管理制度;
4、掌握通用会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5、学会运用计算机来记账、算账和报账。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掌握”、“学会”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入的能力层次要求。“了解”是指知道有关情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准确表述;“掌握”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完整内容;“学会”是指在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课程教学建议:
a、明确电算化后会计工作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掌握国家财政部,省市财政部门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具体规章制度和要求。
b、本课程的讲授部分应借助多媒体和具体的会计软件进行教学。结合实验或课程设计,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过程,特别是能进行初始化设计。可通过软件课件教学
c、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交叉进行,讲授和实践比例大致为1∶2,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方法与步骤是本课程重点内容之一。应与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可通过案例进行授课,明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
d、关于融入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说明
为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学校与社会相联系,就《电算化会计》这门课而言,学院应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公司进行与会计电算化操作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在实习单位感受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素质。
e、习题和实训的教学建议:
1) 习题应使学生重点明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处理的区别,明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掌握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
2) 应根据上机情况,布置学生对上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能够针对不同的软件进行应用,举一反三,找出其共同点
3) 能够到企业进行实习,完成各工作岗位的操作任务。
4)要求在实验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熟练地应用软件。在实践中要写出相应的操作步骤,并要求每次实验后,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f考核方式:上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从建立账套—人员分工—基础档案建立—总账初始—总账日常处理—总账期末处理—报表建立与生成的操作过程,本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 =  平时实践成绩+期末上机考试成绩。
学业成绩组成的大体比例是:平时实践成绩∶上机考试成绩 = 50∶50
5、参考教材:
(1)、新编会计电算化.范洪波,王忠孝.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初级会计电算化.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会计软件操作. 何万能.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刘照军.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会计电算化.应连军,谢小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会计软件操作(第三版).张洪瀚,闯少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会计软件应用(用友平台).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
6、编制与系部审核:
编制: 王艺华    系部审核:陈昌平 邹玉丽    编制时间:2009-8-18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


序  号
课 题 名 称
建议学时
讲授
实训
机动
合计

会计电算化概论
6
4

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
6
4
10

账务处理系统
14
28
42

UFO报表管理系统
6
6
12

工资管理系统
4
4
8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4
4
8

应收款管理系统
2
6
8

应付款管理系统
2
6
8
机动
6
6
合计
44
58
6
10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教学内容】6课时
1.会计电算化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2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
1.3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比较
1.4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2 .会计核算软件
2.1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
2.2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2.3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3.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3.1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3.2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3.3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3.4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3.5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3.6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的差异,熟悉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划分,掌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各项组织和管理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计电算化涵义、传统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差异、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难点:会计电算化的涵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多媒体与机房、ERP实训室等多种教学设施组织教学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
【教学内容】10课时
1.账套管理
1.1新建账套
1.2修改账套
1.3删除账套
1.4年度账管理
2.账套数据备份及恢复
2.1账套数据备份
2.2账套数据恢复
3.操作员管理
3.1用户与角色
3.2财务分工
4.基础设置
4.1部门档案设置
4.2职员档案设置
4.3往来单位设置
4.4会计科目设置
4.5项目档案设置
4.6凭证类别设置
4.7收付结算设置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软件初始化的涵义与任务,熟练掌握初始化设置中各项工作的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账套的建立、操作员的设置、账簿选项设置、外币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辅助核算档案设置、期初余额录入
难点:会计科目设置、辅助核算档案设置、期初余额录入
【实训一】系统管理
【实训二】基础档案设置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多媒体与机房、ERP实训室等多种教学设施组织教学
第三章 账务处理系统
【教学内容】42课时
1.账务处理系统概述
1.1总账系统功能概述
1.2总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关系
1.3总账系统的操作流程
2.账务处理系统初始设置
2.1总账系统启用
2.2系统参数设置
2.3数据权限分配
2.4金额权限分配
2.5期初余额录入
3.日常账务处理
3.1填制凭证
3.2审核凭证
3.3记账及取消记账
3.4凭证、账簿查询
4.出纳管理
4.1现金、银行日记账查询
4.2支票管理
4.3银行对账
5.期末处理
5.1自动转账定义
5.2自动转账生成
5.3期末对账结账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软件中总账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会计处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及期末处理的各项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常会计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期末处理
难点:日常会计凭证管理、期末处理
【实训三】账务系统的初始设置
【实训四】账务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实训五】账务系统的出纳管理
【实训六】账务系统的账簿管理
【实训七】账务系统的期末处理
【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多媒体与机房、ERP实训室等多种教学设施组织教学
第四章  UFO报表管理
【教学内容】12课时
1.UFO报表管理系统概述
1.1报表处理系统主要功能
1.2报表处理系统基本概念
1.3报表制作基本流程
2.报表格式设计
2.1自定义报表格式
2.2使用报表模板调整制作报表格式
3.报表公式编辑
3.1计算公式定义
3.2审核公式定义
3.3报表舍位平衡公式定义
4.报表管理
4.1表页管理
4.2报表数据生成
4.3报表审核
4.4舍位平衡
4.5报表输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报表管理系统的基本术语,掌握报表格式设计、报表公式编辑及报表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表格式设计、报表公式编辑、报表管理
难点:报表公式编辑
【实训八】UFO报表管理
【教学建议】
建议在多媒体组织教学和演示操作过程,在机房指导教学和学生亲自操作,边学边操作,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五章  工资管理
【教学内容】8课时
1.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1.1工资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2工资管理系统操作一般应用流程
2.初始化设置
2.1启用工资账套
2.2 初始设置
3.工资数据管理
3.1工资数据录入
3.2工资分钱清单
3.3个人所得税计算
3.4银行代发
3.5工资分摊
3.6工资报表汇总、查询
3.7月末处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工资管理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工资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工资数据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资初始化设置、工资数据管理
难点:工资初始化设置、工资数据管理
【实训九】工资管理系统
【教学建议】
建议在多媒体组织教学和演示操作过程,在机房指导教学和学生亲自操作,边学边操作,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六章  固定资产管理
【教学内容】8课时
1.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1.1系统基本功能
1.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2.1启用固定资产账套
2.2基础设置
3.固定资产管理
3.1固定资产增加
3.2固定资产减少
3.3固定资产变动
3.4固定资产折旧
3.5批量制单
3.6月末处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管理及账表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难点: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实训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教学建议】
建议在多媒体组织教学和演示操作过程,在机房指导教学和学生亲自操作,边学边操作,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七章  应收款管理
【教学内容】8课时
1. 应收款管理系统概述
1.1系统基本功能
1.2应收款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2.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2.1启用应收款账套
2.2基础设置
3.应收款管理
3.1增加应收款
3.2收款结算
3.3转帐处理
3.4坏账处理
3.5批量制单
3.6月末处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应收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应收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收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收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难点:应收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实训十一】应收款管理系统
【教学建议】
建议在多媒体组织教学和演示操作过程,在机房指导教学和学生亲自操作,边学边操作,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八章 应付款管理
【教学内容】8课时
1.应付款管理系统概述
1.1系统基本功能
1.2应付款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2.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2.1启用应付款账套
2.2基础设置
3.应付款管理
3.1增加应付款
3.2付款结算
3.3转帐处理
3.4批量制单
3.5月末处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应付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应付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付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付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难点:应付款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及日常管理
【实训十二】应付款管理系统
【教学建议】
建议在多媒体组织教学和演示操作过程,在机房指导教学和学生亲自操作,边学边操作,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