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28:12
摘 要: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体现出了信息化与优化、系统性与矛盾性、人本性与价值性,以及动态平衡性与演替性等基本特征,规定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实质、目的和特征,突出了教育信息系统的生态性。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指引下,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确立信息思维与信息科学方法的指导、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主要建设手段、以人文主义管理与制度法规为激励措施、以实现生态发展为基本目的。
关键词: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教育信息化;信息思维;系统工程;人本主义管理;生态发展
笔者于近期在 《中国远程教育》 杂志上撰文《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指出,教育信息系统在人与教育信息环境矛盾的推动下,促使教育信息系统演变经历了:教育信息要素论与教育媒介及技术论的并存,到教育信息资源论与教育信息技术论的相互交织与延伸,再演化到教育信息环境论与教育信息生态论等若干个阶段。当前教育信息系统演进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生态化”———教育信息生态。我们可以把教育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生态结合起来定义为:①教育信息系统:指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活动中,人、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基础设施、标准与规范、政策与法规以及伦理与道德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自组织、自适应、兼有物质与意识特性的有机整体。它是传统“教育系统”的信息化与优化形式。其中,系统各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人、教育信息与教育信息环境 (系统内部环境)。②教育信息生态:是研究“教育信息系统”中人、教育信息、教育信息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规律及其整体生态平衡的一种方法论思考与价值取向。可以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看作是解决教育信息系统中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把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成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一、从教育信息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内涵
从教育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生态演进的视角来透视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为我们深刻地把握其基本内涵及其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启示。
1. 信息化与优化———教育信息化的任务
“信息论”的扩散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和信息方法成为审视和研究教育系统的基本视角,并最终使教育系统中的主体———“人”都信息化了。“教育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传统“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作为“教育系统”向“教育信息系统”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名词,必然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与内涵。因而,教育信息系统的演化过程便决定了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教育系统”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本质不在于信息化自身,而在于优化。信息化不仅仅是从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增加与投入等外在形式要素来探讨的,而应该从提高“信息”对教育效益增长的贡献率的角度来考虑。它是有效克服社会物质、能量、人员等要素投入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唯一手段。所以,教育信息化另外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演进中的教育信息系统不断优化。 然而,在长期的信息化实践中,人们只注重对教育的信息化而忽视了优化的问题。
2. 系统性与矛盾性———教育信息化的实质
教育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起初的单个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及其技术要素,发展到教育信息资源与教育信息技术和方法交织,再到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政策法规等教育信息环境系统的“复合体”,最后才渗透入“人”的因素,并且人、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等要素之间关系的逐渐加强,才形成真正完整的“教育信息系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系统化的整体思维”角度来考察“教育信息系统”。教育信息系统正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来推动着“人”与“教育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矛盾的不断调和,进而来推动系统演化。教育信息系统的矛盾在实践上也就表现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任务。要抓住这个主要任务,就必须要深入分析并研究教育信息系统的内部矛盾。而教育信息化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挫折,就是由于认知的浅表化,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育信息化背后隐藏的“教育信息系统”及其矛盾,从而,也就认识不到其所面临的任务与困境的本源所在:从而造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至今不知道该建设什么,信息化教育活动至今不知该如何下手,浩大的实践领域中长期找不到自己的任务与实践对象,也找不到自己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不能正确处理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二者的关系,分别把二者自身的实践领域中的所谓的任务与问题看成是“本源”的、“第一性”的,切断了二者在“教育信息系统”层面的整体联系,忽视了协同研究与实践,从而打不开局面,造成实践领域的混沌与停滞。
3. 人本性与价值性———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系统演进中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逐渐从无到有,从边沿走向中心,从以人为环境背景到以人为本,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教育信息系统中强调的“人本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共同体现。“以人为中心”主要关注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而“以人为本”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性。通过主体与环境 (包括人与人) 的相互作用,最终系统的目的指向“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系统由功能向价值的转变,同时,系统也具有了内在价值及其评判标准与尺度,系统由纯粹的功能和工具价值,转变为系统目的性行为。因而,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信息系统演化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也必然以“人(包括学习者、教师与各种技术、管理和服务人员)”及其发展为最终目的。
然而,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随处可见,而更严重的是各类教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乃至教师等都被视为信息化工程中的一个与“物”等同的普通环节,甚至只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工具,因而极大地挫伤了人的积极性。
4. 动态平衡性与演替性———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在教育信息系统演变的整个过程中,“人”的“关键物种”地位确立,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逐渐成为众多关系中的主导关系并被加强,并且这种关系从单向支配,到生态互动,再到反向支配,最终逐渐形成协同进化观。如果说传统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是主要集中体现在“物质”与“能量”资源的使用上,那么,现代教育信息系统中,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矛盾,则集中体现在 (教育) “信息”资源的利用上,这就更加凸显了教育信息系统的“生态特性”。而教育信息系统的“生态性”探讨的便是借助于“教育信息”发生的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而这种生态互动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与调和的不同阶段,又体现出“平衡 - 不平衡 - 平衡”的动态平衡性,也就形成了不断演替的特征。
二、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综上所述,由教育信息化建设所推动的教育信息系统,其突出特征便在于“生态性”。生态性既是教育信息系统演进过程的基本特征,又是其最终追求目标与发展趋势,体现出“过程”与“目标”特征的统一。所以,教育信息系统本质上也是个生态系统———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阶段“教育信息系统”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意义相同,它们都映射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要体现出生态性的基本特征,力图解决在教育信息系统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人与教育信息环境在使用“教育信息”时所发生的各种矛盾。
1. 确立信息思维与信息科学的方法指导
思维方式的研究意义远远超过一项具体技术或理论的革新。众所周知,传统自然科学基本注意力只局限在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引导人们如何观察事物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形式及其转换关系,然而其在涉及信息问题的复杂事物面前就常常束手无策。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问题即源于此:注重以媒体设备等的输入、输出及其平衡来评估信息化建设,即便是在物质与能量平衡的基础之上,也无法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与效用。信息思维告诉我们,在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教育的信息系统,并把信息作为该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不仅是物化设备设施的信息化,还包括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甚至是“人”的信息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追求优化,使原有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用途拓展、效率提高、时空组合方式发生变革,从而能够在教育规模有限增加、甚至不变的基础上,结构重组优化,极大提高教育产出数量与质量,减对物质、能量等资源环境的依赖。信息化涉及的是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要素的种类、数量等广度问题,而优化则涉及的是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深度问题。二者针对教育信息系统结构,相互关联,优化是信息化的固有之意,没有优化的信息化不但不能发挥系统正常作用,甚至会使得系统结构性失调,造成系统功能紊乱。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在信息思维的指导下利用信息科学方法去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首先,从信息的观点出发来进行分析,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看作是在构建一个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而信息化教育活动则是运行一个“信息过程”。弄清这个信息系统结构要素及其过程中的各环节,建立一个反映该系统及实践过程的信息模型,以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其次,根据社会、教育部门和学习者等用户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模型中各个环节应当满足的功能指标,及其系统各要素及环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数量关系。这个阶段中,人们主要应该着眼于教育功能要求和学习者需求,而不是设备和技术。最后,应用现有的物质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个模型,实施教育领域信息化;并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获得该系统现时的运动状态及其效用,从中判断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优度”,将它与目标优度做比较,从而进一步提出达到目标优度的策略,再通过调节物质与能量等改变系统的状态,使它逐步逼近目标,实现性能的优化,不断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不断地变革、改善或优化教育信息系统。
2. 确立系统工程方法的主要建设手段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是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按一定目的对系统进行规划、研究、设计、管理与控制,使系统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Hall 于1969 年提出的三维结构体系强调明确目标、弄清其需求,应用定量分析方法求得最优的系统方案,它适应了当时组织管理大型“硬件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20 世纪 70 年代后,Check Land 提出了软系统方法,其核心不是最优化而是比较或者是学习,即从模型和现状的比较中来学习改善现状的途径,比较意味着组织讨论、达成共识,这就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因素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特点,而不拘泥于要进行定量分析的要求。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钱学森等提出从经验假设出发,通过定量方法途径获得结论,强调数学模型的经验含义和定量定性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张文泉等则强调注重人的因素,考虑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便处理包括人在内的软问题的方法。雷战波则直接把系统“环境”作为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维度,提出了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
可见,在 Hall 的硬系统模型基础上,系统工程方法论中不断地融入“人”与“环境”的因素。而生态方法恰好关注的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体现出了系统工程方法与生态方法的内在统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系统不断演进的实质,就是对教育信息系统中的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矛盾的不断解决。因而我们可以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直接分析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人”与“信息环境”的矛盾关系这个主要研究对象。按照 Hall 硬系统模型定量分析投入硬件、软件和人员培训等各部分之间的人、财、物等的比例关系,以求得“最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硬系统方案。借鉴“软系统方法”,把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要充分地认识到不存在一种最优化的信息化方案,最佳的做法应该是比较并糅合不同的方案。在张文泉和雷战波等对人与环境因素的综合考虑下,分析不同主体 (教育工作者、信息化推进者、学习者等)、时间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地域 (东中西部地区)、条件 (人文、技术、组织、人员等环境)及其应用的需求 (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等) 等因素,在“逻辑”和“时间”维度展开适合自己本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如图 1 所示。基于此,我们提出教育领域信息化的 CATWOE 思路: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是教育信息系统在其所有者 O (Owners,教育政府部门) 使系统在环境约束 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以及信息等环境) 下,由系统执行者 A (Actors,信息化设计与开发等研制者、管理者、服务者和教育者)通过变换 T (Transformation Process,逻辑与时间维度变换) 将其输入变换为输出;并对系统的受益者或受变换影响的人 C (Customer,教育者和学习者)赋予变换具体含义的世界观至少包括 W (World-view)。当前重点是如何引进系统工程,结合生态观,以处理 O、E、A、T、C 和 W 之间的关系。这个“五维结构”体系模型也体现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统一。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3. 确立人文主义管理与制度法规的激励措施
与信息技术和资源等其他因素相比,人是教育信息生态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生态特征之一就是生命性,在生物群体中,作为主体要素的生命体参与自然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本能的活动;而在人类社会中,人类如何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社会活动的需要。而社会活动作为一种非本能化的活动,在各种场合下,明显地表现出动力不足、活力不够。从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之间关系来看,学习者是信息化教育阶段的核心主体,各种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与研制者是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的主体。然而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人们太过于强调促进学习者发展这个核心与目的因素,学习者成了唯一的主体 (至少在理论探讨上是这样),而只把各种技术、管理以及一线教学人员等作为一个“工具”要素而加以利用,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地位与价值的实现,从而把他们排除在人文道德关怀领域之外。从生态哲学和价值观角度来看,作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人员,都应该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更具有“内在价值”,他们都需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分享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况且,他们的内在价值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来源,是衡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尺度,也是构成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标准。因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核心目的与发展,而且,从伦理学意义上来看,也必然包括对各种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与研制者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担负起必要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最佳的做法是把人本主义管理观念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之中,把各种建设人员视为与信息化工程及其组织相并列的独立体,尊重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等,争取把个体发展与工作目标及系统组织整体目标相结合,为个人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诚然,我们目前也关注到了这类人群,但言必称“培训”,似乎这些人群除了受训之外,没有别的价值需求。这显然是不完整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法规政策给予他们适切的关照、理解与激励;考虑到每一个层次、每一种类管理、技术、教学人员的物质需求 (培训、发展、待遇) 和精神需求(如淡化教辅、后勤、行政和教学人员之间的称谓、地位等差异),加强柔性管理策略,促使各类人员自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之中,最终做到各类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信息化建设好坏、成败等发展目标直接关联与融合。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人本主义的管理策略,总的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明确各种人员自身定位,确定不同的人的不同主体地位,树立起他们不同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确立自身与系统的发展目标与价值追求,明确二者关联关系;分类实施人员培训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这种策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以教育信息系统组织内部全体人员的根本利益为中心,以人与教育信息化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价观;既重视人与其他因素及整体的生态关联,又强调各种人员在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从而使人们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能有利于信息化工程及人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目标。
4. 确立生态 (平衡) 发展的基本形式
生态发展观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的一个特点与目的就是动态平衡,如图 2 所示。动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群种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对于教育信息系统这个“人工系统”来说,在其演进初期阶段,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投入比例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不能齐头并进也是一种建设策略。但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物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仍然过高,以至于超过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了生态失衡,或称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遭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出现了对教育信息化功用的批判与否定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后一段时间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就是对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调整,通过各种人员在信息设备、资源和技术等环节上施加有益影响,建立新的生态平衡,达到更合理的教育信息系统结构,从而为信息化教育活动发挥更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教育生态效益。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维护教育信息系统稳定的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状态,而且是一种动态平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不在于数量上的多少,而在于质量上如何提高与演进,在于如何促进教育信息系统不断地演替,从而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不断提升,以形成“新的平衡”。如果只是一味地追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技术的熟练应用与掌握,或者一味地重视人员的培训数量的庞大和结构的低水平延伸,而忽视了培训质量上的提高。这样势必使得所有人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上,那么也只能造成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只有通过“平衡- 不平衡 - 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推动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推进与优化。从动态平衡与生态发展观点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教育信息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从而达到教育效益的不断增长。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关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平衡和过程性变化。另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根据教育信息系统结构演变的情况,而作适当的调整。所以,我们这里应该强调一种比例的“和谐度”,而不是某一个固定的比值。
从生态法则来看,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人工系统”来说,在我们没有充分地把握它的规律之前,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与挫折,通过深入地研究,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掌握教育信息系统平衡状态条件与特征,使之逐渐趋向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总体来说,维护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其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大物质、能量,特别是信息因素对系统的渗透;其二,补差补缺,优化各因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系统的利用“信息”及其技术优化教学的潜能;其三,提高投入与应用的质量层次;其四,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各因素配置的比例的不断变化与调整;其五,把握系统对教育与社会的服务功效的目的,重在系统应用与结构提升,而非成分与数量的增长。
三、小结与思考
随着当代研究范式从“系统科学”向“生态学”方向的转变,生态思想与方法跨出了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渗透。教育信息系统演进到目前的“教育信息生态”阶段,必然要求我们要用“生态”的观点透视教育信息系统。“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紧紧围绕这个定义,我们认为,突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生态性,应该是在系统思想的基础下,更加强调生态性的几个基本特征:①关注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价值实现的愿望;以人为本,紧紧把握“人”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与关键物种。②明确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中介地位。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矛盾主要借助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中介而发生。在教育信息系统中,我们要坚持以全新的信息思维为指导,以科学的信息方法为手段,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优化的信息资源为中介,以构建生态平衡的信息系统为目的,从而促进信息人的发展,以适应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③重点把握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信息系统中,必然更加注重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坚持以信息技术与资源、政策与法规,伦理与道德等为主体的教育信息环境的综合考虑,实现同时进化、整体推进,全盘把握,并坚持与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人员的结合,以人之应用为出发点、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只有把人与信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信息环境的优化。④把握动态平衡 (生态发展) 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系统内的矛盾的演替与激化,表现为系统的平衡与失衡。只要能及时把握矛盾性,调节平衡性,以把这种不平衡性控制在小幅度的范围之内,就能不断地推进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永海,张新明. 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形成[J]. 中国远程教育,2008(7):21-26.
[2] 朱永海,张新明. 论教育信息生态学科构建[J]. 电化教育研究,2008,(7)84-89.
[3] 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金梅. 对系统工程中模型化原则的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145-147.
[5] 苗东声. 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的方法论[J]. 中国软科学,1995,(4):91-93.
[6] 张文泉,张世英. 广义系统方法探讨[J]. 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4,4(3):51-57.
[7] 雷战波,席酉民.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2):116-120.
[8][9]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朱永海,在读硕士,讲师,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