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愤青”四处点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46:33
莫斯科内务总局官员8月29日透露,因涉嫌制造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市场爆炸案被刑拘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招认,他们曾预谋在莫斯科及近郊地区的至少八个类似地点实施爆炸,这些犯罪分子已经储存了足够数量的爆炸物。
8月21日发生的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市场爆炸案,惨案的制造者竟然是3名大学生,其动机仅仅是“亚洲人让他们感到不舒服”。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连很多俄罗斯人都感到意外。此前多数俄罗斯人都认为,这起爆炸要么是恐怖袭击,要么是商业仇杀。
混乱感撩拨青年心怀
虽然俄罗斯政府将案件定性为“种族歧视”,但该案的特点与作案者的身份,还是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先生的一个说法——“全球化的愤青”。阮先生曾撰文认为,全球化不仅是双刃剑,还是多刃剑,其导致了国际上一个对现存秩序充满仇恨的群体的出现,这些人便是“全球化的愤青”。看看此案,联想起连续发生的伦敦惨案,阮先生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
“愤青”一词源自西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媒体开始用“愤青”来称谓那些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但这种叛逆精神,伴随全球化的脚步而跨越国门,成为一种“全球化”了的情绪。全球化所蕴含的一体化倾向,促使人类思考并寻找“自我”性,即如何在一体化和工具理性咄咄逼人的势头下彰显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但面对一个战争频起,强权四处扩张的世界,一批青年人越发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民主、市场,渐渐沦为“全球化的愤青”。反过来,以小抗大的爆炸案,更加速了世界的混乱感,撩拨着更多青年人的心怀。
此前发生在伦敦的连环大爆炸,贝理雅首相(即布莱尔)曾声称这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袭击”,但警方认定的4名作案嫌疑人,却都是在英国土生土长,从小就接受英国的教育,他们的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英国式的——并非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而是相同文明里的裂变。
全球化令世界更复杂
如今,已经很难说明白,是起火的世界孕育了全球化的“愤青”,还是全球化的“愤青”加速了世界的起火。但有一点似乎渐渐显现:在一个四处起火的世界,亨廷顿和他的“文明冲突论”越发显示出解释力的力不能逮。
亨廷顿说,世界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穷人和富人。这可以解读为:世界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认同世界的人与不认同世界的人。如今的冲突已经超越了国家,甚至“文明”的界限,当几个“愤青”通过自己的极端行为,便可以令世界更加混乱的时候,各国的内外政策似乎更需要加强“向内指向”的反思了。
最初,我们用民族国家的界限来区分冲突与合作;后来,国家界限打破了,有人尝试用“不同文明”来找朋友、找对手。当全球化扩张令反世界人格的“愤青”连续出现的时候,这些原则都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
全球化令世界更加复杂,军事力量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越发有限。当不认同当前世界格局的人越来越多,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等又激怒越来越多的不认同者走向极端的时候,我们面临的,真的将是一个“四处起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