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2:52
2008-11-14 15:50:54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浏览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三十五期
主讲人:汪信砚(武汉大学教授) 主 持 人:陈杰珍(副研究员)
时间: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19:30-21:30   地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网上直播:南方网
主持人:同志们:我们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35期今天晚上在华农举行,今天是第四场到华农讲课了,前面曾经举行过三场。今天一进到会议厅门口,看到华农的同学非常踊跃地参加论坛,我们都感动了,看来现在大学的同学们是非常关心论坛。
今天学术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我们请来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汪信砚主讲,他是武大的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遴选为武汉大学文科首批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现兼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出版十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国家精品课程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汪老师今天主要是从哲学的层面来解读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个主题。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汪老师讲课。
什么是全球化?
   汪信砚: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彼此分割的那种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种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汪信砚:谢谢大家的掌声和热情。今天非常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尤其是要感谢陈杰珍主任的邀请,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今天来到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来做这一场关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学术讲座。
提及全球化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上像全球化这样同时为各个国家、学界、思想界、文化界、经济界、商界、政界,乃至普通百姓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像这样的概念并不多见。这样一个事实,我觉得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在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第二,全球化也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像全球化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现代化、中国化、本土化等等,其中全球化与现代化这两个概念关系尤为密切,因为现代化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它主要强调的是一个时间的序列。而全球化是从区域走向全球,全球化是一个动词,是什么东西在全球化呢?全球化的主词是什么呢?在今天国内外学术研究中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比如说有些人至今只承认经济全球化,他认为全球化的主词就是社会的经济生活。不过在我看来,全球化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它的主词应该是整个人类社会,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全球化的影响所及,今天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因此在当今世界上,各门学科,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等,都在研究全球化,所以有人预言说一门以全球化为综合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正在形成过程中,呼之欲出。这个预言对不对、准确不准确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全球化已经引起了各门学科的高度关注,都在研究它,所以我今天就想讲这么一个问题。
在这样的一个标题下,我打算讲这么四个方面。第一,首先辨析一下什么是全球化;第二,全球化的当代特点;第三,由全球化引起的当代全球问题;第四,当代的反全球化运动。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何为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呢?不同的学者在讨论全球化的时候有不同的概念,我在这里采用社会学的全球化概念。那就是,所谓全球化它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彼此分割的那种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种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社会学上它把全球化看作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就是人类从以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域彼此分割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种全球性社会的这样一种社会变迁过程。不过我们这样讲全球化还比较笼统,事实上今天的全球化研究和讨论过程中人们的争论和分歧很大,人们在争论时又往往出现一些语词之争,就是说实际上就是各说各话,说的不是一回事,表面上谈论的、讨论的都是全球化,实际上是在使用不同的全球化概念,这是因为全球化这个概念它有不同的层面。
全球化有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层面。全球化的技术层面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缩短,整个地球日益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也就是我们讲的地球村。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全球化绝不只是当代的事情,可以远溯至近代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正因为地理大发现,开创、开辟了东西两半球一体化的新纪元,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序幕。可以说全球化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时候就表现为地理大发现,十八、十九世纪时主要表现为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交通网络的建成,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贯通全球的一些主要交通动脉、交通网络形成,这是近代。
在当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技术层面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人们信息接受处理的共时化和整个人类活动的同步化。今天世界上哪里出现一个事情,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基本上同时都知道了,信息接受处理的共时化带来的是整个人类活动的同步化。比如说几年之前美国发生“911”,马上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都同时知道了,然后就是纷纷表态,或者是像叙利亚总统卡扎非说这搞的好,但是这不是我们搞的,或者是像中国这样一些负责任的大国纷纷谴责恐怖主义,人类活动的同步化是全球化的技术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关系层面。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全球化就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类社会越来越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早在近代,特别是通过世界贸易,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普遍相互依存关系就已经充分表现出来。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所以近代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都纷纷做出了这么一个论断,就是人类历史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转变为世界历史。什么意思呢?我们今天讲世界历史是从什么时候讲起呢?不会是近代讲起吧,我们仍然还是从古代讲起。但是在近代以前,在全球化开始之前,人类所有的只是个别的、各不相同的地域史、民族史、国度史,并没有统一的世界历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历史才逐渐地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转变为世界历史。不过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完成,那应该是二十世纪的上半页,是当代的事情。正是二十世纪上半页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空前大事变,比如说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战后素有世界政府之称的联合国的成立等等,这一系列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事变,才宣告了人类以往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彼此分割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的终结,宣告了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初步形成。我们在前面给予了全球化一个社会学的定义。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社会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比较分割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社会变迁过程,那么在二十世纪一个全球性社会已经初步形成。
第三个层面是政治文化观念层面,或者叫价值观念层面。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认为所谓的全球化也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化。实际上早在近代,全球化一开始就是西方资本向海外的扩张和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性传播,就是资本和商品以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观念,或者叫价值观念,由现代化的中心向边缘、新外围扩散。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发生在西欧的核心地区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通常称之为西欧的核心国家,世界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心就在那里。从近代的一开始,可以说全球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由现代化的中心向边缘、向外围扩散,这一点在当代丝毫没有改变,所不同的是在今天、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观念,或者所谓的西方文明,不再以像近代那样高高在上极端敌视,或者说藐视非西方民族、非西方国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是让人们觉得它好像极其可亲、可爱。
我们今天再也看不到马克思当年所说的资本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原貌,因为它今天披上了一层各种各样的外衣,甚至裹上了厚厚的糖衣。有人说糖衣炮弹我们不怕,我们把糖衣吃掉,炮弹甩掉,当然能够做到这样就非常好了,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那些风靡全球的华尔兹、摇滚乐,那些让世界各国影迷大饱眼福的所谓西方大片,那些让全世界小朋友都如醉如痴的米老鼠、唐老鸭、麦当劳、肯德基,那些让全世界的学子们都趋之若鹜的西方国家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哪一样不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全球化的实质呢?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西方国家奖学金出去留学的学子有很多,回来的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没有回来。有很多奖学金从资助者的角度来说是希望你回来的,我们常常说西方国家很多人才在国外学成之后留下了,西方国家剥削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教育经费,但是实际上他们是希望你学成之后回国,因为在他们看来,你回国之后就可以把在国外受到的教育、一套价值观念带回去,这样更有利。他们为什么要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呢?因为之所以他们要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全球化,是为了将他们的资本、商品的全球自由流动扫清障碍,对他们来说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对于一些非西方国家的人来说,今天可能很多人觉得很好的东西,像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我们首先做一个事实判断,这样的一些东西,哪一样不是西方的舶来品呢?我们先不要评价,我们先说一个事实。当然你说有自由比不自由肯定要好,民主肯定比专制好,但是我们就说我们这些观念都是哪里来的呢?西方来的。所以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观念,或者是价值观念全球性的传播、世界性的传播,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有很多概念来概括它,比如说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等,就是对这样一个时代特征的概括。
关于政治文化观念,或者是价值观念层面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世界化,这样的一个判断,近年来我也参加了很多全球化的会议,我有时候就讲我这样的一个看法和观点。经常有人跟我讨论,说不同意我这个判断,他这样论证说,那全球化了,不应该仅仅是资本主义化,也应该是社会主义化,全球化的未来应该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也同意这个看法,但是我们这里要区分一个事实与应当,事实是怎么样、应当是怎么样,这是两回事,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在当代的全球化中,有人说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说中国为了加入WTO,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大量有成效的谈判。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入WTO这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是我们怎么加入WTO的呢?是别人把大门紧紧关着,我们不断在那里敲门,你们把门打开,让我们进来,我们进来对你们也有好处。确实中国的市场对西方国家的商人来说是一块肥肉,我看到在西方国家里,就我的感受,可能像大商场生意最好的应该是像美国沃尔玛、法国巴黎老佛爷商场,前不久和中国游客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些商店里面生意比较好、人比较多,但是和中国大商店里人山人海,长期人流川流不息还是差太多了,有很多大商场我认为甚至会亏本,那么大的商场没有几个人,所以中国的市场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一块大肥肉。
我们进入了这个大门,可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进入之后,你能够改变他们的游戏规则吗?能够做什么呢?因为WTO游戏规则是早就事先制订好了的,你是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谈判。在当代的全球化当中,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回旋余地。有人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它有可能变成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的一个一个孤岛,这就是说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落后国家、对于东方国家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以上我讲了全球化的三个层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不同的层面看到全球化不同的面向,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首先给它一个概念,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我对于什么是全球化这个问题的回答。

 
汪信砚:为了维护和平、谋求发展,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展开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政治对话、经济协作、文化交流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全球化的当代特点
汪信砚:第二个问题,全球化的当代特点。
刚才我讲了,当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家都知道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平稳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正是为了维护和平、谋求发展,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展开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政治对话、经济协作、文化交流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知道当代发生了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一系列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新通讯技术为全球范围内的人们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便利的媒介和手段,前所未有的高效、方便、便捷的这样一种手段。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是高效、有效的手段,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成为当代全球化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使得当代的全球化表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第一个特点,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化。从历史上看,全球化的进程它一直受到人们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的制约。当代以来世界规模庞大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的交通手段已经空前缩短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个世界由于有了现代化的交通手段一下子变小了,确实就像变成了一个村落,所以出现了地球的村落化。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上面讲到了当代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已经把全球范围内的人们结合成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使得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也空前的缩短。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理大发现时代,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是在1492年,十五世纪,当时的英国王室事隔半年之后才得知。到了十八世纪,1875年美国总统林肯被暗杀,英国政府隔了12周得知这个消息,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从半年缩短到了12周。再看当代,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驾驶着阿波罗飞船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这是在1969年7月12日,这个消息通过当时的通讯卫星,13秒钟便传遍世界,从半年到12周、到13秒。今天我们借助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人们更是可以同时知晓一切,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正在趋向于零。这就是我前面所讲到的信息接收处理的共时化,一方面是地球的村落化,另外一个方面是信息接收处理的共时化,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当代的全球化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使得人们之间的这种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频率是越来越快了,资本、商品、人员的流动是越来越快,从而使得全球化呈现出一种加速化的趋势。
第二个特点,全球化的内容多样化。无论是国内研究全球化的学者,还是国际上西方一些研究全球化的学者,其中都不乏主张全球化仅仅只是经济的全球化。但是大部分人并不这么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经济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和别的因素相分离的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有经济全球化而没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的,比如说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这种全球化,没有作为经济全球化后果的,比如说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全球化,这是不可设想的。事实上在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地全球化,所以我们讲起全球化、研究全球化,有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观念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等等,基本上社会生活当中有什么领域、有什么现象,我们就可以讲出多少种全球化。所以今天这个世界上,地球上、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说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所发生的重大事变,从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到国家政要的决策和演说,可以说无不打上了全球化时代的印记。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穿的衣服,可以是耐克的、阿里达斯,或者是什么国家的什么牌子。我曾经在美国购买一双手套,这双手套是在印尼织的,而商标制作是台湾,印制又是在香港。这就是当代全球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全球化的方式内在化。全球化到今天,我们说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二十世纪之前,全球化在十五、十六世纪表现为地理大表现,十八、十九世纪是表现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在地域上的扩展,变得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大,以及全球交通网络在地域上的扩张。二十世纪以前全球化主要是某个东西范围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我把这种全球化的方式叫做外在化。到二十世纪初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开始向内在化的方向发展。什么意思呢?就是向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有机结合这个方向发展,并由此促成了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