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任:ECFA签署对两岸经济合作带来巨大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05:2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9日 11:22  新浪财经
2009年11月19日,“2009两岸信用管理论坛”在北京民族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合作与风险管控”。图为中华征信所征信研发部总编辑刘任。(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1月19日,由中国银行(4.30,0.14,3.37%)业协会、台湾金融研训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华征信所联合主办的“2009两岸信用管理论坛”在北京民族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合作与风险管控”。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中华征信所征信研发部总编辑刘任。
刘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面对两岸即将要签署的ECFA这么一个重要的协定,它对两岸的经济,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正面的影响。但是在整体签订之前,两岸都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产业和企业间都非常关心。今天我们就占用一些时间,从两岸产业,特别是台资产业在两岸发展的一个观察,以及台湾的产业对未来ECFA的期待跟各位做一个交流。
台湾作为一个内需市场规模较,主要是一个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来讲的。确实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对台湾整体的经济影响,是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的影响,从而带来的是对于ECFA的一个未来的期待,这也是经贸正常化轨道的开始。我会先从台湾大型企业受到金融海啸影响谈起,接下来我会谈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以及台湾百大企业对ECFA的声音,我们民调的结果跟大家做一个报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的大型企业受到金融海啸影响的状况。各位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从2000年到2008年,2001年全球的网络泡沫确实对台湾的总体经济造成了蛮大的冲击,所以让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很明显出现了下降。到了2008年,同时也出现一个类似的状况,就是2007年大概是5.71,几乎是到了一个零成长的状况,经济上0.06,还不到0.1个百分点,台湾是金融海啸中受创的地区。在2001年网络泡沫化的时候,台湾经济的成长率营收方面500大企业是副增长,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500大企业的营收角度来讲,影响较低的。而在2001年网络泡沫化的时候,获利率3.2%,而2008年获得率不到1的百分点,所以对台湾最大影响是获利率的下降是一个最大的冲击。另外,就是从员工的成长率来讲,2008年和2001年做比较,其实都是呈现一个负成长的状况,比率看起来是比较相当的。我们来看一下所谓的重挫产业,中华征信所把台湾的产业,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电子零组建批售业、印刷电路板业光电材料及元件制造业,这些产业的重挫跟台湾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因为主体产业都是以出口产业为主,因此2008年受到的损害相对来讲比较严重。接下来看一下,在整体的500大企业的整体营收表现,营收确实有一些增加,平均的营收成长率跟07年相比较呈现大幅度下降,税后纯益总额出现大幅度衰退。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台湾的500大企业在2008年的一个表现,总体的营收是微幅的,成长到24兆,税后减少到1.4兆,资产报酬率缩水三分之一,净资报酬率缩水三分之二。2007年和2008年比较,营收成长家数371家减少到221家,这在过去台湾的500大企业可以说都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从扩张产业的角度来看,包括电脑制造业、运输服务业、零售量贩业、机车及其零件业、一般批发零售业,在08年仍然能够出现正成长。当然其实在电脑制造业的部分,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台湾的笔记电脑的兴起,对外的出口还是有一个良好的市场。整个汽车产业都受到了影响之后,反而机车产业是台湾受惠的产业。其他的包括运输服务业、啊零售量贩业等都是台湾的服务业领域,大体可以看出来内需产业的表现实际上比出口产业表现在台湾来讲,是要好得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持续成长的产业之外,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台湾整体内需产业上,500大企业的表现,实际上这里面包括了游戏软体业,所以它也出现了蛮大的一个正成长,其他的包括了汽车的维修业,换新车的速度减慢了,相对来讲,反而对汽车维修业来讲,带来了一个新的商机。再包括医疗器材产业在内,都可以说跟台湾内需产业相关的产业在金融海啸之下,相对来讲,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影响。
我们下面做台湾百大集团(11.80,-0.19,-1.58%)的概略说明,资产总额45兆新台币,亏损集团29个,净值虽然有接近一兆新台币这么多,但是比起2007年,是首度出现净值的衰退。员工总数大约接近了300万人之多,这个是全球的员工总数,其实多数的员工都是在中国大陆的工程员工,这样一个百大集团的全球员工总数大约相当于台北市人口的1.1倍左右。税后纯益3381亿元新台币,也出现了蛮大的衰退情况。以下我们简单看一下所谓台湾百大集团的资产前十名,大家可以看,其实前十大集团,几乎都是集中在金融产业,也就是说除了台塑集团是多角化的集团之外,其他9大集团都是金融产业。台湾金控基本是以台湾银行作为主体的,2008年成立,首次进入到台湾一百大集团。兆丰金控和台新金控相比之前是对调的,台塑集团在台湾的一个产业集团的表现来讲,历年来都是表现得相当突破的。不过从2008年的表现来看,他其实从台湾2007年第二大企业排名下降到第6大集团。富邦集团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金控体,可以说这几年他以一个相当积极的策略扩大版图,他今年也在台湾收购了安泰人寿,如果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他的资产总额至少可以再增加6千亿新台币,把这个增加上去以后,他的排名大概可以排到台湾的第三大集团。我们简单看一下台湾的五大科技产业集团,鸿海科技、友达明基、台积电、中华电信、金仁宝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台湾前五大传统产业来看,台塑集团还是排名第一的,永丰余集团排序第二,远东集团是以纺织业和水泥业起家的,奇美集团主要是以石化业,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也是相当庞大,第五就是台湾的中国钢铁集团。
以下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的百大集团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台湾的百大集团资产总额的规模,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看起来好象没有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他资产规模接近9%的成长,但是这事实上是台湾金控集团的加入,如果我们把这个资产总额拿掉,可以看到2008年台湾百大集团就是零增长。接下来从营收来讲,百大集团营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然后我们看一下获利的影响,在2008年的获利总额是衰退了68%,大约是2007年网络泡沫化的时候,衰退了7成多。我们简单来看一下,台湾的这个传产跟科技双雄受到的怎么样的影响,台塑衰退是23.12%,鸿海集团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是27.33%。所以,我们整体来看一下金融海啸对百大集团整体影响,营收成长率创三年新低,营收成长集团个数78下降到54,税后纯益1.2兆下降到0.38兆,净值报酬率缩水8成。不过我们觉得后金融海啸其实给我们一个正面的思维,其实我们看到台湾的竞争力确实在经营上面受到蛮大的影响,但是台湾的总体竞争力并没有减弱,台湾的百大集团没有任何一个集团被推掉。台湾的科技竞争力还是台湾的一个优势,给百大集团在全球布局上的调整,提供了机会,这些对台湾来讲的百大集团,其实有一些正面的影响。
回头我们来看一下,就是金融业的变化,在最近这三年,其实整体台湾金融业的营收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准,成长的空间受到了内需市场的限制,所以它的成长空间其实蛮小的。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04年跟05年、06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衰退,其实不是,台湾06年对金管会做了一个调整所以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大家看一下台湾整体金控集团在大陆规模,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发现,国泰金控、富邦金控竞争力是比较高的。
所以其实MOU的签订,对台湾的金融业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中华征信所做了一个计算,10万台商一年会有大概一千万人民币的融资需求的话,换成新台币大概是4.5兆新台币的规模,每个家庭如果一千万新台币的话,这个市场也有一兆新台币。所以,整体在台商市场来讲,一年大概有5.5兆新台币这样一个规模,确实对台湾的金融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正面效应。
我们大家再简单看一下百大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加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成长。然后在大陆资产总额的比率,也持续上升。然后在总营收的部分,也出现了持续的上升。在税后纯益的表现,跟2004年做比较,2008年大约成长了一倍。营收的前十大集团,大概在中国大陆都有比较大的投资,大家都会看得出来,鸿海科技的营收也超过了一兆新台币,鸿海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了153家关系企业。总体百大集团大陆的总营收,这个前十大集团就占了接近7成了,5.29兆新台币,这样一个营收的规模。
那么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台湾产业对未来ECFA的期待。从亚洲四小龙做一个分析,1988年的时候,亚洲四小龙的排序大约是香港、新加坡、台湾跟韩国。我们看一下其后的一个表现,1988年的时候,韩国GDP人均产值大约只有台湾的67%,到了1998年的时候,大约只有台湾的大概59%,相对来讲台湾都是一个领先优势。但是这个领先优势在05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2005年开始,韩国的GDP人均产值超越台湾,到目前为止,都保持了一个对台湾的领先态势。其次,是在2004年开始,新加坡也超越了香港,这是亚洲四小龙这20年的一个变化。特别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台湾在亚洲四小龙,在GDP的人均产值方面是殿后了,这对台湾来讲,是经贸发展的很大隐忧,所以台湾未来对ECFA有一个相当大的期待。我们可以看一下亚洲四小龙过去20年GDP人均产值,韩国还是大幅度领先台湾的。究竟对百大集团来讲,未来的ECFA对台湾的百大集团会有哪些战略影响?我们大家可以从石化业、机械化、橡胶、塑胶、纺织业来看,对台湾来讲,能够尽快地实行ECFA,实施两岸的零关税,对台湾的这些产业来讲,有很大的正面作用。事实上台湾对ECFA,我们很想借鉴港澳跟内地经贸的安排,包括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跟贸易投资的一些改善,特别是市场的准入条件跟进入市场门槛的放宽,是有一个很大的作用的。所以,事实上台湾对于未来签订ECFA,也希望能够比照这个精神,能够单边让利。我们来看一下台湾五百大企业经理人对ECFA的一个想法,我们也做了一个调查,从这个调查来看,超过五成的人经理人认为自己不太了解ECFA,超过73.5%的经理人认为政府没有把ECFA说清楚。他们认为有利的部分,接近7成的五百大经理人认为ECFA对台湾的总体经济发展有影响,也有超过5成3的经理人说对他们自己个别公司来讲,也是会有一个正面的影响,是有利的。所以从这两个层面,可以看出来,前面的三项我们认为是台湾对于整体的对内的保护方面,可能在ECFA方面,我们希望对内能够保护台湾弱势的产业。下面三个方面,台湾希望跟中国大陆能够有一个特殊市场的开放。总体来讲,台湾五百大企业大概接近8成5都认为台商对中国大陆的贡献远超港商对中国大陆的贡献。更有接近9成的经理人认为未来ECFA的实施应该优于CCFA的内容。
我们来看香港的投资模式,香港进入大陆的就是进去直接投资,另外一个是其他第三地区的外资进入到香港以后,再通过香港进入到中国大陆。台湾投资中国大陆的模式,就比较不一样,除了少数的直接投资以外,几乎都是通过第三地,然后进入中国大陆投资。所以,官方的统计对台湾的投资都偏低,对香港都偏低,必须加上第三地。对香港的部分,反而是要扣要第三地进入香港以后再进入中国大陆的投资。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的直接贡献,从04—08年来看的话,其实比香港的投资金额要多很多。我们再从出口的贡献来看,在同样的一个假设前提之下,中华征信所的统计也是一样的。出口比重超过11%,高于港商的贡献。而且就业部分来讲,其实台商对中国大陆的就业市场的贡献,超过1400万的人口,大约是沿海劳动人口,这个沿海我们指的是包括上海、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跟福建省。你可以看到,每年所支付的员工的薪资超过1.59兆新台币,提供了沿海一支四省18.3%的家庭经济支柱,鸿海提供了大陆近60的就业机会。所以实际上来讲,台商的贡献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贡献,在社会上的贡献,对于稳定民心安定就业人口都有巨大的贡献。
其实在这样一个整体贡献之下,也会让台湾的五百大企业经理人他们认为未来ECFA的签订,希望包含以下这些项目在里面。第一个是对于大陆能够认同台湾的一个专利登记及效益,超过7成人有这样的看法。超过6成认为,台资企业应该跟国资企业享有同样的待遇。超过5成的人认为,为两岸缴税的方式,是不是可以通过两岸利润分配方式做一个缴税,其他的就包括说放宽台商在高新技术认定的标准,毕竟台湾跟大陆是做产业分工的。最后一项接近超过四成希望台湾企业能够不受特许事业的限制,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开放。事实上其实就ECFA目前的一个潮热的状况来看,它对台湾的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个转型的状况。我们前几天台湾的鸿海集团宣布,他购并了奇美电子,也就是两岸在面板业的整合出现了很大的契机。不久江苏的苏宁企业对台湾的华硕集团采购了一个相当大的集团,这实际上是两岸的产业联盟和企业的联盟的一个起始,对未来的ECFA的高度期待是有一个相当大的关联性。最近可以看得出来,在11月初开始,包括在台的日本商会、在台的欧洲商会以及美国商会,都不约而同对台湾当局提出呼吁,希望两岸之间能够尽快签署ECFA,特别是日本,那他们希望台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以台湾对ECFA的期待相当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