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被黑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4:36
信用被黑说明了什么? 作者:qbso.com  网摘来源:qbso.com   
    导言:“信用”是什么东东?有人说“信用”既能当饭吃,又不能当饭吃;有人说它是无形的;有人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诚哉斯言。然而,当“市长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有人惊呼,我们的信用怎么啦,我们社会的公信力被什么“客”黑了,我们的社会是不是病了。于是,广东的“议员”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搞“信用广东”工程……种种迹象表明,时下,从政界、理论界到平民阶层似乎幡然,开始寻找“信用”来时的路。
信用被黑,是防火墙太低级?是黑客高明?搜索之,对CEO,对大虾,对菜鸟,或许是一个有趣的话题。SB如我者,遵从老师的导言,小处着眼,管窥细枝末节,查查信用被黑的IP地址、源文件。
    窨井俗称沟井,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小硬件,有盖,生铁造。据报价,每个盖超过100元,回收价不得而知,没卖过。
    按说,盖上盖的沟井,其作用不言而喻。
    按说,沟井没盖,隐患无穷,没得说。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城市的沟井盖总是不翼而飞。有消息说,今年一至五月,汕头市区不多不少丢了411个,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弹丸之地,每天有两、三个盖子被人拿去换他们想要的东东。对此,媒体公开抨击,不在饶舌。
按说,沟井盖上盖,这是一个无声的公众约定。无论是有权的、弱智的,还是坐台的、下岗的,都以你无形的信用来确认这份合同,让它搁那吧,别动它。这样,你好,我好,他也好。谁拿走,谁就违“约”,谁就毁了自己的信用。
    究竟谁总想贪图这点眼前利益并不重要,无非是那些街头混混。我们想探究的是,这一行径与政界的高级混混的行径在逻辑上,有何异同。一打开前全国议会副议长成克杰的个人主页就不难发见,这位哥们的档次属于国级顶级末等,在政界可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我想,当年,通过中国式的法定程序要他当选一国立法机构的副头时,虽然没跟他签一份合约,规定他不贪,不占,别泡女人;但这个问题是明摆着,就象那个沟井盖一样,得用个人的信用作担保的。然而成副议长却不当一回事,不仅多贪多占,而且逼原配
    下岗,泡上了细皮嫩肉的李平。显然,成克杰违约了,他虽然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同时却失去了他不该失去也不想失去的东西,以致于贴上不算太老的老命。由此可见,成的作为与偷沟井盖的街头混混并无二致,何其相似乃尔。
    “官大贪多,官小贪少,人仔贪钟点”,街头混混就……呜呼,我们的公信网不就是这样被“红”、黑客逐渐攻入的吗!?花钱买东西,本来是一件很得意的事,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交钱时却很窝心。这事大家可能经常经历过,说不定您刚刚还碰到。
    举凡一桩买卖谈妥,你还钱,尤其拿出大面值的钞票时,接过手的店家肯定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捏捏纸质,辨认防伪标志,还不放心,再过验钞机,折腾半天,才完成整个资格认证的流程。在下开始碰到这事时,有点不解:自己虽然长得不是很对得起大家,但也没胆量用假钞蒙真币,再折腾也是穷折腾。这事经历多了,也就慢慢习惯,怪不得谁,毕竟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假的东西还会少。而每一宗假币案的破获,对于警方是多了一份功绩,对于普罗大众则增了一点提防的心理。于是,对于钱,大家就逐步形成一切怀疑的心态,交接钱时,均假定对方用的是假钞,你至少得实施“一摸二看三通过”,才能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说到底,这是国人一种自我保护的无奈的做法。显而易见,这一心态的形成以及流行开来,从一定程度上不正说明了信用的贬值,公信力的滑坡吗。
    大家知道,银行是印钱的,是确认真钱假币的权威机构。那次朋友去预交到美国的旅游费时,收银说,把这些美圆的号码记起来,是真是假等拿到银行去确认。可见银行的权威性是由它的职能决定的,它向储户支付的无疑是真币,不可能是假钱。然而,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中青在线的消息说,日前,北京的魏女士到建设银行甘家口分理处支取5万余元现金,因需要随即到隔壁的工商银行甘家口储蓄所存入。两家银行相距不过30米。在工行甘家口储蓄所为魏女士办理存款手续时,工作人员从开启的一整捆一万元现金中验出两张100元的假币,号码相同。工行为魏女士出具了假币收缴凭证。魏女士马上跑回建行甘家口分理处要求解决。魏说,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发现假币出了这银行的大门我们就不认了,这200元钱我们不能退。魏女士说,刚出银行大门没两步,钱还打着捆、上面盖有储蓄员的红色印章,怎么会有假币呢。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魏女士决定诉至法院讨个说法。
    魏女士从银行支取了掺假的人民币这件事已进入了司法程序,咱也不好说什么。银行支出假币,这事再怎么说也没法让人接受,无异于一对健全的夫妇却生了一个怪胎。银行支出假币,银行信誉的载体是什么呢。 眼见为实,这一千年的古训,因了咱社会公信力的下滑而被活用到街头的买卖中。好几年前,笔者无意间看到新兴路卖牛奶的把活牛摆在路旁,现挤现卖。感到纳闷,没搞错吧,卖奶干吗要搭上牛,是谁使得大家不信鲜奶,而得眼见为实呢。说到底,大家都彼此彼此,心照不宣,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上当的次数还会少吗。
    诚然,自从有了母牛,就有了牛奶。在咱国内,牛奶还一度被视为奢侈品,当然那是在物资紧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事。可现在就不同了,牛奶正成为国人每天必需的消费品,而且主要还是液体奶受欢迎(我国液体奶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产量的62%)。最新统计表明,去年我国市场销售的液体奶达到150万吨。如果大家都认准眼见为实的死理,认准现挤的牛奶才是鲜奶,那么每天得有多少头牛摆在街头“陪太子喝奶”呢,不得而知。
造成这一可悲的现状是多方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假奶充斥了市场,无处不有,乳粉市场鱼龙混杂。最近,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南京、哈尔滨等6个城市的29家经销企业销售、42家企业生产的45种配方乳粉产品。依据有关标准,抽样合格率才为66.7%。 这一抽查的结果能使群众放心吗,这不是明摆的事实。           
    这次抽查也表明,造成劣质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原因几乎都是人为的:有的厂家偷工减料,生产时不添加营养强化剂。有的企业掺杂使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牟取不法利益。有的产品名实不符,误导消费。有的企业的产品卫生指标超标严重。你看,这一现状还叫谁信谁,是真是假,还是拉出来溜溜吧。
    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人均乳品消费量为每人每年100公斤以上,而我国还不足7公斤,这是不是跟假冒伪劣满街转、跟公信力滑坡有直接的关系呢?还是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