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带青少年队员宾馆内集体“用药”(新京报 2006-8-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0:06
校长带青少年队员宾馆内集体“用药”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8-24 4:02:36 · 来源: 新京报

该田径学校校长将被革职,鞍山队将被取消参加省十运会资格

鞍山田径学校门前静悄悄。

不愿意正面对准镜头的该校学生。特约记者 辽友 摄
8月8日,由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等单位组成的兴奋剂检查组,对在东北某地训练的辽宁省鞍山市田径学校运动队进行了突击检查时发现该校一些人正在给多名运动员注射违禁药物,还在现场收缴了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丙酸睾酮等违禁物品以及一次性注射器,并在该校校长邵会斌的房间内查获大量上述违禁物品。经查,使用违禁物品的多为该校准备参加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的青少年运动员。
本报讯 昨日,鞍山市体育局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8月8日,田径学校到哈尔滨进行夏训。期间学校领导组织队员在宾馆集体服用兴奋剂。原以为到异地服用兴奋剂可以安全一些,但是,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的相关人员还是知道了此事,随后,派人到该基地进行检查核实。
检查中,监察局的人员在该校校长的卧室内发现了兴奋剂,该校领导和全体运动员立即被责令停训。据一位人士透露,鞍山田径学校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是被他人“告的密”,而告密人很可能是省十运会鞍山的主要竞争对手锦州代表队。
锦州某田径教练得知此事后,直接报告给了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办公室,而后,鞍山田径学校才吞吃了“苦果”。
目前,鞍山田径学校的邵校长已经被“重点照顾”起来,即将在锦州举行的省十运会,其门下弟子也没有参加的机会了。同时,辽宁省体育局对此事颇为关注,省体育局有关人士已经抵达鞍山,开始调查此事。
据悉,经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和反兴奋剂办公室小组核实后,鞍山市田径学校的校长将被革职,同时,省十运会中的田径比赛,鞍山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连线·辽宁省体育局
绝不姑息,一究到底
本报讯 国家体育总局对此进行通报的同时明确表示已责成辽宁省体育局组织调查,对此,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异常坚决地表示:“我们会严查到底,无论是谁,与此事相关的人我们会一究到底!”由于省十运会即将揭幕,孙永言目前正在锦州忙于赛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接到记者电话后,孙永言也承认已接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通知,“调查小组已经成立并开始着手工作了,在这个问题上,省体育局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坚决地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方针,目前调查小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可以肯定,凡是与这起事件涉及的人我们绝不会姑息迁就,将一究到底!”至于到目前为止调查组对此事件的调查进展,孙永言则以“不方便透露”为由没有作任何回答。
■禁药危害
易引发多种疾病
此次鞍山田径学校集体使用的还包括EPO,一位专业人士介绍到,EPO叫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人体里主要是由肾脏的一些细胞来生成的。实际上它真正的功用是促进骨髓的红细胞的生成、释放。在国际上,EPO1989年就已经禁止使用了。它对运动员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长期服用的话,尤其会引起心肌梗塞,包括脑栓塞、肺的栓塞,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中风、高血压、癫痫也都有可能增加发病率。
■记者行动
探访“禁药”漩涡
昨日21时21分,在“禁药”事件被曝光4小时后,鞍山市田径学校办公室二楼的灯光仍然亮着,但当记者欲敲开大门询问的时候,灯灭了。
15分钟里,记者寻人的声音响彻在办公楼和宿舍里,但无人应答。“学校刚刚还有人在,二楼的灯还亮着。”记者问路时,一名市民指着一个亮灯的办公楼窗口说。然而,当记者走近门前敲门时,灯光熄灭了。
现状这儿的人都知道“哈尔滨”
“你们是为了‘哈尔滨’的事而来的?”学校的保安询问着。在得到记者肯定的回复后,该保安失去了笑容:“我帮你们联系领导。”然而,该保安的联络却始终未果,打校长邵会斌的电话,未果。打学校保安主任孙某的电话,未果……
在尝试多次联系失败后,保安找来了田径队的学生。
“哈尔滨”三字传到学生们耳中时,两名田径队的队员神色也变得凝重。“你们知道夏训时,在哈尔滨发生了什么事吗?”当记者将问题抛给从宿舍中走出的队员时,看到的是他们迅速缩回去的头。
回忆“那情景我第一次见”
对于8月8日当天的情况,一名队员回忆说:“当天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们队员当时都在自己的房间休息,突然就闯进来四五个人,命令我们谁也不许走动,随后他们便挨个房间检查,后来看到我们的教练,教练也没有对我们说什么,只是告诉我们按照他们说的做。后来我们每个队员都被安排进行了尿检,当时我们就感觉出了什么大事,不然也不会这么紧张!”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这名队员似乎欲言又止,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后者干脆就说“后来的情况我们的确不知道,大上个星期日我们就都返回鞍山了,大部分参加夏训的队员都回家了,我是不愿意回家,感觉还是在队里有意思才留下来的,其他的情况我真不知道了!”在最后的谈话中,记者从两名队员的口中得知,这次去哈尔滨参加夏训的队员有四五十人,由校长邵会斌带领。
回来之后校长邵会斌就没再见到,不过队员宿舍的保安无意中说到:“今天我还看见邵校长了,就在宿舍下面,不过,没有进来,转了一圈就走了!”联络难以回应的电话从昨日22时开始,在试图通过鞍山田径学校在校人员联络校方负责人未果后,记者开始按照事先获知的校长邵会斌的电话与其联系,但邵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邵家中的电话,一名自称是邵的妻子的女子接听了电话,“邵会斌还没有回家,你们是哪里的?”记者表示是为了询问夏训“禁药”一事而打来电话后,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了一会儿,随后“邵妻”一再表示,邵没有回家,也不知何时会回来。
昨日22时45分,记者致电鞍山市体育局局长刘贵齐,接电话的是一位自称鞍山市体育局打字员的男子,该男子表示刘正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记者随后也将电话号码留下希望能和刘取得联系,但得到的结果与邵相同,依然是毫无回应。
本报特约记者周松 姚国繁发自鞍山沈阳
■国际禁药事件·处罚
加特林被禁赛8年
接受惩罚,并主动提出与反兴奋剂机构合作
本报讯 尽管加特林将申请国际仲裁,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还是给他开出了禁赛8年的罚单。
反兴奋剂机构办公室表示,他们之所以给加特林减刑,是因为他2001年第一次尿检呈阳性被确认不是故意服药的,而且,这次是加特林主动提出和他们(反兴奋剂机构)合作的。
“加特林禁药事件对我们的整个体育运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美国田径协会执行总裁克雷格·马斯巴克说,“我们很高兴加特林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他和反兴奋剂机构合作是令人欣喜的一件事,但同时我们也为这位双料冠军感到痛心。”(陈平)
http://sports.thebeijingnews.com/0680/2006/08-24/021@040236.htm
校长,你好毒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8-24 4:03:22 · 来源: 新京报

「文眼」·鞍山某田径学校给青少年队员集体注射禁药,直接目的是为备战辽宁省十运会,笔者此时除了想重复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之外,还想就此探讨:省运会还有没有办下去的必要。
“我从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竞技体育,但某些人的卑劣往往竟超出我的想像”———此时只有“篡改”鲁迅先生的名言才足以表达笔者对这家田径学校领导者的愤懑,为了省运会,为了所谓的成绩,就把这些啃噬孩子们娇嫩内脏的药物注入他们的身体,后果是一些令善良人心颤的医学术语:第二性征异常、内分泌紊乱、癫痫、脑梗塞、心肌梗塞,甚至早夭、猝死,而这一切恐怖的症候都将通过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丙酸睾丸酮的作用,在一些稚嫩的孩子们体内悄然发生,然而药物仅存在药性,苛责一种药物有毒是可笑的,正如砒霜从不会自己去下毒———药物在世间的作孽无一例外地是通过人类中非人性的“手”施暴,就像那位房间内摆满禁药的田径学校校长所为。
此人或许有自己的孩子,笔者毫不怀疑他身上有父性存在,更相信他断然不会把那些药物注入自己孩子的体内。以田径学校校长的身份更不会不清楚禁药的危害,但孩子是别人的,因此下起手来也许从容些。请原谅我恶意的揣测,实在是一个细节令人战栗,比起让孩子服用、注射禁药这一恶行而言,使用过期的“毒药”更让人周身发冷。
我做医生时曾为癌症患者注射过简称为“丙睾”的药物,那时我对这种药物是否属于兴奋剂范畴一无所知。我只知道丙睾是油性液体,注入患者肌肉的过程每个人都冷汗淋漓,我至今记得自己每次下的医嘱:热敷一周———否则患者的臀部肌肉将产生硬结乃至坏死。据我所知,田径学校的学生农村孩子居多,他们因为有某种特长、肯吃苦以及对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被家长送到学校,如果不是此事曝光,可以预知的结局是:他们中间极少数的孩子可能成名,并靠这项特长来养活自己,而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回到他们父母身边时却已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功能,他们脆弱的内脏如隐形的炸弹,在某个时间内的爆炸将会夺去他们的生命。因为不具有乔伊娜的名声,他们的病、死将不为人知,他们朴实的父母甚至终生都不知孩子的死与某种他们叫不上名字的药物有关。而那位校长,却将在一次运动会中,靠亲手制造的“药孩”在田径场上危险的奔跑、投掷来染红自己的顶子。
很难相信这是一例偶发的个案,当相对“高级”的EPO已普及到一所市级田径学校时,笔者不得不怀疑省运会的存在是否必要,为什么要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们为某些官员的政绩去做代价如此之大的牺牲,这政绩是带血的,年轻的,却是红细胞异常增生的黏稠血液。
运动会的承办本身是好的,但诸多丑恶的事实却不断拷问着体育原本纯洁的属性,当某个运动会越来越背离“增强人民体质”之时,当某个运动会的奖牌越来越散发出药味之时,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它存在并持续下去的意义。□阿拉丁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70/2006/08-24/021@040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