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组建“内阁” 两请黄炎培出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5:59

    周恩来组建“内阁” 两请黄炎培出山    中共建政后,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第一任总理兼第一任外交部长。为组建“内阁”,周恩来费了一些心思,并两请黄炎培“出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周恩来26年总理风云》对这段历史有详细记载。

 

   出任政务院总理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聚集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毛泽东和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全体委员宣布就职。 

  作为委员之一的周恩来,也被任命为政务院第一任总理兼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面临着两大艰难而紧迫的任务:内政——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外交——把站立起来的中国带向国际舞台。 

  为完成这两大任务,周恩来开始着手组建政务院各机构。而“内阁”的组建成为周恩来的当务之急。

 

    组建“内阁” 

  “内阁”的框架结构,周恩来已心中有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上,周恩来曾透露过:
  “政务院下面设4个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下辖5个部门,财经委员会下辖16个部门,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辖6个部门,另外还有外交部、华侨事务委员会和情报总署,是直属政务院的,一共是30个单位。重点在于财政经济,次之是文化教育。”  机构有了眉目后,接下来就是确定人选。  周恩来与毛泽东等人商议后,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政务院的人员基础,以华北人民政府的人马为主,然后陆续从其他几个大行政区抽调一部分人来补充。  周恩来陆续把各大行政区负责人李富春、高岗、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先念、习仲勋等调来,担任政府的重要职务……  10月19日,政务院的组成人员基本配备齐全。就在这天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对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人员作了正式任命:  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任副总理;李维汉任政务院秘书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董必武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陈云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和重工业部部长;郭沫若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科学院院长;谭平山任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谢觉哉任内务部部长;罗瑞卿任公安部部长;薄一波任财政部部长;叶季壮任贸易部部长;陈任郁燃料工业部部长;曾山任纺织工业部部长;杨立三任食品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任兼轻工业部部长;滕代远任铁道部部长;朱学范任邮电部部长;章伯钧任交通部部长;李书城任农业部部长;梁希任林垦部部长;傅作义任水利部部长;李立三任劳动部部长;沈雁冰任文化部部长;马叙伦任教育部部长……

  在这份任命名单中,各党派民主人士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了较大的比重:4位副总理中,有两位是民主人士(郭沫若和黄炎培);21位政务院领导成员中,有11位是民主人士;政务院下属的34个机构的103个正副职位中,民主人士占49位,其中15位是正职(郭沫若担任了两个正职)。

 


    两请黄炎培“出山”
    对民主人士的安排,周恩来费了一些心思。
  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京有着特殊贡献,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位。考虑到傅作义在绥远时曾兴修河套水利工程,有过水利工作的经验,因此周恩来提名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长,并把当时的北京市委副书记李葆华调到水利部给傅作义当副部长、党组书记。此外,周恩来还明确提出:“凡是傅作义提的人我们都要用。”  引人关注的是,周恩来两次登门,请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出山”。  早在北洋政府时期,当局就曾两次请黄炎培担任教育总长,黄炎培当初以“信念”、“真理”为由拒绝了北洋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内定黄炎培等七人以民盟代表的身份担任国府的委员和部长。黄炎培再次以年纪太大为由推辞了。  1949年3月,黄炎培经周恩来等人的周密安排,摆脱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潜离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不久,他的二儿子被国民党特务活埋。  中共建政时,黄炎培已是72岁的老人。应中共之邀,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10月9日这天召开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蒋光鼐、张澜、沈钧儒、章伯钧等人一道,被选为常务委员。  组建新的政府,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致认为,非请黄炎培这样的人物“出山”不可。  为做黄炎培的工作,周恩来亲自登门拜访。10月11日晚,周恩来来到黄炎培的寓所,劝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当时说要再考虑一下。  第二天,周恩来再次登门,讨取黄炎培的思考结果。黄炎培同意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和轻工业部部长两职。

ao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