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记者》:一个记者的涅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0:02

      

       故事发生在镇州市。一个表面波澜不惊的小城,实则暗流涌动。省报记者莫友明在亲身融入这个无形蛛网之后,才体验到了步步凶险、十面埋伏。

       镇州市,是谁的天堂?谁的地狱?一个有良知的普通记者,在这里浴火重生。

       《驻地记者》是一部有胆识的小说。通过记者莫友明的坎坷经历为主线,揭开了一个小社会的虚伪面纱,把残酷的真相暴露给世人。这个小小的镇州市,也许是一个缩影。作者以一个记者的犀利眼光,严厉审视着官商勾结、女色诱惑、欲望漩涡、人性沉沦及种种。

       主人公莫友明,在书中被戏称为“没有名”。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塑造了“子虚”和“乌有”两先生,虚虚实实,以假喻真。也许,“没有名”传达出了作者的无奈和隐忧。一方面,作者深谙莫友明们的辛酸和艰苦,不忍回望这段泣血的生涯;另一方面,作者希望更多莫友明的出现,用他们的摄像机、笔和良知,还人们一个清净世界。

       故事的开始来自于一封泣血的民工求助信。省报记者莫友明为了淡化失恋的痛苦,主动请缨来到镇州市,调查这起案件。不料,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这潭水的深不可测。如同一棵大树,越接触到它的底部,越觉得盘根错节、不可撼动。不断的暗访、严密的取证,给莫友明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人身威胁。跟随着莫友明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那片天空下丑恶的众生相。

毛泽东曾沉痛地吟出这样的诗:“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还出现镇州市这样的“群魔乱舞”之地,不能不带给人们深深的隐忧和思索。举报人遭到残酷的人身迫害,恶势力的猖獗,官与商之间的复杂纠葛,这一切都是那么血淋淋的触目惊心。作者揭开黑幕,暴露丑恶,并非为了制造噱头,而是为了弘扬善,呼唤正义的回归。小说用通俗幽默的语调,传达出了严肃的主题,仅就这一点,就值得读者们认真品读。

《驻地记者》在带给人们沉重思考的同时,却也给读者带来抚慰和感动。拥有这种神奇力量的,自然是爱情。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笔调带有古典文人气息,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怀着一种期待与赞美。与莫友明发生情感纠葛的女性有三个。早逝的初恋女友肖菲、镇州记者站站长董睛、天仁集团董事长的小女儿唐婉君。肖菲与莫友明上演的是一段直面生死的爱情绝唱,这种感情超越了世俗的桎梏,感人肺腑。肖菲虽然离去了,但她始终占据着莫友明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谁能不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呢?记者站长董晴,是一位刚柔并济的女子,在工作上是莫友明的伙伴,在生活中却又以女性的温柔给予其帮助和安慰。董晴是为莫友明付出最多的人,也使得莫友明对她深深感激。唐婉君和莫友明之间的感情是一段孽缘,虽然真挚,却逃不过命运的作弄,随着莫友明揭发出了其父的罪行,他们的感情其实已经被残酷宣判了结束。莫友明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对爱情的态度是严肃而虔诚的。这几位女性的出现,对他来说是一种温柔的拯救,也是一种无法偿清的感情债务。在命运的操控之下,莫友明深陷这片温柔的情网中,越挣扎越深陷,给自己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驻地记者》带给人的感悟,无法绕过的,还有对人性的思考。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荀子却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人性善恶,千百年来争论不休。《驻地记者》是一本清醒的书,对人性中的贪婪、欲望的颠覆都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但是,我仍然认为作者崇尚的,是人性的善与真。莫友明和肖菲的爱情,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儿女之情,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人性的至纯至真。莫友明在肖菲离去后,毅然把肖父肖母当做亲生父母来对待,这是一种大爱。还有,炸油条的师傅、洪灾区的老大爷、来上访的妇女对莫友明等的信赖和托付,体现了一种好人的情怀。做好人难,更难的是坚持。这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关怀,有了这种情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冰冷。

《驻地记者》值得我们仔细品读。看似幽默诙谐的语言之下,埋藏着作者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隐忧。这是一本清醒的书,一本有胆量的书,一本值得尊重的书。有理由相信,它带给读者的东西,比一本书更多。

 

《驻地记者》首越著 新华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定价:28.00元

 

 

 

左文萍/文

       故事发生在镇州市。一个表面波澜不惊的小城,实则暗流涌动。省报记者莫友明在亲身融入这个无形蛛网之后,才体验到了步步凶险、十面埋伏。

       镇州市,是谁的天堂?谁的地狱?一个有良知的普通记者,在这里浴火重生。

       《驻地记者》是一部有胆识的小说。通过记者莫友明的坎坷经历为主线,揭开了一个小社会的虚伪面纱,把残酷的真相暴露给世人。这个小小的镇州市,也许是一个缩影。作者以一个记者的犀利眼光,严厉审视着官商勾结、女色诱惑、欲望漩涡、人性沉沦及种种。

       主人公莫友明,在书中被戏称为“没有名”。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塑造了“子虚”和“乌有”两先生,虚虚实实,以假喻真。也许,“没有名”传达出了作者的无奈和隐忧。一方面,作者深谙莫友明们的辛酸和艰苦,不忍回望这段泣血的生涯;另一方面,作者希望更多莫友明的出现,用他们的摄像机、笔和良知,还人们一个清净世界。

       故事的开始来自于一封泣血的民工求助信。省报记者莫友明为了淡化失恋的痛苦,主动请缨来到镇州市,调查这起案件。不料,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这潭水的深不可测。如同一棵大树,越接触到它的底部,越觉得盘根错节、不可撼动。不断的暗访、严密的取证,给莫友明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人身威胁。跟随着莫友明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那片天空下丑恶的众生相。

毛泽东曾沉痛地吟出这样的诗:“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还出现镇州市这样的“群魔乱舞”之地,不能不带给人们深深的隐忧和思索。举报人遭到残酷的人身迫害,恶势力的猖獗,官与商之间的复杂纠葛,这一切都是那么血淋淋的触目惊心。作者揭开黑幕,暴露丑恶,并非为了制造噱头,而是为了弘扬善,呼唤正义的回归。小说用通俗幽默的语调,传达出了严肃的主题,仅就这一点,就值得读者们认真品读。

《驻地记者》在带给人们沉重思考的同时,却也给读者带来抚慰和感动。拥有这种神奇力量的,自然是爱情。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笔调带有古典文人气息,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怀着一种期待与赞美。与莫友明发生情感纠葛的女性有三个。早逝的初恋女友肖菲、镇州记者站站长董睛、天仁集团董事长的小女儿唐婉君。肖菲与莫友明上演的是一段直面生死的爱情绝唱,这种感情超越了世俗的桎梏,感人肺腑。肖菲虽然离去了,但她始终占据着莫友明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谁能不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呢?记者站长董晴,是一位刚柔并济的女子,在工作上是莫友明的伙伴,在生活中却又以女性的温柔给予其帮助和安慰。董晴是为莫友明付出最多的人,也使得莫友明对她深深感激。唐婉君和莫友明之间的感情是一段孽缘,虽然真挚,却逃不过命运的作弄,随着莫友明揭发出了其父的罪行,他们的感情其实已经被残酷宣判了结束。莫友明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对爱情的态度是严肃而虔诚的。这几位女性的出现,对他来说是一种温柔的拯救,也是一种无法偿清的感情债务。在命运的操控之下,莫友明深陷这片温柔的情网中,越挣扎越深陷,给自己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驻地记者》带给人的感悟,无法绕过的,还有对人性的思考。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荀子却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人性善恶,千百年来争论不休。《驻地记者》是一本清醒的书,对人性中的贪婪、欲望的颠覆都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但是,我仍然认为作者崇尚的,是人性的善与真。莫友明和肖菲的爱情,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儿女之情,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人性的至纯至真。莫友明在肖菲离去后,毅然把肖父肖母当做亲生父母来对待,这是一种大爱。还有,炸油条的师傅、洪灾区的老大爷、来上访的妇女对莫友明等的信赖和托付,体现了一种好人的情怀。做好人难,更难的是坚持。这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关怀,有了这种情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冰冷。

《驻地记者》值得我们仔细品读。看似幽默诙谐的语言之下,埋藏着作者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隐忧。这是一本清醒的书,一本有胆量的书,一本值得尊重的书。有理由相信,它带给读者的东西,比一本书更多。

 

《驻地记者》首越著 新华出版社 200910月第一版 定价: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