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柯:长江救人的经济学模型思考(南方都市报 2009-1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9:43:11

长江救人的经济学模型思考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王则柯 原创 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09-11-09
版次:AA23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 之王则柯专栏

    10月24日长江大学十多名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勇救落水少年,其中三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可嘉的,所以教育部迅即授予这十几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其中三名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学生“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说实在,湖北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救人而牺牲的消息,也让我们许多人感到痛心,觉得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北京晨报》11月3日在报道北京市一些中学一直把游泳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其中北京四中还规定学生不会游泳就不能毕业的时候就说,如果长江大学这些青年曾经经过良好的游泳训练,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据悉,人才辈出的北京四中,是北京中学当中较早在学生中普及游泳训练的学校,每个学生必须通过在深水泳池中往返游泳200米的测试,才能毕业。报道说,学校执行这项规定非常坚决,因为学生的体格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耐力和呼吸,同时游泳也是一项逃生和救生的技能。

    在我们的教育当中,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十分薄弱。自我保护教育,首先是意识培养,其次是必要的程序教育和技能训练。以前,不会游泳的小女孩奋不顾身下水抢救溺水的小男孩,也会受到表扬。但是说得坦率一些,除了侥幸的情形以外,不会游泳的人奋不顾身下水抢救溺水的人这样的事情,多半都要付出极大的牺牲。

    《北京晨报》的文章婉转地从生存技能和救生技能的角度提出了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愿意从意识培养的角度做一些补充,那就是:没有一定的把握,不要贸然发动和投入下水救生的壮举。

    经济学讲究模型思考。长江大学学生下水救人案例的原始模型,是十几位男女大学生手拉手形成人链,下水勇救落水少年,其中不少大学生不会游泳。《北京晨报》的文章说,如果长江大学这些青年曾经经过良好的游泳训练,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这就把模型修改了,修改为手拉手形成人链的大学生都会游泳,然后思考情况会怎么样。自然,怎样才算“会游泳”,空间还是很大。如果我们把它圆整到过来救人的冬泳老人那样的游泳水平,看来并不过分,因为《北京晨报》文章说的“如果”,是这些青年“曾经经过良好的游泳训练”,而冬泳的老人毕竟已经是老人。这样,按照《北京晨报》的模型,悲剧也许真的不会发生。

    除了冬泳老人过来帮助救人以外,我注意到事件的报道中还有一个关节,那就是人链中的一位女同学终于支持不住了,脱了手,结果救援的队伍“乱成一团”。悲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据此,容许我把学生下水救人的原始模型作另外一种修改,那就是那位女同学清楚自己的体力难以承担作为下水救人的人链之一环的要求,出于责任心而退出人链候选者的行列,转而跑去呼唤附近的冬泳老人。这样,救人的人链短了一环,但是人链的强度却提高了,从而后来人链断裂“乱成一团”的可能性得到降低。另一方面,因为人链尚未形成就有她跑去呼唤冬泳老人,热心的冬泳老人会早许多时间过来帮助救人。这样,结局会不会好一些?

    历史没有假设的空间,但是生存意识和救生技能的教育,却不该排除不同模型的“比较研究”。近来大家不是常常听到政府部门采取了什么“应急预案”的说法吗,各种应急预案就都是模型思考的成果。

    需要体力维持的人链,通常是一种危险的操作。记得一位指导思想命名者曾经告诫人们,链条的强度是由它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这个道理的本身其实非常容易领会,关键在于有没有引导同学们想到链条的强度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问题,而不在乎是不是有伟人曾经这样说过。

    三名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的事迹,使人容易联想到当年的少年英雄赖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赖宁入选百位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体会,这首先因为我们许多人的的确确曾经被赖宁感动,其次至少也因为赖宁故事所引发的思考,帮助我们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们仍然需要英雄主义,仍然需要献身精神,但是其中的具体内容,有必要与时俱进。部分因为赖宁,国家已经规定不许未成年人参与扑救山火之类的重灾救援。比照这个精神,在褒奖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的时候,是否应该同时说明尽量避免不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的道理?我想,这个意识普及了,也是对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最好的安慰。

    (作者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http://gcontent.nddaily.com/2/c3/2c3279b0b059b266/Blog/1a9/c8bc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