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2009-7-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0:45

成都公交燃烧案侦破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09:29  瞭望  视频:成都公交纵火犯身份曝光 生前又嫖又赌  来源:东方宽频

  《瞭望》文章:“6·5”成都公交燃烧案侦破始末

  他向家人流露出自杀念头,而女儿们都以为他是“以死相威胁来要钱”。经历了一段失败的人生,他带着汽油登上了9路公交车

  文/廖智生

  “6·5”成都公交燃烧案件的侦破,第一道难关是起火的原因。

  在公安部消防局、刑事鉴定中心等专家的帮助下,成都市公安局“6·5”专案组通过反复试验和勘察,得出了人为放火的重要结论。

  公安机关请来西华大学(其前身为四川工业学院)及省质量监督局专家对车辆进行了专业鉴定。结果表明,汽车油箱和发动机没有燃烧,油箱内残留的柴油与车辆行驶距离所产生的消耗完全相符。车厢内残留的汽油痕迹证明,汽油是此次车辆燃烧的元凶——是整车起火的助燃剂。这个结论得到了死里逃生的车上乘客的支持:有多人是先闻到汽油味道,然后才看到明火的。

  会不会是有人携带汽油上车,无意中导致了燃烧呢?专案组调来当日最权威的气象监测数据,证明在当天的空气湿度下,车厢内不可能发生静电。警察在相同环境下用燃烧的烟头,反复接触泼洒的汽油,均无法导致燃烧发生。对汽车残骸的鉴定结果和试验证明,不可能是汽油通过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等处引发的燃烧……

  所有的可能全部排除,结论只有一个——一定是明火点燃了汽油。

  点燃汽油的是谁?他现在在哪里?

  抢占“隐蔽”座位的秃顶男子

  案侦民警经过反复试验,指出了一条线索——在如此拥挤的那辆汽车上点燃汽油,点火者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即便侥幸逃生,那人必定会带伤。

  “点火者非死即伤”的试验结果,明确了进一步侦查的方向。

  一个名叫张云良的62岁男子就这样出现在了专案组的面前。设在天回镇9路公交车站的电子摄像头发挥了作用,当地称这是“天网”。根据“天网”的录像显示:6月5日清晨,张云良提着两个手提纸包,从天回镇乘上了这辆9路公交车。

  张云良,江苏省苏州市人,2006年来到成都。案发那天,他在9路公交车上,坐在驾驶员同侧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多名乘客指认,从始发站上车,他一直没有移动过位置。

  那天,张云良穿着红色上衣,秃顶,穿着“7分裤”,所以很能给人留下印象。有乘客对他印象深刻,这个男人提着两个手提纸包从始发站上车,上车时他粗鲁地挤开了排在队伍前面的乘客,第一个上车,抢占了车上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一辆准载76人的汽车坐上100多人后,那个位置相对很“隐蔽”,那里的一举一动不会被绝大多数乘客注意。

  但还是有死里逃生的乘客从照片上一下就将他认了出来:正是这个穿着红衣服、头发稀少的男人在汽车行驶到川陕立交桥时倾倒了随身携带的汽油,并点燃了打火机,大火便在地板上烧了起来。

  现场勘察结果证明了乘客的回忆:起火点位于车辆后半部分,从倒数第二排开始向前车厢呈扇形蔓延。

  张云良也在大火中丧生。通过现场勘验确认,起火的中心区域只有张的尸体,座位地板上发现有汽油向车头方向扩散型流淌的痕迹。从尸体倒地的姿势和朝向能看出,他在着火后几乎没有主动逃生的意愿。27名死者中,张的尸体就在起火点的过道上,烧得最为严重,头向窗户,脚向过道。与其他尸体位置和状况的对比看得出来,这是临死前本能的挣扎,而非逃生。

  事发前流露绝望情绪

  在张的尸体旁,侦查人员提取到一枚打火机防风罩残片。在张座位前不远处,案侦民警找到一块烧焦的塑料容器残片,里面还残留着未烧完的汽油。这块残片是正在燃烧时突然被其上方烧焦的座位板落下瞬间覆盖而保留下来的。技术分析证明,这是一个容积约为2.5升的食用油桶。

  驾驶这辆公交车的司机证明,事发前汽车正好下桥,在那种情况下,他必须踩刹车。而相同的试验也能证明,油桶在这种情况下会自然地随着车厢的倾斜而向前滚动。

  有乘客证实,当车辆由北朝南向城内方向行驶至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处时,张云良在车内倾倒、点燃所带汽油,引起车辆燃烧。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张就暂住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辖区内。经常乘坐9路公交车的他精心策划了倾倒汽油的时机和点位。

  张暂住地附近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明确认出,6月3日12时30分左右,张云良带着一个塑料桶来买汽油,因不符合安全规定被拒绝。张随后便带着铁桶到该加油站购买了汽油,并进行了分装。整个过程被“天网”记录下来。熟悉张的人也从录像上认出了他。

  张暂住地的邻居认出了那个铁桶,因为那是他借给张的。张的暂住地也发现了汽油的成分。

  于是,张在事发前的行为言语也渐渐被掌握。张在事发前就曾多次向朋友流露出对生活已经绝望的情绪,说过“负担太重,活不下去”、“现在只有等死了”的话。

  女儿看信时双手发抖

  6月4日晚,生活拮据的张云良突然给自己烧了一顿红烧肉,还请左邻右舍都来尝尝。那天,他似乎心情不错,一反常态地对上门催债的朋友说:“6号早上你们来找我还。”以往,他总是躲,或是拖。

  事实上,那晚张过得很不平静。他给家人打电话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喝酒了”,“明天以后你们就解脱了,我再也不用你们给钱了”,“要自行了断了”。为了要钱,张曾以上吊、卧轨、跳河威胁过家人,但那天他告诉女儿的却是,这一次,“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

  张的异常也确实让其家人非常不安。家人当晚用短信劝说他:“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就不要再折磨了!!!”6月5日凌晨两点,张回复了短短8个字:“木已成舟,无可挽回。”

  6月9日,张家大女儿单位的门卫收到了张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家信。信中,他向家人逐一交代了后事,自称“已经走了”,“走得很坦然”。接到信时,张的家人已知道了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张的一个女儿说,“自己当时看信时双手怕得发抖”,这种害怕竟让她赶紧把信撕得粉碎,还将其分别扔在了两处垃圾桶内。

  当确认公交车燃烧案与张有关之后,张的女儿根据回忆,写下了父亲遗书的主要内容。在回忆中她还写到自己的心情——“我真诚地向社会道歉。”

  失败者的最后一站

  通过反复走访和调查,张云良的人生轨迹也清晰地展现出来。

  张年轻的时候曾在部队服役,复员回乡后当过民兵营长,后被分配到江苏吴县铁矿厂从事井下开采作业。1979年能说会道的他被调至铁矿厂供销科。但一年之后,他便因为“投机倒把罪”被江苏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判刑后,张被调回生产班组工作。1986年,因为在外停薪留职做生意不归,张被单位正式除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张云良在苏州建设银行下属贸易公司任经理,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再次被除名。那次以后,他拿走了家中的5000元积蓄到广东经商,但最终全部亏空。从此,张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所,全靠儿女接济度日。

  张第一次拿走的是家中的所有积蓄,而且不辞而别,这样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家人的感情。从此亲情远离,即使后来孩子们都有了出息,这种裂痕也无法完全弥补。

  尽管人生处处不得意,张的虚荣心仍然让他放不下面子,平时总是喜欢争强好胜,他常向别人吹嘘自己家庭条件优越,“女儿在花旗银行上班,月收入两三万元”,“自己出门从不坐公交,只打的”。而实际上,他的生活四处碰壁,经济状况窘迫,不时靠借债度日。

  几年前他来到成都,期望通过寻找旧股票和旧钱币而一夜暴富,最终能够衣锦还乡。但一年年过去,他的梦想变得越来越渺茫。他对儿女们说,他开始“天天醉生梦死,一天两场麻将,混一天算一天”。

  从2007年开始,他的痛风和贫血症状越来越严重,双肾、心脏和肝脏也开始出现问题。2008年春节,他开始服用一些价格昂贵的药物,但始终不见疗效,严重的时候,路都走不稳。

  当他向家人提出钱的问题时,总是引发家庭矛盾。他反复找孩子要钱治病,但因被认为是在“骗钱”而未能得到完全满足。其实张的子女生活状况都还不错,但长期的感情裂痕,已让张越来越失去孩子们的信任。2009年春节之前,他的女儿每月不定期给他汇款,月均都在1500元以上。但春节后,女儿听说他有赌和嫖的恶习,汇款数量锐减,2009年2月份到6月份,月均不足600元。

  家庭矛盾于是让他走向极端,2009年6月4日晚,张向家人流露出了自杀的念头,而女儿们都以为他是“以死相威胁来要钱”。

  经历了一段失败人生,2009年6月5日清晨,张云良带着两个手提纸包登上了9路公交车……□

    专家称成都公交案警示报复社会型犯罪风险上升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成都样本:2天5场密集新闻发布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13/092918210134.shtml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成都样本:2天5场密集新闻发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3日09:35  瞭望

  《瞭望》文章: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成都样本

  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能够在一个月内得到顺利处置,不仅在于对一起故意放火案缜密快速的侦破,还在于当地政府从孤立的事件中思考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去寻求解决之道

  文/廖智生

  6月5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成都市川陕公路三环立交桥下桥处发生一起惨剧:载有107名乘客的9路公交车行驶到这里时突然发生剧烈燃烧,25名乘客来不及逃出车厢,被活活烧死在封闭的车厢内,后来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次事故共导致27人死亡,74人受伤,只有6名乘客安全脱身。

  惨剧震惊了全国。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惨剧?那辆公交车怎么会突然燃烧?当地政府会如何处置此次事故?一个个疑问在人们的心中盘桓。

  7月2日,四川省公安机关通报了对这一事件调查的最后结果:侦查机关认定,此次惨剧是一起故意放火案。公安机关确认,62岁的犯罪嫌疑人张云良,由于悲观厌世,经过充分准备后,在9路公交车上点燃了随身携带的汽油,用最为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同时带走了另外26个无辜的生命。

  从最初的公交自燃、恐怖袭击的传言,到最后人为放火的定论;从事发后市民对公交车安全状况的担忧,到成都公交改革的全面启动;从一个月前事发时,部分公众的恐慌,到一个月后完全恢复的社会秩序……成都交出了一个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样本。

  “救人啊!救啊”

  那天发生的一切,成都18路公交车司机李贵先说他终生难忘。

  6月5日早,正值上班出行高峰期,李贵先驾驶18路公交车,满载乘客,沿川陕立交,朝城里慢慢驶进。

  上了川陕公路三环立交桥,一辆9路车出现在前方。这是一辆空调车,自编号为43082,车牌号为川A49567。9路车是从天回镇出发,目的地是火车北站。后来的调查得知,这辆车是当天早上7时41分出发的。

  时针指向8时02分,李贵先猛然看到,前方9路车的尾部突然蹿出了一股浓烟。

  这时,两车都在下桥。9路车开始减速,很快停下,距离下桥处不足10米。18路车内跟着骚动起来。李贵先不敢怠慢,一轰油门加速。“得报警!”他摸出手机,拨打110。不料错车时,9路车前面的车窗上,突然掉下一名女子,“像是被人推出来的!”李被吓了一跳。

  9路车内,依稀传出一阵混杂的呼喊。透过窗户,可见里面已经大乱。

  黑烟很快升腾起来,并且开始出现火花。此时,李贵先的报警电话刚好打完。开过数米远后,他停了下来。

  街道上很多人都目击了这一幕,好几个人奋不顾身地翻过栏杆,朝9路车奔去,想帮助那些被困在车内的乘客。家住成都荆竹小区8号院的钟方顺是其中一个。他撒腿冲过去时,火光和烟雾已把公交车包围,车门却还没有打开。他看到几个女孩子和一个小伙子从窗户跳了下来。不久,司机也跳了出来,开始砸窗。

  公交车的后半部分已经起火,公交车内全是浓烟,根本看不清人在哪里。冲到公交车面前,钟方顺捡到一块砖头奋力砸上去,“嘭”地一声,右侧一扇玻璃砸出个窟窿。他趁势拉出3名男子……

  公交车的两侧,不断有救援者跑来,有人用砖砸窗、有人用手击窗。

  一名30多岁女子的叫声,令钟方顺心如刀割。但她在公交车的后半部分,火势越来越猛,已来不及了。一些女人开始失声痛哭:“救人啊!救啊……”

  8点02分,成都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将指令迅速下达到离现场最近的消防一中队和特勤四中队。多台消防车呼啸着奔往事故现场。消防车赶到时,大火仍然包围着公交车,但人们已经看不到挣扎的乘客了。

  火势很快被控制下来,消防队员继续用水枪对公交车油箱降温。人行道、绿化带中,到处躺着伤员。

  李春城——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立即终止了在北京的公务活动,赶回成都。

  伤员营救随即全面展开。上午8时多一点,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到120急救中心的调度。7辆救护车、30多名医护人员,逐一赶到。救护人员把伤者挨个扶到安全地带和救护车上,然后又进入被烧成光架的公交车里,查看情况。

  军区总医院内,应急指挥部迅速组成。救护车先后接来44名伤员。13个科室、20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抢救。烧伤科、普外科ICU病房、普外科胰腺病区,腾出50余张病床,迅速调配了治疗烧伤所需的药品、设备和血浆。其他伤员被陆续送达成都市二医院、416医院、省医院等。

  经过四川省、成都市两级党委、政府和成都军区的协调,很快,全国顶尖烧伤治疗专家汇聚成都,投入到伤员抢救中。为救治烧伤乘客,成都方面仅采购急需医疗设备一项就花费了上千万元。

  两日内的五场密集新闻发布

  9路公交车为什么会起火?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成都市公安局迅即成立了“6·5”专案组,找到了当天乘坐过这辆车的所有人员,确认了每一名死者的身份,相关调查工作随即展开,上上下下600多名警察投入侦查。他们搜集筛选现场残留物近3吨,提取各类检材400多份,收集“天网”和加油站监控录像资料5000多个小时,筛查各类信息数十万条。

  公安机关初步认定,此次惨剧是一起故意放火案。

  伤员得到有序治疗。但就在这时,一场更大的危机开始在成都蔓延。

  有关这场大火的各种说法迅速传遍全城,又通过互联网传向全国。各种传闻通过不断传递开始暗暗发酵和放大,其背后暗藏着的是民众不安的情绪。

  最早的版本是说大火烧死了上百人;接着,有人怒指公交车司机不开车门,最早逃跑;随即,关于这辆公交车没有配备任何安全设施的传言广泛流传……

  很多人接到了亲友类似的电话:千万不要再坐公交车了,马上还会出事!

  开始蔓延的恐慌和愤怒的情绪,把当地政府再次抛上风口浪尖。经过去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今年5月11日当地发现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成都市委市政府对“信息透明”已颇有心得。在9路车燃烧现场,李春城就特别强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成了成都应对这场危机的一项基本原则。

  事发后,成都市委宣传部及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人员赶到现场时,那里已聚集了大量媒体记者。为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在现场举行。

  上午10时40分,成都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发布了这一事故的基本情况。当时,事故现场还在清理和救援中,政府给出的是“死亡20余人”的基本信息,同时澄清了网络和坊间流传的“公交车属于自燃”的说法。

  这尽管不能解答民众所有的疑问,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民心。

  下午2时50分,守候在电视、收音机、互联网前的民众,再次得到了他们迫切想了解到的信息:成都市举行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新最准确的伤亡数据和伤员营救的最全面情况。

  这天晚上11时20分,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此时,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的媒体已超过40家,记者挤满了发布会现场。

  针对“公交车司机逃离了现场”的传闻,发布会披露了当事司机积极救人并发动附近群众参与救援的调查结果。

  也就是在这次发布会上,市交委负责人通报了事故车辆车型、用油等情况,向记者展示了事故车辆油箱、发动机完好的勘察照片。这辆公交车油箱里剩余的柴油没有发生燃烧,发动机也没有燃油泄漏,“车内燃烧的汽油并非来自公交车”。

  事件真相展现在了公众面前,事后的调查证明,大多数不实传言,正是止于当天连续举行的三次新闻发布会。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下午4时30分,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看到了在废墟中找到的安全锤残迹照片。

  一个个疑问被解开,摒除了所有传言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9路公交车为什么会起火?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6月7日深夜11时,成都市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9路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副组长何建生被授权发布“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的初步调查结论,市交委负责人通报了加强公交车安全保障的六条具体措施。

  随着事件轮廓的逐渐清晰,公众不安与恐慌的情绪得到缓解。

  面对网民“十问公交”的尖锐质疑

  事发第三天,一辆8路公交车上,因一女子尖叫“有味道”便引来乘客纷纷夺窗而逃。半月之内,竟有数辆公交车因这样那样的“惊动”导致乘客砸烂车窗玻璃。

  事故引发的对公共交通的信任、管理品质、发展希望等问题的种种关注,绝不是几场新闻发布会就能解决的。

  像诸多大城市一样,成都的公交车同样存在挤、堵、慢问题。9路公交车的惨剧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公交车长期处于高峰期拥挤的状况?公交车超载为何有国标撑腰?公交车为何坚持垄断经营、不能让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交车为什么投入不够?网友针对“6·5”事件写下的《十问公交》长帖,公共交通的政府投入、行业管理、交通配合等一一被拎出来拷问。

  成都是西南经济文化中心,近十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增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据统计,2000年,成都市的总人口突破了1000万,2008年底已接近1125万。再加上流动人口,成都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成都的公交客流日均达到270万,同比增加了40万。

  从2002年以来,成都在实施旧城改造的同时,着力进行了立体交通建设,三环路、绕城高速,“五路一桥”相继建成通车,城区内下穿隧道、跨线立交也日渐增多。为解决眼前和未来的难题,成都市还于2006年开始了地铁建设。这些,似乎赶不上这个有“私车第三城”之称的城市每天增加上千辆机动车辆的速度。一些干道的改造和隧道跨线建设工程,也加剧了交通的压力。

  交通拥挤问题,成为这个城市的心病。

  近年来,成都确实在努力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在网民发出“十问公交”尖锐疑问之时,一场同样深刻的反思和讨论,在成都党政部门内部展开了。

  “无论这起事故原因如何,责任最后怎样认定,都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汲取这起惨痛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切实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加强公交安全管理,切实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全力以赴打造最安全便捷的成都公交。”6月7日,在去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看望伤者后,李春城说用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对工作作出了安排。

  一些细心的人观察到,“6·5”事件之后,成都的公交发生了一些细小的变化:

  每辆公交车的安全锤从原来的四把增至七把;空调公交车增加了安全锤,增设了活动窗等安全措施;5000辆公交车播放逃生知识动画片……这些变化的背后,孕育着一场关系更为深远的改革。

  事故8天后“公交20条”公布于众

  6月7日,成都市交委总结“6·5”事件公交管理及公交发展的经验教训,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全力打造最安全的一流城市公交的报告》。

  6月13日,“公交20条”以成都市政府27号文件形式公布。据有关人士介绍,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曾逐字逐条进行修改。成都公交的全面改革由此启动。

  “6·5”事件引发了全国各地对公共交通安全的反思:司乘人员具不具备安全应急能力?乘客知不知道乘车安全须知?有网友甚至问:道路、铁路、水运、航空四种出行方式上,后三者几乎都有专职的安保人员,为何唯独人次和班次最多的道路运输不配安保人员?

  针对这些意见,成都的“公交20条”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成都市公安局将组建公交地铁分局,并在重点线路和高峰时段随车配备1000名随车安全协管员。据了解,目前,这1000名安全协管员已全部上岗。

  安全协管员的职责被定为安全监督、秩序维护和文明劝导等。公交车配备协管员后,一方面可弥补无人售票后公交车司机对乘车秩序、安全监督等照顾不过来的现实,又可加强文明乘车秩序的劝导。成都还把协管员的招聘重点放在“40、50人员”上,解决他们的就业,工资由财政承担。

  公交车辆安全也被列为重中之重。车窗如何改造?车门应急开关安在哪儿?安全锤如何配置?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研究、试验,力争找出最优方案。

  按照“公交20条”,为强化车内动态监控,成都市公交车将安装具有储存功能的车内视频监控系统,以便提高对车内异常情况的动态监控能力。此外,所有公交车还将装配一个相当于“黑匣子”的GPS动态记录仪,以后,车辆刹车、开关门、速度等都可记录下来。

  “城市交通,公交优先”,这是人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但经常听到并不见得经常做到。私家车的增加,使得这条原则愈来愈容易被淡忘。

  有人分析说,城市结构不合理是城市交通面临的最大瓶颈。但李春城认为,不能简单把交通拥堵全部归结到城市结构不合理上,而是要在交通管理上多下功夫。“香港,地盘不大,但人家的交通管理得不错啊。”李春城认为,在道路设施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上,一定要勇于否定自己,尽快制订公交高峰期缓堵的方案,速见成效,取信于民。

  为缓解高峰期拥堵,从6月15日开始,成都市公交集团公司把原来每条线路在发车时预留的20%的车辆,减少到5%,从而增加15%的运力投放。

  交管部门还启动了公交专用道建设。目前,成都市区一环路和蜀都大道两条,已设有公交专用道,据悉,下一步将在二环路建设公交专用道。同时,为让专用道形成网络,成都准备在高峰时期对一些重点道路开设临时公交专用道。“目前,我们的公交车的速度在13公里/小时左右,如果专用道形成网络,公交车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小时,基本可以做到市民方便快捷出行。”成都公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郭强说。

  为进一步减轻城区交通压力,17日,成都交管部门首次在交通高峰时段在城区四大路口实行高峰禁入,以达到缓堵保畅的目的。当天,城区原交通高峰热点片区拥堵情况大为缓解,早交通高峰提前近半小时结束,城市公交提速明显。

  成都将在今年9月底前和明年分别各投入1000辆公交车,“这2000辆车投入到位,基本可以满足中心城区的公交运力。”成都市交委主任胡庆汉介绍说。

  公交停车难、加气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成都公交。成都市决定,今年内开建4个公交场站、2个保养维护场站,年底前要建设16座加气站。

  成都市向市民承诺:今年年底前,将新开通20条支线公交线路;确保地铁1号线明年10月运行,2号线2012年建成,4号线明年开建。

  “为老百姓花钱,我们不应该心疼”

  “公交20条”的背后,是对公共交通巨大的财政投入。外界称,成都市是在“不计成本”改善公共交通。有人测算过,光是增加2000辆公交车,就需要10亿元。建公交车场站,土地加建设,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加上安全协管员等支出,成都在公共交通方面投入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

  这样大的投入,让一些人感到疑虑:公交可不创造经济效益啊,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对公共交通进行这么大的投入值不值啊?

  “财政向公共服务倾斜,为老百姓花钱,我们不应该心疼。”李春城说。

  在“公交20条”草案中,李春城还专门加了一句:“加强民营公交企业管理和促进其发展。”这是有针对性的。

  目前,成都市有十余家民营公交企业,但无一例外,它们只能经营二环路以外的路线,并且不能刷卡,不能享受2小时内免费换乘服务,当然也就没有财政补贴。国有企业成都市公交集团占到了市场份额的85%。即便在9路车沿线,有几条民营公交线路,许多人为方便和节约,宁愿选择十分拥挤的9路公交车,也不愿选择不能刷卡的、空荡荡的民营公交车。

  最近有消息传来:成都市交委正在牵头制订“成都市公交成本管制管理方案”,成都民营公交企业将和公交集团公司一样获得政府财政补贴,成都10家民营公交公司的千余辆民营公交车也将安上刷卡设备。

  由“6·5”一个偶发的事件,却引发和延伸出一场成都的公交改革,时间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确实出乎人们的意料。

  有评论认为,这一事件能够在一个月内得到顺利处置,不仅在于对一起故意放火案缜密快速的侦破,还在于当地政府并没有将此事件仅仅当作一个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来处理,而是从孤立的事件中思考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去寻求解决之道。□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13/093518210185.shtml  .blk-video{float:left; background:url(http://i3.sinaimg.cn/dy/deco/2009/0629/picpic/vblue01.png) no-repeat;height:53px; }.blk-video-l{float:left; width:78px; overflow:hidden; }.blk-video-l img{display:block; margin:6px 0 0 8px;border:1px solid #fff;}.blk-video-r{float:left;background:url(http://i3.sinaimg.cn/dy/deco/2009/0629/picpic/vblue01.png) 100% 0 no-repeat;height:53px;padding:0 20px 0 0; }.blk-v-tit{padding:5px 0 3px 2px ;line-height:20px;font-size:12px; }.blk-v-tit a{text-decoration:underline;}a.blk-v-play,a.blk-v-play:visited{display:block; width:56px;height:18px;line-height:20px;padding:0 0 0 20px; background:url(http://i0.sinaimg.cn/dy/deco/2009/0629/picpic/vblue02.png) 0 0;color:#003a7f;text-decoration:none;overflow:hidden;}a.blk-v-play:hover{background-position:0 -100px; }.clearcl{clear:both;height:0;visibility:hiddden;overflow:hidden;}
(瞭望 2009-7-13) 刘志明:成都公交燃烧案嫌犯最后轨迹(瞭望 2009-7-13) 廖智生:“6·5”成都公交燃烧案侦破始末(瞭望 2009-7-13) 信息公开“年考”观察(瞭望 2009-7-20)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镜鉴(瞭望 2009-7-20) 解析反腐败十大难题(廉政瞭望 2009-1-7) 181份申请与18份回复(瞭望 2009-7-20) 分析称十七届四中全会可能明确官员财产申报制(瞭望 2009-7-27) 瓮安事件背后(《瞭望》 2008-7-12) 林蔚:该怎样管住记者(《瞭望》 2007-7-23) 汤耀国:官员财产申报求解(瞭望新闻周刊 2009-3-16) “徐梗荣猝死”再质疑(瞭望 2009-3-23) 北川:司法生态重整(瞭望东方周刊 2009-5-5) 王晓:打拐总动员(瞭望东方周刊 2009-5-25) 周范才:石家庄经适房遭弃购内幕(瞭望东方周刊 2009-8-11) 李松:官员“私生活”进入反腐视线(瞭望 2009-9-16) 李松:宽纵行贿祸患大(瞭望 2009-10-19) 葛江涛:疯狂的彩票(瞭望东方周刊 2009-10-19) 盘点2009年反腐败大事:互联网作用获官方认可-《廉政瞭望》杂志 -《廉政瞭望》杂志-强国... 2009反腐10大案-《廉政瞭望》杂志 -《廉政瞭望》杂志-强国博客-人民网 2009反腐10大案-《廉政瞭望》杂志 -《廉政瞭望》杂志-强国博客-人民网 信阳“最牛别墅群”再曝内幕(瞭望东方周刊 2008-7-21) 浙江仙居老城遭强拆将被开发成金融区(瞭望东方周刊 2009-2-3) 上海一名处级干部涉嫌贪污金额达1亿(瞭望东方周刊 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