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百货高管二度增持 物美借壳风声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20:34:01

新华百货高管二度增持 物美借壳风声再起

www.eastmoney.com   2009-10-17 06:20   李文艺   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  |  字体: 大 中 小  |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2)

  注:为提高实战参考价值,以上图片动态行情实时生成,便于观测该股最新表现。 查看该股行情    查看网友评论    该股更多资讯


    新华百货(600785)(进入该股吧,新版行情)再现高管集体增持,并且增持价格接近其历史高位。

  9月23日,新华百货8名高管通过二级市场集体买入公司股份合计10.78万股,涉及资金达268.23万元。增持信息发布后,9月25日公司股价以涨停板报收。

  对于增持原因,公司方面表示,“高管人员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但有市场人士猜测,或许是物美商业(08277.HK)借壳新华百货将再次启动。

  高价增持推动股价创新高

  这是新华百货高管年内的第二次增持。

  早在今年1月22日,包括新华百货董事长徐鸣凤在内的7名高管人员就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份,合计达31.91万股。当时新华百货的股价还在10.88元左右,其中徐鸣凤买入最多,一人就买入13.39万股。按照昨日收盘价计算,第一次增持的高管们已获得144.12%的账面浮盈。

  9月23日,第二波增持再度来临,这一次的买入高管人数由7名增加至8名,新添了2名监事丁爱兵和刘迎庆,少了财务总监王金录,也就是说,徐鸣凤等6名高管已经是第二次买入。不过与第一次增持相隔8个月后,新华百货的股价已上涨至25元附近,已经是历史高位。8名高管的买入均价为24.88元/股,数量相比前次少了许多,8人合计增持了10.78万股。高管高位增持,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9月25日,新华百货公布增持消息后,当天股价就涨停,此后继续上扬,并创出28.50元的历史最高 (前复权价格)。

  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17日,因未能及时召开股东大会,新华百货董事会宣布取消向大股东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美控股)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物美商业资产的议案。然而公司高管首次集体增持就发生在议案取消后不到一个星期,如今又进行第二次增持,频繁增持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新华百货证券事务代表李宝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高管增持是个人意愿,说明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和前景非常看好,很有信心。

  信心来自物美借壳?

  那高管增持信心来源于何处呢?这不禁令人联想到物美商业的“回归”。

  事实上早在2008年7月,新华百货就发布收购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物美控股定向增发不超过2亿股公司股份,以收购物美控股所持的物美商业40.8%的股权,当时的增发价格为15.6元/股。但遗憾的是,该方案因为一直没有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而在今年1月底失效了。

  天相投资研究员向涛对《每日经济新闻》称,市场一致预期物美商业会“回归”,特别是8月份物美商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市场又开始憧憬了。

  据了解,今年8月,物美商业与TPG带领的包括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在内的投资团达成协议,将引入共约2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占投资后总股本的10.9%,物美商业承诺,三年内在A股上市,否则将回购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认购的5000万股内资股。而物美商业同时表示,不排除借壳新华百货。

  对此,李宝生认为,高管增持与物美借壳没有关系,有关借壳都是大股东在安排,上市公司这边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当时未能完成资产重组,主要还是市场的原因。现在即使没有物美借壳一说,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增长都很不错,基本面良好,这些都值得高管们去增持。”李宝生说。

  增持资金并非“自有资金”

  然而,广州某券商研究员对物美商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却表示出“悲观”。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了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物美商业短期内对A股市场的兴趣就不大了,而三年的承诺期还很长。正因如此,她还改变了之前“新华百货年内完成资产重组”的预期,认为暂时不会启动这一事项。

  此外,新华百货高管的增持资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自有资金”,上述研究员称,主要来自公司2006年至2008年提取的奖励基金,估计约有3000多万元,经过两次增持只用掉了约1400多万元,后市还有继续增持的空间。至于选择现在增持是否与物美商业借壳有关,她表示新华百货本身业绩也不错,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份算是对公司员工的股权激励,而奖励基金的提取方案早在2006年就已拟定,与借壳似乎没有关系。李宝生也表示,参与增持的除了公司高管,还有许多子公司员工等,资金的确来自提取的奖励基金,但已分批发放给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议案取消后,新华百货的股价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如果现在重启资产重组,增发价格或将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