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哲学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17:15
[ 作者:郭松民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6    文章录入:乌有之人 ]
关于消费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哲学札记
★ 郭松民
朋友是一个出色的年轻医生,相当自信。有一次他到一个宾馆去开会,一眼瞥见领班小姐,惊为天人,便趋前“套磁”。小姐莞尔一笑:先生,没看见你开车来哦!朋友闻听,神色极窘,讪讪而退。
人类穿上了消费主义的红舞鞋?(小标题1)
朋友和那位聪慧老练的领班小姐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消费主义”的俘虏。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一个人有没有资格被别人、被自己所认同和接受,和他是不是具有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热情善良等传统上被认为是美好的品质完全无关。他的消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档次”,才是最重要的。
按照《消费社会》一书的作者鲍德里亚的说法,消费主义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比如年轻的都市白领们节衣缩食地购买名牌西服、手袋之类,显然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品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来追捧的。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主义的人生观主要是由商业利益集团以及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其他促销艺术形式推销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加给)民众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被悄悄地改造成了“消费人”,其基本理念是,人的生存就是为了消费,也只有在消费中人才有了活着的感觉。人们的消费水平是他们的身份、价值高低的标志,是人生成功或失败的证明。
“消费人”的内心世界始终处于激烈的冲突当中,而难得和谐。因为他们消费时参照的对象往往是传媒中宣扬的、收入比自己高得多的那一类人。一个二十来岁连单身公寓都租不起的大学毕业生,却会在梦中都认为自己应该住“亲水豪宅”,开宝马车,因为无处不在的广告不停地在暗示他,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高尚”的生活,如果不能这样生活,人生就算是虚度了。人为自己设定无法实现的消费目标,而又把全部的人生意义寄托于此,其内心深处的焦虑感是可想而知的。
问题是,内心深处的冲突,往往要外化为外在的冲突。“消费人”作为马尔库塞所说的那种“单向度的人”,其焦虑感只能通过消费欲望的不断被满足的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结果必然是导致人和自然的关系陷入紧张。石油危机、沙漠化、温室效应、矿难、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无一不是伴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而人和自然的冲突,必然又会导致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全方位激烈冲突的情况下,社会的和谐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许,科技的发展最终能够解决包括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内的一切难题?但目前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依靠科技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速度,远远低于现实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损耗和破坏的速度。这就注定了,很可能在我们找到加固房子的措施之前,房子就已经垮塌了。
穿上了消费主义的红舞鞋,然后舞蹈至死——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小标题2)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而受到称赞;在西方,甚至在消费主义的发源地美国,也曾经有过以勤俭节约为主要特征的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占据主流的时代。虽然在东、西方,这两个时代都已渐行渐远并开始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这已经足以证明,无止境的消费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人性。
喜马拉雅山上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国不丹,似乎就是一个对消费主义有着天然免疫力的“乌托邦”。当世界各国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国家的成就和财富时,不丹却制定了一套别具一格的国家发展指标:“全国快乐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涵盖四大原则: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公平分配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文化发展及创立良好的治国之道。为了确保国民能够快乐,旺楚克国王甚至聘请了心理学家做自己的顾问。
不丹有72%的土地由森林覆盖,其中大部分保持原始状态;不丹欢迎外国游客到访,但是为了避免对环境和大自然造成破坏,他们并不积极发展旅游业,也不鼓励大批游客到来。不是有钱就能去不丹,去年一整年,进入不丹的游客还不到6000人。
不丹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们对佛教的笃信上的,而不是对物质的笃信上。国王认为,政府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剥夺人民的快乐的权利。不丹政府的治国之道,是“制造良好条件,让每个国民有机会寻求快乐”,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不丹在1960年代就开始对外开放了,他们并不封闭。一位新加坡学者在首次接触不丹人之后,“对他们那口比新加坡人还流利和标准的英语留下深刻印象”。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他“深感不丹人的智慧、远见和对人类幸福的终极关怀,非许多拥有顶尖科技和富裕国家的人民所能比拟的”。
如果把和谐定义为冲突的对立面,那么不丹似乎走的就是一条通过消弥人内心深处的冲突,进而消弭人和自然的冲突的道路。如果把不丹比作顿悟了的禅宗大师,那么被无法满足的消费欲望无休止地折磨着的我们,只能算是滚滚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吧?
不丹的发展模式可能很难模仿,但不丹起码让我们看到,美国的生活方式及其理念并不是惟一正确的,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内圣外王,走向和谐?(小标题3)
世界观察研究所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曾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学界的共同担忧:地球将不堪人类的掠夺性消费而崩溃。他呼吁大家重新思考什么是好生活,“事实上,对‘好生活’的重新理解不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而是围绕着人类的福祉”。他认为,当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了之后,好生活更多来自“自由、健康、安全,以及令人满意的社会角色”。
的确,既然消费欲望注定是无法满足的,与其徒劳地去追逐,不如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乃至“当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了之后”,完全改变自己的需要,这样无疑可以更有效地减轻自己的内心冲突。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内圣外王”之道,或许可以成为我们走向和谐之路的借鉴。所谓“内圣外王”指的是一种处世哲学,即对一个君子来说,首先要通过修养来战胜人性的弱点,变化不良的气质、性格,开发本具的心灵潜能,然后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功业,奉献社会,参赞天地之化育。《大学》中一再强调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实现和谐社会的意义上使用“内圣外王”的概念,即是指人们可以从实现内心深处的和谐开始,渐次走向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
从终极的哲学意义上看,只有改变人的需要,使人类从对物质的无休止的追求中解脱出来,恢复人的需要中的精神性质;只有使人类在满足自身的自然需要之外不再追逐物质的占有和享受;只有使人类在创造性劳动和审美中而不是在对财富的占有和运用中实现自我价值,才有可能使人类从根本上消除消费主义在内心深处造成的焦虑感,最终建立起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和谐。
要作到这一切,我们可以想见是相当困难的,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也决不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曾言简意赅地说:“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人的需要,还不仅仅是一个人类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如此就无法脱下消费主义的“红舞鞋”,从而永远无法实现人和自然的“休战”的问题。而在最后的大决战当中,面对大自然的绝地反击,人类绝无取胜的可能,其结果只能是:要么回到石器时代,要么就是人类真正的“历史终结”!
除了和谐,我们别无选择!
后来我又遇到了那位医生朋友,他果然开着一辆“雪铁龙”。我笑着祝贺他爱情成功,他黯然道:“我刚把车停稳,就看到她上了一辆奔驰走了!”
责任编辑: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