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浓缩的西方当代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9:09
波兰斯基:浓缩的西方当代史(2009-09-30 10:02:19) 标签:波拉斯基 未成年少女 好莱坞 通缉 文化  分类:文化艺术

    几天前,9月27日,瑞士苏黎世电影节组委会宣布,著名电影导演波兰斯基在瑞士被逮捕。波兰斯基这次到瑞士去,本来是要接受电影节给他颁发的“导演终生成就奖”,但是,美国司法部门在得知波兰斯基的行程后,立即通过官方渠道,向瑞士发出逮捕波兰斯基的要求。波兰斯基在到达苏黎世机场时即被当地警方逮捕。波兰斯基现年76岁,美国之所以要逮捕他,是因为31年前,波兰斯基因一起刑事案件被美国法庭审判,在法庭没有最终宣判的时候,波兰斯基逃离了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去美国。作为未了结的刑事审判,美国对波兰斯基的通缉令始终有效,至今已31年。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西元193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侨居法国的波兰籍犹太人。波兰斯基的童年正是欧洲反犹排犹的高峰时期,法国的反犹形势也差不多。波兰斯基的父母在法国无法生存,在波兰斯基3岁的时候,他们带着波兰斯基回到了波兰。西元1942年,波兰斯基一家被赶入犹太人隔离区,他的父亲弄开铁丝网,让波兰斯基逃出了隔离区。后来,波兰斯基的父母和叔叔都被抓进集中营,怀有身孕的母亲则死于集中营的毒气室。斯皮尔伯格也是犹太人,20世纪90年代,《辛德勒的名单》开拍前,斯皮尔伯格曾经希望由波兰斯基担任导演,波兰斯基的很多亲人当年就被关押在电影里所描写的那个地方,他因为太接近、太痛苦而拒绝了这个邀请。

    波兰斯基的父亲活了下来,他们一起在波兰生活。50年代起,波兰斯基开始拍电影,到60年代初,波兰斯基已经获得了一些荣誉,其中以《水中刀》比较著名。此后,波兰斯基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他和美国女演员莎伦联合主演了恐怖片《天师捉妖》。西元1968年1月,波兰斯基与莎伦在伦敦结婚。波兰斯基说,结婚后的一年多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但是幸福并不长久,而且被一个极端的方式彻底毁灭。西元1969年8月,妻子莎伦在洛杉矶家中被人杀害,当时她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凶手的手段极其残忍,莎伦被开膛,腹中的胎儿也死于屠杀。

 

波兰斯基的婚礼

 

    妻子及未诞生孩子的死亡给波兰斯基巨大的打击,更大的打击来自美国社会。案发时,波兰斯基本人在英国。真正的主谋凶手是当时洛杉矶一个名叫曼森的人,他组织了一个邪教,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过着放荡畸形的生活。由于波兰斯基此前的电影多涉及惊悚和恐怖,美国媒体猜测,莎伦的被害可能与毒品和邪教有关,甚至因为波兰斯基电影的内容,美国媒体认为,波兰斯基本身可能就是邪教成员。因此,当时有美国媒体认为,波兰斯基妻子、孩子的遇害,是他咎由自取。“矮个子波兰人”,“带着口音的波兰人”等词汇,是当时美国媒体经常出现的描述。波兰斯基在美国的邻居那时候也把他看成灾星,生怕这个矮个子犹太人给他们带来麻烦。波兰斯基为此公开诅咒那些诽谤他和他妻子的美国媒体的记者。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给予波兰斯基一个预言式的结局,悲惨而痛苦,仿佛童年再现。

 

波兰斯基的妻子莎伦怀孕时,手里拿的是婴儿袜子

    此后,人们发现,波兰斯基的生活离不开年轻漂亮的女人,美国媒体甚至揭露,在他妻子遇害6个月后,他就与欧洲的女学生“鬼混”。波兰斯基自己也承认,那是对待痛苦的一种方式。他说,面对痛苦,有的人是用宗教,有的人是用性爱。美女和聚会成为波兰斯基众所皆知的生活方式,熟悉他的人说,波兰斯基是害怕独处,害怕孤独,用及时行乐的放纵来排遣自己。西元1974年,波兰斯基重回美国,与尼克尔森合作,拍摄了著名的《唐人街》,一部黑色的暴力电影。

 

唐人街》电影海报,杰克-尼克尔森主演


    西元1976年,波兰斯基受美国一时尚杂志邀请,以世界各地的美女为题材拍摄照片,有些因为成为封面女郎而走红,其中包括德国女孩娜塔莎-金斯基。金斯基当年只有15岁,波兰斯基将近40岁,两人开始了同居。金斯基后来成为波兰斯基另一部著名电影《苔丝》的主角。而波兰斯基的厄运也从此时再次开始。波兰斯基后来被指控对未成年女孩有性侵犯,也与该杂志委托他的美女拍摄计划有关。这名美国女孩名叫萨曼莎,西元1977年时只有13岁。萨曼莎的母亲是一位美国演员,以前认识波兰斯基。有人说,因为有了金斯基成名的先例,很多女孩都想成为波兰斯基镜头下的模特儿。萨曼莎的母亲将自己的女儿送到波兰斯基那里,并允许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

 

娜塔莎-金斯基

娜塔莎-金斯基


    波兰斯基拍照的地点,借用了杰克-尼克尔森在洛杉矶的别墅,当天,尼克尔森不在家。波兰斯基为萨曼莎拍摄了全裸照片,随后发生了性关系。第二天,萨曼莎的母亲向警方指控波兰斯基强奸。西元1977年3月11日,波兰斯基在洛杉矶被逮捕。西元1977年5月11日,案件开庭审理。检方指控波兰斯基的罪名包括:向未成年人提供禁药,对儿童实施猥亵行为,非法性交,借助药品强奸,性变态,反常性交。波兰斯基最初否认全部指控,后来,女孩萨曼莎的内裤成为无法抵赖的证据。波兰斯基承认确实发生了性关系,但是,波兰斯基说,女孩并不是第一次,也没有拒绝,双方是自愿的,不能算强奸。

 

波兰斯基为萨曼莎拍摄的照片


    不管怎么说,与13岁女孩发生性关系,在媒体眼里都是一件大事。波兰斯基一贯的风流行为成为焦点之一。而为波兰斯基辩护的人指出,女孩的母亲在好莱坞圈内混,对于圈内的潜规则是完全清楚的,因此,有人说,这是女孩母亲设下的圈套。波兰斯基说是双方自愿,女孩说她是被强迫,而且吃了波兰斯基给她的禁药后,神志不清,失去了反抗能力,双方各执一词。然而,女孩的年龄使得波兰斯基无论如何难以摆脱。全世界媒体蜂拥而至,欧洲媒体最早泄露了萨曼莎的姓名、学校和家庭住址,并报道说,这个13岁的女孩,以前有过男朋友,而且也吃过禁药。

 

13岁的萨曼莎


    另一些媒体认为,波兰斯基电影的惯例之一是,正义与邪恶在水中较量。波兰斯基为萨曼莎拍摄的全裸照片恰恰是在浴缸里。而且,当年“曼森家族”杀害波兰斯基的妻子,几名凶手中,除了主犯曼森,其他几名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因此,波兰斯基与萨曼莎的关系被看成是其电影的生活真实版,这个以暴力恐怖见长的导演,被视为魔鬼的化身,在现实中亲自扮演了魔鬼。继妻子被害后,波兰斯基再次被美国媒体描绘成凶恶的侏儒,是美国社会恶人的最佳人选。

 

13岁的萨曼莎


    对于波兰斯基的法庭审判也成为正义和腐败的交易。辩控双方做了私下交易,原先指控的一堆罪名被放弃,波兰斯基愿意接受“非法性交”这一项罪名。该罪名如果被法庭认可,波兰斯基将面临6个月到50年的监禁。但是,幕后交易决定,波兰斯基认罪之后,法庭能同意其获得假释,从而不用蹲监狱。法官对此交易不满意,他希望波兰斯基蹲监狱,接受惩罚。但是,法官又担心,对波兰斯基任何刑期的判决,都会使波兰斯基不断上诉,从而逃脱蹲监狱,因为波兰斯基有钱,请得起大律师。法官为了不让波兰斯基逃脱牢狱,想了很多办法。他首先宣判,波兰斯基要做精神鉴定。从此,法官成为幕后交易的主角。

 

萨曼莎被媒体公布的学生证


    精神鉴定的结果认为波兰斯基是正常人,法官由此判决波兰斯基到监狱做90天医学观察。这是一种变相的蹲监狱,波兰斯基无法上诉。但是,波兰斯基的律师说,波兰斯基当时正在拍摄一个大片,如果蹲监狱,将影响很多资本家的生意。法官主持的私下交易同意将“医学观察”延缓3个月以后再执行,目的是等波兰斯基拍完大片,不影响资本家的生意。法官并且承诺,只要波兰斯基象征性地在监狱做完90天的“医学观察”,就允许他假释。
    由于打官司很花钱,延缓执行期间,波兰斯基开始为了赚钱而接烂片,为此,他去了一趟德国。被媒体拍到照片,波兰斯基在德国与数名美女左拥右抱。美国媒体被激怒,法官也被激怒。明明说他是要在美国拍摄完成大片,为何去了德国?法官当即命令波兰斯基立即回到美国,不再同意延缓,要求波兰斯基立即进监狱,完成90天的“医学观察”,波兰斯基不得不进了监狱。但是,波兰斯基担心自己“侵犯女童”的坏名声在监狱里被其他重刑犯侵犯,通过律师的运作,他只在监狱呆了42天,6周时间,便离开了监狱,获得了假释。媒体普遍认为,42天就是波兰斯基侵犯13岁女孩的所有惩罚,太轻了,舆论普遍认为法官判决不公平。法官原想让波兰斯基象征性地在监狱做完“医学观察”就彻底假释,但是,面对媒体的舆论,法官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再次找辩控双方私下交易,要求波兰斯基在监狱呆满90天,也就是说,波兰斯基要回监狱再呆48天。法官许诺,90天期满后,他将做出最终判决,判决遣返波兰斯基,让他回欧洲,不得继续留在美国。波兰斯基及其律师对于法官的许诺感到不信任,西元1978年2月1日,波兰斯基在洛杉矶机场买了一张单程机票,离开了美国,去了欧洲。从此再也没有回美国。
    被激怒的法官决定缺席宣判波兰斯基,但是,辩方律师向有关部门弹劾法官。2月24日,该法官被调离波兰斯基案,西元1993年去世。波兰斯基认为,他遭遇了一个滥用正义的法官,他说自己像一只老鼠,法官像一只猫,自己被法官玩弄。不管怎么说,波兰斯基没有等到案件最终宣判,就逃离美国,违法了法律规定,遭到美国司法的通缉是必然的。如果波兰斯基认为自己42天的监狱生活就可以算作惩罚,那么,美国的法律人士、媒体也许并不这么认为,而且,逃离宣判本身也是一项新的罪名。此后,美国司法部门始终试图引渡波兰斯基,但是法国对此不愿配合,波兰斯基作为法国公民,在法国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荣誉。但是,他非常谨慎,不去那些与美国有引渡条约的国家。西元2003年,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钢琴师》获得奥斯卡奖,他也没去美国领奖,而是由哈里森-福特代领。波兰斯基曾经要求美国撤销此案,但是,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波兰斯基作为“逃犯”的身份,不具备提出此项请求的资格,因此,美国对于波兰斯基的通缉令,始终有效。

 

波兰斯基电影《钢琴师》海报


    波兰斯基在瑞士被捕后,法国、波兰等政府表示抗议,一些影迷也开始抗议,呼吁释放波兰斯基,希望不要再追究陈糠烂谷。而且,当年的那个13岁的女孩萨曼莎在西元1997年公开表示,她已经原谅了波兰斯基。因此,人们对于美国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认为瑞士是屈服于美国的淫威。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波兰斯基一生的个人遭遇,很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现已76岁的波兰斯基,几乎浓缩了西方社会的当代史,战争、反犹、毒气室、大屠杀、幸存者、好莱坞、个人奋斗、才华洋溢、美女、性爱、享乐、暴力、血腥、邪教、毒品、凶杀、种族歧视、金钱、名望、未成年少女、潜规则、成名渴望、媒体、法律、幕后交易、正义、美国霸权、……,这一系列的关键词,就是波兰斯基的一生,也是西方社会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