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波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12:58



哭泣的波兰
寒江雪
2010-04-12
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在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市附近坠毁,包括卡钦斯基夫妇机上共96位波兰政治家和宗教领袖丧生。波兰代表团此行是为了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卡廷大屠杀”事件遇难者纪念活动。
多灾多难的波兰在“二战”开始即受纳粹德国和苏联的双重侵略。波兰士兵成了德军的俘虏;两万余名军官则被苏联红军俘获。斯大林为了与希特勒瓜分波兰,消灭日后可能的反苏力量,断然授权红军将波兰军官尽数秘密屠杀于斯摩棱斯克境内的卡廷森林,并将罪责推给纳粹德国。
惨案发生半个世纪后的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又过了十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
20世纪最为残暴的国家不是纳粹德国而是斯大林主义苏联,它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绝后的。在国内,斯大林践踏法制,摧残人性,屠杀忠诚的共产党员和平头百姓,制造旷世灾祸,仅1937年到1938年的一年间,保守统计就有一百五十七万人被判刑,六十九万人被枪决,七十万人受监禁;到斯大林去世的1953年,约有一千万人被送进了古拉格群岛。
前苏联对东欧和亚洲输出革命,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30年代的乌克兰,苏联红军大批流放和屠杀富农阶级和知识精英,强制实行土地集体化,导致大饥荒,饿死近1000万乌克兰人。
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完全类似的大饥荒饿死了四千万人,不同的是这场灾难仅仅比乌克兰迟来了30年,这是由于这期间中国曾有一个与西方结盟的政权国民政府的存在,才使这场旷世大灾难推迟了30年降临。
俄国人的残暴不是一天两天,在沙俄时代他们的军队将中国的边民赶入江中淹死,甚至吃掉他们的尸体。中国的领土从清朝的1300多万平方公里到今天仅仅剩下960万平方公里不到,失去的那一大片领土基本上都落入俄罗斯之口。
前苏联通过输出意识形态,消灭一个国家的精英达到控制一个国家目的。“卡廷惨案”是如此;乌克兰社会主义改造是如此;柬埔寨红\色高棉大\屠杀是如此(近200万国民死于大屠杀);中国1949后发生的镇反、反右、文革运动其目的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镇反时期除了屠杀地主富农之外,还把百万抗日退役军人屠杀殆尽,这一暴行与“卡廷惨案”异曲同工,不同的是由毛泽东代替苏联人动手。
斯大林主义是依靠愚民维持独裁统治,它以为统治世界的捷径是消灭那个被统治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者。今天,东欧在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之后回归老欧洲,迷途知返,说明他们智慧尚存。而中国看来是积重难返了,因为没有比中国对传统文化及精英的摧残更为彻底。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走向民主,但残暴贪婪的民族性没有改变,普金就是一个代表人物。这次波兰总统的空难似乎是“卡廷惨案”的延续——死亡的是波兰的精英,乘坐的是俄罗斯的飞机。哭泣的波兰,你的眼泪能否让世界彻底清醒?
来源:http://wuweijie6.blog.sohu.com/148201066.html
 

英雄的宿命
锦王
2010-04-12
昨天看到波兰总统莱赫.卡辛斯基坠机的消息,因为对国内天灾人祸司空见惯而很是漠然的我,也禁不住怆然泪下。
这是一个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在我自己现在的种族找不到的硬汉!
有关资料介绍:莱赫.卡辛斯基,从12岁因主演《两个偷月亮的男孩》一举成名,到加入独立工会运动,成为团结工会要员,再到与瓦文萨分手,成立法律与公正党,当上华沙市长、波兰总统。国际间许多政治家、政论家和媒体人将他贬称为“土豆”,因为这位身躯矮小的总统似乎总试图发出一些与自己身材不相称——或者干脆说,试图让波兰发出些与身材不相称的声音:当美国人自己从东欧导弹防御计划上却步时,他却挥舞起“坚定不移”的拳头;当大半个欧盟都在低声下气地在格俄战争中谋求绥靖时,他却毫不掩饰地公开支持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为了波兰的“能源安全”,他毫不犹豫地将德-俄天然气管道比作二战前出卖波兰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最终让波兰冒上同时得罪俄、德两个大国的风险。
作为资深右翼政治活动家,卡辛斯基既有“草根派”的阅历(上过街,坐过牢,搞过罢工鼓动),又有“学院派”的底气(在格但斯克大学和华沙大学法学专业任教多年,许多阁员都是他以前的门生);作为一个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政坛老手,一个“后华约时代”的典型人物,他近乎罕见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切贪腐丑闻仿佛都与他无关,恰相反,他在任监察院长、司法部长时,都掀起过反腐风暴,甚至不惜为此挂冠而去。俗话说得好,腰硬声不软,莱赫.卡辛斯基虽然在华沙市长、波兰总统任上,内政、外交都拿不出突出业绩,但仅凭“政坛直人”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他敢于“土豆压秤砣”而底气十足,而不必顾忌政敌的乘隙而入。
正因如此,不论是做议员、检查长、华山市长或波兰总统,卡辛斯基率性妄为表现的背后,是有的放矢地迎合波兰社会和民众的种种言行。他反对共产主义,却也反对推翻共产主义时代的媒体公营化、医疗福利化;他经常对俄罗斯摆出敌视面孔,支持格鲁吉亚,支持乌克兰“橙色联盟”,却在政府已表态承认科索沃独立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声称“个人对此是不同意的”;他在政治主张上接近欧盟,却经常发表反对欧盟一体化的言论;他经常表达对美国的溢美之词,却不顾许多美国“老朋友”的刺耳反弹,毫不留情地打压同性恋者,反对赦免囚犯,甚至多次主张恢复死刑。
更重要的是,卡辛斯基所发出的声音,未必是最明智、最符合自己和波兰利益的,但往往是波兰民众最愿意听的。他的支持率一直高过其政敌,“土豆”在国民眼中总是熠熠生辉。
然而,卡辛斯基匆匆走了,陨落在在最不该发生的地点(俄罗斯——这个在历史上对波兰伤害最大的国家境内),和最不该发生的时间(卡廷事件纪念日)。
“卡廷惨案”又被称为“卡廷森林大屠杀”。1940年春,前苏联政府将关押在科泽尔斯克战俘营的波兰军民押往离斯摩棱斯克不远的卡廷,在森林中分三批进行枪决,据称遇害者达到2.2万人。
根据英国独立报后来的报道,此次屠杀行动由前苏联领袖斯大林亲自下令,由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的前身)实施。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随后1943年德方揭发了这一惨案,使前苏联与当时位于英国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关系恶化。但前苏联政府一直拒绝承认这一屠杀行为,并将责任转嫁于纳粹德国。
二战结束后,苏联一直未承认卡廷事件由其造成,并拒绝解密相关文件。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戈尔巴乔夫承认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而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秘密档案第一卷解密面世,真相得以被披露,令波兰举国震惊。当天在华沙举行的文件转交仪式上,俄总统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皮霍亚将档案副本递交时任波兰总统瓦文萨,据称瓦文萨当时“全身颤抖”。
波兰曾是中世纪大国,却在近代被俄、德、奥三次瓜分,又在现代被英法出卖、被德苏瓜剖,留下“卡廷悬案”和“华沙起义争议”等难以磨灭的伤口。所以可以说,卡廷事件是波兰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是一个弱小民族被法西斯和斯大林的邪恶共产主义双重蹂躏和欺骗的缩影。
而卡辛斯基却恰恰是陨落在出席卡廷事件的纪念仪式的路上,他想通过这个纪念,抚平波兰人民心中最深重的伤口,让已经看到民主曙光的波兰人民放下历史包袱、从此轻装上路。
这似乎真是一个雄心万丈但力不从心的英雄宿命,一个心智甚高但多灾多难的民族宿命!卡辛斯基以他的魂归,作为对卡廷事件的几万名死不暝目的波兰军人最无私的告慰。但现在整个波兰都在流泪,家家户户系上黑丝带,这表明卡辛斯基之死,反而使波兰人民心中的国恨家仇中又无情地多出对他们选出的总统的无比哀痛!
我禁不住怆然涕下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是一架服役26年的俄制老旧飞机,出事率为3%,但因为财政拮据,卡辛斯基和他的政府没有舍得更换。
中国有句古话说,好人不在世,祸害活千年。卡辛斯基和胡\耀\邦、赵子龙,都让我对上苍不可控制地愤怒:为什么总是让那些为人民争取利益的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什么总是让那些苟且者、卑鄙者、阻挡历史车轮的祸害们僵而不死?为什么我们总看不到报应,看不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也许,我只能喟然长叹,这就是英雄们本来应该的宿命,就是那些多灾多难民族宿命应该的因果轮回。
来源:http://wuweijie6.blog.sohu.com/148202271.html
据俄新网援引波兰媒体TVN24的报道,波兰方面公布了应该乘坐波兰总统专机图-154客机的人员名单:
波兰总统卡钦斯基
波兰总统夫人玛丽娅-卡钦斯卡娅
一 正式代表团成员:
1. 波兰流亡总统  理查德·卡秋罗夫斯基(Richard Kaczorowski)
2. 副议长  克莱斯特夫·普特拉(Krzysztof Putra)
3. 副议长  耶兹·沙枚迪兹尼斯科(Jerzy Shmaydzinski)
4. 副议长  克莱斯提那·巴克莱克(Krystyna Bochenek)
5. 总统办公厅主任  沃来斯洛·斯代萨艾科(Wladyslaw Stasiak)
6. 国家安全局局长  亚历山大·施葛洛(Alexander Schiglo)
7. 波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  杰凯克·萨斯因(Jacek Sasin)
8. 波兰总统办公室国务秘书  保罗·威派奇(Paul Vypych)
9. 总统办公厅副国务秘书  马瑞兹·汉德兹里克(Mariusz Handzlik)
10.波兰外交副部长  安德鲁在杰·库瑞姆(Andrzej Kremer)
11. 国防部副部长  斯坦尼斯洛·库姆若维斯基(Stanislaw Komorowski)
12. 文化部副国务秘书  托马斯(Tomas)
13. 波兰军队总参谋长  弗朗提塞科·刚格(Frantisek Gongor)
14. 蒙难和斗争记忆保存委员会(ROPWiM)秘书  安德鲁雅·普什沃兹尼克(Andrzej Pshevoznik)
15. 波兰社区协会主席  麦克雅基·普兰芝尼斯基(Maciej Plazhinsky)
16. 波兰外交部外交协议主任  马瑞茨·卡扎那(Mariusz Kazana)
17. 安德鲁雅·普瑞策沃兹尼克(Andrzej Przewoznik)
18. 皮沃特里·努瑞沃斯基(Piotr Nurowski)
19. 亚努兹·克察诺维斯基(Janusz Kochanowski)
20. 斯拉沃米尔·思克兹佩克(Slawomir Skrzypek)
21. 亚努兹·库尔提卡(Janusz Kurtyka)
22. 亚努兹·库鲁匹斯基(Janusz Krupski)
二 波兰议会代表:
1. 议员 赖兹在克·达普图拉(Leszek Deptula)
2. 议员 顾瑞格瑞·多尼亚克(Gregory Dolnyak)
3. 议员 格莱兹那·杰斯塔斯卡(Grazyna Gensitska)
4. 议员 普斋梅斯雷·功尼斯威思科(Przhemyslav Gonsiewski)
5. 议员 塞巴斯顿·卡平余科(Sebastian Karpinyuk)
6. 议员 爱扎贝拉·嘉如噶·诺外可亚(Izabella Jaruga-Nowackaya)
7. 议员 兹比格纽·崴思散(Zbigniew Vassersan)
8. 埃里克山大·娜塔莉·思维艾特(Aleksandra Natalli-Sviat)
10. 议员 阿卡迪欧斯·瑞比科科(Arkadiusz Rybicki)
11. 议员 尤兰达·什马尼科·德锐什(Yolanda Shimanek-Deresh)
12. 议员 威尔斯洛·福欧达(Wieslaw Voda)
13. 议员 爱德华·福亚塔斯(Edward Voytas)
14. 议员 詹妮娜·菲特林斯卡亚(Janina Fetlinskaya)
15. 议员 斯坦尼斯洛·扎杰克(Stanislaw Zajac)
三 随行人员:
1. 调查员  亚努兹·克察诺维斯基(Janusz Kochanowski)
2. 波兰央行行长  斯拉沃米尔·思克茨佩克(Slawomir Skrzhipek)
3. 民族记忆研究所所长  亚努兹·科提卡(Janusz Kurtyka)
4. 老兵和被镇压人员问题管理局主任  亚努兹·科瑞普斯基(Janusz Krupsky)
5. 安娜·瓦伦蒂诺维茨(Anna Walentynowicz)
6. 亚努兹·扎克岑斯基(Janusz Zakrzenski)
四 宗教领袖
1. 主教,少将  泰德乌茨·弗莱特(Tadeusz Flat)
2. 东正教大主教  弥隆·科达科沃斯基(Miron Khodakovskii)
3. 福音派的牧师  亚当·普利奇(Adam Pilch)
4. 中校  简·欧斯尼斯科奇(Jan Osinskij)
5. 诺曼·英德鲁雅兹克(Roman Indrzejczyk)
6. 孟斯葛诺·格斯托莫斯基(Monsignor  Gostomski)
7. 奥泽夫·偌尼克(Ozef Joniec)
8. 察兹斯洛·克罗兹(Zdzislaw Kroz)
9. 安德鲁雅·克瓦斯尼克(Andrzej Kwasnik)
五 参加纪念仪式的社会组织代表和卡廷惨案遇难家属代表:
1. 西伯利亚流放者委员会总秘书长  爱德华·杜荷诺维斯基(Edward Duhnovsky)
2. 主教  布若尼斯洛·格茨托马斯基(Bronislaw Gostomsky)
3. Parafiada协会主席  乔泽夫?尤尼茨(Jozef Yonets)
4. 牧师,卡廷惨案遇难者家属代表  兹德兹斯洛·科若尔(Zdzislaw Krol)
5. 牧师,卡廷惨案遇难者家属联盟 安德罗·科瓦斯尼克(Andrew Kvasnik)
6. 泰德乌茨·里尤特伯斯基 (Tadeusz Lyutoborsky)
7. 卡廷惨案遇难者家属联盟主席  波在娜·里欧克(Bozena Loek)
8. 卡廷事件调查委员会代表  史戴凡·马莱克(Stefan Melak)
9. 蒙难和斗争记忆保存委员会(ROPWiM )副主席  史坦尼斯莱夫·米奇(Stanislav Mickey)
10. 布让尼斯洛·奥拉维奇(Bronislaw Oravik-Loefler)
11. 克塔瑞娜·皮茨科斯基(Katarina Piskorski)
12. 卡廷惨案遇难者家属联盟主席  安德鲁雅·萨尤兹·斯科姆普斯基(Andrzej Saryusz-Skompsky)
13. 沃杰斯依克·瑟维瑞恩(Wojciech Seweryn)
14. 莱茨克·索尔斯基(Leszek Solsky)
15.“东方磨难”基金  特莉丝·维拉斯盖亚?普扎科夫斯卡亚(Teresa Valevskaya-Przhalkovskaya)
16. 加布里埃拉·兹荷(Gabriela Zih)
17. 将军外孙女  伊娃·巴克维斯盖亚(Eva Bakovskaya);米克兹斯洛·斯莫若温斯基(Mieczyslaw Smorawinski)
18. 玛利亚·布若维斯卡亚(Maria Borovskaya)
19. 巴托兹·布若维斯基(Bartosz Borovsky)
20. 达瑞尤茨·马力诺维斯基(Dariusz Malinowski)
六 波兰军队代表:
1. 将军  波诺尼斯诺·昆塔科沃斯基(Bronislaw Kwiatkowsky)
2. 空军将军  安德鲁雅·布拉斯基(Andrzej Blasik)
3. 少将  波兰陆军总司令部 塔德乌茨·布克(Tadeusz Buk)
4. 少将  波兰特种部队 弗拉德米尔·波塔辛斯基(Vladimir Potasinsky)
5. 中将  安德鲁雅·卡福特(Andrzej Carveth)
6. 将军  卡兹米尔兹·季拉斯基(Kazimierz Gilarsky)
七 波兰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
1. 杰罗斯拉夫·洛卡克(Jaroslav Lorchak)
2. 保罗·杰耐科克(Paul Janecek)
3. 达瑞尤茨·麦克洛维斯基(Dariusz Michalowski)
4. 皮特·诺塞克(Peter Nosek)
5. 杰凯克·瑟拉夫卡(Jacek Suruvka)
6. 保罗·科拉杰维斯基(Paul Krajewski)
7. 弗兰奇曼·阿瑟(Frenchman Arthur)
8. 玛瑞克·尤莱瑞克(Marek Ulerik)

图为2005年12月2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前右)与母亲(前中)和夫人(前左)手持鲜花进入总统府。
当天,卡钦斯基在波兰国民大会宣誓就任波兰新一任总统。 新华社记者邵进摄

图为2009年3月19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席欧盟首脑会议。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莱赫·卡钦斯基
中广网 2010-04-10
中新网4月10日电 新闻背景:莱赫·卡钦斯基
1949年6月18日生于华沙。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行政系,获劳动法学博士。1971年任革但斯克大学助教。1980年任革但斯克厂际罢工委员会顾问,1981年当选为革但斯克地区团结工会执委会委员,后遭到当局监禁。
1986年任团结工会全国执委会秘书。1989年2~4月参加“圆桌会议”。1990年5月~1991年2月任团结工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3~10月任瓦文萨总统办公厅安全事务国务秘书。1991年10月当选第一届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行政内务委员会主席。1992年2月~1995年5月任最高监察院院长。
1995年9月曾参加总统选举,后退出竞选。2000年6月~2001年7月任司法部长。2001年创建法律与公正党并任主席。2002年11月当选为华沙市长。2005年10月当选为波兰共和国第四任总统,并于12月23日正式就任。已婚,有一女。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8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5~-1℃,7月份17~19℃。
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波兰人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中广网 2010-04-10
2010年4月10日,62岁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因专机坠毁,死在了俄罗斯的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  70年前,在这座城市以西的卡廷森林中,约2.2万波兰军人被苏联红军集体杀害。这一事件,被称为“卡廷惨案”。
而卡钦斯基此次本是来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的。
对“卡廷”事件念念不忘 时挂嘴边
“卡廷事件,是二战中最黑暗的事件。”这是卡钦斯基对“卡廷惨案”的评判。虽已过去70年,但显然他对这笔历史旧账仍不能释然,并在多个场合提起。
在去年9月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时,卡钦斯基再一次提及这一波俄间的历史症结问题,并认为“这可能是苏联红军对1919-1920年波苏战争时,波兰杀数万死红军俘虏的报复。”
自发生以来,“卡廷惨案”就是波兰与俄罗斯两国关系的一个症结所在。虽然“卡廷”惨案发生在1940年,并在1943年时因被攻入苏联的纳粹德国发现大批波兰军人尸体而曝光,但苏联随即予以否认。直至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方才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
可能正是因为对“卡廷惨案”一直念念不忘,也为了改善两国关系,当今年2月接到俄罗斯总理普京邀请他参加“卡廷”事件受难者纪念活动时,卡钦斯基很爽快地表示,他将作为波兰的最高代表出席。
被波兰人称为“麻烦制造者”
在波兰国内,卡钦斯基兄弟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和担任总理一职的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1949年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家庭。父亲拉依蒙特曾是国家军战士,参加了1944年的华沙起义,母亲雅德维加则参加了童子军。母亲常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两个儿子,支持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
然而,他们似乎并不是被所有波兰人认可。在一家报纸1993年所作民意调查中,哥哥雅罗斯瓦夫获称波兰“最大的政治狂人”,弟弟莱赫紧随其后。直到现在,在许多人眼中,兄弟俩仍是“麻烦制造者”。
在国际上,卡钦斯基兄弟被很多西方国家视为波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常有媒体将总统莱赫描绘成一名保守的民族主义者。
虽然周围有一些不利的声音,但卡钦斯基兄弟还是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早在担任华沙市长时,卡钦斯基就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表现出鲜明的立场,特别是在有关波兰民族利益的问题上更持有不吐不快的风格。比如,2004年初,由于不满美国对入境外国人实施拍照和提取指纹的做法,他取消了对芝加哥和纽约两城市的访问计划。
2005年3月在法律与公正党的支持下,卡钦斯基宣布竞选总统职位。他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强有力的总统,诚实的波兰”。“波兰需要健康的理智、恢复遵守法律与公正。”
压制同性恋 称宣扬同性恋可导致人类灭绝
在政治舞台上,卡钦斯基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担任华沙市市长期间他曾两度阻止同性恋游行,并且支持再度使用死刑。尤其是他对同性恋的压制态度,让他几乎成为同性恋者和反歧视团体的众矢之的。
2006年3月,上台仅3个月的卡钦斯基出访德国,便遭遇了一些反歧视者和同性恋者的抗议,导致他的演讲比原定时间推迟半个小时。
2008年在一次面向全国的电视讲话中,卡钦斯基在谈及欧盟新宪法条约可能带来的危险时,又一次说到了同性恋身上。“比如波兰将出现更多的同性婚姻。这将与波兰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相违背,迫使我们国家引进一个与国内多数人的道德观念相矛盾的制度。”
就在这次电视讲话后,波兰政府便收到了一名纽约同性恋男子对卡钦斯基的申诉,其内容为“侮辱同性恋”。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继续在不同场合发表反对、压制同性恋的言论。“假如大规模宣扬同性恋文化,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我并不是恐同者,只是认为不应该鼓励同性恋。”
欧盟领导人谴责卡钦斯基不识大体
在政治和言行上争议颇多的卡钦斯基,还曾受到过欧盟领导人的谴责,被一致认为“不识大体”。
2007年6月,当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为欧盟制宪寻找新出路时,因不满意新的投票规定——“有效多数原则”,(注:即根据一国人口数决定该国所拥有选票数,按此规定德国有8200万人口,得82个表决权,波兰有3800万人口,得38个表决权。)卡钦斯基公开怒骂德国纳粹大屠杀,让波兰减少了2800万人,并抵制德国主办欧盟峰会。
“如果德国没有在二战期间实施种族大屠杀,波兰人口本可以比现在再多2800万人。”卡钦斯基怒气难消地说,“德国才是始作俑者。德国对波兰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害,这种罪行难以理解。波兰人喜爱德国人,而德国人却不喜爱波兰人。”
“我们只要求一个,那就是取得我们应该得到的。如果波兰没有经历过1939年到1945年那段苦痛的岁月,波兰现在的人口总数应该为6600万!”
此语一出,登时让其他欧盟领导人目瞪口呆,纷纷谴责卡钦斯基“不识大体”。时任欧盟议会议长的珀特林表示,波兰的言论“非常伤人”。他说,“自1989年以来,德国对欧洲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尤其是波兰。因此,今天听到这番话,作为欧盟的一员,德国感到十分伤心。”而在首次欧盟扩张中,德国是最支持波兰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国家。
卢森堡首相容克则说:“波兰总统的这番话不可接受,对波兰来说,德国是个非常好的邻居。”而丹麦首相拉斯莫森也批评波兰的说辞十分“荒谬可笑”。
事实上,自波兰在2004年加入欧盟后,这样的较量便经常出现。尤其是在围绕签署新条约的较量中,波兰为自身谋利益的表现最为坚定。总统卡钦斯基奉行的政策已引发波兰与欧盟之间的许多矛盾,他曾发出警告说,如果波兰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波兰就将要求推迟批准新条约。
曾有分析人士认为,像波兰这样的新成员表现得“如此坚定甚至僵硬”,主要是由于担心自身弱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会导致其被边缘化,因此它们格外努力争取利益。
分辨两兄弟 要看裤腿是否有猫毛
卡钦斯基及其双胞胎哥哥早在孩童时代,就因出演《偷月二人行》中的一对小无赖,而家喻户晓。当时的电影海报上,这对金发男童虽然衣衫褴褛,却拥有天使般面容,令观众油然而生怜爱之心。
二十世纪80年代,卡钦斯基兄弟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他们坚持右翼立场,意志坚定且毫不妥协,代表“法律与公正党”。
如今,昔日童星已不再拥有当年纯真面容, 弟弟莱赫成为波兰的总统,而哥哥雅罗斯瓦夫成为波兰总理。尽管有雄辩的口才,兄弟俩已难以掩饰身材发福、头发银白、在电视和海报中常显呆板笨拙的形象,被人们戏称为“老卡”,在当地语言中寓意“鸭子”。
由于长得过于相似,普通民众要区分卡钦斯基兄弟很有难度,就连经验丰富的政治解说员有时也难以分清。便有细心的波兰记者总结了3个区别兄弟俩的小窍门:
第一看脸颊,当总统的弟弟莱赫的左颊上有一个特别的胎记,总理哥哥则没有。第二看戒指,总统弟弟已经成家,他的左手无名指上有一个结婚戒指;而哥哥雅罗斯瓦夫至今单身,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第三看裤腿,据说,雅罗斯瓦夫的裤腿上经常会沾着一些猫毛,因为他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猫。
不过,很多人对这3个所谓的“小窍门”只是置之一笑,因为莱赫脸上的胎记实在是太小了,如果没有特写,通过电视屏幕根本就看不见。即便莱赫还带着结婚戒指,电视观众也很少能注意到这一点。第三个窍门更被很多老百姓视为可笑,因为老盯着一位领导人的裤腿看,是很不礼貌的举动。
虽然卡钦斯基兄弟的长相形同一人,但两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虽然他们在政治方面走的是同一条路,但在私人生活方面则有很大不同。雅罗斯瓦夫或是由于胆怯或是因其他原因,至今还是单身,与父母住在一起。莱赫却一直想结婚和生儿育女,1976年他与在格但斯克海洋学院学习的玛丽娅相识,并很快结婚,1980年生了女儿玛尔塔。
莱赫在家庭观念问题上持有传统道德,担任华沙市长,工作异常繁忙,但只要星期六或星期日有空闲时间,他就到父母家去看看,那怕是只待五分钟。每天上午都给父母打电话,问寒问暖,晚上则和哥哥雅罗斯瓦夫通电话。只要有休息时间,他也到索波特去看望女儿和外孙女。母亲认为他是一个让人爱戴的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外公。(拾年)
波兰概况

[国名]
波兰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oland)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

[国庆日]
5月3日(1791年)和11月11日(191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国徽]

[自然地理]
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
3863.2万(2001年底),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首都]
华沙(Warsaw),人口161.5万(2001年),年平均气温9.6℃。

[行政区划]

波兰克拉科夫市著名的教堂及其广场
1998年7月,波兰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全国49个省改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目前的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10月,全国举行了三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

[简史]

华沙的犹太人英雄纪念碑。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是德国法西斯于1940年设立的,区内犹太人最多时曾达到45万人,他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1943年4月19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区内起义,后被纳粹残酷镇压,大批犹太人被杀,隔离区也被希特勒军队摧毁。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由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