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偶像时代的博客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6:2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09:05 南方周末
偶像时代的博客故事
“过去人们一提到博客,总会想到木子美,现在……”——9月底,门户网站新浪强势推出名人博客秀和首届中国博客大赛。门户网站的强势介入,令中国博客再次成了热门话题。
',1)">
名人秀博客,凡人赛博客。——2005该称为博客元年,还是博客勃兴年?
文/汤涌
博客开发商
信心大振,陈彤拍板:把那些名人都拉进来。
有人调侃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他最近的工作有点像房地产商:先把房子钥匙塞进几位名人手里,再转身对外面排队的群众高喊:“快进来吧!和偶像们在一起!”还有人说,新浪干的活像 武侠小说组织英雄大会,撒出英雄帖,能不能请得来大侠,一看大侠有无档期,二看邀请者有没有面子。
按陈彤的安排,从10月开始,副总编辑侯小强一直努力说服名作家、艺人、名导演、媒体大腕入住新浪博客,如果谁不会用博客,他还派人去教。住户名单上已经有了余华、张海迪、陈染、徐静蕾、吴小莉、闾丘露薇、张靓颖、郭敬明、韩寒……似乎是打算把各个年龄段的偶像在此集合。
“陈凯歌答应11月中旬开通他的博客。”陈彤说,“张艺谋、冯小刚两位导演和龙永图先生也答应写了,不过他们最近比较忙。还有一些名人也答应了,不过在正式公布他们的博客前,希望我们暂时保密。”
关于“忙”的问题,陈彤和同事们曾经激烈地争辩过。有人怀疑:“偶像们哪有空写博啊……”为了做个试验,陈彤决定邀请余华来写:一来因为他和余华私交甚好,二来因为余华是新浪众多文学青年的偶像,三也因为余作家有一本写了一半的书,许多人等着看《兄弟》下集,还能有谁比他更忙吗?
结果出乎许多人预料,余华关了手机拔了电话线,改用博客跟外界交流了。不过他虽然是知名作家,却是博客新手:有个网友匿名留言,自称贾平凹,他就深信不疑地跟此人探讨起了文学问题。一直到贾作家刊出了声明,说自己还不会上网,那个“贾平凹”不是他。
余华对博客写作非常认真,甚至带了点激动和痴迷,这让陈彤信心大振:忙人也有博客的需要!陈彤拍板:把那些名人都拉进来。于是侯小强在一次出差回北京的火车上,把手机里的名人电话打了个遍。30多人里,20多位答应了他的要求。
“他们再怎么忙,也需要表达自己,需要倾诉。”侯小强说。
老一辈不如新生代适应
“人家网站那么信任我,开了版面邀请我过去。我怎么能浪费版面、辜负编辑的信任呢……”陈染说。
偶像们是住进来了,但能不能住得惯,还得看新浪的“物业管理”水平。侯小强每天都要去几位偶像的博客上看看,如果几天没写,他就得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最近怎么不想写东西啊……
张海迪的博客是侯小强重点关注的。虽然张海迪是1980年代的偶像,她的博客却充满年轻的气息:她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悟,也贴出自家客厅的照片。如果有人夸她家装得漂亮,她会很高兴。
有一次,一连几天她的博客没有更新。侯小强的电话就打了过去:“她说,你对我们山东作协别的作家不够关注,我生气了,所以不写了!”侯小强有点着急:“哪位啊?我一定给他们也开博客……”电话那头传来了笑声,侯小强才发现她是跟自己开玩笑。
张海迪把博客叫做“布劳格”,在她心中,“布劳格应该成为一个充满真诚和善良的花园,而不是恶意炒作的灰烬。”带着这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愿望,她很快地适应了博客这个新的阵地。
作家陈染则感到一些不适应,过去她发表作品的地方是报纸、杂志、出版社。“我其实不了解什么是博客。”侯小强解释了好久,陈染弄明白了一个大概:“就是在网上写东西是吧,可是我不会操作。”侯小强决定派人去教她,可是她正好那几天很忙。陈染决定把过去在报纸上发表的几篇文章交给新浪,让编辑帮她发上去。“请您跟读者解释一下,这是编辑代发的,还不是我在写。”陈染非常认真地要求做这个声明。
“当时想的是,忙过这阵我再开始学。”陈染说,“可是我想到用博客要直接面对陌生人就很不舒服——我对跟别人这么接触感到紧张。我觉得一个作家还是应该用作品说话。”
有朋友建议陈染谢绝邀请,可是她觉得那样很不好:“人家网站那么信任我,开了版面邀请我过去,我怎么能浪费版面,辜负编辑的信任呢……”
刘震云的博客简单直接得多,“文集”是他的定位。他的博客上每天出现一章《温故一九四二》。他开篇就说“我不懂博客”。
和老一辈偶像相比,新偶像的博客更接近连环画。一来他们现在正是盛名期,比较忙,又是数码人类,多发点照片,粉丝们也爱看。但是文字太少,往往引起怀疑。曾经有记者问郭敬明:听说是编辑替你写的啊?郭敬明只好再次声明,是自己写的。
爱知博客
在喜欢表达情感的中国博客中,朱伟算是 “少数派”。他写的是“知识分享型博客”。
11月6日,朱伟博客的开通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他的一个前手下在自己的博里写:“笑疯掉了,原来朱伟同志天天隐藏在他的小房间里,干的事情,我这下全知道了。”
朱伟是被陈彤拉来的。这位《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按照陈彤的说法,“并不能算是名人,却是很有影响的媒体工作者,目前我们还没有大力推荐他的博客”。但是他的博客却在开设不久就已经访问过万。
朱伟先看了一些别人的博客,感觉一群朋友之间互相逗趣调侃或者展示自己的比较多,“没有肌肤之亲、思想碰撞,只能自己乐一乐,没意思。”
他决定做一个分享知识型的博客:每天读什么书,干什么工作,听什么音乐。他写得很“实”,写到哪个同事晚交了稿子,都写上真实姓名。他还会帮网友找哪本不好找的书,也有人送书给他。
朱伟还发扬邹韬奋时期的三联老传统,和读者亲密交流。有人留言对杂志提意见,有的指责还挺激烈,朱伟都回答得非常认真。“太偏激的意见嘛,那我也就激烈点回复回去。没关系,网络就是这样。”
尽管自称“激烈回复”,《日知录》还是新浪博客当中“最和谐”的博客之一。写了这么多天,朱伟算算投入的精力和收获,觉得挺值。“我希望把这个博客办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知识的场所。”
爱秀博客
“我是一个在北京开发房地产的商人,非常地向往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潘石屹说。
“你等等,我打开我博客看一下。” 潘石屹在电话那边说。几十秒之后,他非常得意地报了一数字,“到刚才为止(包括他自己点的那一下),是61226!”
每天在博客上写文章发图片,已经成了这位房地产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客上除了一些关于地产方面的预测,还有他的摄影作品、人生感悟。他展示自己的行程:他怎么在寺庙里跟贫穷的小和尚聊天,后来给了小和尚100块钱;怎么爬上汉景帝的墓顶,累了在皇帝头上睡午觉;如何全家去吃鱼翅捞饭,两人点一碗还被父亲批评。他还告诉大家自己在新楼盘开工时向土地爷供了一口猪,以便保佑工地上不出事故工人平安。
“我是一个在北京开发房地产的商人,非常地向往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在一篇文章当中写道。
单单向往是不够的,他更爱展示自己认识到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喜欢写一些历史、文化类的东西。比如竹林七贤,那个嵇康,我比较欣赏,还有葵丘之盟,我那天写文章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契约。”潘石屹谈起自己的文化兴致勃勃,“嘿,还真有那么多人给我回,有人还在回复当中贴了好多关于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我这才大长见识,哎呀,原来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潘石屹本来在自己的SOHO小报网上有一个博客,也搜罗了一些文化人到那里安家。可是新浪博客一开,他自己先投奔来了,本来想的是“开一家分店好了”,“没想到每天的访问量是我过去那个博客的十倍。想想看,我写一本书的话,可能费更大的精力,但会有6万人认真读完吗?”
生活被博客干扰时
闾丘露薇决定不看那些激烈的、不友好的留言,但她又充满好奇,难免偷偷跑上去看那些人到底在骂些什么。
吴小莉有多大的影响力?她做客新浪聊天室的时候,网友访问太多,聊天服务器都当场挂掉了。陈彤和侯小强于是认为,这样的偶像是一定要来新浪的。
写博客要占用时间,可看回复的时间也许要更多。和普通人的博客相比,除了迅速飙升的点击率,名人博客的另一特色就是文章后面的N条留言了。吴小莉对网友留言都是认真地看,认真地回。有人想看她女儿的照片,她居然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最后决定要女儿享受自己的隐私,不要太多曝光。为此她还发表了一个会议纪要。
还有人留言想和她共进晚餐。应对如此之多的粉丝,逐条回复全然不可能。
闾丘露薇的博客文章有关于自己的,也有不少是时事评论。有网友这么评价:她写的是文章,不是随意的文字。但是有时候,一些人太过吹毛求疵,也让她感到很郁闷。
她的电脑是繁体字的,有人很不友好地说了一句:“外语比中文好,繁体字比简体字用得好。”这些她都要为自己辩解,强调自己不会输入简体字。
她的另一篇文章描述了香港海洋公园里内地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举止,结果遭到了一些网友的猛烈炮轰。有人上升到民族高度:“别忘记你是中国人”,还有人说她是汉奸。
她决定不看那些激烈的、不友好的留言,朋友们告诉她,那很容易影响心情。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她又充满好奇,难免偷偷跑上去看那些人到底在骂些什么。
和许多名人一样,闾丘露薇应网友的要求做了一个声明:确实都是自己写的,不是编辑代劳的。
现在侯小强又给自己布置了新任务。“我经常被一些普通人的博客打动和折服,遇到这种好的博客,我一定劝他来我们这里做。把一个这样的博客拉到我们的频道上来,和拉来一个偶像写博客同样开心。”
侯小强说他并不太在乎“偶像”和“普通人”的分别,因为博客做好了,早晚也会成为新的名人、新的偶像。
南方周末专题报道系列文章:
“小花花草草们”在玩耍
一场“满拧”的博客秀?
真真假假秀秀博
相关专题:
新浪首届中国博客大赛
新浪博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