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百年后的金融史会如何诊断这场金融海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55:38
        台湾工商时报社论指出,金融海啸满一周年,应时的评论充斥各报版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华尔街贪婪的银行客发行有毒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才会引发这场风暴,并且拖垮全球的经济”。这项主流观点,历经一年的反复传播,早已深植人心,撼动不得。但是,50年或100年后的世界金融史是否采纳这项观点,或可存疑。

  贪婪是原因,然而贪婪却不是重点。因为,人类的行为无时无刻、随处随地都受贪婪的基因支配。因此,以人性的贪婪诠释金融风暴的形成,显然是懒惰的历史学者才会下的结论。

  “有毒”也是原因,但是有毒同样不是重点。须知,凡金融商品皆有风险,风险即是毒,毒性强的如结构债,毒性弱的像美国的国库券,不管强弱,无一不毒。更何况,金融机构日日服毒就像普通人早晚进三餐一样,稀松平常之至。问题是:昔日饮鸩,吃毒就像吃补,这次却毒发身亡。为何如此?这才是值得追查的重点。

  揭开金融的面纱,穿透风暴的迷雾,让历史回到1970年代的世界。当时,西方富裕国家之银行体系的存放比(放款占存款的比率)都低于1,亦即,银行所收受的存款超过放款的总额。所以,放款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存款还绰绰有余。但是,到了金融海啸爆发前的2007年,英、美、法、义等国的存放比早已超过1。以英国为例,其存放比就高达2。换言之,每1英镑的放款中,存款只能够提供50便士的资金,另外的50便士需要从外界融通。

  当银行的存放比大于1的时候,银行的生意兴隆至极,前台收进来的存款已经不敷后台贷款所需。但是,存放款之间的差额向谁融通?如何融通?这是关键,也是这场金融海啸的根源。

  事实上,是金融创新为银行提供可贷资金,其中,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重要的管道。就举大名鼎鼎的CDO(担保债权凭证)为例,金融机构先将成千上万笔的贷款集合起来,经证券化之后,卖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人。如此一来,银行就可以将债权顺利变现,回收的现金则能再次贷放出去,并产生新的债权,而新债权可以再证券化,又一次收回现金。如此辗转操作,其所发挥的乘数效果大得惊人。以金融海啸前的2007年为准,欧美市场上的CDO加上各类型的信用衍生性商品,总值即高达19.9兆美元。此一金额是当年全球各国外汇存底之总和(4.8兆美元)的4倍有余。

  但是,现在如果遽下结论说:巨额的衍生性商品含毒,所以引发金融海啸,这又失之疏浅了。真实的情况是,欧美的金融机构平日即持有大量的CDO,而且是CDO中的高级债券(senior tranche)部分。这些债券的信用评等极优,即便在金融风暴最剧烈的时候,仍属最高等级的AAA级。

  持有这些高级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短期融通:金融机构在需要资金时,可以将其卖给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资金供应者,并承诺于一定时日后由卖方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称为“附条件交易”(repo)。欧美银行藉repo交易,调度存款与放款之间的长期性结构失衡。若非存放比高于1,英美的金融机构就不需要“借短支长”,更无需仰仗这些高级债券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不幸的是,去年此时,美国政府放手让雷曼兄弟倒闭。致使一向运行顺畅的repo交易与银行同业拆款,顿时停摆。因为,CDO高级债券的信评固佳,但是承诺买回的卖方,届时是否依然健在?是否仍有能力履约买回?显然已成问题。所以,资金供给者因畏惧违约风险而撤离市场,流动性也因此迅速冻结,一向借短支长的欧美金融机构立即陷入周转不灵的黑洞,金融危机就此升级为金融风暴,再升级成为金融海啸。

  一年过去了,有人说金融部门已经回春,有人说还会有第二波的金融危机。谁的预言可信?或未可知。但是,有件事是可以确定的:英美银行的存放比如果始终大于1,则其金融机构的宿命就是继续依靠发行衍生性商品和短期融通资金才能续命。既然如此,金融海啸的成因并未消除,危机重现的机会仍然存在,只是何时复发而已。

  台湾之银行体系的存放比远低于1,信誉卓著的大型行库都在为如何去化巨额的存款而烦心。所以,台湾的金融部门缺乏创造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动机,因为存款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四处猎钱。因此,台湾无缘成为金融风暴的制造者,这是幸运的一面。然而,不幸的是,台湾必然是金融风暴的受害者,因为我们过剩的存款和巨额的外汇存底,可能是举世最佳的猎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