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和谐与现代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9:44


  编者按: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范型、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辩证方法,是贯穿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当前,在我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古老的和合文化重新展现出巨大魅力和迷人风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这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和合传统,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再次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为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特邀请国内长期研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知名学者,就“中华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展开讨论,抒发己见,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并由此而引发了五大危机,如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命存在和利益。为了求索化解此五大冲突之道,追求人类文化的出路和前景,东西方学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和设想,组织了各种机构,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效果与价值理想相距甚远。
  如何化解生态危机?治理环境污染,防止臭氧空洞,整治土地沙漠化,解决资源匮乏,控制人口生育,防治疾病肆虐。如何解决社会危机?协调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的冲突;解决逃离经济困境,以及民族冲突战争所造成的难民、移民浪潮带来的紧张、冲突和暴力;制止和预防国际和地区恐怖组织的恐怖活动、黑社会组织、拐卖人口、妇女、儿童、以及钱权交易、政冶腐败等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化解道德失落、行为失范、社会失序、人际疏离等社会问题;制止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见利忘义、谋财害命、强暴妇女、杀人放火等危害人际关系的种种丑陋现象。如何消除心灵的苦闷、痛苦、烦恼、焦虑、悲哀、愤怒、压抑等的紧张,获得精神的愉悦、舒畅和快乐?如何化解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不同文明间能相互理解,宽容地接纳,平等地对话,互爱地尊重,不搞对抗、杀戮和战争?
  鉴于此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世界上任何地区、国家、民族、宗教以至个人,都已深受其害。世界上有远见、有理智、有胆识的思想家、谋略家、政治家面对此情境,都应以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的幸福为担当,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类良知为准则,以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指导原理,打破狭隘的地区、地域、国家、民族、宗教等中心的观念,以自觉的全球意识来观照、筹划、设计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使人人安身立命,享有和乐、和爱的生活。虽然各思想家、谋略家、政冶家及各集团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冶立场、宗教信仰等存在诸多殊异,但由于其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共同的,其价值理想大体相似,便存在着取得各方面大致认同的共同基础。有了这个大致的认同的共同基础,便有可能就早一些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基本原则、原理达成共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共和、和谐、和合为贵的民族,它既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的价值理想。和谐、和合的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丰富的资源。《尚书·尧典》在说到当时天下各个诸侯国之间应该怎样协调彼此关系时,以“协和万邦”作为指导思想,认为这样黎民百姓才能变恶为善、和平共处,《诗经》说“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借“和羮”为例来讲多样性的融合。《易经》讲“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相互鸣叫。《乾·彖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就是说,天道变化,社会与时协行,原有的政治、经济关系和人的等级地位都发生变革而有冲突,就需要各自端正其符合现实的性命,各正其位,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保合太和”,只有保合太和,万物才能发育生长,万国才能和谐安宁。中国古代,都把“保和太和”做为一个重要思想来弘扬,故宫就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合一词较早见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商契是商代的祖先,他能了解民情,因伦施教,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百姓和睦,皆得保养。这一思想是西周末年,幽王纵情逸乐,郑桓公为幽王司徒,他与史伯纵论如何“成天下之大功”,使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如何协调人与天地、社会的冲突,使和合社会的建构得以实现时说的,史伯还列举“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以及“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史伯认为这样的人才能“成天下之大功”,周幽王不能以和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用同弃和。史伯认为,和使国家兴盛,专刂同使国家灭亡,这就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意思。那什么叫作和呢?就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承认他者的存在,他者与他者之间应相互尊重,是平等的互动者,相异而融合、和合而成新事物,新方案。也就是说,他与他之间不是一个服从的关系,不是一方主宰一方,一方吃掉一方的关系。这种思想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一方吃掉一方的思维。“和”何以能生万物?《国语·郑语》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杂”即“合也”,是多元(五行)因素的和合。这与西方上帝造万物,以及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不同,上帝、理念、绝对观念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全知全能的,体认了它就等于掌握了绝对真理,与此相反的都是异端,都是要批判的,因而上帝、理念、绝对观念等具有排他性、独裁性。中国不然,它没有设计一个唯一的、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所有不同的事物尽管是相对、相反的,但相反才能相成,才能生万物。专刂同即是指唯一的、相同的、绝对的东西。《周易·革·彖传》中例举:“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相同因素的简单相加是不能化生新事物、新生儿的。就此来观,中华民族从思维源头上就是主张多元、多样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思想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海纳百川,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宗教战争。犹太人到中国来可以被同化,清代满人入关以后,基本上被同化,其原因也在这里。在中国的有些寺庙里,共同供奉儒、释、道三教的教主,这在其他宗教寺庙里是不可想象的。


 和合一开始是作为一种调整人和人关系的重要思想提出来的,但是又不限于此,至少还应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熟悉天地自然和社会矛盾冲突所在,依据对象的本性,加以协调,达到和谐;二是要顺其自然,尊重天地自然和社会的运行规则,达到和谐;三是万物有高下,有高下而有差分,有差分而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乐繁荣生长;四是增强人类的生产能力,播种百谷,培育蔬菜,丰衣足食,人人富裕;五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百姓和睦,皆得保养,以建构和合的社会。此五个方面就是古代中华民族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以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冲突的设想和指导思想。
  当然人和人的关系是基本的,它调整好了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如果对人和人的关系处理不好,整个社会也不得安定。人们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家庭,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家庭的原因。比如说五伦,由家庭的父子、夫妇、兄弟三伦,然后由父子推到君臣,由兄弟推到朋友两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由此推衍出来。《左传》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讨论“和”与“同”的问题,晏婴把和的思想运用到政治上,他认为一个君主提出的方案、意见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够合理的地方,那么对一个臣子来说该怎么办呢?不能因为君主说好就说好,君主说不好就说不好,那就专刂同了,应该是君主认为行的而其中有不行的,臣指出它的不行之处,而使其行更加完善;君认为不行而其中有可取之处的,臣指出它行的方面而去掉它不行的方面,这就是和的政治智慧,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政治文明。
  
  和的思想被老子和孔子所继承,孔子述而不作,他继承了《五经》中的思想,把和与同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志和尺度。这一尺度既是人格的尺度,也是道德的尺度,“和而不同”是君子的人格,也是君子的道德,“同而不和”是小人的人格和道德行为。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都以此作为最好的道德。在孔子的思想中,礼实际上是外在的表现,是等级的典章制度,是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如果没有礼,手和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礼体现了伦理精神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价值合理性。礼的作用和功用,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和。
  道家和墨家都强调和。道家把和不仅看成是人与人之间协调、和谐的关系,而且从万物生成和本体上讲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整个宇宙的生成来看,三生万物,三就是多的意思,万物蕴涵着阴阳对待的关系,从而构成冲气,冲气就是和。
  墨子认为和合是和谐、协调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原则,是家庭、社会、国家不分裂的聚合剂。他说:“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至若禽兽然。”他认为,国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不相爱”,“兼相爱”,天下就能协调、和谐而治。
  由和的思想就可以看出中西思维的差分:西方泰勒斯的水、赫拉克里特的火、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等,都是实体的,不可以入的,具有绝对性;中国的思想则是多元的、可入的,具有包容性。
  和合思想强调融突的多元性,主张生生。《周易》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是天地万物的变化、国家制度的变迁,中国古代讲变化思想往往与生生相联系,也就是说,只有生生才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所以说生生是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
  在上古汉语系统中,“和”字有两种左右组合造型:一种是从龠禾声的“龢”,最早见于甲骨文,它的本义是指从三孔(或六孔、七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以便调和各种音响;另一种是从口禾声的“和”或“口禾”字,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指音声相和,旋律合韵。“合”字是上下组合造型,从亼从口,在甲骨文和金字文里,“合”字像容器与盖子合拢之形。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合”的本义是“合口”,有覆盖的意思。“合”字的总体意象是:广泛采集众多元素,汇合纳入口中,覆盖发酵,酝酿出新生态。《周易·文言》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是相互符合、相互匹配的。中国人把天地看成是有德性的,人、社会也是有德性的,人道与天道是相符合的。人以其明察与日月光明相符合。四时有顺序性、规律性,国家、社会也有规律性、次序性,不能朝令夕改,人和人之间也有次序,没有次序就乱套了。人的赏罚与鬼神福善祸恶相合。孟子把这个思想发挥为“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人和,是和天时地利相对应的,人不和的话,天时地利再好也无效用。构建和合社会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而是在天地人冲突、融合中达到和谐、协调、和合。孟子进一步追究了和谐、和合内在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那就是恻隐之心,一个小孩往井里爬,不管认不认识这个孩子,都会救它,既不是为了名誉,也不是为了地位,更不是为了讨好孩子的父母,而是一种内在的不忍人之心使然。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性,它不是外在的他律,若人人具有这种善心,社会就会和谐。
  和谐有协调、谐和、调和、和合的意思。谐,《说文》:“谐,洽也,从言皆声。”《六书统》:“谐,洽,从言从和,合众意也。”每一件事情、方案、措施若符合大众的意见,便是民心所向,就能协调、和谐。《玉篇》又训“谐,和也”。和谐主旨是和。《左传》襄公11年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诸侯国之间取得和谐、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和谐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民族、种族、国家、宗教、心灵、文明间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协调、谐和、和合。和谐既具有理想价值,也具有实践价值。它不仅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公平价值的融突,也是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富裕、发展与合理、合法、诚信、明德、友爱等社会公德的价值取向的融突,又是普遍理性与特殊情感的价值状态的融突。此三者融突的价值导向是和谐、协调、和合。所以就和谐的自身内容及形式而言,是和谐而不是动乱,是和合而不是分裂,是协调而不是冲突,动乱、分裂、冲突只是和谐、和合、协调中出现的一种负面的、暂时的状态,是被化解的状态。     和合、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与核心价值,是心灵关怀与价值理想,是精神家园与终极关切。它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且具有普世价值。从实践价值而言,和谐、和合需要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心正、身修而止于至善;人人有一颗和善的心,即“不忍人之心”,推之家庭,家庭和爱,不仅要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且要全家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杜绝后门,这样才能家和万事成;由家庭推及人际,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诚是真实无妄,它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政事,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去信”,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要死,“民无信不立”。人讲诚信便能立于世,国家讲诚信,人民就拥护它,诚信使人际关系得到和立,由人际推及社会,社会关系复杂,贫富差距愈来愈大,资源分配不均,强势与弱势群体对立,而出现动乱战争,恐怖活动、谋财害命等。社会需要和达,人民需要安居乐业。“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选择。不能以冲突化解冲突,以恐怖反对恐怖,以战争反对战争,其结果是反恐愈反愈恐,战争愈演愈烈,冲突愈来愈深。应通过对话、谈判、谅解、和解的通达途径来消除冲突。《荀子·王制》主张“和解调通”,通过协调、会通、和谐,而获得和解;由社会和谐而推及世界,世界要和平,要“和而不同”。《国语·周语下》:“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管子·正》:“致德其民,和平以静。”施德于民,秩序安定。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差分、不同,但可以达到和平共处;由世界和平推及宇宙自然,人类参与宇宙空间及自然开发活动愈来愈频繁,冲突亦凸显出来。人类应与宇宙自然和美相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要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配合、和合,这样便构成了人心和善(不忍人之心)→家庭和爱→人际和立→社会和达→世界和平→宇宙和合的逻辑结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合、和谐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于:
  第一,超前性。先秦是一个诸侯争霸、社会动乱、战争频繁的时期,所以孟子讲春秋无义战,诸子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制度、人的道德、乃至人性的层面,凝炼出和谐、和合的思想。汉代,和谐、和合思想被运用到社会典章制度、医学、农学、天文、算学、以及外交、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培育了中华民族包容平和的精神,而具有超前性,他们在动乱的残酷社会现实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必须走向和谐,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孟子讲要有恒产,不然的话生命无法保障,所以《周易·系辞下》就讲“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尽管你有百虑、殊途,但最终要同归、要一致。这个一致就是要和谐、和合。
  第二,深刻性。当时哲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和万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轴心时代的哲学家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但不管是古希腊的水、火、原子,还是印度《奥义书》所讲的地、水、火、风,以及埃及所讲的冷水,都具有直观性,都是在寻找万物背后统一性的根源。中华民族在先秦时就提出“和实生物”的思想,“和实生物”强调新生事物的化生是多元和合。所谓和,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多元要素、事物的融突和合是“他”与“他”者的关系,承认他者的存在,就要对他者尊重,而且是平等、平衡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吃掉、克服一方的关系。所以“和实生物”就是“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杂就是杂合。《周易》中也对“和实生物”有所解释:“天地纟因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天地、男女是阴阳冲突两极,纟因缊、媾精是融合,冲突、融合而形成新事物的和合体。讲得比古希腊、印度、埃及深刻、完善。
  第三,适应性。和合思想所依据的是中华民族社会的现实、深厚的文化资源,以及人内在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下》讲“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天道变迁,阴阳刚柔变易,社会发展日新,理论思维也要与时偕行,以适应社会发展日新的需要。理论思维只有关怀社会、关怀现实、关怀生活,才能生生不息,日新而日日新,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四,效用性。和合思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在《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的下卷,形上和合的和合自然科学、道德和合的和合伦理学,人文和合的和合人类学,工具和合的和合技术科学,形下和合的和合经济学,艺术和合的和合美学,社会和合的和合管理学,目标和合的和合决策学等用的层面做了论述。当今世界,无论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道德、观念、生活、审美、交往等各个方面,中华民族的和合精神、和谐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