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非理性的“网络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5:21
房地产搜狗新闻-体育-S-娱乐-V-财经-IT-汽车-房产-女人-视频-播客-邮件-博客-BBS-我说两句
实用工具更多>>
搜狗输入法
影视查询
成语查询
股市行情
疾病查询
网址大全
搜狗浏览器
TV节目单
生字快认
基金排行
药品查询
IP查询
在线音乐盒
图片欣赏
单词翻译
车型查询
女人宝典
小说阅读
搜狐评论 >每日网论
理性审视非理性的“网络舆论”
2009年07月31日08:19 [我来说两句19] [字号:大中小]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作者:兵临
2009年7月31日

市场化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政府执法一方面存有极大的贪腐危险系数,另一方面执法的各种透明化机制尚不健全,这便很容易让民众对公权的合法化运作持有怀疑……
日前,针对部分网友对杭州“飙车案”被告人胡斌是否为替身的质疑,在杭州西湖区法院否认被告人以替身出庭后,西湖区检察院也出面辟谣,表示出庭受审的就是飙车案肇事者胡斌本人(7月30日新华网)。
现代社会,舆情应对对政府而言已等同于一场大考,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所营造的汹涌舆情,政府应对是否“及格”已成为公民评价政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从“瓮安事件”到“杞县事件”再到杭州飙车案,不断激起的网舆漩涡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复杂生态和巨大影响力。我们赞许执法机关勇于直面质疑,我们也更需要认真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网络谣言满天飞?
从杭州飙车案来看,此番舆论漩涡的起因乃是一条猜疑的帖子,凭着仅有的“胡斌突然长胖了”的照片猜想,一场要求对被告人胡斌“验明正身”的舆论追讨大战,就一直从互联网打到各大纸媒的评论版面上。
面对这种几乎无法预料的网络舆情,执法部门深感困惑。杭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就感觉很无奈:“整个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这样都还能怀疑的话,那一切都可以怀疑了。”而随后的官方辟谣也显现出官方的些许尴尬:对于此类无中生有的传言进行“无罪证明式”的回应,本身就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而不回应则更容易激起舆论的倒戈相向。无奈之下,只得拿出胡斌身上的伤疤来满足疯狂的网民追求“真相”的欲望了。
社会心理学原理早已证明:一个平时谨言慎行的智者,在身临其境的世界杯赛场上也会跟着大众一起狂呼,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这种狂热下人容易暂失理性的现象提示我们,互联网上的舆情生态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个极小的消息源都可能导致另一场“舆论风暴”,夹杂其间的私人恩怨和各种不满情绪更容易助长传言的流散。网络舆情的这种非理性蔓延,无疑更加考验现代政府的应对智慧。
在市场化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政府执法一方面存有极大的贪腐危险系数,另一方面执法的各种透明化机制尚不健全,这便很容易让民众对公权的合法化运作持有怀疑。在网络反腐不断揪出平时隐藏的贪官污吏的背景中,每一个针对公权不利的负面信息,都将成为网民“合理化怀疑”的对象,而且这种怀疑也在相当程度上为网民言论自由权利所接纳。政府在应对此类非理性舆情的“误解”时,以非理性的方式打击网络造谣者,或是干脆不管不问任其发展,乃是大忌。
近来,一种“我们跟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的文风,在极力渲染着网络叙述流行语的巨大影响力。在网络已开辟出一个“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自媒体传播时代”背景下,政府也将面对越来越多虚假舆情的干扰,而这不仅考验着政府应对的智慧,更检验着平时执法公信力的塑造。
所以,要摆脱政府在应对非理性网舆蔓延的尴尬,除了以坦荡的胸怀及时回应舆论质疑之外,更需要把功夫下到日常执法机制的建设上,以中立无偏私、公开无遮掩的公正透明执法,塑造民众心目中的法律权威,从源头上根除网民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相信谣言的心理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