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论]吴向宏专栏:仰融王晓麟之争,与移民融资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4:11:26
个论]吴向宏专栏:仰融王晓麟之争,与移民融资模式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南都新闻 原创 浏览量:368  发布时间:2009-07-09
版次:AA30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融资模式对中国经济势力的对外扩张,是有普遍意义的。无论仰融还是王晓麟,如果把这条路走通了,将为中国民间资本开拓出一条“走出去”的便捷渠道。

    ■在商言政之吴向宏专栏

    写这个题材前,我犹豫了很久。因为当事人之一王晓麟,几年前我在美国工作时认识,还合写过一篇文章。有了这层瓜葛,我的立场就很难保持完全客观公正了。可是,这个话题确有吸引力,也正受公众关注。而且它牵涉到的核心商业模式,并不专属于仰王二人,是可以为所有其他人提供借鉴的。所以还是写出来,立场问题就留给明智的读者自行判断吧。

    先介绍一下新闻背景:仰融是前华晨汽车集团掌门人,后因官司出走美国;王晓麟是前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攻资本市场和国际贸易,后来单飞发展。这两人本来要合作一个制造汽车的大项目,最近却因观点和利益不同,分道扬镳,各立门户。仰融继续宣传自己的超级庞大构想,宣称“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造车,一期在美国生产整车3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在中国生产整车100万辆、发动机300万台。而王晓麟则推出一个相对小得多的计划,仅在美国造车,2011年计划投产15万辆。

    我感兴趣的,不是两人之间的利益和官司纠纷,而是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两人商业模式的一个核心共同点。造汽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报道,王晓麟的计划至少需融资2亿美元;而仰融的项目,在美国就需要45亿美元,在中国还额外需要400亿-450亿人民币,总计超过100亿美元。两人的共同点便是融资模式:他们都设想利用美国政府的EB-5政策,在美国建立投资移民中心,以每人最低投资约50万美元可获得美国绿卡的方式,在中、俄、韩等地吸引投资人。

    而这个融资模式对中国经济势力的对外扩张,是有普遍意义的。无论仰融还是王晓麟,如果把这条路走通了,将为中国民间资本开拓出一条“走出去”的便捷渠道。

    要深入理解这个模式的意义,还得先讲几句宏观战略:过去几年里,我国政府也日益认识到,过去那种把资金锁死在家里的做法是不合适的。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越来越成为既定的国家战略。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更进一步地放宽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限制。但是,过去几年里,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资本,都曝出不少失败的案例。而这些失败的案例,一大原因就是我们不擅长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持。这么说吧,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中国政府热烈欢迎,又免税,又批地,又给贷款。但是中国人到海外投资,虽然送去资金和就业机会,结果不但没有从外国政府那里得到一分钱支持,还今天被查税,明天说我们涉嫌盗窃技术,后天说我们违反劳工法规。这样当然让中国资本在海外寸步难行。

    为什么外国政府对送去资金、创造就业的中国资本,反而还要百般刁难呢?难道他们脑子进水了,还是有种族歧视?我个人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的海外投资策略上。中国资本“走出去”,要么是以“国家队”为主,带有浓厚的国家战略色彩;要么是一些大企业想到海外去捡便宜,找机会收购人家的技术和品牌。说白了,就是目的性太强,容易激起外国人的敏感心理。将心比心:如果到中国投资的外国人,开口就想买下中国的金矿煤矿,出手就想收购中国的“狗不理”、“同仁堂”等老字号,那么中国的政府对外资还会持欢迎的态度吗?

    绕了上面这么一大圈,就是想说明:中国海外投资战略,既要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必须符合当地的利益,进而争取到外国政府的支持。而最容易做的第一步,就是在海外投资时,尽量把自己往外国政府现成各种优惠政策的框架里面去套。美国EB-5投资移民中心,便是这样一个现成框架。以投资移民中心为基础开展的项目,既可为投资个人提供绿卡,项目本身还有多种优惠。例如,2007年,我曾在美国新奥尔良参与过一个类似的、以移民中心为核心的项目,当时,地方政府就表示:该项目可以发行和自有资本等额的债券,而地方政府将为该项目的债券提供担保。

    可惜的是,那个项目最终无疾而终。有了这个前缘,我更希望仰融或者王晓麟能够成功,开启一种可以引导后来者的商业模式。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也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谨慎对待自己手中的机会,不要说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许一些无法兑现的诺言。否则,让国内的投资人和普通公众产生怀疑,甚至把“移民融资”看成一种圈钱的新花招、大忽悠,就可能毁掉这个商业模式的声誉。

    我也希望财经媒体追踪此事时,除仰王之间的官司恩怨外,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考问他们各自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上面。比如说,仰融声称要在中国和美国同时造车,这就让人无法理解。按照美国法律,投资移民中心所筹集的资金,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美国国内,怎么可能又反过来投回中国使用呢?或许仰融的意思,是要另行在美国筹资,投于中国。但那样,整个商业模式就变成了先在中国筹资到美国去造车,又在美国筹资到中国来造车,这不是来回反复折腾吗?至于王晓麟,作为一个资深律师和融资高手,并无多少实业背景,在与仰融破裂后,他能否独立运作一个实业项目?有没有一个足以替代仰融的、熟悉汽车行业的强大团队?这些也是需要追究的问题。(作者系国际商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