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做交易,小儿谈恋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26:44

上次在贴了那篇《宁做伪君子,不当真小人》(6月11日)之后,有读者说:“奥巴马纯粹为美国利益着想,对待别的国家是表面上的友善。”遇上有年青同志讲这种自以为眼光锐利、看透了别人“内心”的废话,本人通常笑问你是否想和美国人谈恋爱,而且是未经人事的十六、七岁小女孩谈恋爱,每天抓住男朋友问三遍: “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你真的真心爱我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欣赏的新教哲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曾在一篇题为《笨拙的帝国主义者》的文章中讲:“我们是一个商业民族,我们对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的复杂一无所知。”钱其琛前外长在《外交十记》里不无揶揄地说:“(老布什政府的)贝克国务卿多年经商,又担任过政府财政部长,所以无论办什么事,都如同做生意,喜欢‘做个交易’”。詹姆斯·贝克(题头图)的口头禅,“让我们做笔交易”(Let's make a deal),如今成了国际外交界的通用语。

 

商业民族里两人做交易,需要不需要你浓情来我挚爱,情情爱爱心底来?不需要的。有情爱固然好,但这不是做交易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诚实,说话算话。发货期限到了就发货,而且不发假货;付款期限到了就付款,而且不付伪币。能做到这两条,美国人就会称赞说:好啊,我可以跟你 do business(做生意)。——注意:说能和谁做生意,在英语里确实有称赞之意。

 

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不是一个商业民族,中美间的这一文化差异,有时令专家也糊涂。去年10月因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而中断的中美副部长级防务磋商,本周在北京恢复会谈。某校国际问题研究院一位副院长曾说:“美国(军方)指责中国不‘真诚对话’,他们自己还在对台售武,又期望中国如何‘真诚’对话?”本人不知道军方会谈内情,但这位副院长对英语的理解尚可磋商。

 

中文里的“诚”字,按字典解释,似乎只是真心待人、不说假话。但在实际应用中,对“诚”的对象是有所要求的。《说文解字》称“忱”与“谌”通,而“谌”就是“诚”的意思,这三字在某些南方方言中至今读音相同。因此“真忱”和“真诚”相通,中文里两者都用。而“忱”意味着有情意,人通常只对亲戚朋友和待自己很好的人有情意,因此中国人说到“真诚”,其对象通常与自己有相当关系。因为美国向台湾卖武器,所以副院长认为中国无法与美国真诚对话,这在汉语语境里完全讲得通,完全符合我们的文化心理——你待我不好嘛,我怎么能对你有情意呢?

 

但副院长评说的是美国的“指责”,他讲的“真诚”译自英语。对话、谈判时的“真诚”,英语常用说法 good faith 只是诚实、不说假话的意思。比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罗杰·科恩本月16日从伊朗发回文章说,在这次伊朗大选之后,他认为美国仍然应该和伊朗接触,但对这样一个明显偷盗(选票)和撒谎的政府,必须对其是否诚实(good faith)持有更大的怀疑。科恩讲的 good faith,对应的是“偷盗”和“撒谎”,而不是心里对人有情或无情。没有人认为伊朗总统内贾德对美国有感情,美国人只要求他谈判时不撒谎。

 

副院长实际上是把英文里并无感情条件的“真诚”,作了一番有中国特色的理解。

 

三十七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当时美国在台湾还设有军事基地。但是,只要他说话算数,承诺越战结束后美军将从台湾撤出,毛泽东同志就愿意和他诚实会谈。两人面谈时,毛泽东告诉尼克松:今后我们的报纸还是要骂你们的,你不要看我们怎么说,要看我们怎么做。出身小店主家庭的尼克松心领神会,他甚至不要求“表面的和善”。主旋律尽管骂(实际上骂美国骂到现在,而且现在变得像一个陷入青春期忧郁的女孩子似的,总在抱怨别人没发现她已长得亭亭玉立),大国间可以言而有信地做交易,尼克松和很多美国人觉得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