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主题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4:46
科学家反对“科学研究”——从《沙滩上的房子》说起
江晓原 刘兵
□ 江晓原  ■ 刘兵
□ 在美国爆发“科学大战”已经有十年光景了,两三年前,国内比较敏感的学者开始报导这场大战,并逐渐引进一批与此有关的书籍(本版曾评述过的《“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科学大战》等即是)。这本《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曝光》是这批书籍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在美国的“科学大战”中,一方主要是人文学术阵营中的“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学者,他们认为科学本身也可以、而且应该被研究;另一方是主流科学共同体中那些讨厌“科学元勘”的科学家,他们认为对手不懂科学,没有资格来“研究”科学,“科学元勘”只是诬蔑科学的胡说八道而已。
■ 早在80年代,当西方的科学哲学开始被相对充分地引入国内时,科学史的引进工作要差许多,而科学社会学倒也曾热闹了一阵。当然,那时被引进的主要还是“经典的”科学社会学,如默顿学派的学说等。可是,在此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科学社会学研究在国内冷了下来,也就是在这段冷下来的时间中,我们错过了对于当时国外已经很成气候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系统引进。这种对SSK的引进与研究,直到近一两年来才开始有了转机。而与此极为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如今同样被关注的“科学元勘”了。
□ 在中国学术界,与“科学元勘”血缘关系最近的是原“自然辩证法”(现在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其中也包括了不少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者)界——他们被划为“文科”中哲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血缘关系稍远一些的是“科学技术史”——他们被划为“理科”中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
如今,在国内开始出现一批“科学元勘”的同情者、欣赏者、译介者和研究者,尽管人数并不多,但是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在中国的主流科学共同体中,倒是并未出现类似索卡尔那样的对“科学元勘”的处心积虑的讨伐者,是中国主流科学共同体的宽容?不屑?无暇及此?还是这场大战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对于国内学者对科学技术所作的人文思考,网上偶尔出现的反对声音来自某些自命的“科学捍卫者”(他们并非主流科学共同体的现役成员),可惜这些反对声音主要表现为意气用事甚至人身攻击,有人称之为“怒气冲冲的思想早泄”,对于学术发展毫无贡献。
■ 讲到“科学元勘”在国内的境遇,也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个人的感觉是,国内的主流科学共同体还没有拿这些引进的东西真正当回事儿,而且,由于国内科学共同体长期以来忽视人文的习惯,现在也还没有准备好认真对待和思考引进的“科学元勘”并对之做出反应。这可以说是在国内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吧。其实,且不说国外科学共同体中一部分人认为构成了对科学的歪曲并激烈反对的“科学元勘”,如果剥开意识形态的外包装,就是那些更有唯科学主义味道、更注重弘扬科学的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内容,也并没有被国内主流科学共同体所真正重视。
回过头来说国际上的研究。虽然以往也读过一些“科学大战”中双方的争论性文献,但阅读这本《沙滩上的房子》后,还是对于这种争论的激烈,对于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甚至于敌意的尖锐与巨大,感到一种震惊。当然,还必须强调,这种充满着火药味的争论,与那些中文网上的“怒气冲冲的思想早泄”——大多数本来就不是认真的学术讨论,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如果一定要关注的话,倒是值得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些社会学分析——虽然有着某种表面的相似,但在在学术的意义上,又有着极大的差别。
□ 我倒觉得这两者之间,也许有着某种深层的相似——都有争夺话语权的动机。应该承认,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共同体在争夺公众话语权方面其实没有优势——因为他们离公众越来越远,他们的学问,公众既难理解,也无兴趣(公众只需享用科学技术的成果即可)。如果想借助媒体,则媒体从业人员多半也是人文的血脉。所以布罗克曼要拼命强调科学家直接与公众沟通的“第三种文化”。而某些人自命为“科学捍卫者”——尽管科学共同体根本没有邀请或在意他们,实际上也只是争夺话语权的一种策略而已。
■ 争夺话语权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但相比之下,国外在“科学大战”中的争论,激烈归激烈,总还是在形式上有某种规则的。在本书中,由于编者的立场,所收录的文章对于当下“科学元勘”中一些重要的观点,一一进行了批判。但仔细读下去,会发现这些批判并不是那么有力,而且,由于一些文章中采用了非常(在科学的意义上)学术化的论述方式,涉及到许多技术性的细节,所以读起来让人感到很费力。但这也不是关键之所在,问题在于,批判者们所提出的各种论据,明显地体现出一种鲜明的传统的立场,即预先对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元勘”的有关命题持鲜明的反对态度。这确实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某种现实存在的尖锐的冲突与对立。
□ 唯科学主义的立场本来就是一种狭隘的立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讲话,自然就不容易以理服人。但我读此书,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倘若科学家对这些后现代的“科学元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以为很可能不会产生真正对科学有害的后果。我早就说过,科学所导致的物质成就,足以保证它的权威性。有这样的保证在,就是让那些人“勘”两下,其实也无伤大雅,又何必神经过敏呢?再进一步,如果双方采取积极对话的策略,对科学也是有益无害。只是如今双方都生活在商品社会,大家都有世俗的利害考虑(公众话语权的争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那就不是仅从学理就能判断清楚的了。
■ 《沙滩上房子》一书的基调,是反对人们“勘”科学的,作为学术的引进,它当然是有意义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它也可以——甚至可以说肯定会——被某些唯科学主义者用作反对在中国对科学进行元勘式反思的武器。国内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干脆认为科学就是正确,谁也不能“勘”它;另一种则缓和些,只是认为科学在中国还不够发达,我们还没有“勘”它的资本。对于前一种观点,站在人文的立场上,其问题之所在很明显,这里不必多说;对于后一种观点,你的说法却提出了另一种很有意思的可能,即“勘勘”也无妨。这或许是有些道理的。而且,允许人们“搞”科学,也允许人们“勘”科学,这种宽容的多元并存的局面,才是对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真正有益的。
[美]诺里塔·克瑞杰:《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曝光》,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定价:3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