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论纲 第一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1:36

科学哲学

 

奚胜良

 

科学理论就是统一哲学理论。它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指出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的可能,并依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既得成果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成立的两条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至少有实体物质和电磁能量两种要素所组成的基本观点,从而否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放弃了对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无端争论。又依据《普通逻辑原理》中指出的给事物下正确定义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明确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定义中存在的多种严重的逻辑偏差。根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定律提出了从整体上普遍透视的哲学观点,同时重新定义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意识概念,使两大派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与圆满的统一。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指出了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与主体认识的现象和本质相对应的客观原型。又根据统一哲学对意识概念的定义,分析了个人的本体状态对意识的影响。随后将牛顿运动定律推广到自然、社会及其意识领域,从而填平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鸿沟,为科学的巨大的发展和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只对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一些粗略的说明,这个问题很大而且复杂,足够作系统而精确的专著研究。

 

科学哲学论纲  第一章

 

两派哲学理论走向自然融合与科学统一

是人类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第一节.将两派哲学理论统一起来的可能性

在以往的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一直处于两军对垒的状态。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尖锐斗争的历史。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两派哲学理论的融合点,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我个人认为是可能的。这是因为:

(一)、两派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以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将揭示物质和意识的本质联系、反映包括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并以此为人们揭示统一的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

(二)、两派哲学具有相同的认识主体。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是同一个星球—地球—上的人类。他们具有相同的感觉器官和相同的认知能力。

(三)、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同—都是利用思维对既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及趋势一再表明:两派哲学的统一存在着可能。兹举例如下:

1、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曾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一种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一种是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直到本世纪初,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而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在严峻的事实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光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动性都是光的本性。理论已经证明,通过普朗克常数可以将光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动性定量的联系起来。而把光的本性称之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就把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统一了起来。

2、在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上,也有两派不同观点进行了长期争论。孟德尔学派认为:细胞核内的“基因”是控制着遗传性状的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化根源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这种理论叫做“染色体——基因”学说。米丘林比较强调生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遗传现象的部分规律性,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而现在的遗传学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繁育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所以生物任何性状的表现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特定的遗传物质(基因型)决定生物性状表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实现,还要看所处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性状表现的现实(表现型)乃是遗传可能性(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亦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此可知,具有相同遗传基础的个体,其表现型是否相同,还要看个体所遇到的环境条件如何。这就把孟德尔和米丘林两学派的观点统一了起来。

3、关于电磁波如何转化为颜色的生理机制,在历史上也有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说明这个转化过程的理论,已被公认的有英国物理学家杨恩和德国生理学家赫尔母霍茨先后提出的“三原色学说”以及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海林的“四色视角学说”。

“三原色学说”根据一切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这一事实,推测人的视网膜中的圆锥细胞有三种感光物质,分别感受引起红、绿、蓝的电磁波,然后以色混合规律产生不同的视角。“四色视角学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与两对原色(红——绿,黄——蓝)相应的两种光化学物质,每种化学物质都能产生所谓分解代谢作用,在相应的电磁波刺激下就形成红、绿、黄、蓝四色,然后同样以色混合规律产生其色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两种学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由于缺乏解剖学的证明,都没有被确认。近二、三十年代以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终于证实了三原色学说所依据的三种圆锥细胞的确存在于人们的视网膜中;同时实验也表明,色觉机制在视网膜上按三原色进行感光后,又是按四色视角学说提出的成对形式在视角神经通道上进行信息编码,然后在大脑皮质层的枕叶部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的。这样两种学说就统一了起来。

4.在电磁学发展的历史上,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1820年以前,物理学家们研究电的就是专门研究电,研究磁的就是专门研究磁。也许是由于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也许是磁体与静止的带电体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相互作用……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直到19世纪初,库仑、托马斯·杨和安培等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不相关的两回事。但是,当时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物理教师奥斯特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联系一样,电和磁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

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并非一凡风顺。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沿着物体连线的方向,即都是所谓的“纵向力”。受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方向上,实验均以失败而告终。

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一下。这个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但却是一直在寻求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奥斯特所盼望已久的。他继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通电导线周围确实存在着能与磁体发生相互作用的磁场。同年7月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为此,安培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地把他的名子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法拉第则评论说:“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为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让磁体运动,磁体能否也让通电导体运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棒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池后,软木就漂动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方法和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探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场确实能产生电流!并在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伟大的电磁感应定律。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步入了电气时代。如今,电磁起重机、电话、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在自动控制中普遍应用的电磁继电器等,都离不开电流的磁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不难理解,电与磁的联系与转化现象的发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何种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不同学说的统一,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辩证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不同的论断,真理却只能有一个。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建立科学哲学理论的信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直认为,将两派哲学统一起来,建立一种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中立的哲学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虽然毫无科学根据,但它却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制约着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哲学理论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恐怕与这种认识有关。科学哲学认为,哲学理论的发展有它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自身的理论继承关系,而不是凭什么唯心主义的猜测和断言。正如林肯所言:“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两派哲学理论究竟能不能统一起来,科学哲学理论已经对此做出了圆满的解答。它认为在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不能再发展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时候都完全正确的权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史上,将两种完全对立的学说统一起来的例子比比皆是,哲学理论的发展也应当遵循同样的规律,因此,将两派哲学理论及其基本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达到圆满的统一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