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难成气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5:14
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从2001年这个词被创造出来,整整八年之后,BRICs才被它所涵盖的四个国家自身所重视起来,并正式亮相国际舞台。其最重要的契机,当属此番的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凸显了现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弊端,也相对削弱了现有秩序下的话语权主导国家的实力。这使得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看到了联合起来发出自己声音,争夺话语权的机会。但是,先天性存在的缺陷,也许将使这个集团很难发挥出成员国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一个新词,让四国走到了一起
',1)">
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

金砖四国资金代表的是一个市场概念,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国群体划分。
好事者创造新词汇
金砖四国也许是首个由投资银行分析师及其销售团队创造的多边国家集团。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名称首个字母恰好组成了单词“砖”。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借用这种巧合,在2001年提出了“金砖四国”(BRICs)理论(其中“金”字是中国翻译者自己添加的,奥尼尔本意是,这四国将是未来全球经济的坚固“砖石”),这个颇具有想象力的词汇很快便风行全球,成为对21世纪全球经济走向的最大预言。(详细)
世界经济潜力热股
金砖四国占世界经济的15%,世界人口的40%,它们确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人口大国,均信奉市场化改革,且都以很快的增长速度从全球经济中脱颖而出。奥尼尔的报告认为,2050年以前,金砖四国的GDP将超过目前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G7(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中国更将在203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之后他又将这一时间提前到2027年)。甚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吉姆·奥尼尔仍乐观相信“金砖四国的消费者将拯救世界”。
共同的战略利益
四国均认为,在世界经济上,不应由美国独大。正如巴西代表所言:“在促进世界格局改变上存在共同利益,这是使我们凝聚在一起的因素。金砖四国这样一个集团为增进成员间的关系创造了一个机会。”中国希望通过打造足以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的某种多边力量,削弱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巴西总统卢拉还表示,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新兴市场国家在挽救全球经济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发达国家从中受益。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刺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唯一源泉,“金砖四国”应通力合作改变全球政治和贸易形势。(详细)
四国分歧大于共识

近年来中美贸易连创新高。

俄罗斯查抄中国商人。
',2)">
中印之间仍存在领土纠纷。近日,亚行因通过涉中印领土争议文件遭中国外交部抗议。
经济联系并不紧密
2009年5月,巴西宣称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08年达到518亿美元,但这一数据仅为中欧4000多亿美圆贸易额的八分之一,也远低于3300多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额。中国亦是仅次于欧盟的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性则要低得多,根据2008年前十个月的统计,俄罗斯已从2007年的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九。2008年,欧盟、美国和日本仍是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显然,尽管中国对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弥足轻重,但中国不可能在外贸政策上为金砖四国作出太大调整。
贸易争端无处不在
而保护主义紧张情绪也并不仅仅发生在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之间,在金砖四国之间,贸易争端同样普遍存在,中俄最新一个贸易争端发生在6月初,中国认为俄罗斯的特殊钢材出口商存在倾销行为,而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齐普拉科夫则暗示俄罗斯可能考虑报复措施;巴西与俄罗斯和中国也曾就市场准入发生争端;巴西在多哈贸易谈判中寻求农业贸易完全自由化的策略,也因印度坚持保护本国大米种植者而受阻。(详细)
没有“共同价值观”
除了经济争端,政治因素更为隐秘,但也许更为要。梅德韦杰夫把峰会举办城市——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称为“世界政治的震中”,并补充说,发展中国家需要以新的形式会晤,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一个如此不稳定的“震中”也许不值得赋予过高期许,西方分析者认为,两个民主国家,一个带有威权倾向的民主国家,以及一个纯粹的威权国家,不可能围绕这类聚会所喜欢鼓吹的“共同价值观”而团结在一起。
地缘政治冲突由来已久
中俄双方在地缘政治上一直存在相互遏制,苏联在60年代曾经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大国,而中国是一个饥渴的资源进口国。两者之间可能形成互补,然而,俄罗斯正警惕地注视着中国抢占非洲资源,并带着嫉妒心理捍卫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中国采取温和的对外态度,但对国内经济的控制向来为国际社会所诟病,而俄罗斯为了迎合国内民粹派的倾向,不时在政治上做出强硬举措,至今被中国认为是一个危险的北方邻居。
中印两国既是盟友,也是战略竞争者。印度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感到紧张,新德里一些人士认为,北京的野心是用一连串位于战略重地的港口把印度包围起来。1962中印双方曾发生军事冲突,两国至今存在悬而未决的边境问题。此外,中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多年矛盾中被认为始终站在巴基斯坦一方,而印度境内的流亡藏人基地亦是政治紧张之源,他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可能让经济上的美好意愿止步不前。巴西与其他三国之间的竞争要少一些,但联系也更少。
挑战欧美秩序前途渺茫

金砖四国陆续宣布将购买IMF的债券

金砖四国总共持有106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美国国债总额的32.64%。

金砖四国金光渐失,“新十一国”新鲜组合。
“金砖”更像个口号,而非组织
西方评论界认为,即使叶卡捷琳堡作为“震中”,也不是因为“金砖四国”而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合组织具有组织结构。相对于金砖四国,它更像是一个组织,”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Konstantin Kosachev)也承认,“金砖四国更像是一个口号,而非组织。”峰会结束之际发布的联合声明称,新兴经济体应当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并指出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但对具体操作步骤语焉不详。这份联合声明被认为是和G8、G20等清谈俱乐部同样的产物,因为它更多是宽泛的主题而非详尽的提议。(详细)
若抛弃美元,“金砖”可能砸伤自己
挑战欧美为主的世界经济秩序,最直接的莫过于挑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四国峰会之前,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称,需要扩大储备货币的范围,因当前危机证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失效。金砖四国会议是否创立新的货币体系,是会前最为舆论关注的看点。但金砖四国会议公报中,并没有提到美元地位或创立新的超国家货币。实际上,目前若大肆宣扬抛弃美元的观点,金砖很可能砸伤自己。目前金砖四国共持有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左右,总量已达2.8万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对外储规模如此巨大的四国而言,唱空美元并不符合其利益,立刻摆脱美元体系也不太可能。(详细)
金砖“成色”已显不足
随着金融危机深化,“金砖”已略显成色不足,中国、印度以人力资源丰富最突出,俄罗斯、巴西以自然资源丰富最突出,在金融危机中四国经济并没有风景这边独好,俄罗斯和巴西露出了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支撑起来的两个边缘经济体的真面目,依靠天然气和石油为主要收入的俄罗斯,随着资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前几年7-9%的GDP增长率不仅不能维持,到2009年更可能出现-3%的负增长。相对于俄罗斯,巴西的资源品种更为多样化,生产成本也比俄罗斯便宜一些,劳动力结构也比俄罗斯年轻一些。但同样受资源价格暴跌的影响很大,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前几年的5%-6%下降到2%-4%。
中国的表现比俄、巴稍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从前几年的10%-12%下降到7%-8%,中国的经济一直是产能过剩,严重依赖于出口,由于内需持续不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下一步仍将依赖于有政府拉动的加大投资。印度是受影响最小的主要大国。即使在世界经济负增长的2008年和2009年初,印度的资本商品和机械仍然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印度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前几年的8%-10%下降到7%-8%,内需占GDP达60%是印度未受危机沉重打击的原因。但印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已经被疑为将重归“第三世界”,并被讥为经济恢复的减速器。
金砖四国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市场概念,而非理性的国群划分,这个题材在很大程度上是认为拼凑而成。如今,善于制造概念的高盛团队业已发掘了“新十一国”(N-11)。在G2之后,又有“中华美利坚(Chimerica)”一词诞生。另外,还有什么“中印大同(Chindia)”——中国加印度,尽管双方肯定都不会满意这个称呼。
概念仅仅是概念,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各自的重要性无庸质疑,但坦率来说,其形式大于内容,四国将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取得共识。尤其是在跟欧美大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前景实在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