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刺激经济政策的空间还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4:50
大视野:刺激经济政策的空间还有多大?作者:刘姥姥滴糖炒栗子 提交日期:2009-5-31 前四月经济数据已经全部公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政府投资主导的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扣除价格因素,目前实际投资增速已经接近40%,其中,政府投资和国有大企业投资占大头,集中领域为所谓的“铁(路)公(路)基(础建设)”。未来几个月,在政府主导和银行资金推动下,投资增速仍会继续加速上行。在投资强力支持下,目前GDP增速顺利保“8”的前景已经渐行渐近。  
  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一是目前的反弹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此次反弹更可能是去年存货调整后的一次追加,几个月以来汽车和房地产被压抑需求的一次性释放,而非真正周期性的恢复。【最明显的例子是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二是这种反弹是否具有效率】?猛烈的政府投资可能再次延迟结构调整。投资即期是需求,但下期是供给,在短期内,投资支撑住GDP增速,但是中长期来看,大量政府投资如果没有最终的需求支持,将加重未来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风险;【三是支持这种反弹的政策资源是否还有空间】。众所周知,本轮投资反弹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今年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长不断下滑。宝贵的财政资源也要配置合理,2009年花了,2010年呢?同时一大批资金涌向政府投资,未来的银行不良资产率和呆坏账的风险上升无法避免。---【详见博文:看6月:多头最大的境界是暴富 2009-5-26 20:27:00】  
  尽管本博一直以来始终都是看多做多,而且,本博继续认为6月股指必创新高、继续做多中国A股!!但是,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做多绝非盲目乐观和冲动,“晴天带雨伞”始终是我们操盘策略(尤其是短线和短中线)!阶段性的预判必须根据大势和经济运行实时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我们的中长线持股依然是死死抱着,不会因为2、3百点的股指波动而改变!【世博、军工、资源类(含稀缺资源和新能源)一直是我们重仓,大重组和强周期类地产、汽车则是我们短中线-中线持股重点,受政策推动的题材股始终是我们短线或者短中线狙击最爱。因持股成本不一,不宜简单模仿,而且,看似简单划分的持股时段分类常常根据经济进程等等时有互换~
  难得长时间休息,我们换个角度研判和我们息息相关的A股:  
  1.【刺激经济政策的空间还有多大?】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以新增贷款4.58万亿元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的代价换来短期需求出现一个明显的回升,进而使宏观层面的数据不那么难看。
  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走出困境。因为扩张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人为制造”出来的需求主要是中间需求,而非最终端的消费需求。从消费需求看,一方面,国内CPI仍然在走低,显示内部消费需求还在下行通道;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改善仍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影响,西方主要国家的进口商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为减少市场的风险和资本的占压,仍然在大规模压缩库存,使我国外贸企业的订单仍呈急剧下降态势;此外,部分国家的本币大幅贬值,更严重侵蚀了我国出口产品原来就脆弱的竞争力。再加上金融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西方发达国家正急剧扩散,所以即使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采取了大规模救市行动后,经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短时期内中国产品的外部需求环境也难有实质性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作用就好像给一个仍然在流血的病人输血;只要一停止,甚至力度减弱,其后果可能就是短期宏观数据再次急剧逆转。而一旦宏观数据发生逆转,微观企业层面状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恰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实施的空间非常有限。】
  【就财政政策而言】,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为建国以来最高,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3%;累计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超过了20%;而2009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本级收入7212.99亿元,下降了17.7%。所以,靠政府继续扩大公共支出与投资的财力底气已尽显疲态。
  【就信贷增长而言】,2009年第一季度,集中投放的巨额新增信贷已经达到2009年原计划的新增5万亿元信贷规模的90%,如果央行不再大规模追加信贷投放量,那么从第二季度起,新增信贷投放量就将急剧萎缩。从目前情况看,一旦新增信贷投放量减少,那么中国实体经济正常运营就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没有充足的流动性,中国弱质企业的三角债就会再次呈几何数增长。但如果今年一直保持一季度新增贷款的速度,那么全年中国新增贷款的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流动性投放在市场上,其可能导致的恶性通胀及资产再度泡沫化后果恐怕是任何政府都无法承担其责任的。
  我们还可以从存贷比以及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占GDP比例两个维度,为今年后续贷款实际可能水平算一笔账。
  【从存贷比角度看】。截止到2009年3月底,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余额为34.96万亿元,商业银行储蓄总额为52.26万亿元,我们的存贷差目前为14万亿元,再加上1.6万亿元的存款准备金,存贷差接近16万亿元。2009年第一季度我们的存贷比为66.9%,它的确低于1991年~1994年100%的水平,甚至也略低于1995年~1998年90%的水平,但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新增存款仅为5.64万亿元,而新增贷款却高达4.58万亿,增量存贷比已达到81.2%的水平,仅低于1997年的99.7%和1993年的107.5%。因此,从存贷比角度看,2009年第二、第三、第四季度新增贷款的规模仅有7万亿元的空间,超过这个规模则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从商业银行贷款余额曾占GDP比例看】,历史上,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曾占GDP的117.06%,2008年则为100.91%。经过计算我们认为,即使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和GDP的比率达到2003年的水平,那么第二、第三、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规模也不能超过3.8万亿元。
  在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背景下,从存贷比角度看,未来三个季度即使再新增7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也难以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而从贷款余额占GDP比例看,如果未来三个季度新增的信贷只有3.8万亿元,中国经济回暖的步伐完全可能被中止。
  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反危机政策重点有两条:一是应该真正放在立足于扩大内部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二是应该更好地发挥杠杆作用,以带动更多后续的民间资本】。
  2.【短期内是否会出现资源性产品涨价潮,须考虑宏观经济增长处在什么阶段。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支撑力,但长期涨价是必然】。  
  3.【千亿热钱兵临港股 演绎“九连升”市况】
  就在一个月之前,还没有人预料到股市会火成这样。5月以来,香港股市一度冲破俗称“牛熊分界线”的250日均线。
  这波汹涌的行情来源于热钱。热钱为何而来?它什么时候又会离去?
  【欧美资金赴港】
  “没想到会涨得这么快。”John似乎也有点觉得不可思议,他是一家外资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仅在一个月之前,他身边的很多基金还在大肆做空,“包括FOF基金和对冲基金”,但没想到,进入5月,形势急转,“很多空方在这个月都损失惨重”。
  5月的港股气势如虹,演绎了“九连升”市况,一举突破了17000点。4月份港股日均成交额只有620亿港元,而5月份日成交额已多日突破900亿港元,甚至突破过千亿港元。
  【谁制造了这一切?】
  “这一轮行情都是对冲基金和养老基金等国际热钱造成的。”京华山一研究部主管邓以旭表示。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此前估计此波热钱超过3000亿港元,而且仍旧源源不绝地流入香港。热钱造成港汇压力,为了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5月12日,香港金管局总共抛售206.9亿港元,创下单日入市干预规模的最高纪录。当天干预之后,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升至创纪录的2461亿港元新高。而在此前的纽约时间5月11日晚,金管局已先后两次向市场共注入69.75亿港元流动资金。
  即便是对于每天泡在市场里的John来说,这波行情也有点突然。“是好机会,但也要小心。”John决定的操作策略是随时博反弹,但不可恋战。经历过金融危机后,John对市场变化变得谨慎。这也和客户的谨慎有关。“虽然现在很多欧美客户的资金回流,但是他们不再接受严格的锁定期,随时都可能赎回。”他相信养老基金等较为保守的基金参与也不多。
  不过有了资金支持之后的对冲基金,在这轮行情中如虎添翼。“之前为了保持一定的现金,很多对冲基金都不愿做一些高风险头寸,一些资金甚至愿意持有美国国债,但现在大家又开始多做长短仓股权对冲策略。”John表示。
  【在这波行情中,国际基金瞄准的热点仍旧是中国概念股。香港国企指数已经涨至10000点水平,房地产、金融、能源都是资金热炒的对象】。
  这波来势汹涌的热钱大多数来自欧美。自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各国政府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发行暴增,再加上超低的利率,资金都在寻找出路。
  去年底国际基金赎回潮已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申购量的回升。John管理的基金自今年以来申购就已在渐渐恢复,“去年有些客户撤出去买债券和买黄金,但今年3月之后,有些原有的客户在增加资金,主要都是欧美资金。”而这一轮上涨后他预计客户信心会更加强。
  “亚太区成为资金的主要选择。如果说金融危机之前资金来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因素,那金融危机后他们主要是因为经济复苏。”中国对冲基金中心主管锐衍表示。
  【恐难持续】
  【不过经济复苏真的到来了吗?】
  JF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资讯总监崔永昌表示,在3月底的投资者信心调查中,信心指数仍旧低于中位值。但现在,“情况也许有些不同”。不过他对经济复苏仍旧保持谨慎,认为经济数据并没有明显地改善。
  “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能带动亚太区经济发展,因此对该地区投资信心较大,才会吸引众多热钱。”东亚银行经济学家邓世安表示。例如为投资者所重视的PMI指数,中国4月份制造业PMI为53.5,较3月上升了1.1,这已是该指数连续6个月的反弹。这说明经济正在恢复。
  不过对于经济是否真的复苏,即便是这波行情中大赚特赚的国际基金们,也不是很有底气。
  “现在还不是谈长期投资策略的时候。这波行情更多的是基于流动性,而不是基础经济。”John表示。即便回流的资金也有可能再一次回撤,很多基金的客户都是抱着短线投资的心态。
  而另外一位正帮内地一家企业做香港IPO的投行人士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虽然在积极帮企业准备,但对香港市况还是很担心。“很难说热钱什么时候会流走,因此希望能尽快IPO,也是希望及时借这个东风,过了这段时间很难预测市况。”近期上市的全球第三大、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商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仅获得7成的公开认购,上市首日即跌破7港元/股的发行价。“这说明市场信心还是不足。”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则向股民示警,指大量热钱流入推高资产价格,但现时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呼吁投资者留意风险。港交所主席夏佳理也表示,经济最坏的情况未过,港股正处于2008年1月来最贵时期,现时环境仍然脆弱,并可随时逆转。
  散户的观望也许是另外一个指标。邓以旭表示,这轮行情参与者基本都是机构,而散户仍旧在观望。不过邓以旭认为,股市是经济的先行指标,“至少说明情况是在好转”。
  但这轮热钱炒作是否已经过头了呢? 邓认为,也许这波行情会在2010年结束,因为那时货币发行的大多弊端就会涌现,通胀来临,经济也会面临新一轮挑战。
  4.【外贸大省上书 商务部酝酿出口全退税】
  【一个包含轻工业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全退税调整方案正在商务部酝酿当中。出口退税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杯水车薪”?】
  两个数字让中国外贸形势再度迷离:今年4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降幅扩大至22.5%。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第7个月下降。
  5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也公开表示,将全力保证出口企业的利益。~~~~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夜雨独行,寂寞如歌   5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公布,部署了多项改革,内容涉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资源品价格改革、民生领域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大项措施达13条,具体措施多达100多项,堪称改革新政。
  13条改革措施,可谓恰逢其时,有的放矢,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其中许多改革措施,都是近半年来本报一直呼吁推出的,如社保体系改革、打破垄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这些改革措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着力于中国中长期的结构问题,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旨在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较之于去年的改革工作意见,这次《通知》措施更全,责任更细,力度更大。
  如果说去年年底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是扭转经济下滑的短期重拳的话,那么《通知》就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动力源泉,级别可谓是另一个“4万亿计划”,意义重大深远。《通知》体现了鲜明的经济政策导向,以制度改革提升经济效率,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主线,相信一系列具体改革细则也会相应出台,将给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打下基础。
  不过,如此重大的改革系统工程似乎没有受到舆论的应有关注,取而代之吸引眼球的只是其中的一项:“研究开征物业税”。物业税是一个大税种,涉及千家万户,同时又是地方主体税,利益格局将重新调整,所以征还是不征,如何征,引发了各界的大讨论。尽管物业税的推出需要一个成熟的时机和成熟的环境,目前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我们提醒,观察物业税的角度应避免过度短期技术化,而应该置入《通知》整体改革系统中剖析,否则容易把中长期问题短期技术化了。此次物业税提出研究开征是纳入财税体制改革项下,而财税体制改革又是13条改革措施中的一条。物业税的研究开征实际上只是本次100多项具体改革措施中的一项。如果跳出物业税来看100多项目改革措施,背后实际上是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趋势,任何人难以阻挡。
  中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有两大动力,一是要素投入,依靠大量廉价资源、资金和环境投入,以及充足便宜的劳动力做保障,同时加上全球化的需求,推动经济调整成长;二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从1978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通过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提高了生产效率。30年过后,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进入中后期阶段,再来审视这两大动力可以发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拉动的边际效应已经开始递减,而经济增长动力正在过渡到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上来,生产效率和增长方式将决定未来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前景和质量。
  然而,自从最近七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超预期增长,一直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增长格局中,缺乏进一步改革的动力。造成了尽管GDP连年创新高,但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内外需失衡、环境污染加剧等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为了医治这些结构问题,管理层想尽办法,调控重拳频出,但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宏观经济一放就热、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宏观调控常受外界诟病。殊不知是药方用错,而非宏观调控之错。短期的宏观调控只是调整了供需之间的关系,可以影响经济周期,但是要医治上述结构性问题,非得体制改革不可。
  当然,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需要稳健渐进,而不能一味图快。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像1978年那样受到全体中国人民欢迎并身体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种帕累托改进已经没有了。目前大多数改革属于非帕累托改进,也就是一项重大改革会引发利益格局重新分配和调整,一些群体会受益,另一些群体也会受损,此次引发热论的物业税就是典型的非帕累托改进。所以,在全面推进改革时,研究和准备工作应该更细,推进应该更稳妥,要考虑到公平,让多数人分享到改革的益处。 【薛涌:城市生活的生态成本】
  中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这种生活方式要日益集约化。政府和社会不仅要鼓励人们减少住房面积和交通距离,而且要回到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社会,抑制私家车的发展。
  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中国人自己经常忘记这“世界大国”的另外一面:中国是世界头号污染大国,也是最大的能源浪费国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大城市的污染数据,在世界30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占了21个。
  测量空气污染非常复杂。世界银行的数据根据3个因素:空气悬浮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空气悬浮物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颗粒。这种颗粒由于非常微小,不会被鼻孔、喉龙等器官所阻碍,能够深入到人的呼吸系统内部。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则能深入人的肺部。最小的颗粒还可以经过肺部进入其他器官。总之,越是微小的颗粒,对人健康的损害越严重。
  在美国,这种空气悬浮物的密度低得多。比如美国第一大污染城市洛杉矶,每立方米的空气悬浮物仅为34微克,第二位是芝加哥,仅为25微克,纽约为21微克,其他城市基本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立方米20微克的标准。但是尽管如此,美国每年由空气悬浮物等原因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22000~52000,欧洲每年则为20万。
  中国人口要大得多,空气悬浮物的密度要高数倍,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二氧化硫主要是从各种燃料的排放中产生,会引发酸雨、危害健康(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二氧化氮是一种有毒气体,可以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有机物质,也会从汽车和工业排放、肥料等等中产生。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是对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的监测结果,但并没有进行污染排名。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大概是所监测的空气悬浮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这3个要素在空气污染中各占多少比重不好衡量,特别是关于后两项的数据尚不完全。不过,从其中研究可以发现,在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污染城市,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明显比中国城市小得多。
  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自然和中国严重的能源浪费有关。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信息管理”部门2007年10月公布了《2005年国际能源年度报告》,其中有一个各国的“二氧化碳密度”表。所谓“二氧化碳密度”,是指每生产1000美元的GDP所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因为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能源燃烧产生的排放,这一二氧化碳的数据就直接反映了各国能源使用的情况。
  笔者研究发现,能源消耗最高的是前苏联的几个国家。接下来几乎就是中国。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油价便宜,能源消耗高于中国。但是,沙特阿拉伯这一头号石油出口国,居然能源消耗水平也低于中国。事实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能源消耗都明显少于中国。这些国家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人均GDP低于中国、其能源消耗水平低主要是因为还处于前工业化或工业化不足阶段,如乍得、柬浦寨、越南等等。另一类则是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个大致的趋势:人均GDP高的国家能源消耗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能源利用率比较高。我们或可这么说,如果像乍得、柬浦寨那样停留在前工业化社会,能源消耗水平肯定低,同时生活水平也低。这类国家对中国几乎没有参照价值。但是,一旦进入工业化社会,高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准和高能源利用率就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中印两国处于工业化国家的低端,能源浪费极其严重。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将是这两个国家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
  进一步的对比则更令人担忧,第一,中国是严重的能源依赖国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的能源效率,几乎是挪威、日本等国的十分之一。如果把能源效率提高到挪威的水平,90%的能源就会被节省下来。要知道,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20%以上的GDP来源于其能源出口。挪威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仅12.3个人(中国为138人),按说更依赖汽车等消耗能源的交通工具。但是,守着这么充足的能源,又有着这么强烈的需求,挪威的能源利用率在工业国家中还是数一数二的。这才是中国的榜样。第二,中国因为人口密集,同等程度的能源消耗所造成的健康问题比像挪威这样的国家恐怕要高十几倍。如今中国为工业污染所付出的健康代价没有透明的数据可查。
  仅以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空气安全水平来衡量,每立方米的悬浮物应该在20微克以下。然而在中国,连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也达到了57微克。大部分中国的城市居民,呼吸着极度危险的空气。这可能在未来几十年急速老龄化的过程中使大量人口提前丧失劳动能力,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加上沉重的医疗成本。
  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发展再生能源、调整工业结构是不够的。中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这种生活方式要日益集约化。政府和社会不仅要鼓励人们减少住房面积和交通距离,而且要回到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社会,抑制私家车的发展。否则,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将无法估量。 【田立:美国的通胀一定传导给中国吗?】
  这些年我们尽给美国人生产东西了,巨大的外贸顺差造就了巨大的制造业产能,现在美国人的需求急剧下降,中国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了,产出严重大于需求,货币发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物价该跌还在跌。
  【最近读了两篇关于通胀的文章,很值得思考。一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煜辉教授写的关于美国通胀预期的文章,通过对近期美国长期国债利率持续走高的研究,刘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最迟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始通胀,并担心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危机。另一篇是对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采访,内容也和通胀有关,谢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明年出现通胀,依据是:明年有可能出现世界性的加息政策,中国也不例外,而加息就说明已经有通胀了】。
  不管两人的研究角度和结论的对错如何,我都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如果真的出现美国通胀传导到中国,那不仅是对看似已经触底的中国经济的重大打击,也是对中国股市的一次重大打击,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美国真的可能发生通胀吗?二是美国的通胀一定会传导到中国吗?我们不妨先将美国会不会发生通胀的事放在一边,先来说说如果美国真的发生通胀,通胀是否会传导到中国。相信经济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非常肯定的:当然会传到给中国!如果你要问他们理由,也不复杂:美国如果出现通胀则美元一定贬值,而美元贬值势必带着人民币一起贬值(因为我们现在基本还是盯住式汇率制度),于是中国通胀的第一个特征就出来了;或者,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外贸顺差会带来更多的美元,由于中国实行的是结汇制度,因此中国就得发行更多的人民币买入美元,人民币的发行量就会加大,于是通胀的第二个特征也出现了;货币发行量大,如果同时产品供给没有增加,商品的价格势必上涨,通胀的第三个特征也来了。三者合一,美国的通胀可不真的会传染给我们了吗?
  对于这样的逻辑,我并不认可。最近我一直在宣扬“通胀并非货币现象”的思想,也受到不少人的批评,在传统经济学看来,通胀就是货币现象,除此别无它解。可我就不明白了,如果通胀真的是货币现象的话,那么通过货币手段是可以解决通胀问题的,但为什么每每我们用货币政策手段解决通胀时总是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呢?
  就拿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场通胀为例,国家不断实施加息政策以期减少货币流通量,见无济于事索性在加息的基础上干脆再来个“保值”(即和通胀水平挂钩),效果仍然不佳,这时经济学家们用了一个当时很时髦的词汇——“时滞效应”——来解释当时的政策效果,可到底要“滞”到什么时候,没人给出标准答案。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胀消失了,有人问什么原因,经济学家们说这是前期政策的“累积效应”,我觉得有点可笑:如果是时滞效应,那就是说我们可以实施一项政策,然后坐等效果的出现喽,至于累积效应,如果世界上真有这种效应,那我们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推出尽量多的政策,你不觉得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吗?这样的事不光中国有,其他国家也都差不多。所以我觉得,把通胀解释为货币现象没有切中问题的本质。
  实际上,通胀的实质应该是一种生产力问题,而所谓货币发行量大、货币贬值其实都只是通胀的表面现象,真正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是社会总供给能力的不足。货币的事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比如减少基础货币的发行,提高利率水平等,甚至更简单地,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上面提到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胀时央行就使用过类似手段)。但产出能力的事就没那么简单了,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完成,而且市场的不合理需求也只有在供给预期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所回收,从而把价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这样来认识问题的话,我们所看到的所有通胀和通缩问题都可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通缩的情况正好相反,是产能过剩的表现,也不是货币问题。
  言归正传,到底美国的通胀会不会传导到中国呢?我的结论是:短时间内不会!道理同样简单:美国人将出现通胀不是因为美元发行的多了,而是因为它的产出能力不足。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人民是靠举债消费的,大量来自国外的物美价廉商品在高负债的刺激下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现在不行了,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美国人的钱袋也紧张起来,他们需要更低价格的商品来满足需求。但由于美国政府为了减轻外债的压力,变着法儿地使美元贬值,短时期内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有所上涨(比如日本产品已经在涨价了),这就要求美国企业能生产出足够保证美国消费需求的产品来,可惜,由于美国经济过去一直偏重科技密集型产业,制造业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美国民众预期未来通胀当然合情合理。
  但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这些年我们尽给美国人生产东西了,巨大的外贸顺差造就了巨大的制造业产能,现在美国人的需求急剧下降,中国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了,产出严重大于需求,货币发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物价该跌还在跌,这种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起到2003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通缩如何转瞬变成通胀呢?
  当然,我们说美国的通胀不会传导给中国,不是说美国的通胀就对中国无害了。事实上,由于两国经济的相关度如此之高,美国经济的下滑不可能对中国经济没有影响,但究竟影响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尽快实现产业升级,那么美国人病到什么时候我们就得跟着头疼到什么时候;如果从现在起,国家能坚定地站在战略高度制定相应政策刺激产业升级,鼓励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美国的危机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独立健康发展模式的开始。现在真的是关键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