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3:25
 

相互作用分析

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加快了心理学领域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进程。我们向大家介绍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埃里克·伯恩内,另一代表人物是托马斯·A.哈里斯。我国的杨菁等人曾在1988年将后者的代表作《我行——你也行》译成中文。

相互作用理论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冲突的心理成分存在于无意识之中。但伯恩内和哈里斯却不满意精神分析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他们认为,精神分析的术语晦涩难懂,而且概念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他们尤其不满意精神分析那种一对一的、疗程漫长的、只有富人才支付得起的治疗形式,而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则尝试着用简洁、明确、极易理解和操作,来作为其分析的基本单位。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并不纠缠于以往的记忆,而是着重分析当前的行为。

我们知道,交往是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活动。当两个以上的人相互交往时,总会有一方对另一方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即发出“刺激”,另一方也会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于是,人格的多重性就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了。相互作用分析就是通过活动“考察”人们的表现,以发现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格特点。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早期记忆,特别是五岁之前的记忆,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尽管成年人意识不到这些内容的存在,但它们却是以某种物质的形式深深地刻印在了人们的大脑皮层上,并且对于人们成年之后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就是早期的记忆在发生作用。

相互作用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日常相互作用过程中,常常交织着三种不同的状态——“父母”、“成人”和“儿童”。它们分别用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P代表“父母”,A代表“成人”,C代表“儿童”。之所以用引号来标示, 是因为这三个词只是在描述一种心理现象,而并非真的担当什么角色。

“父母”是一个人在五岁前对外部信息(主要是父母的所作所为)的记忆。由于学龄前的孩子尚处在不能自助的状态,缺乏理解、判断和评价能力,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都被当作可靠的“真理”而不加筛选地保存了下来,成了无法从记忆中将其剔除的永久性记录。而且这些记忆在其一生中还会不断地再现,并对其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所以,“父母”这一早年经历的完整记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定的、惟一的。

 除了亲生父母外,其他一些重要的成人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媒体,也是形成这个“父母”的重要信息来源。在这些信息中,有对孩子恰当行为的赞许,也有对其危险行为的警告,但更多的是约束性说教。当“父母”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相互矛盾时,“父母”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其影响力就会减弱,并且会使孩子产生混乱和恐惧。

“儿童”是孩子对内部事件的记录。它是孩子对周围一切所见所闻的反应。由于在早期还不具备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其反应多是情感性的。这其中有对周围事物的新奇感和探究欲,但更多的是因被压抑和受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感。在这些消极情感的基础上,孩子形成了影响其一生的对自我的综合评价:“我不行”。在心理治疗中,那些有着过多消极自我评价的患者。病症就与其早期体验有关,是消极情感“积累”的结果。

“成人”的形成开始于出生后的第十个月。当孩子发现自己已经能够按主观意愿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也就开始对“父母”中的信息进行检验了。虽然在最初的几年里,其脆弱的“成人”很容易因“父母”的训斥和“儿童”的恐惧而失去作用,但大多数人的“成人”意识都能够幸存下来,并且随着个人的不断成熟而发挥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另外,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还把人与人交往中可能采取的态度分为四种。用“我”和“你”两种称呼方式,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态度,用直白的、通俗易懂的言语表达 出来。

“我不行,你行。”这是儿童在早期从自身处境中得出的逻辑结论。这个结论不仅是孩子对自己一生的认定,而且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记录影响着他的所有行为。只有当人成长到一定阶段,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结论的含义时,它才有可能被新的结论 所取代。

“我不行,你也不行。”儿童在出生一年。后不再能得到足够的爱抚和关注,产生被遗弃感,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持有这种结论,其“成人”的发展就会停滞。最终会变得自暴自弃,并一概拒绝接受他人真诚的爱抚和帮助。以这种态度支配生活 的人.其表现是消极、无奈和不信任的。

“我行,你不行。”一个最初认为父母“行”,但又长期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将会转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这种“我行”只是这类孩子生存下来的一根救命稻草。他们拒绝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客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拒绝接受任何别人“行”的信息,容易成为那种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他人的人。

“我行,你也行。”它与前三种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孕育我们的希望。前三种态度是在生命的早期无意识地形成的,而第四种态度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能以语言 表达的态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如果说前三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父母”和“儿童”的信息的话,那么第四种态度则主要是依据“成人”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一些理性、成熟、适度的行为以及与人为善、通力合作,都是这一生活态度的体现。

对于相互作用的分析,就是要揭示在每一个个体的“父母”、“成人”和“儿童”中,究竟是哪一个引起了刺激和反应。确认这三者的线索,可从言语、声调、姿态、面部表情等方面进行判断。通常,在“父母”的语言中常出现“应该”、“必须”、“理所当然”、“决不”和“永远”等词汇。在交谈过程中,“父母”常常不假思考地做出武断的判断和评价:“儿童”的语言线索则是“我愿意”、“我想要”、“我 的比你的好”、“我的最好”等,在交往过程中有过多的情绪化表现:而“成人”的基本词汇则包括“为什么”、“是什么”、“在哪儿”、“是谁”、“什么时候”、“怎样才能”等,其中充满着理性的疑问和思考。 因为“成人”的发展迟于 “父母”和“儿童”,听以很难保证一个人的“成人”在其一生中都处于支配地位。“父母”和“儿童”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往往是无意识的,但却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成人”,就要对“父母”和“儿童”的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一个人对于“父母”和“儿童”的信息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将自己的“成人”从中区分出来。当一个人能够辨别自己的“父母”和“儿童”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在运用自己的“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