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识自我为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31:32
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画完后,他把画拿去展出,并且在画旁放了一支笔,附上说明:“不论哪一位观赏者,倘若认为此画有败笔,均可在画中标上记号。”当画家取回画时,发现整个画面几乎都被涂满了记号。
  画家十分沮丧。但他不死心,决定换一种方式再尝试一次。他又描摹了一幅同样的画去展出,要求观赏者们在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上标上记号。这一次画家取回画时,发现画面又被人涂满了标记。几乎每一笔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从上述文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请根据以上文字,以“认识自我”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例文一】
读懂自我
海宁市高级中学高三(7)班    钱吟霄
  人一生要读懂的东西真的很多。我们也许常常在意自己是否读懂了历史风云,读懂了科技之光,读懂了世态炎凉,或是别人的心灵与思想。然而我们常常忘了阅读一样东西,一样最重要也最难读懂的东西——我们自己。
  读懂自己有时很容易:你可以从镜子中读出自己的美丽与缺憾,从掌声和嘘声里读出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从泪水与欢笑中读出自己的欣喜与悲哀。但我们要读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了解的是真正的自我,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独一无二的自我。这真的很难。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像表现的那么勇敢坚强,也许我们其实也有着自私和贪婪,也许真正的自我会是那样的令人难以接受,但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阅读课。
  陶潜在污浊的官场中读懂了自己,读懂了自己的放浪与清高注定不能见容于黑暗的衙门,读懂了自己“性本爱江山”的情怀,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鲁迅从国人的麻木中读懂了自己,读懂了自己注定要担负起唤醒民族之魂的伟大使命,读懂了自己心灵深处不屈的民族气节,于是便有了弃医从文的选择,成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中华文学之魂。他们读懂了自己,更读懂了社会;读懂了历史,更读懂了自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也许并不是每个读懂自己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但读懂自我,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张门票。
  读懂自己才能读懂世界,不识乎己,何以识天下?只有读懂自己,才会真正懂得这段人生的欢喜与无奈,尝透生活的苦涩与醉人;才会真正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走最适合自己的路。读懂自己,我们才会明白自己这颗螺丝钉的尺寸,才能在社会机器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喜欢或厌恶的书籍,也都有乐于阅读或倦于了解的心灵。也许我们不能让每个人都爱上阅读自己的心灵,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去读懂它,欣赏它,寻求出内心深处真正自我的潜能与智慧。
  读懂自我,方能读懂一切。
  【评语from蒋娟萍】
  “我是谁”是最难回答的哲学问题,但是,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谁都不能逃避它。那么面对它,像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耐心去阅读自己,读懂自己的心灵,走适合自己的路。
  本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行文流畅自然,看得出作者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另外,文中有一份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
  【体会from钱吟霄】
  自古道“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了解自己有时比了解别人更困难。既然要认识自我,不免会有些挫折,有时也会难以接受。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故言“不识乎己,何以识天下”,似乎也不为过,于是便有了对认识自我的困难的思考,有了对古今大家识己然后明天下的感叹,有了对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之间关系的探讨,三者结合,便有了这篇文字。“认识自我”这个话题很广泛,只要抓住一点去深入,就不难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例文二】
发掘最好的自己
海宁市高级中学高三(7)班    陈怡菁
  换一种眼光可以使人绝路逢生,换一种状态可以体验转忧为喜,换一种方式可以看到柳暗花明。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环境中,你是否发现拥有一个不同的自我呢?
  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的集合体,没有绝对优秀的人也没有绝对低劣的人。有时,换个角度换个标准,也许答案会焕然一新。假设画家不继续探究自我,而只是钻牛角尖的话,那他也许终生都会在沮丧中度过了,又怎么能发现自己的作品还有如此多的可取之处呢?同样,如果我们一旦看到自己的缺憾就惭愧得抬不起头来,那么我们也只会在碌碌无为中消磨青春,无法让自己闪光……
  也许,我们可以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别人说我不高挑挺拔,我却可以愉悦地说我有的是玲珑可爱;别人认为我不灵动善变,我却可以自信地说我有的是踏实稳重;别人指责我没有以宽大的胸襟对待过去,我却可以自豪地说我有更多的爱来包容现在与未来!
  认识自我,发掘自我,需要自信与坚定。不能放弃自我,而要找到最好的自己。
  如果韩信没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那么他早已为“胯下之辱”击倒,湮没在茫茫的历史烟尘中了。于是我们知道,认识自我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决心与抱负,并为了实现志向而甘愿承受一切。如果爱迪生没能够准确地认识自我,那么他早已被无数的失败吓退,科学的殿堂里将会缺少多么璀璨的星光!我们认识、了解自我就是要给予自己信心和鼓励,让自己鼓起勇气去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与失败。
  让我们换种方式换种心态来对待自我,更坚强更坚定地来认识自我,我们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给自己最大的发挥余地,为自己创造条件,把自我融入缤纷世界,展现应有的千姿百态,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把自我“包装”一下,让它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让它在自由的空间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绽放,自由地飞翔——我们会发现自己周身都是闪亮的。
  【评语from蒋娟萍】
  认识自我时会发现自我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展现着各个层面的姿态,在其中找一个最好的自己,让自己以最佳的方式生活在人群中,这是作者的写作角度,应当也是她的生活态度。
  本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并能逐层深入,颇有理性。作者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文风干脆利落。
  【体会from陈怡菁】
  看到“认识自我”这个话题,我感觉还是比较容易的。当时就在脑海里构思着:大概是对自己的一些外在的或者是内在的特点的认识,把真实的自我展现给大家吧。
  后来看提供的材料,发现角度与我所想的有所不同,是侧重于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发掘出自己的一些东西,而不要过早地否定自我、放弃自我。由此想到了每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想起茫茫历史烟尘中一些永远屹立的身影,思路刹那间畅通了,文章也越写越流畅。

  【例文三】
两个自我
海宁市高级中学高三(7)班    凌    燕
  许多人每天都会照镜子,看看脸上的妆是否花了,衣服是否歪了,头发是否乱了,等等。但很少有人在镜中凝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眼睛。照镜子似乎只是一个习惯性动作,人们从没想过到镜中去找寻另一个自己。即便想到了,在如今这样物质的社会中也不敢去做吧。
  其实,仔细地照照镜子,你会发现,镜中的你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透过天使的那一半,你看到了扶着老伯伯过马路的自己,揣着一兜零钱分给乞丐的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己。你跌倒了,立刻爬起来;失败了,擦干眼泪从头再来;落后了,一步一个脚印赶上来。但是,当你望向魔鬼的那一半时,看到的是握着笔重复做题的自己,是衣冠楚楚、追逐功名利禄的自己,是感到前途渺茫的自己。你的眼睛已经蒙上了一层灰色,胸中的热情之火已渐渐熄灭。你看到镜中人的头顶上,一半是闪烁的星空,一半是晴空霹雳;脚下,一边是平静的湖水,一边是滚滚洪流。
  看到这样的两个自我,你是否感到迷茫?社会、道德要求你成为天使,但人性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甚至有魔鬼的一面。天使和魔鬼一直在斗争着,大多数时候,双方持平,那是魔鬼在休息而天使在奋斗的结果。许多被认为大奸大恶之人,他们身上的魔鬼是活跃的而天使却是消沉的,真正善良的人是天使耗尽了毕生的力量与魔鬼战斗的胜利成果。
  释迦牟尼当太子时,乘车出游,看到众生生老病死、水深火热的苦状,恍然解悟人生虚幻,把慈父娇妻爱子和王位一齐抛开,深夜遁入深山,静坐菩提树下,冥思苦想解脱人类苦难的方法。释迦牟尼战胜了自己的七情六欲,他的舍弃给他带来很多痛苦,但他最终在经受了痛苦之后成了普度天下众生的佛祖。
  每个人都存在着两面性,善恶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全像天使的人似乎并不完整,更何况也没有这样的人,因此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只需在天使和魔鬼作战时,把心稍稍偏向天使那么一点点,渐渐地天使的力量就会壮大了。哪天,你在照镜子时发现镜中天使超过半个了,你应当感到高兴,因为此时的你比以前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了。
  【评语from蒋娟萍】
  本文构思新颖,通过“每个人都存在着两面性”这个角度,阐述了“人应当正确认识自我”的道理。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人性善恶交织,这是被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并不回避这一点,冷静地承认认识自我时也应当包括认识自我的“恶”,这种客观的态度值得肯定。
  本文最大的不足是文笔不够成熟,语句略显稚嫩。如开头第一段文字就比较拖沓。作者还需多练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简练的文风。
  【体会from凌燕】
  看到“认识自我”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了社会上许多看似清廉的官员中有不少被发现贪污受贿,有一个高官甚至在被抄家时还在某个大会上讲述自己反腐倡廉的功绩,突然觉得,人性真的很复杂,有善有恶。有很多人表面上表现得“大善”,在人后却是“大恶”;相反,有一些我们原以为自私、卑微的人却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他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人类?我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内心善恶各占多少,并且向善的方向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