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新闻叶刘淑仪:标签化选举是香港民主健康发展的障碍——访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1:42

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女士
中评社讯╱题:标签化选举是香港民主健康发展的障碍——访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 作者:刘乃强(香港),全国人大基本法委员会香港委员、本刊学术顾问
叶刘淑仪是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 二零零三年辞职赴美国史丹福大学深造,二零零六年回港成立「汇贤智库」,最近参加立法会补选。我们早在选举前已经约了她做访问,日前我们正好趁她刚选举完毕,请她宏观地就香港的选举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主的发展给出自己的看法。
选举像球赛
不到最后不知道结果
刘乃强:您刚刚参加完一场意外出现的立法会补选,作为亲身经历者,您怎么看目前香港的选举?
叶刘淑仪:我觉得选举真的很像一场球赛,要到比赛结束才知道结果。
此次立法会议员补选,绝对是一次民主选举,结果是没有人能真正准确预计的。即便以「铁票」来说,我也并没有全部拿到,祇是拿到了一部分,这是事实。我自己大约计算过,应该祇是得到了一部分原先预计的「铁票」。我的主要对手,其实也祇是得到了一部分她原先预计的「铁票」,并没有全部拿到。因为如果她拿到全部「铁票」,加上她的个人魅力,得票率应该可以超过百分之六十。而我能打破传媒经常提及的「六四定律」,就说明我取得了新的票源,吸引到另外一些票。
就是说,选举如同一场球赛,双方都努力拚搏,到终场才知道结果。民主选举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能预测性」。
香港的选举很文明
但是恶意模仿也难以预测
第二点,就是选举令参与者情绪高昂。我的那些朋友,当然是最忠实的支持者,其中很多人以前都是没有投过票的,是因为要支持我,才第一次参加造势大会,第一次参加花车游行。一直到选举结束,他们都热情地参与,并且预先跟我约定,下次我参选时还要助选。
这些参与者真的是情绪高昂,绝对是希望自己支持的人赢得选举。而且也如同参加球赛,双方阵营都难免有一点粗暴行为。如果说香港现在的状况算是政治暴力,那是太夸张了。如果能有宽一点的眼光、客观一点的评价,对照台湾的选举,香港的选举可以说是高度文明的,连「小巫见大巫」的小巫都算不上。大家都看过台湾选举啦,那才真的是火爆。
我当然希望在香港的选举中,连小的碰撞都没有。但是,作为参选者,的确有很多支持者,我并不可能每一个场合都出现,很多状况不是我可以控制的,碰撞的发生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能都怪到我头上。另外,民主选举中各种可能都有,台湾这些年在选举中所出的招数,谁都可能模仿。
我的公务员生涯中,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做保安局长,主管香港的社会治安。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庞大部门,而且是一个随时有状况发生、并需要立即作出决定的部门,我不可能时刻报以微笑。无论谁做保安局长,与公众见面的时候,往往都是在谈论如何处理刚刚发生的重要问题,你不能说「我们会研究」,而是要交待「我要如何解决」。所以有不少人说我不会笑,是「铁娘子」。其实是因为我的工作给我一个职业习惯。我有长达五年的时间是担任保安局长,要维持社会稳定,制止不法行为,所以习惯了长时期「不苟言笑」。
我选前到街头拉票的时候,泛民阵营的一个名嘴,真是来阻挡我,制造碰撞,为了吸引传媒注意而故意大喊「打我啦」,民众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演讲的时候,也曾经被对方阵营的人大批围住,不让我与传媒接触。还有一些单亲女士投诉,她们到某个票站投票支持我时,被某候选人的支持者推撞。
就如一场球赛,一些冲撞是难免的,我也理解对方故意制造冲突,是想要吸引传媒注意,给我造成心理压力。
参照美国的选举辩论
香港选举文化明显不太成熟
如果从选举文化来说,我觉得目前香港的选举较像台湾式选举,而较不像美国式选举。
香港的选举,目前还是非常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同时依靠煽情。台湾的选举就是典型的煽情选举,主打意识形态。
比如香港的「泛民」阵营把香港的选举简化为「民主与非民主」,就是通过煽情搞意识形态的对立。其实民主选举是手段,民众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目的。但是现时香港在「民主与非民主」的意识形态定位之下,选举就成了目的。
美国的民主选举成熟得多。大家可以看到,美国正在进行总统候选人竞选,就专注于实质的问题。例如医疗保险,希拉莉不是提出「全民保险」吗?或者是如何结束伊拉克战争。而香港的选举,目前还是停留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初级阶段。
我不相信此次立法会补选就是什么「民主与非民主」的决斗,我也不相信陈太最终得票较多就意味着投票给她的人就是为了争取二零一二年实现双普选,应该说是有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说个人魅力,陈太的吸票能力比我高,多些人喜欢她,对此我应该接受。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陈太在所谓传统的「亲政府阵营」集中区有支持票,我在「亲政府阵营」力量薄弱的地区也有不少票,这就是个人的因素。当然,陈太那边在选举当日下午派发的五十万份「号外」,也帮了她不少忙。另外可能有一个钟摆效应,就是不久之前「亲政府阵营」在区议会选举中大胜,一部分选民也会有让立法会层面有多一些制衡力量的想法。
就是说,虽然陈太获得了补选的席位,但是其中包含多种因素,绝对不是等于全体香港人要求二零一二年实现普选。
香港的选举文化还是不够成熟。比如第二次电视辩论,我觉得媒体可能是想加大辩论的娱乐性,希望出现冲突的火花,所以讲明是可以打断对手讲话的。从辩论的现场你可以看到,陈太和另一位候选人就不断地打断我的讲话,根本不给我完整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那么香港民众怎么能通过这种辩论了解候选人的见解呢?大家对此是有目共睹的。
在这次选举过程中,美国的「国家民主研究所(NDI)」作为观察者,来访问我的时候就说,你们的辩论并不是真正的辩论,是做秀。祇不过是在很短的时间,争取给市民一个好印象。
大家都看过美国总统竞选,两个候选人是严肃地面对面讨论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让对手在同样的限定时间内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持人不会允许一方随便打断另一方的表述。候选人往往就同一个问题,各自提出观点,比如如何结束伊拉克战争,让选民完整地掌握候选人的观点,自行决定怎样投票。候选人并不能仅仅依靠外表来赢得选民的支持。但是香港的传媒却要求候选人在公开的一个露天广场,让每个候选人都可以选二十四人做啦啦队,追求的是电视画面的丰富生动,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候选人的政策见解和具体建议上。你见过美国总统候选人在辩论的时候身后要站啦啦队吗?你见过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的时候恶意打断对手的讲话吗?美国没有,香港却有,可能这是香港的传媒文化与选举文化结合所产生的怪现象。
虽然如此,香港人还是通过此次选举上了宝贵的一课,也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公民教育。有记者对我说,从来没有感受到两大阵营释放出这么大的政治能量。
我最高兴的,是通过这次选举赢得了很多理性的支持者。很多人对我说,他们从来没有投过票,但是他们愿意支持一个理性、务实的人。不少人是认真看过我的竞选政纲才决定支持我的,我今次肯定是得到了一些新的票源,占的比例有多大目前还不知道,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殖民地时代遗留政治包袱
「亲中与非亲中」标签化
刘乃强:那么您如何看香港的政治文化?
叶刘淑仪:我觉得香港的政治文化,仍然有很沉重的殖民地年代的包袱。
我们看香港的政治阵营,仍然是所谓「亲中」与「非亲中」,虽然那些人不敢说自己「非亲中」,但是他们的作为就是如此,比如喜欢到其他国家寻求政治支持。
他们多年来通过意识形态的操弄,将对手塑造为「亲中」甚至「土共」,而将自己标榜为「民主」,这样自己就等于轻易地占据了一个「民主」的道德制高点,将自己包装成高级的、代表民主这个普世价值的,而我这个在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任职多年的高级公务员,现在也被他们及一些传媒划入「土共」阵营,而且被暗示是属于低下阶层的。
我想,这种情形是一个处于「后殖民时代」的香港才会有的。我在美国,怎会听到一个政党被称为「亲美」的呢?哪个政党愿意把对手放在「亲美」的高点上呢?谁敢暗示自己「非亲美」呢?除非这个政党不想生存下去了。
但是香港就有这么奇怪的现象,还是有一些人心目中认为CHINA是不好的,对中国还有歧视,因此认为「亲中」就是与「维护港人核心价值」对立。
这是殖民地留下来的包袱。因为殖民地年代很多人所受的教育,就是说大陆是贫穷、落后、愚昧、骯脏、没有人权等等,因此一定要维护香港的核心价值和生活方式。
不必简单论输赢
向选民展示理性、赢取支持
刘乃强:这个包袱,对香港政治的正常健康发展明显是不利的,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叶刘淑仪:有民主选举,本身就难免分化。这种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历史印记,在回归不久的香港难免存在。
其实分化是正常的,美国选民、英国选民都有这种分化,问题在于选民要理性,不要仅仅看政党自我标榜的「标签」,要认真思考某个政党的政策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太重视「标签」,就很容易被误导,民众就不会深入具体地了解候选人对解决社会问题包括民生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这种标签化,不论对「亲中阵营」还是「非亲中阵营」,都是一种伤害。在此次选举中大家可以看到,「非亲中阵营」也有些好的政策建议,但传媒同样不感兴趣。过去过分重视标签的结果,是必然妨碍对个别候选人的深入了解。这对香港民主的正常发展是不利的,最终受损的还是香港,还是香港市民。
我希望这种状况可以慢慢改变。我希望可以有多一些有独立思想、理性务实的人出来参与民主选举。参与的人多了,人们会逐渐倾向理性选择。通过我收到的大量电邮可以得知,很多市民已经厌倦了香港这种刻意简化的「标签选举」,希望多一些独立思考的人出来参与,起码是投票。
这次我虽然没有得到立法会补选的席位,但是我认为我的表现也不错。我原来一直是打算参加明年的立法会选举,也是为明年做准备的。现在突然参选,准备时间是不足够的。但是此次补选结束之后,西方传媒对我客气了很多。《纽约时报》将陈太的得票率百分之五十四点六和我的得票率百分之四十二点七精确地写出来,并引述学者指出,陈太得不到百分之六十的票,反映2012年全面落实双普选的建议得不到民意决定性的支持。应该说,我是在传统的「亲政府阵营」之外又拉了一些票。
除了时间之外,我们还要用行动证明,我们是理性的、克制的、务实的。如果你留心一下,我此次参加补选,并没有刻意攻击任何人。祇有一次不留心讲了一点关于个人特点的事,就是自嘲笑容不够好,也没有酒窝。但是意识到这样不妥之后马上就不再讲了。我的理性和务实也得到了回报,比如属于「泛民主派」阵营的史太祖,就公开表示支持我。
虽然这种理性、独立的中间选民目前数量还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悉心接触、沟通,相信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
当然,这里还需要传媒的理性,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作为社会公器应负的社会责任,要保持客观、公正。一个成熟、发达的现代社会,同样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传媒,否则我们无法为这个社会培植积极向上的力量。比如利用号外的方式钻法律空隙,将之称为「不是竞选广告」,这是欺骗市民。
要承认香港是特区的现实
以《基本法》为基础推动民主
刘乃强:您认为香港的民主,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叶刘淑仪:首先我们一定要接受现实,因为香港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香港的民主不能以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准来发展,不能想着完全由本地选民的投票决定一切,包括通过完全由本地选民投票决定谁做特首,谁做主要官员。一定要符合《基本法》的规定。
《基本法》的设计,已经是基于香港的宪制现实,中央一定要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央也需要安全保障。中央已经接受了香港市民需要的安全保障,但是中央也需要自己的安全保障。如果幻想实现那种西敏寺式的,连部长都通过选举产生的民主模式,那是不合香港作为一个中国特区的身分,当然也是不现实的。
我知道有些香港市民对此不服气,想自己说了算,自己做主,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基本法》已经划定的界限。如果不接受这个现实,非要对抗不可,坚持二零一二全面普选,又坚持不准设立提名委员会作为筛选机制,我觉得那就没办法将民主向前推动了。
对抗不是办法,这样祇会令香港的民主原地踏步。虽然这样讲出来有人会不喜欢,不愿意听,但这是事实:不管你如何不乐意,这都是已经存在的现实。
有当年一直报导《基本法》起草过程的资深记者对我说,写到政制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停顿了,直至中英之间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共识,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殖民地时代是没有民主的,现在要将「民主」加入《基本法》这个小宪法,就必须由中英两国相互妥协,就允许香港的民主在未来发展到哪一个程度达成共识,这样《基本法》的草拟工作才能够继续进行。当年柯利达等是接受这个共识或者说是妥协的,祇是彭定康单方面要加快这个进程,才重起争端,而柯利达也就此批评了彭定康。
现在已经回归十年了,如果还有人想通过群众运动对抗,甚至想要推翻这个中英双方达成的协议,对香港是没有帮助的。有些市民对我讲,很担心在目前的环境下实现全民普选,因为不知道将会选出一个什么人来,现在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行政主导有什么不好呢?如果选举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我认为,最实际的,就是要接受我们的宪制现实,以《基本法》为基础去推动香港的民主。
叶刘淑仪小档案:
一九五零年出生,在九七回归前就出任港英政府的入境处处长,是香港历史上首位出掌纪律部门的女性。特区政府成立后,担任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由于作风泼辣、敢思敢言,是香港政坛有名的“鐡娘子”。二零零三年因坚持就《基本法二十三条》有关国家安全问题进行立法,迫于当时香港因整体经济恶化、民怨巨大而被香港反对派引导推动的社会矛盾,承揽责任辞职。其后前往美国进修,二零零六年返港成立汇贤智库。其返港后曾经在电视台主持名人访谈节目,其对时政、经济等相关问题的见解颇有深度,令民众刮目相看。此次仓促上阵参加香港立法会补选被视为“虽败犹荣”,成绩已经大大超过预期。明年她将参加立法会选举,香港各界普遍相信她明年将进入立法会。
中国评论新闻叶刘淑仪:标签化选举是香港民主健康发展的障碍——访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 评论:选举是民主精神的试金石 中国评论新闻:民主是如何失败的 香港前保安局长叶刘指施政报告保守审慎 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08是难得的机会 选举民主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基础 中国评论新闻:中央在香港的介入点 台湾的民主是异性民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评论新闻:联合报:请吴伯雄主席带给胡锦涛主席一句话 [转贴]民主是腐败的天敌——评台湾选举县市长 中国教育部:香港普及普通话由特区政府决定 选举是民主的本质内涵 中国评论新闻社评:崔世安赢特首选举 传承创新不易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左)与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范龙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出席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 王占阳:“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评论新闻-珠三角轨道交通发展对香港意义何在 [转贴]民主是腐败的天敌——评台湾选举县市长-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宁可:实现民主——中国王朝兴亡周期率的昭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原创]宣昶玮:思想的威力——中国必然走向民主-原创评论-凯迪社区 中国评论新闻:转基因种子是“特洛伊木马” 中国评论新闻梁爱诗:用心感受《基本法》就能减少不必要争拗--访前香港律政司司长、人大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中宣部新闻局前局长:部分官员听不进不同声音-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林达:新闻法律是和每个人有关的事情-中国选举与治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