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昕捷:陈光甫——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中国青年报 2009-3-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38:11
    陈光甫(1881~1976)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江苏镇江人。近代中国最大的私营银行上海银行创始人。

    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开业不久的上海银行,拿出一张百元钞票,声称要开100个账户。银行职员接过钱,不动声色地开了100个账户。

    这幕场景并非见诸于今日某都市报的社会新闻版,而是出现在1915年。在近百年前的上海滩,这幕“闹剧”使陈光甫定下的行训“服务”二字,转眼间在上海滩家喻户晓。

    原上海银行总行襄理郎念祖对当年陈光甫讲解行训时的话至今记忆犹新:“陈先生常说,我们就是银行,银行就是我们。顾客是衣食父母,顾客总归是对的。”

    陈光甫创办银行之际,上海已是全球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钱庄、树大根深的官办银行与资本雄厚的外资银行成鼎足之势,争相拉拢客户。只是,他们都忽略了中国社会中最广大的草根阶层。

    独具慧眼的陈光甫因此得以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推出一元起存,第一个推出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业务。

    即便以今人的眼光来看,陈光甫的一些做法也堪称超前。比如今时今日学生考上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的,多半还有一张银行借记卡。此法即为陈光甫所创。

    此外,上海银行还专为平民百姓开办了广泛的服务,包括代收水费、电费,代发工资,开办子女教育储蓄基金、养老储金。甚至,陈光甫还发行储金礼券,专门给人用于送礼。礼券分红色和素色两种,用于红白喜事。

    其时,上海的新式银行,遵从的是外国银行的制度和做法,当然也学外国银行的排场。而为了让普通上海市民走进银行,陈光甫特地要求上海银行各分支机构的建筑尽量朴素,门面做得小一些,无须张扬,但要亲切实用,这与当时中国、交通、金城等银行的豪华风格,大相径庭。

    但朴素不等于简陋,在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方面,陈光甫下足了苦功。他专门请来美国的银行建筑设计师,对营业厅内部进行布置,小到一桌一椅之摆放,毫不马虎,目的在于方便客户,提高服务效率。银行内,行员一人负责从验票到付款的全过程,由此联络感情,节省顾客的时间。

    据说,陈光甫本人常把“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琐”这16个字挂在嘴边。在他看来,尽管利益有时显得微小,但从长远看,上海银行在公众中获得的好感,却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银行立命之本在于发贷,对此,陈光甫更是不厌其烦。在他的主持下,上海银行成立了近代中国最早的银行征信机构,以电话簿为基础,展开拉网式调查,很快便获得大量个人和商户的信用资料,并各自划定不同等级。

    从后来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出陈光甫的先见之明。

    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女婿奚东曙,在天津经营商号,平时出手阔绰,许多银行都想巴结这位财神爷,纷纷贷款给他。陈光甫却通过上海银行调查获知,此人暗中从事投机倒把生意,随时可能破产。于是陈光甫严令对其加以防范。不久,奚东曙携款逃亡,许多银行因巨额坏账损失惨重,而上海银行却毫发无损。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美亚保险公司的老板史带。史带曾是一个夹着皮包到上海滩淘金的美国穷小子,可陈光甫派人调查后发现,到1934年,美亚保险已经“雇有西籍职员30余人,华员约200人”,且史带其人“饶有资产,信誉殊佳”。于是,陈光甫不仅贷款给史带,还购买了不少美亚公司的股票。

    许多年以后,史带被誉为“远东保险王”,他的美亚保险也发展成了全球保险业的巨头——友邦保险。

    如今,那些曾一掷千金的山西票号,无一例外地湮没在中国现代化的浪潮中。而陈光甫的“小小银行”,却一度成为近代中国最大最著名的私营银行。那座外表朴素的银行大楼,经过百年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至今仍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使用着,成为中国百年金融史的一个缩影。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3/25/content_2595901.htm   

蒋昕捷:陈光甫——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中国青年报 2009-3-25) 蒋昕捷:陈光甫——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中国青年报 2009-3-18) 细微定律——从小处识人 杨芳:我是班长我的班(中国青年报 2009-3-25) 杨芳:我是班长我的班(中国青年报 2009-3-25) 蒋昕捷:封云海——我死了,谁还能证明这事(中国青年报 2008-3-26) 消除繁琐会议 韩企倡“智能工作” - 朝鲜日报中文网——洞察世界的韩国之眼 蒋昕睫:萧友梅——但求无愧我心(中国青年报 2009-1-7) 蒋昕睫:萧友梅——但求无愧我心(中国青年报 2009-1-7) 我心目中的公路收费(中国青年报 2006-3-25) 王波:我在乎的是人(中国青年报 2009-12-30) 张鸣:笑蜀——金刚怒目(中国青年报 2009-2-25) “媒体仇和”不是真实的我——与仇和对话录(中国青年报 2009-1-23) 蒋昕捷:白梦璋——游不完北平旧事(中国青年报 2009-2-25) 提网速 繁琐 真相究竟是什么——哈尔滨酒吧命案公审目击(中国青年报 2009-3-25) 中国青年报 2009-8-25) 蒋昕捷:我表达的是一种愿望(中国青年报 2009-8-12) 陆保家:我的见义勇为为何如此狼狈(中国青年报 2009-11-25) 刘万永:王幸福——宪法给我的权利(中国青年报 2004-7-14) 罗京:是摄像机不让我笑(中国青年报 2009-6-10) 吴铭:我亲身经历的松原高考(中国青年报 2009-6-16) 张鸣:我的朋友张小劲(中国青年报 2009-7-1) 杨芳:宝贝,我送你回家(中国青年报 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