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仇和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37:54
入滇不到70天,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就以“铁腕”手段在昆明施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引起不少争议。近日,一项调查显示,75.9%的人对“仇和现象”的第一反应是“敢作敢为,值得肯定”,同时,有76.8%的民众对其改革结果表示乐观。近几年,“铁腕书记”仇和屡次掀起的革新浪潮,为日益僵化的地方行政领域注入了活力,让社会各界有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也使“仇和现象”这个词日益为人所知。诚如历史上任何一种变革,“仇和现象”自然也有引发各界评说。此番,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无疑给“仇和现象”做了一个美好的注脚。这固然是件好事儿,但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是,多数人肯定“仇和现象”说明了什么?
首先,肯定“仇和现象”表明了公众对行政体制僵化的不满,以及对政府行为更高效、更透明的期待。其次,肯定“仇和现象”表明了公众对法治建设不完善的切肤之痛,转而肯定哪怕是一位“人治”色彩浓厚的“铁腕官员”。 再次,肯定“仇和现象”还表明了公众对于参政议政的迫切要求。
“仇和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震荡,其内在意义显然超越了“仇和现象”本身。
仇和现象的本质之一,是坚持以对党负责为价值取向。只有敢于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干部,才有可能无私无畏,大公才能无私。无论是说狠话,还是出狠招,都要有底气,这个底气,并不是来自于个人的权威和能力,而是来自于对党和事业的忠诚。
仇和现象的本质之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有人对仇和到昆明后言必谈招商引资颇有微词,认为这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合拍。这是种片面的认识。科学发展不是一味地放慢发展速度,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调整发展的目的,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个经济实力欠缺的地区能是有竞争力的地区吗?一个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地区可以根本上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吗?发达地区的经验无时不在证明: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就必须大破大立——大破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大立强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仇和才高调宣示政府的“三不干预”原则:“凡老百姓自己能够解决的,政府决不干预;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政府决不干预;凡社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的,政府决不干预,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为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高调向影响发展的不良现象宣战:“谁损害昆明形象,谁破坏昆明软环境,谁就是跟全市人民过不去,每个人都决不答应!”“掌不好印,就不要掌权”,“谁砸昆明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仇和现象的本质之三,是坚持以一心为民为根本宗旨。认识仇和的人都知道,仇和的“狠”和“硬”主要是针对传统桎梏、针对官员中的不良习气,其目的是为了正风气,优环境,促发展,谋和谐。仇和对普通百姓往往是带着感情工作,带着感情交往的。想当初,仇和从宿迁离任时曾发表了题为“感谢宿迁人民”的讲话,他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总结宿迁恩怨十年:“虽然过去的一切不能假设,也不能挽留住岁月,却可以挽留住岁月留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激励和鞭策,以便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正是这个所谓的政坛“硬汉”的心路历程。他在离开宿迁时很多人含着眼泪,难舍难分。仇和用艾青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亲民爱民心理的真情表白。
很显然,如果我们只从表象上去看仇和现象,就会只能满足于对某个具体工作的讨论,甚至只能局限于对某个具体个性的分析。事实上,每个人的经历、风格、追求不同,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可能相同。仇和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他“强悍”的“方式”,我想,仇和本人也未必希望大家只注意他的“方式”,更不希望大家只学习他的“方式”。只要把握住本质,什么样的方式都不重要,可以是仇和式的“强硬”,也可以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温和”。反之,如果不看本质,只看表象,那么,我们或者对仇和式的“方式”难以理解,或者片面地学习仇和式的“方式”,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
从表面看,仇和到昆明履新才两个月,就在全国引起了热议,他确实站在了风口浪尖。仇和在昆明的一系列举动可以说是改革——改革传统的工作作风、思维定势、落后观念等等。无论是公布领导电话,还是让开会打瞌睡的干部辞职,都是对传统官僚作风的宣战。应该说,仇和在昆明所碰到的问题还不是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比较多的还只是表层的问题,他还没有深入到体制、机制、观念等深层领域施展他的改革才华。那么,这些并不深层的“外科手术”所引起的轩然大波说明了什么吗?我认为,我们不应当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仇和所为的是与非的争论上,我觉得,应当更多地看仇和这些“外科手术”引起的实际震动:其最大的震动是当地的干部和老百姓。就拿大家热议的公开电话号码一事来说,老百姓几乎群情振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它像一把利剑,刺破了多少年来隔在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厚重屏障。”有人说,“公众对此反响强烈,说明公众对公权机关有着一种强烈的‘监督渴求’,‘监督渴求’的背后,既反映了当前公众民主法治意识的成熟,也是公众长期以来的一种情绪释放。”理论研究者们的研究总是很“理论化”的,其实,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用仇和的话说呢?仇和说:“不久前,昆明公布了一批公务员的电话,我们进行了抽查,发现仍有少数打不通。我们党的干部,与群众如鱼水之情、血肉联系,如果连电话都不能联系,何谈血肉联系?公务员是公仆,老百姓是主人,主人找公仆都找不到,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这就是公布领导干部电话号码的真正用心。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共产党与老百姓心心相通的重要结合点!这样一个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举措,能说是站在风口浪尖吗?
仇和说:“要确立这样一个原则:只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民生,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参考;凡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都允许突破。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完善政策。”仇和确立的原则、提倡的精神、倡导的风气,完全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改革的精神,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仇和两次成为新闻人物,两次的境遇完全不同。在宿迁,他是新闻争议的中心,几乎关注仇和改革的各大新闻媒体对仇和都有过批评。而在昆明,仇和则是新闻热议的中心,各大新闻媒体几乎都从正面报道仇和的改革。从有争议的市委书记到受热议的市委书记,仇和展示了他的改革风采,最有争议,是因为他敢于向既得利益挑战;最受热议,是因为他敢于向传统势力挑战!同时,对仇和的新闻关注深刻地表明,我们对改革者的认识,正随着我们对改革的理解逐步深化而常态化。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比改革本身更为可贵!
在现行体制下,仇和这样的领导者是稀缺资源。但只有一个仇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仇和以理性的改革意识和勇敢的实践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什么时候单打独斗的‘仇和’不再是新闻,才说明我们已进入了真正的法治而非人治的境界。”
只有当敢于向既得利益和传统桎梏宣战的改革者遍布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大区域时,仇和才不会成为新闻;只有当改革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日之所思、夜之所想、行之所为的最紧要任务时,仇和才不会成为新闻;只在当改革让亿万人民的富裕愿望成为现实、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时,仇和才不会成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