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11:07:22
收藏:詹泉洲的"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2005-11-26 10:30:00 | By: 汝水边人 ]
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深圳市盐田区田东中学 詹泉洲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表现了出色的才华。诗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诗作。《沁园春 长沙》便是其典范之作。选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的这首词,给了我们无比丰厚的审美内涵。本文力图从多角度解读这首词。
这首词透露了毛泽东冠绝古今的气魄。毛泽东本诗中的写景,富于吞吐今古的气魄。写鹰,是搏击长空;写鱼,是翱翔水中,上下皆极力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写山、林、水等无生命之物也极富生命力,红、染、碧皆作动态,且用“万”、“遍”、“尽”一类表现极致的词语,表现出一种极致之美,透露了冠绝古今的气魄。全词有曹孟德《观沧海》之豪雄,而无曹孟德之苍凉,有李白傲视群伦的气魄,而无其玩世不恭之洒脱,可以说是卓绝古今!
这首词中对秋的歌颂独步古今。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但毛泽东的这首词,却是一曲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尽展了秋的美丽!当然,面对“寥廓”的秋天,诗人也有一丝的惆怅——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但是,从全词来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情怀,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首词的天地之问,特别深沉!一千多年前的屈原,对着茫茫苍天,一连问了一大串的问题。在屈原的天问中,我们读出了千年的沉重、千年的孤独。毛泽东在这首词中,面对大地,也发出了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这里,我们读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但在这惆怅过后,更多的是主宰天地的豪情!与屈原的无奈和感伤,有天地之别!
这首词的数词,富于力学的美感。在这首词中,诗人几次用了“万”字、“百”字,造成了一种非凡的气势。“万山”突出山之多,“万类”突出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万户侯”突出傲视的对象地位很高,“百侣”突出同学少年的人数之多。用“万”、“百”等数词,突出了多、壮、豪等力学上的美感,给人们的视觉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美感。在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中,用万、千、百等数词营造一种豪放、开阔的氛围,已成为其惯用的手法。
这首词的写天写地,营造了一种相当壮阔的氛围。天下之高,无非天也,天下之大,无非地也,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写到了天:“万类霜天尽自由”,写到了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两字之用,给我们描摹了极为壮阔的意境,使整首词的意境变得无比的壮美!在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中,写天写地实属常见,功能非同一般!
毛泽东喜欢水,在这首词中有充分的体现!毛泽东的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名字的“泽”字,即有水字。他喜欢游泳,70多岁了还畅游长江;年轻时喜欢雨中跑步锻炼;在诗词中,也喜欢写水!古人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智慧的人,都喜欢水吧。伟人贤人很多与水有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关云长水淹七军;韩愈水边祭鳄鱼……,等等,无不与水有关。水,给人无边的美感,它可以是壮阔的、净澈的、明丽的、苍茫的,也可以是浩淼的、寂寥的、无靠的……,总之,水,给人很大的审美弹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提到了水,多次提到江,提到了与水有关的鱼、舸等,给人一种很阔大美好的意境,给人无边的遐想……
毛泽东诗词,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为帝为王者,必有过人之气魄。王巢写道:“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那种对大自然生灵的呼风唤雨的指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种帝王气象。毛泽东没有成为帝王,但他被老百姓成为“万岁”,虽无帝王之实,却有帝王之尊。在这首词中,诗人问天问地,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又远非凡夫俗子所能道也!确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
这首词对动词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这首词中,诗人对动词的使用,是十分成功的。“立”、“去”、“看”、“染”、“流”、“击”、“翔”、“竞”、“问”等等动词的使用,使词中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特别是“击”、“翔”、“竞”等动词的使用,使这首词富于视觉的冲击力。“翔”字一用,意境尽出,写尽了鱼在水中之空灵、自由、悠闲,写尽了在其中蕴涵的蓬勃的生命活力!这首词对动词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首词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成功!“寒秋”之寒,写出了秋之寂寥、冷瑟。“万山红遍”之“红”,勾勒出了满山的秋色!“苍茫”两字,写出了大地之大、浩大无边,也写出了世界的广阔、宇宙的广袤、情势的复杂、心事的重重!这首词对形容词的使用,十分成功!
这首词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寒秋、湘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等意象,都十分鲜明突出,给人难忘的印象,诗歌要用形象思维,主席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的内涵意蕴,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多元视觉解读这首词,有助于我们对它的了解。这种工作,应该是有意义的!
-----------------------------------------
《背影》教学札记
读《背影》,已有好多次了。教《背影》,也有好几回了。但每接触一次,都有一场心灵的震动。为什么呢?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实义,华声。”看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电影中的情,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优秀诗文中的情,也是如此。
这篇课文文风朴实、细腻、真诚。驰誉文坛,在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对本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语文界和评论界的见解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作品中四次提到背影,其中有三次都围绕着那次难忘的、买橘子的背影来写的,并且开头和篇末点题照应,因此,以“背影”为题,主旨明确,题意也恰当。一种是认为这是作家创作新颖性的表现,陈孝全、刘泰隆著的《朱自清作品欣赏》中说:“《背影》的着力点自然是父亲,但作者不正面写他的肖像,也不描摹他的面部五官的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背影。”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蒋永济在《背影里的“背影”解读》中否定了以上两种观点,他认为: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创作里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带有明显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化意识也成了朱自清艺术化的方式,《背影》也不例外。作品之所以写父亲的“背影”就是作者潜意识里女性意识投射的结果,而且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之心,催人泪下,成为感动读者的魅力所在。从叙述的对象和角度看,也正因为它写的是父亲的背影——母性般的爱,作者以一种眷念、深情的笔调写作(女性化叙述),也就显得自然、真挚。三种说法,视觉各不相同。但我觉得第三种说法好一些。《背影》中的父亲有慈母般的柔肠,父亲的背影催人泪下,背影成为母性化父爱的影象,牵动读者的心肠。
读《背影》,教《背影》,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总是回旋在脑海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朱自清不仅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又是散文高手,且是诗人。而读《背影》,却觉文章至平至淡,“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炫烂之极归于平淡。”通篇皆用白描,不作任何渲染,然读来却为之魂牵梦萦。
从文中父亲那蹒跚的身影,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平民百姓的缩影。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家国,人民生活在重压之下,个人身世雨打萍。《背影》之所以感人,除了它那真诚的感情之外,我想,在那山河破碎、家国飘摇的岁月里,小人物家庭亲人之间的相濡以沫,顽强地挣扎在苦难的人生海洋中,其奋力拼搏精神,也是感人心肠的一个重要因素。
《背影》的基调是悲凉的、沉郁的。在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黑暗的悲凉阵阵袭来,对那个社会的感受,就犹如一团团黑暗的烟雾充郁于我们的心头,使我们觉得为人的艰辛,特别是一个风雨飘摇社会中的小人物日子的艰难,让我们有所体味。
教学本文,感情投入是很重要的。在老师的范读和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位同学流泪,可见文学作品的感人力量。
---------------------------------------------------------------------------------------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若干不同点透视
——观察中国文学的一个视觉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大自然对人的厚爱使中国人对大自然充满感激之情。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在中国,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方面十分适宜人的生活,一方面十分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哺育了中华儿女的摇篮一直使她的儿女为她唱深情的赞歌。从某种角度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大自然深情的歌手。
在西方,早期人类同大自然搏斗留下了太深浓的痕迹。海上活动及多风多浪的生活使人们一直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成长长大,再加上西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使得他们与大自然有一定程度的疏离感。
在中国,唐宋诗人是多情的,他们几乎用孩子般纯净的眼光看世界。在中国,“见花掉泪,见月伤心”的不仅仅是一个林黛玉,只要受过古典文学一定程度熏陶的人抑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浸泡中成长的中国人,都往往会带有不同程度的多愁善感的气质。在西方,文人学士则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悲剧意识,经常吟唱把玩灭亡和倾覆。而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底层,则比较赞赏大团圆的结局。
中国人往往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较自然、深沉而又内敛。在思维的全面性、模糊性方面和整体性方面有他们的特点。但这种思维特点对于需要精密的科技来讲往往起阻遏作用。而西方人更富于外向性,思维更重于逻辑性,他们的外向性促使他们发现新大陆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理性思维方面,古代中国人与西方人比显然显得差些。从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文论以及其他哲学论著看来,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感悟式的、跳跃的,而缺少严密雄辩的逻辑力量。
西方人更富冒险性、攻击性,在人际交往上更具外向性,在纪律上更严密的,在思维上偏向逻辑推理分析,在个人尊严上更重个性自由的。而中国人则显得保守的、谨慎的、温和的、内敛的、为集体磨圆牺牲自己的、一个人是龙三个人是虫的。
古代中国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西方人相对就有较强的骑士精神和外倾攻击性。民族间的审美情趣不一样。他们的神情和脸部构造似乎也有差别。我们把蹦蹦跳跳的小伙子比喻为初生出来不怕虎的牛犊。崇尚老,不相信年轻人,认为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认为年轻人“年少不知愁滋味”。
诗歌及诗歌生存方式——解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海子是当代中国英年早逝的一位伟大的诗人。1979年,他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一位天才的诗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据海子的朋友说,海子胸无城府,世事观念很淡。海子不是一个刻意做诗人的人,而是一个一心一意写诗而绝少其它杂念的人。苇岸在《诗人是世界之光》里写道:“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作为艺术家的海子,既有着农家子弟温和与纯朴的本色,又表露着因心远而对世事的不谙与笨拙。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以诗歌的生存方式生活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500首抒情诗,7部长诗计200多万字的诗文作品。
天才的诗人自杀了,谁又能想到呢?这位天才的诗人曾经是如此地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选入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我们进入海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面窗子。
作为伟大诗人的海子,其精神世界是十分矛盾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对抗状态。这位天才的诗人,在他的穷天极地的探寻中,不时有一道道智慧的闪电划过心灵的沉重之门,亮出了一道道奇异的色彩。而又有谁能想到,海子是在肩负着多么沉重的黑暗的闸门呀!对绝对理想的追求,让海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智慧的痛苦中,他曾想逃脱,想直面尘世生活,拥抱尘世,“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想过尘世的生活。但是,诗人是矛盾的,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气质总是改不了。他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他的心灵深处,是如此地渴望着面对大海,这里春暖花开,美丽无比。这里,未尝不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海子的绝对理想,为诗歌献身的一种精神追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麦子”这一独特的语词,在诗中,它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作为一种意象,“麦子”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连结这一语词的还有“家园”、“土地”、“太阳”、“大海”等一系列意象。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大海显然寄托着海子的理想。大海,浩淼而单纯,伟大而清澈,各种闪光的理想都可以在它的上面自由地翱翔。大海,一次次给海子以信心、以力量,以形而上思辩的广阔的空间。面朝大海,事实上就是面对理想。诗人以诗歌的方式生存并燃烧自己,是痛苦的。因此,海子希望自己能回到尘世生活中来,“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享受到的瞬间的巨大喜悦,让朋友和亲人分享,让每一个人分享。然而,每一个人是否又能读懂海子,理解海子呢?海子希望自己融入这个尘世之中,让自己也享受一下尘世的幸福,然而,他发现,他是不可能融入滚滚红尘中了。他默默地为他人祝福:“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他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发现自己只能选择这一种诗歌的生存方式,并且固守自己最后一块精神的家园,扛起黑暗的闸门,为自己的灵魂的铁笼子透进丝丝亮光。
海子在穷天极地的思考中,常常有巨大的痛苦来袭。当他对生存的意义感到虚空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留给我们一连串沉重的思考。而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永远在大海的彼岸,向我们微笑。
《羚羊木雕》教学杂记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孩子的世界是洁净的,孩子的天空是明丽的。孩子之间的交往,没有大人那样强的功利色彩。孩子们往往更重情,大人们往往更重利。古往今来,不少诗人讴歌童年,讴歌童贞。李白写道:“``````,两小无嫌猜。”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童年游乐图。到了后来,我们长大了,在成熟的同时,我们也失掉了很多很多。
《羚羊木雕》里的“我”,有着水晶一般的心,幼小的生命傲笑在生命的枝头上,正葱茏着一片嫩嫩的绿意。这样的一颗纯真的心灵,需要我们大人去呵护,去关心,去爱怜。然而,文中的“我”低头不敢面对大人,声音发抖,哭着喊出来,就是因为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我”的朋友,在自己父母的重压下,犹如一片枯黄的落叶在西风中萧瑟。孩子的心灵世界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作为大人,应该反思,应该冷峻地审视自己。大人的重财轻义,使得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朋友。孩子垂下眼睛不敢看自己的朋友,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责呀!文章的结尾有一句话,引人深思:“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孩子没有错,错在我们大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仿佛受了一场童心的洗礼。但愿大读者们能从“我”的心灵呼唤中,悟出一些真理。让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孩子们,不仅仅是从物质上关心照顾,更多地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给孩子们多一份关爱,让他们纯真的心灵,在一片纯净的空间飞翔。不要太早地掉进世俗的泥潭。
文章对“我”的父母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文中除最后一句“这能全怪我吗”相对较为明显地表达这么一种意思外,全文所持态度隐蔽在其中。恩格斯说:“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诚哉斯言!
本文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都很成功。特别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腻入微、哀怨动人,震撼我们的心灵。
本文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面发光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灵魂,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而对青少年学生,本文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逻辑、情感推演。
大人们在小的时候,大都是重友谊,重感情。后来由于太多的磨难,心灵便起了茧,就不再随便相信人了。不那么重友谊了。
我国有重友谊的传统。李白写诗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得多好!〈〈诗经〉〉中有诗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千年之后,仍闪烁着它的光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故事,光耀日月。对于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应该把握好导向。
教学本文时,应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威尼斯》教学杂记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阶梯坡度,让学生慢慢爬坡,并朝着一定的高度前进。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不沉醉在一时的胜利之中,而能够不断进行艰难的跋涉,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职高生踏入高中门槛的第一节语文课,扑面而来这篇《威尼斯》,实是难了一些。此文有相当难度,推门进来,奇峰独立,要瞪眼弯腰吃力爬坡,实是当头一棒。似是欠妥。
职高教材的编写有些令人失望。没有较好的配套练习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今天看了一篇作文《劣马手记》。听“劣马”披露心迹,我的心一颤。再回到教室看看我的劣马,扪心自问:“如何才能对得起他们?”
有学生问,“怎么第一炮又是老朱的文章?”他们不知道朱先生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笑。
我问学生:“朱自清的老父亲的背影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印象?”学生答:“弯腰驼背的样子,印象蛮深的。”一笑。
对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许少有成功的欢乐,换言之,自信心较差,对学习少有兴趣。因此,应该首先着重注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应该尽量把课上得生动一些,活泼一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生机盎然。
同学们对白居易的《忆江南》很有兴趣。看这老师摇头摆脑地背,也跟着摇起头摆起脑地读起来,脸上写满了笑意。
朱自清文章中有些句子相当欧化,就是说,在现代文学的早期,朱自清等人没有很好地把欧美摩登语言与中国的实际很好地相结合。最典型的数李金发,这是一个汉语基础不是很好的诗人,竟然出了名,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有学生问是不是每篇文章都有文眼。我说:“文眼者,文章之眼睛也。照理每篇文章都要有的。但是,有时作者忘了给文章装上眼睛,于是有的文章没有了眼睛。但多亏有些文章没有了眼睛,不然,刘国正等人编教材,工作量多大啊。每一位高手都得罪不起呀!”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真好,再平庸的作家,舞弄一下比喻的枪,都立即会赢得阵阵的喝彩。中学生不掌握这种方法,实在是一种严重的遗憾!
老朱是作文的高手。你看他的用词,越看越可爱。怎么中国方块文字,到了普通人的手中,就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呢?
老朱有时很文雅,有时也用些口语,声声口语,犹如山歌进入〈〈诗经〉〉,俗极,雅极。
朱先生说那建筑“简截”、“不罗嗦”、“痛快”,建筑线条之鲜明流畅马上凸现我等脑海。若换成一平常句,则是一大遗憾。
有的同学不知道这样写的意思,他们只知道骂人很痛快,吃麦当劳很痛快,怎么能说地王大厦的建筑很痛快呢?一个筋斗跳进大梅沙海水才痛快呢!把电脑打得发热才痛快呢!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初期浪漫派诗人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 受过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影响。他们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进行了改造 ,使“我”拥有神的无穷力量 ,正因如此 ,他们感到自己是强者,对世界、未来充满信心 ,这使他们的诗染上了乐观的情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说过:“诗人底宇宙观以 Patheism(泛神论)为最适宜。”①“泛神论便是无神论。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 , 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②既然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 , 与大自然化为一体 ,死亡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瞬间永恒的精神 , 倒是跟庄子的思想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庄子“把有限相对的感性世界与无限绝对的净土(印度)、理念世界(西方)合而为一 , 从而以使一切都归于混沌的‘天人合一 \\\'来解脱生命的痛苦和死亡,使人在有限相对的感性现实中就达到了生命的无限绝对的永恒。”③此外 , 初期浪漫派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受尼采、叔本华、庄子、儒家思想、英法德浪漫主义诗歌等的影响。本文集中考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初期浪漫派重要诗人的郭沫若诗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少年的时期的郭沫若就由于多重的失望而开始思考生死问题了 , 他的《澡堂狂吟》表现了厌世思想。 1914年初,郭沫若满负身心创伤来到日本 , 但饱尝了由孤独、婚姻的失意及受岐视而带来的悲哀和凄凉 , 死之精灵又飘进他的心灵深处。人生本来应享有天赋人权 : 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幸福。而如今的世界却是“屠场 ”、“囚牢”、“坟墓”、“地狱”(《凤凰涅槃》), 如此的世界,如此的社会,只能使人多活一天就多一份耻辱与痛苦 !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不管个体生命在生的瞬间是平淡或灿烂 ,都逃不过死亡。既然死亡是必然 ,那又何必在这悲惨世间苦苦挣扎、跋涉 ?! 有了这种对死亡的超然情愫,郭沫若才会把死神当作自己久别的情人来拥抱、亲吻、爱恋与渴盼。“我心爱的死 ! 我到底要几时才能见你 ?\\\"(《死》死亡,对郭沫若来说 , 死已不再是悲剧 , 而是解除一切烦恼、痛苦与不幸的灵丹妙药。叔本华曾说 ,死亡是对无法生存的现实的一种背叛和反抗。联系郭沫若死亡意识产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 ,在郭沫若死亡意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生的执着和依恋 。正因为如此 ,才使此时的郭沫若没有完全走向颓废消极甚至自杀的道路。
“悦死恶生”作为对生命的反动 ,乃是庄子的发明。庄子认为 “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④庄子的观点对崇拜他的少年郭沫若的死亡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 ,郭沫若又写道:“偷生实在苦 ,决死复何难。”(《郭沫若旧体诗词集》)可见,少年郭沫若也并不是真的要拥抱死神 ,从这里又可以看出他的死亡意识又有别于庄子。少年郭沫若 “悦死恶生 ”的死亡意识 , 其实正是个体生命忧患意识的觉醒。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死亡观 , 是以宗法伦理秩序和群体价值为视点,更兼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义殉身精神。这种超越个体生命进入崇高道德范畴的生死观和生命价值取向,淹没了个体生命死亡的忧患意识。因此,郭沫若这种忧患个体生命的死亡观无疑是对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死亡意识的反动。把生命的价值取向由群体转向了个体 , 由儒家的外在事功的追求转向了内在心性的自足。
五四运动爆发后 , 郭沫若从黑暗如磐的中国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 在致宗白华的信中,他说:“我如今却除了法门 ,我要朝生处走了。”⑤五四时期郭沫若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 首先表现在他认为死是生的创造前提。巴霍芬在《原宗教与古代的象征》中指出 :“死是生的前提,只有在此关系中,即在不断的毁灭中 ,创造之力才会生机勃勃。从而,生成与消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在生与死的永恒交替中 ,才有不断超升的生与死的永恒之流。郭沫若在《女冲之再生》中 , 借众女神意象传达了这种哲理内涵。面对被那些 “武夫蛮伯”糟蹋得稀烂的宇宙天体 , 众女神毅然让旧的宇富烂去 , 而要“创造一个新鲜的太阳”。
在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 ,面对有如地狱般的宇宙 , 凤凰不顾群鸟的嘲笑,毅然点燃熊熊大火 , 慷慨赴火 ,企望在死灰中获得永生。当凤凰高唱 “更生歌 ”之际 ,“一切的一 , 更生了 ”。腐败、黑暗、充满残杀的宇宙变得“自由”、“新鲜”、“欢乐”。在郭沫若看来 , 死不过是未意识到的沉没。死对人来主 , 有如音乐一般 ,它是一种甜柔的渴求。死并不是最后的外在的终结 , 而是当下瞬时存在的一部分。同时死的胁迫把生命从真的麻木的沉沦中唤醒 , 促使它投入最后的超升。在死的时刻 , 生之大门才敞开它生命的全部现实性。所以郭沫若要高擎“破坏”之大旗 , 渴盼“毁灭 ”, 崇拜 “力”, 要“不断的毁灭 ,不断地创造。”
对生与死的创造关系 , 尼采曾作过极端的推演 , 他说 :“我告诉你们完成使命之死 , 这种死激励着活的人 , 这种死将成为活着的人的誓言。完成使命的人欣欣然 ,在满怀希望和立下誓言的人的簇拥下,去了结自己的死。”⑥郭沫若十分赞赏这种高度自觉的死亡意识 , 在《棠隶之花》中 , 他借聂嫈之口唱出死亡圣歌 :“不愿久偷生 ,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 , 救彼苍生起。”这种将个人生死观自觉地纳入民族生死存亡之中的死亡观已经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
求生避死是个体生命的本能欲望 ,面对死亡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脸不改色心不跳的 , 常有变节偷生的事发生。郭沫若认为 ,个体生命的贪生怕死心理会导致卖友求生 ,对革命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郭沫若在歌颂死是生的创造前提之际 ,也没有忘记歌颂那些视死如归、临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在抒情诗《胜利的死》中 , 郭沫若歌颂了司克司威尼绝食而牺牲的以身殉义的壮举。
在郭沫若这个时期的诗歌中, 还出现了歌颂“美丽死亡”的名篇。他的《蜜桑索罗普之夜歌》中,借神话中的人鱼泣泪成珠的典故 , 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传统文化中那种苟且偷生的人生哲学 , 赞美在飘渺的银辉中坠落了的星辰 , 赞美那种有价值的牺牲。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反映了一个知识份子在风雨飘摇岁月中的心路历程。
注释:
①《三叶集》第12页。
②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③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④《庄子集释》。
⑤《三叶集》。
⑥尼采:《扎拉图斯特如是说》。
他为什么在黑夜中远去?——窥视海子灵魂深处
深圳市田东中学 詹泉洲
北**律系的天才诗人查海生 ,于 1989 年3月26 日卧轨自杀 , 结束了他 25岁的生命。这位青年诗人遗留下大量以海子为笔名所写成的作品。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 , 一个诗人自杀了 , 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对诗人自杀的原因 ,人们有许多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 , 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 , 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 , 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 , 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美国学者奚密对海子之死的评价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否这个雄心万丈的计划①损害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身心健康 ? 是否为了创造这篇超级史诗,他加给自己难以承受的压力 ? 是否孤独离群的生活所造成的极度抑郁令他无法继续其创作计划 ?是否, 如西川向笔者透露的 , 海子对‘天才早夭’的浪漫式的执迷使他陷于其中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顶言 ?”② 我还是比较赞同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对海子自杀原因的看法。四川在《死亡后记》③一文中对海子自杀原因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考察 ,他认为,导致海子自杀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自杀情结。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 , 他曾于 1986年自杀未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 ( 如发表于 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 , 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甚至 ,海子还与其友人谈过自杀的方式。海子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 , 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并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2)性格因素。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爱干净 ,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理想爱情执着。(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使他对人世间的温情和生之乐趣惑受少了。(4)荣誉问题。和所有中国现当代诗人一样,海子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中某些人对诗人的不信任 ,以及某些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曾受过不少的诽谤和攻击。(5)气功问题。练气功练出了身体上的一些问题 ,出现幻听、幻觉等 , 影响了他的写作 ,破坏了他的心情,这对于一个视写作为自己生命的人来说 , 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6)自杀导火索。海子的不如意的爱情生活或许是导致海子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7)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海子那一种燃烧自己青春激情方式的写作,或许是把他自己推进这个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的黑洞里去的。
我认为 ,导致海子自杀的最根本的原因 , 来自于他对世界的真正绝望。
绝望是一超越性的主题,它与作家对存在的深渊体验有关。而且 ,绝望也是一种最为黑暗的与死亡非常接近的心理体验。只有对生存境遇有超前敏感的人,才会预尝绝望的滋味。
绝望的诞生 ,来源于生存根基的朽化和世界中心意义的沦落。海德格尔将我们的生存世界描述成是天、地、人、神共存的四重结构。而在我们这个“贫乏时代”里 , 面临的却是这样一种境遇:神的缺席。诸神的逃离,就意味着黑夜降临了。自从 “三位一体”的赫拉克勒斯、狄奥尼苏斯和基础离开了世界,世界历史的黄昏就沉入黑夜 ,并且蔓延着它的黑暗。再也没有一个上帝还能把人和物聚集在一起 ,统摄在一起 ,在其中安置世界历史和人的寄居之处。神性的光芒从世界历史中消失 ,人生在世的留底丧失了根基。海德格尔用“世界之夜”的比喻来描述这种存在境遇 ,它也是迄今为止有关绝望的最真实的表述。“世界之夜”的主要特征是对意义中心的离弃 , 从而呈现出一种世界的无意义化——或者说是虚假意义对世界的填充。当意义丧失之后 , 虚无便产生 , 绝望就是对生存意义之虚无的一种精神态度 ,它直接与生存的终极发生关系。在我们这个焦虑不安的时代里 , 绝望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病症,文学对它也无法回避了。
绝望的尽头就是地狱之境 ,那里只有死亡和毁灭 ,救渡之路在何方 ?设若在绝望的背后没有反抗绝望的态度 , 我们就不能在存在的深渊里
获得一块向上一跃的地基 , 而会越陷越深,直到死亡的到来。
让我们考察一下海子诗歌文本。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麦子”一独特的语词 ,在诗中,它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作为一种意想,“麦子”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联结这一语词的还有“家园”、“土地”、“太阳”、“大海”等一系列意象。如海子《答复》:“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 被你灼伤 /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这里,我们可以读出海子的焦虑和不安。“天、地、人、神”四重结构的世界,曾给人们无边的温暖 ,但神的缺席 ,使世界的黑夜早日降临 , 站在这没有神的世界 ,纵使站在芳香的麦地上,站在太阳光芒下,仍然感到痛苦和不安 ,这就是现代人的不幸。当然 ,海子在绝望面前 , 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一直束手无策的。他写过《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提出过 :“人诗意地牺居”。诗哲荷尔德林怀着沉重的心情唱出 : 人离弃了神灵 , 离弃了那给人类行为以力量和高尚、给痛苦带来欢乐、以默默柔情温醉城市和家庭、以友谊温暖同胞的神灵,离弃了充满神性的自然 。从此 ,人畏惧死亡 , 为维持牡蛎一般的生活而甘受一切耻辱。人离开了神灵,就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感 ,就是由于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赶出了人的心房 , 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要是有谁看到你们的诗人 ,看到你们的艺术家以及所有那些还在尊重神灵、喜爱和保育美好事物的人 ,就会伤心。这些好人们 !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就象是异乡人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④
无家可归感正是本世纪西方社会中那些追求有价值生活的人们的普遍感觉 ,并成为普遍吟唱的主题。在一百多年前 ,荷尔德林就预感到了这一灾难会出现。荷尔德林预感到 ,技术功利的扩展 ,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 , 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 ,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 流落异乡 , 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结束自己。本世纪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自杀,就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各种政治、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还只是一种外部现象;失落自我 ,没有归属 , 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正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正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沁园春·雪》六扇屏 《沁园春·长沙》六扇屏 毛泽东《沁园春·雪》六扇屏 《沁园春·长沙》六扇屏 毛泽东《沁园春·雪》六扇屏 《沁园春·长沙》六扇屏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形象多元”,勿忘“形象主元” 教育专家解读高考改革趋势:分类考试多元录取 毛泽东《沁园春·雪》六扇屏 《沁园春·长沙》六扇屏(刘学新先生) 长沙将建成我国最大毛泽东雕塑 《沁园春 长沙》(1925年)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萧延中解读晚年毛泽东 萧延中解读晚年毛泽东 萧延中:解读晚年毛泽东 解读毛泽东“三年大跃进” 长沙拟建183米高毛泽东铜像,超自由女神(长沙晚报 2005-10-31) 长沙毛泽东雕像完成精修可防雷抗震(图)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毛泽东初恋情人大揭秘 恋人竟是长沙著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