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巨资打造的农博园自举办七天农博会后,便陷入长时间“沉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45:43
斥巨资打造的农博园自举办七天农博会后,便陷入长时间“沉寂”——
偌大一个农博园 清清冷冷盼开发
现状: 14人看管30万平方米“空旷”农博园
利用: 5万平方米大展馆只一家物业公司在办公
产权: 归属问题悬而未决
■记者 刘佳雪/报道
2009年1月4日,新年后的首个工作日,整个城市的人们再次陷入新一年的忙碌之中,而距离长春几公里外的农博园却依然寂静无声,仿佛进行着一场持久的冬眠。穿过曲长的柏油路面,在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记者再一次走进农博园区,探访这里的一草一木。刚劲的北风吹过,卷起地上的雪花漫天飞舞,在农博园的尽头是四座大型展示棚,就在五个月前,这里还是人流熙攘,许多人为争看奇花异草远道而来。而此时这里留下的却是园区内无尽的落寞和园外人们对农博园的无尽猜想……农博园到底用来做什么?投资达6个亿的农博园难道一年只热闹7天?
现状
农博会后落寞无声
从长春市卫星广场乘坐轻轨车,十几分钟的车程后,在净月大街一侧有一农博园站,这里距离净月潭森林公园不足两公里远,风景秀丽,是农博园的所在地,也是长春市政府确定的农博会永久举办地。2008年8月,伴随着第七届农博会的正式移师入住和“农博会,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业奥斯卡”的口号,这块濒临净月潭却游离于城市边缘的风水宝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期待和憧憬。8月26日,农博会正式召开,拥有“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美誉的全新农博园也在此时正式走入人们视野,170余万的空前人潮足以显现当时农博会的盛况。
“观新型农业,赏奇花异草”怀揣观奇心理的人们结伴而来,每天数以十万计的人潮和车流一时让农博园周边的净月大街、世纪广场等街路陷入堵塞……9月2日,农博会闭幕第二天,长春迎来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为了满足远道客人的参观需求,农博园会后继续开放了数日。短短几日后,花艳草绿的农博园在秋日下开始“卸妆”。10月23日,农博会闭幕一个月后,当记者再次来时,这里已是一派秋收景象,售票室变成了临时“打更”用的休息室,最初提出的“打造永不落幕农博会”的口号,也在此时变成了一句空谈。
14人看管
30万平方米农博园
相隔一个月后,12月11日、1月4日,记者分两次再探农博园。12月11日,记者眼前的农博园还保持着两个月前的场景,收割后的稻秆、玉米秆成垛堆积在田埂旁,路旁散落着的被风霜抽打过的茄子、小西瓜。经历了热闹到沉寂的看守人员告诉记者,农博园又恢复到了没开发前一样的寂静。
1月4日,记者再次来到农博园时,这里已是白雪茫茫。在空无人烟的园区门口,两位老人正坐在“休息室”内悠闲地聊天。见到记者来,他们很惊讶,说起农博园的变化,老人一脸懵懂。“变化?还是那样,你这不也能看见。”“最近是否有人来过?”记者问。“前段时间,农委有人来过,最近没人来,没事谁能上这来啊?”老人告诉记者,整个农博园区,除展馆外,只有14人在这里看守,由于相互距离太远,只有吃饭时才能看见。为了防止有人偷盗园区设施,夜间在园区的展示棚周边还设置了两人巡逻岗。
积雪覆盖一片平地
“这有啥采访的,没花没草的……”对于记者的来意,两位负责看守园区的老人非常不解。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老人指引记者走到了四栋现代农业展示棚,在这里,昔日的花草争艳已不在,唯有挂着铁锁的大门紧闭。“珍奇植物观光园”“农业高科技展示棚”……透过挂着冰凌的玻璃窗,看到里面已变为平整的净土,除了工人们采摘时留下的几片花果残叶以及展示棚上方的大红字可以显示它的身份外,几乎无人知道这里曾经种植过花草和瓜果。
在其中的一栋展示棚的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上百盆空闲的花盆,一辆小型的手扶拖拉机停放在展馆的最中央。负责看守的老人说,这些物品都是展会后,工人们放进去的,妥善保管,准备下一届展会上用。在两栋展示棚顶部和中间过道,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每次下雪,主要道路都有人清扫,这些角落根本不走人,也就没有清扫。”老人告诉记者,尽管农博园展会后再没有开发利用,但设施的维护一直有人在管理。这些负责管理维护的人员属于政府的临时雇佣人员,职责仅限于展示棚和外展场,不包括两大室内展馆,因为那里归中信城的物业公司管理。
5万平方米大展馆
只一家物业在办公
而所说的两大室内展馆距离展棚区不过百米距离,第七届农博会期间,往来其间的人熙熙攘攘,而此时只能用“人迹罕至”来形容。展馆占地5.6万平方米,共分为6个展厅。通往展馆区域的正门已经关闭,门栏上贴着“展馆设施设备检修中,行人及车辆禁止通行”的黑色字样。在主展馆的后方,开着一个小侧门,见有人走近,两名女子从门一侧的小亭子走出,要求表明身份。当记者表明来意后,其中一名女子告诉记者,整个展馆区目前只有中信集团的物业公司在办公,除非与物业公司有业务来往,否则不允许进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两大展馆的6个展厅仍在供热,展馆区域目前仅有一个展馆内有物业公司在办公,偶尔,中信集团还会在此开会。
调查
产权归属悬而未决
一个农博园分成两个单位管理,展馆园区后续利用开发又迟迟未进行,对此记者采访长春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中信集团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统一说法就是关于产权归属。早在2008年第七届农博会闭幕时,长春市即表示,要对长春农博园的产权归属、经营主体、利用方式、管理体制等进行认真研究,重点要对农博园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设计。而时隔4个多月后,对于产权归属,中信集团工作人员仍以“暂时没有明确”作答。对于展馆园区后续利用开发未进行,中信集团工作人员表示,产权归属问题是未开发经营的原因之一。另外,后续利用经营是一个长远细化的工作,需要制定详细计划才行,目前公司已有相关团队在着手相关计划的制定,但目前相关细节还不方便介绍。
声音
6亿打造农博园 如此闲置太可惜
而对于农博园来说,尽管在没有农博会举办时几乎被人遗忘;尽管它的开发利用与市民的生活并无太多的直接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对于农博园的开发及室内大型展馆的利用现状,仍有许多人在持续关注,并赋予它很大的期待和信心。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省政协委员付诚就是其中一位。农博园已建的一期工程——农博园的主、辅展馆及室外展场,总投资额达到6亿多元。仅室内展馆面积就达到5.6万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积32万平方米。“这样大的展馆闲置不用确实有些可惜!”付诚认为,无论是农博园的建筑构造还是设施设备都具备很好的利用价值,如果能通过政府的引导“牵线搭桥”,将其推向市场,对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不仅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能实现资源盘活。
“我认为农博园完全可以走旅游开发和会展的开发方式!”对于农博园的今后开发,付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扶持,将各大会议在此举行,在农博园闲置期间,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为会展中心的一个辐射地,成为政府、企业交流交易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园区的黑土地资源和展棚设施,在闲置期间,将部分展馆打造成具备南北风格的旅游看点,向游人开放,与净月潭的冬季滑雪旅游形成互补……”付诚说,无论是哪一种发展,都应以不改变农博园的基本模式和用途为前提。付诚最后提到,农博园的利用开发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以政府带动来发展才好。
“投资6亿元的农博园一年只热闹7天?”对于农博园的“落寞”现状,许多人发出类似的质疑声,不同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市民,有人认为“可惜”、也有人认为“浪费”,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流露出人们对这个誉满世界的“明星园区”的深深期待,还有对园区没来得及开发利用的心痛和焦虑,沉寂了5个月的农博园,明天究竟该怎样,很多人在设计、在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