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蒲县斥巨资建“山寨鸟巢”舆情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46:07

山西蒲县斥巨资建“山寨鸟巢”舆情观察
时间:2010-07-20 08:06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核心提示:继安徽阜阳、云南昆明“山寨白宫”,江苏赣榆县“山寨天安门”,江苏阜宁县“山寨中国馆”后,近日,又一山寨知名建筑闯入了公众视线。这次被曝光的是山西蒲县的是“山寨鸟巢”——蒲子文化宫,该县为了这一山寨建筑投入了可支配财政的至少三分之一。这些山寨建筑的层出不穷,屡拆不止究竟因何而生,媒体对此众说纷纭。而地方官员在回应此事时“如果有问题,上级会来查我们的”的言论也成为了各方争议的焦点。
【舆情传播】
●网友最先爆料,部分网帖遭删除
6月28日,网友“何日得见青香木”在天涯论坛天涯时空版发帖“一个县委书记和他的天价鸟巢”,图文并茂地记叙了“山寨鸟巢”的“雄伟”之势及所在地蒲县的财政状况,贴文称,“在公开资料中,该文化宫被称是一座以剧场为主,文化、图书、健身为辅的综合性场馆,是该县一座新的标志性建筑。该工程前身本来是投资4000万的文化广场,但在2008年3月任蒲县县委书记的乔建军的指挥下,工程膨胀变形。知情人士称,蒲县为这个‘鸟巢’的投入已经从最开始的4000多万到8500万最后到惊人的2亿多元。这个小县城对外号称的可支配财力只有3亿多,包括承担公务员开支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项支出。”
该贴发出后在网络间引发强烈反响,各大论坛纷纷转载,在百度中搜索“一个县委书记和他的天价鸟巢”可得网页305篇。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天涯时空版原帖,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论坛如新浪论坛、搜狐论坛中转载的贴文均被删除。
●媒体小范围介入未引起强烈反响
7月5日,《羊城晚报》网事博览版刊文《山寨鸟巢”现身小县城》,成为首个公开报道这一事件的传统媒体,文章截取了原帖部分信息及一些网友的评价。次日,《羊城晚报》的评论文章《“山寨鸟巢”:山寨不雷人,雷人在天价》也被小范围转载,但此时传播主力仍较为单薄。
同日《三湘都市报》刊文《山西一小县城造“天价鸟巢”》称,县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该项目是2008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建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1亿元。文章同时报道了当地政府的初步回应:蒲县国土局办公室赵姓工作人员表示,蒲子文化宫的原址是县城的一个休闲广场,为建蒲子文化宫,将原休闲广场拆除了一半。而蒲县宣传部张姓工作人员则称,目前正处于人事变动时期,不接受任何采访。这篇报道同样未引发太多关注。
7月7日22时许,《成都商报》在蒲县采访的记者李建军在其新浪博客中发表博文《正采访蒲县“天价鸟巢”,可能遇到生命危险》称有持刀男子试图闯入其宾馆房间。这一消息因被知名律师浦志强在凯迪社区及个人博客中转载而受到关注。

媒体报道日变化趋势图
(单位:篇数 来源: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
●当地官员雷人回应迅速吸引舆论眼球
事件舆情传播的转折点出现在7月8日,新京报网即时新闻《山西蒲县投入亿元建“山寨鸟巢”》报道了当天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保对“山寨鸟巢”的回应:王安保表示,前几天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帖子,但县里不打算回应。县里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牵扯精力。他称“如果有问题,上级会来查我们的。”而针对财政收入2亿投入1亿建文化宫是否劳民伤财的提问,王安保表示不愿多说。文章还报道了记者李建军遇险一事,称这一消息被蒲县公安局副局长郭玉海证实。该篇文章连同《云南信息报》的摘编文章《小县城花1亿建“山寨鸟巢”》引发了媒体第一波转载潮。
7月9日,《新京报》将前一日的即时报道重新整理以《山西蒲县斥资亿元建“山寨鸟巢”》为题登载见报。文章引发剧烈反响,被各大网站转载159次,转载标题中不时出现“有问题上级会查”,“记者称采访遭威胁”,“被指劳民伤财”等关键词,有网站甚至以同篇文章换上不同关键词的标题重复刊登,当日相关报道量达到舆情监测期的峰值231篇。有声媒体也介入此事的报道,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于9日23时41分报道这一事件,并邀请著名评论员叶匡政对此进行点评。
值得注意的是,7月9日《广州日报》刊发动态文章称,记者了解到,之前官方公布的数据与网帖所言一致,是2个多亿,但在网络曝光后,当地多次更改造价口径,从2亿多元,先减至1亿多元,如今是9000多万元。而此前网帖爆料提到,知情人士透露蒲子文化宫投资由4000万元增至8500万元,再膨胀至2亿多元。这一减一增之间,颇耐人寻味。
7月10日,动态性报道被评论性文章所取代,相关报道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京华时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山寨鸟巢里的权力迷失》及《长江日报》连续第二篇时评《“有问题”只有上级能查?》被转载次数较多。
【媒体观点】

●官员升迁路倚仗政绩工程
7月11日,《中国财经日报》刊文《2亿建“鸟巢”文化宫如此“打脸充胖子”为哪般》称,保吃饭、保运转都有些困难,蒲县为何要“打脸充胖子”,斥巨资来建“鸟巢”文化宫呢?无外乎缘于部分官员头脑中的所谓政绩观,因为形象工程最能直接表现所谓政绩。不知这些官员看到那些蜗居在窑洞里的居民、因看不起病而痛苦呻吟的百姓,会作何感想?他们还会陶醉在自己的所谓“政绩”作品中吗?
●对权力顶礼膜拜催生建筑模仿
7月10日,《京华时报》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山寨鸟巢里的权力迷失》称,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大肆兴建山寨版建筑,早已脱离了建筑学意义的范畴,因为他们所山寨的建筑无不具有权力符号的隐喻,兴建山寨版建筑实际上暴露出这些官员的权力谵妄的冲动。
7月10日,《长江商报》刊登五岳散人评论文章《山寨鸟巢会如何收场》称,建筑上有一种模仿的做法,可能是为了通过仿造某些建筑而达成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是因为这些人心目当中有太多权力的影子,哪怕是在这里建设一个山寨的权力象征也是好的。而这种对于权力发自内心的顶礼膜拜。
●背后或存利益黑洞
7月9日,《钱江晚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山寨鸟巢”,孵化哪种“好鸟”》称,花占财政收入近一半的巨资打造一个文化宫,就是过上了文化生活了?还是这个文化宫另有玄机?群众的眼睛不是雪盲,而是雪亮的。这么个山寨鸟巢于公无益,于私未必无用。就有一部分觉悟高的群众质疑了,盖这么一个工程是否帮助一些官员获取机会中饱私囊、收取回扣和贿赂呢?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倒是宁愿相信山寨建筑仅仅是官员们拍拍脑袋就产生的形象工程,而不是他们深思熟虑、精心算计后才出炉的牟利工具。蠢不可怕,看上去蠢实则精明就太可怕了。
●吸引关注原因:超高财政支出比
7月6日,《羊城晚报》刊文《“山寨鸟巢”:山寨不雷人,雷人在天价》称,这个“网闻”之所以还那么吸引眼球,原因与其说是“山寨”因素,不如说是由于“鸟巢”建设与当地财力的关系。
●官员雷人回应遭媒体讨伐
“上级会查”怎成公众监督的进入壁垒?
7月10日,《燕赵晚报》刊文《“上级会查”是公众监督前的官僚门槛》称,王安保的回答让人“茅塞顿开”,即蒲县的山寨“鸟巢”到底有没有问题,公众说了不算,质疑也没有用,真正能够左右山寨“鸟巢”命运的只有“上级”。“有问题上级会查”就像是一道横亘在公众监督面前的官僚门槛,任由公众质疑得沸反盈天,那些“只认上级”的被监督者依然可以两耳不闻“世”外事,我行我素。一句“有问题上级会查”,不仅置公众知情权于不顾,更是轻蔑公众监督的不经意流露。
无视民意的回应属“山寨思维”
7月10日,《广州日报》刊文《“山寨鸟巢”源于“山寨思维”》称,官方回应言语之中不仅透着权力的傲慢,而且还透着“山寨思维”的味道。所谓“山寨思维”,即偏离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执政思维。其特点是,打着“民生”的幌子,大搞“伪民生工程”。该不该建“山寨鸟巢”,理应问计于民,多方征求意见。而“不用多说”的回应无疑是在剥夺群众的话语权。绕过民意的“山寨鸟巢”无疑是“拍脑袋工程”。可见,官员头脑中有什么样的执政思维,就会打造什么样的工程。
【网民观点】

网民观点分布(抽样贴数:53条)
中饱私囊才是真(26%)
腾讯淄博市网友“小桥流水”:为啥地方官员喜欢搞形象工程?因为只有搞工程,才有政绩和油水,才有行贿和受贿,才有回扣和礼金。
搜狐网友:这个有两种可能:1,某位大师说了,只有搞个鸟巢,官运才能亨通,一把手算过的;2,那就是灰色收入,这个投资,灰色收入灰常多的啊!
网易江苏淮安网友(IP:117.95.*.*):据说投资两亿,实际投资一亿,也就是说一亿被人分了?
形象工程为政绩服务(25%)
七一社区网友“武西奇”:对一个财政收入不到3亿,却要花2亿元来建造“山寨鸟巢”的蒲县来说,财力明显捉襟见肘,“米”量明显不足。但是,蒲县党政领导敢于大胆“创新”,无视困难,向企业借钱给公务员发工资。避免“鸟”因财死,人因食慌现象发生,确保“山寨鸟巢”工程继续向前推进。“鸟巢”建了,但政府形象没了,民心丢了。
和讯博客网友“朱永华”:大凡一个地方的形象工程基本上都要冠以民生工程的招牌,以此来忽悠群众,给当地老百姓画出一个美丽的馅饼,山寨鸟巢也不例外。当物质生活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强调文化生活只能是空谈,小县城建成如此豪华的蒲子文化宫,谨以此就能把小县城的城市品位提高起来,着实有些牵强,如果说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倒不如说是为了给当地官员树形象,为富贵一族提供享乐的腐败场所
官员眼中只有上级(21%)
强国博客网友“逗号”:相信公众都能心领神会王安保的潜台词,要查“山寨鸟巢”的问题是上级的事情,其他人都没有话语权;而如果上级不查或者没有时间查,那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说词也同样让人感觉“牛”得不一般,除了上级的监督,谁都不买账。
新浪网友“晓明”:“有问题上级会查”,只对上级负责不准百姓有半点不满,这是现在官场哲学。
新浪重庆市网友“摸你鸟”:我是记者我就这样问:政府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老百姓负责?人民群众有没有监督权?看来“上级会来查”又要流行起来了。
呼吁追责(11%)
网易天津网友(IP:218.69.*.*):已经曝光了,看纪检委、反贪局查不查,判不判?拭目以待。
猫扑网友“偷井盖的大侠”:人士变动时期?那就更能说明问题了,临走人时搞个大项目特捞一笔!希望党中央能严查!
支持文化宫建设(8%)
新浪日本网友“胜之不武”:我觉得挺好的,小县虽然不富裕,但是把钱花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是花对了地方。只是比盖豪华办公楼,吃喝玩乐好多了。
蒲县负面舆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
凤凰网博客网友“秦建中”:蒲县官员不怕上级来查是有底气的,本以为,郝鹏俊当庭检举县委书记会引发一场官场地震,谁曾想,社会反响再强烈,可被检举的县委书记仍旧是安之若素,照样在风平浪静中建他的山寨鸟巢。可以说,有了上次的经验,建鸟巢的人才会对发帖者和跟帖起哄的人嗤之以鼻,只要不让发帖的人来查,上级来人再多依然还是平安无事。
腾讯吉安市网友“两个凡是”:身家7亿的煤炭局长好像也是在这里产生的,说什么5000万也是这里产生的,这个水潭水好深。
威胁记者透心虚(4%)
新华网博客网友“湖畔小子”:如果真的属于民生工程,是“为民造福”,本应理直气壮。为什么如此惧怕记者来访?这三个是谁派来的?这三人为什么如此嚣张?谁是指使人和后台?所以,只要先查那把匕首,再查“鸟巢”来由,一切都会大白于天下!
【应对评析】
如果说08年兴建蒲子文化宫的决定为此次事件埋下祸根的话,那么蒲县政府的一些列行动和回应无疑是在自掘坟墓。从6月28日,网友将天价“山寨鸟巢”曝光,至7月8日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保代表官方回应媒体,足足10天的事件,仍不够蒲县政府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早先就有媒体总结出部分地方政府应对负面舆情的惯常模式:封堵→否认→间接承认→直接承认,蒲县的应对方式无疑是回到了这条屡被声讨的老路上。近年来,山寨知名建筑的事件层出不穷,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已被消磨得所剩无几,若不是人大主任的那句“如果有问题,上级会来查”,媒体也不会将讨伐矛头从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转移至官员无视公众监督权只对上级负责上的官场习气上。幸而遇险的记者未受到什么人身伤害,否则,可以想见,蒲县又将面临媒体一通怎样的口诛笔伐。
没有有效的应对方式也好,官员不经意说出雷人的回应也好,都反映了当地官员权者最大,漠视网络舆情的思维惯性。这在各地、各部门日渐重视舆情控制和应对的当下,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又苍白无力,也揭示了舆情预防和应对的普及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或许现在能够补救只有上级权责部门介入调查,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惩处有关责任人。长远来看,一套负面舆情预防及应对体系的建立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亟待攻克的命题。
【延伸阅读】
当事书记指控缠身
山西煤焦反腐第一案被告郝鹏俊在2010年4月15日庭审最后陈述时突然说:“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事出有因。蒲县县委书记向我狮子大开口,问我要5000万元,时间是9月18日中午,在……”主审法官即以“与本案无关”为由打断了郝鹏俊。此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人留下无尽猜测。随后,山西省监察厅、临汾市检察院反贪局便对“索贿5000万元”一事展开调查,不久即得出调查结论:“乔建军索贿5000万元为无中生有,纯属诬告。”(来源:法治周末《据称山西家财数亿煤官因对书记派捐不买账落马》)
此外,网络上还流传乔建军伪造国务院文件的言论。还有媒体报道,临汾市纪检委收到一份没有具名的举报材料称,从2008年7月到今年4月,蒲县共分4次突击提拔干部,可能存在买官卖官等问题。(详见《21世纪经济报道》6月10日文章《与蒲县县委书记乔建军面对面 索贿5000万风波调查》)
【相关链接】
http://news.163.com/10/0708/08/6B2AV437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