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共军的嗜歼运动之敌和擅长运动作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8:29
[取消置顶][精华][推荐]
发表于:2009-01-03 02:18:36 作者:阿道夫二世更多作品博客
勋章:级别:大元帅积分:203113
话说共军的嗜歼运动之敌和擅长运动作战!
阿二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又翻看了电脑里存档的我03年、04年的帖子,不免洋洋得意。偶的帖子,在当时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现在看具有长期的借鉴价值。有人说我是纸上谈兵,这也是我无奈的地方,我一直在托关系、找门路想谋个差事,但总未得逞,能怪我纸上谈兵吗?
今天,说说共军为何嗜歼运动之敌和擅长运动作战。
共军为何嗜歼运动之敌,可以先看一个战例,抗日战争期间的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可以说是打击运动之敌的极致战例:除逃跑了100多人,其余1400多进入伏击圈的日本鬼子2个小时就全部被消灭了!我军伤亡240多人。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在敌我装备和战斗技能差距非常大的条件下达到这样的交换比,可以说是一次对日军的屠杀。
分析当时交战的态势,优势全在我军一边:我军严阵以待;各种火器构成交叉火力并预先瞄准;各级指挥员均制定战斗预案;伏击阵地距离敌行公路平均百余米、最近处仅20米(依托废弃的防御工事)。再看日军:麻痹大意;交火后火炮、轻重机枪无法迅速找到射击阵地;交火后指挥失灵、队形混乱。
据文献记载,当时我军子弹少、手榴弹多、红缨枪多,交火后几千颗手榴弹投向鬼子行军纵队,加上步机枪、迫击炮的准确射击,一半多鬼子很快就被消灭了。投掷了大量手榴弹可能也是此战缴获比较少的原因。平型关伏击战,歼敌1000多人、缴枪1000多只,而此战歼敌1400多人仅缴获各种枪支500多支(一说300多支),估计是鬼子连同他们的枪支一同被炸烂了。
史料记载,日军主力纵队在神头岭公路行军时,整个行军队伍有几里长。到底是几公里呢?日军部队是步骑兵和辎重部队,先头部队9点到达我伏击圈外围,全部进入伏击圈在9点30分,扣除其间的停顿侦察搜索时间,推算日军的行军队伍起码有2、3公里长。这样长的行军纵队遭到近距离袭击时一开战必然时被截成数段,指挥及相互呼应必然失灵。
神头岭战斗中日军的弱点恰恰是运动之敌普遍存在的弱点,在我军的伏击近在20米之外时,这些弱点被极大的放大了。
国军为何被共军整师、整军甚至是整个兵团的歼灭,一是共军擅长集中优势兵力,二是共军擅长选择实力薄弱的目标,三是擅长选择态势不利的目标。而处于运动之中的部队往往处于不利的态势。
比如: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1933年2月27日、28日,中央红军在朱德、周恩来的指挥下,黄陂一带进行大兵团设伏,歼灭国民党军52、59两个师(除一个多团溃逃)。当时,国军两个师起头并进,但因大山阻隔呼应困难,行进间适逢细雨浓雾、视度不良而难于戒备。第52师行军纵队被红军设伏部队的突然攻击截成数段,其师部和一个团在3个小时内就被红军消灭(和神头岭战斗极为类似)。
孟良崮战役中的74师被歼灭,有很多对该师不利的情形都是因长距离运动、山地运动造成的。如,该师大量的重炮没有跟上部队;美制枪械的子弹战斗之后没来得及补充,以致激战到第二天很多机枪、冲锋枪没有了子弹。这显示了大部队在运动中补给的困难。
黄维兵团被围之后,因无法构筑工事把几百辆卡车堆上沙土组成“汽车防线”。这显示了运动部队构筑坚固工事的困难。
且不要说补给、防御工事这样的事情,对于大兵团运动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是问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黄百韬面对十万大军争过运河铁路桥的场面,不仅自责:“我真蠢,我怎么没想到提前架设几座浮桥呢?”
那个廖耀湘兵团几乎所有的困难都遇到了。亲共的卫立煌在廖兵团出沈阳时就没给他带足燃料,兵团部与军、师、团的指挥、呼应被四野的穿插完全打乱了,东北平原也无险可守。廖兵团在被合围后选择了突围,结果两天内就全被击溃了,和他类似的还有淮海战役中的孙元良兵团,在突围过程中完全被共军打散了。不过,廖兵团如果选择就地坚守,估计也是黄维兵团的结果,只不过被消灭的样子好看一点而已。
知道运动中的部队往往处于不利的态势,就知道共军为何嗜歼运动中之敌了,也知道为何共军为何喜好进行运动作战了。
共军进行运动作战,一是可以选择孤立、薄弱之敌加以攻击,二是可以调动敌人运动起来,从而制造出歼敌的机会。
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的得意之作,在国军的大包围中红军运动来、运动去,不断的攻击国军的弱点、不断的制造国军的弱点加以攻击。笑谈,因共军喜好运动战,以至于和平时期共党还不搞运动不过瘾,哈哈哈!
但是问题来了,运动中的部队处于不利态势,这对共军同样的,比如皖南事变,那么,为何共军要打运动战呢?他们不怕在运动中暴露弱点吗?他们不怕在运动中遭到突然袭击吗?他们不会遇到补给困难吗?
这个问题不仅要在军事层面找答案,还要从政治、哲学上找答案。
第一、将帅指挥水平的差异
中国历史上可以称为军事家的,多少要懂一点哲学,共军的优势,在于他的统帅毛泽东首先懂一点哲学、懂一点辨证法。其麾下的将领们是否懂哲学不好说,但是只要能采取和毛泽东类似的方法论,再加上实战的经验,就能作出正确的指挥。
部队同样在运动,共军往往是主动的动、而国军往往是被动的动,共军的运动是有目的的动、而国军的运动是被调动的动,这就是在运动战双方运动的本质差别。
最明显的例子,陈庚对李铁军玩的“牵牛战术”、彭德怀对胡宗南搞的“蘑菇战术”,想与共军主力决战时抓不到他们,不想决战时他们又冒出来了。
第二、指战员军政素质的差异
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往往是针锋相对的,你想四面合围、我想中心开花,你想围城打援、我想里应外合夹击敌于坚城之下,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比的是双方的军政素质。
用一句现代的话,关键之一在于双方官兵的执行能力。
陈赓对李铁军玩“牵牛”,李铁军的部队怎么就不争口气,拿出飞夺泸定桥的速度抓到陈赓做诱饵的一个旅吃掉他?可以说陈赓计谋高超,也可以说国军愚蠢。
同样被重兵围困,皖南的新四军军部9000人可以坚持7天,而孟良崮的精锐74师只坚守了3天,可以说粟裕谋略过人,也可以说蒋军无能。
电影《南征北战》中有一场共军与国军在一座山的两边同时攀登抢占山头的戏,这并非是艺术创作。孟良崮战役时,担任阻击的华野战6纵与黄百韬的援军同时到达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50分钟后,当我军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国军离山顶仅有30米、1分钟的行程!32年后,当年的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敌人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看到这一幕,你能断言谁比谁高明多少吗?
那天和一个80后聊天,他说共军获胜偶然因素太多,不知他是否细数过,在共军的战史中,有多少这样决定命运的1分钟行程?有多少决定命运的一座桥、一座山甚至是一个碉堡的争夺?那么多偶然堆积在一起,不就是必然吗?对于90后来说,基本上就没走过多少路,对于飞夺泸定桥这样的事情表示怀疑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人民群众的支援
在解放区人民对军队的支援中,有一项与共军打运动战直接相关:做军鞋。
运动战离不开行军,没鞋穿打什么运动战?
红军的时候,共军穿草鞋,人人都会打,休息下来没事就打草鞋,苏区群众也帮着打草鞋,行军的时候随身带上几双;
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时候,基本上靠解放区人民做军鞋,每人也是备上几双支前的军鞋(即便是千层底也禁不起翻山越岭的磨损),干部还要多带几双,行军时送给没鞋的战士是最好的政治工作。
共军的军鞋供应在解放区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没有找到解放区为共军总共做过多少双军鞋,只有很多散见的数字,如,为打淮海战役山东妇女交军鞋400万双、军袜110万双、军装46万套;豫西地区为打淮海战役的部队准备了79万双布鞋;平山县做军鞋57万双…..
解放区的妇女在做军鞋.其中,似乎还有小脚女人,现在的年轻人估计是没见过
在解放区军政一体制度的管理、带动、鼓动下,解放区人民为解放军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这种保障十分的细致、及时、安全,不仅有民工运送,还有大批民兵保卫,以至于前线将领们很少要考虑后勤问题,直到远离解放区。在四野大军南下大进军的时候,军鞋很快就消耗完了,后面的支前又赶不上部队前进的速度,于是部队打了赤脚,用破布、麻绳把脚一捆继续行军,宣传队还在路边打着竹板做鼓动:“赤脚进广西,活捉白崇禧”!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远离的国土,后勤问题更加突出了。
除了后勤,还有一个信息的问题。信息战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只是以前的信息战模式不同于现在而已。红军可以大兵团设伏歼灭整师的国军,八路军可以大兵团设伏歼灭一个大队日军,怎么不会是反过来?在运动战中共军可以抓住国军的弱旅,而国军为什么不能抓到共军主力?如果说国军内部常有共军的卧底,日本鬼子那里不会有那么多吧?依托根据地,共军就有完整的情报支持系统,能够及时获得敌人的信息,而敌人的信息来源完全被阻断了,这其中就是信息上的较量。
历史这个东西很有嚼头,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的研究历史,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启示。
列宁就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一个网友的话更令人回味,他说:
“历史可以让迷途的人找到来时的路!”
我靠!太深刻了!我觉得真有必要大兴研究历史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