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真正"内行"记者的路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4:51
做一名真正"内行"记者的路有多远
赵  波
 
2008年11月12日13:50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科研活动的新闻报道,无疑是百年奥运“新闻盛宴”后的又一场新闻大战。由于法新社、路透社、俄新社等10家世界著名的境外媒体的介入,500多名记者的参与竞争,此外许多网站与电视转播商、传统纸媒体和新兴手机媒体连横合纵出击,将这次媒体大战推向了极致。
作为一名传统的纸质媒体记者、又是驻站记者,该怎样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呢?
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工程”、今年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发射,在不到10年间,我国实施了8次重大航天科学实验活动,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战略部署,航天科学实验活动成为读者关注热点,航天科学专业已悄悄发展成为新闻学中的子学科,许多媒体已把“跑”航天科技的记者“计划单列”。可见要当好“航天科技”记者,不但懂得航天基础知识,甚至还要对航天科技各大系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从2004年5月至今,我一直在总装备部驻站。做驻站记者,常常是“独立门户”,又是一个人一个站,除了负责军委领导工作报道,总装备部机关以及直属部队政治、训练、后勤、文化方方面面都要管。因此,做好驻站记者首先要是有“杂家”。同时又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参与“神七”报道,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从“外行”变“内行”,说难也不难,关键在于发挥记者的职业优势。
一、把新闻报道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
我到总装备部记者站工作不久,时事部同志约我写一篇年终稿。其时,那一年我国发射了十颗卫星。从过去的几年一颗到一年十颗,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和科技的增强,以及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说真的,选题并不难。可是,一道“命题作文”,我做起来却倍感吃力,有关部门和专家审了几次才通过。原因不是“涉密”,而是由于我的专业航天科技知识几乎为零,常常说“外行”话,甚至让行家啼笑皆非。
记得当时我请总装“921”工程办公室的同志介绍了一位航科集团专家。采访前,翻报纸、查资料,恶补一通。不料采访时专家讲得兴致勃勃,我仍一头雾水。匆匆告辞后又将录音听了两三遍,依然一知半解。只好去找“科技组”的编辑帮助,才算勉强写出稿子交差。
没过多久又见到总装“921”工程办公室那位朋友。他告诉我,今后不到两年就有一项重大航天试验活动,想生存就变“内行”。
我心一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补订中国航天报和《航天知识》《太空探索》等报刊。晚上,又把中国航天网变成了首页,每天登录浏览一番,把一些文章下载到桌面,积累收藏……
如今,我已经分门别类建立起自己的航天资料库,比如,中国航天、卫星应用、空间探测、军事航天、天路星桥等。从整理收集资料入手,对许多航天科技概念也逐渐熟悉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有意识地给专业航天杂志写这方面的报道,把学到的知识与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实战提高专业水平。一段时间努力后,现在每到年初,相关部门同志就主动把他们编发的刊物、全年试验工作要点邮寄给我。甚至他们召开的专业会、论证会、评审会都请我参加,有时还让我发言,“听听记者的意见”。
二、在采访中积累
这几年,我购买和收集了大量有关航天科技方面的书籍,也抽时间阅读教科书;在参加探月工程、卫星发射、武器试验任务采访之余,还曾去听过有关航天方面的专业研讨会。但最好的方式还是在采访中学习。
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是这次载人航天试验活动的技术创新点,要想写这方面的报道,难题很多。每当遇到一些难以搞懂的技术问题,我就以采访的名义请有关专家作出解释。有时,对同一个问题,我可以向两三个不同的专家询问。一次不懂,就再问一次;年轻专家讲得“专业化”,就请老专家“化解”。每采访一次也就提高一次,不断地采访就成了不断的积累,而在神舟七号报道中引用这些专家的评论或分析,也增加了军报独家特色。我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发表的十几个专版倍受读者、航天专家和航天员的好评,其实,许多知识离不开在采访中的积累。
时间紧或问题很简单,可以打电话采访;离得远,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多采访有很多好处,一是交谈的内容可以作为将来写报道的材料;二是可加深并保持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三是掌握事态进程;四是不断积累相关知识。
三、建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通过参与神舟七号报道,我有一个更深的体会:从外行变内行,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人脉的积累。我看到俄新社记者一到现场,首先是先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有网上“扒”下来的,有报纸上剪下来的,分门别类,归置起来,有用时就可以“手到擒来”。人脉的积累同样如此,它有时要比资料的积累更重要。
人脉的积累也需要分门别类,要搞清楚哪个专家最熟悉哪一行,哪个专家能帮你迅速找到需要的资料,而哪个专家对哪个问题最有发言权。所有这些,也需要像资料一样归置起来。手头上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各行各业的人,做记者就能驾轻就熟,就能为报道“增光添彩”。美国有家大报的驻华记者曾夸耀自己掌握了几百个专家,各行各业都有,而且对在报道中出现过一次的人,此后连续三篇就不会再用。这样的报道读起来,一定会让读者有新鲜感。
如果我们像这位外国驻华记者一样,手头有一批专家,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神舟七号即将发射的前一天晚上,我一到酒泉卫星发射场,就设法与老朋友航天英雄杨利伟建立了固定联系方式。还有几位航天老专家。有这样一批知情者“掌握”在手里,成了自己的“智库”,不但写起报道来得心应手,有些还是“独家报道”比如:《“我们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本报记者独家电话连线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七”三位航天员与本报记者天地对话—“我们在太空,通过解放军报向全军战友致敬!”》《我们的红领巾飞向太空啦》等。
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采访中学习,在采访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内行”记者,永远是“不耻下问”,永远是提问者,也永远是一个学生。
(文章来源:人民网——《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