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情色离《金瓶梅》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6:39
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情色离《金瓶梅》有多远?文/朱四倍     编制/婉如清扬1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在部分地方台低调播出后,反响却并不低调。在绝对忠实原著的精神下,李少红导演还原原著之大胆,不禁让人对电视剧审查制度有了新的认识。龙阳之好、初试云雨……这些场景的增加,令不少观众质疑:这部号称要拍给85后观众看的《红楼梦》,是在玩情色还是色情?(《楚天金报》7月7日)

    真应了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新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从“天上人间”来的。当你看到“贾瑞命丧相思局 ”一段中,风月宝镜中凤姐不仅脱衣除裤,还跑出来与贾瑞“大干一场”,而且,意淫、同性恋、娈童癖,贾宝玉、秦钟、薛蟠、柳湘莲几个男人之间的打情骂俏、调戏恋爱都被肆意展现时,恐怕很难分清这是在《红楼梦》,还是在看《金瓶梅》吧?

    当主创人员用“情色画面体现的是执著”来回应时,真的能说服公众吗?这让笔者想到了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就时下的社会氛围来说,公众未必愿意用单一的目光来审视和认知《红楼梦》,但是,如果把公众界定为愿意用情色的眼神来看待《红楼梦》,在笔者看来,肯定是一个误区,是对公众审美格调和境界的无形降低,甚至是一种有意或变相的“阉割”。

    在笔者看来,新版《红楼梦》被批像青楼是媚俗到了“俗不可奈”程度的表现,而生成“情色是必须的元素”,则让我们看到了媚俗者骚首弄姿的一面。媚俗是当代审美文化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种负面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伪审美现象。或者说,是传统美学在无法正确回应当代审美文化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畸形的审美形态。

    作家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者对媚俗的需要:这是那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这面镜子就是他人的目光,而媚俗就是在“镜子”面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直接地说,媚俗就是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于他人而不惜猥亵灵魂,扭曲自己,屈服于世俗。媚俗行为往往以降低文化的品位、格调和深度为代价来换取某种非文化的实惠。为了迎合大众的趣味,不少导演便将粗疏浅陋的流行趣尚奉为最高律令,迷失在世俗的层面里而无法自拔。他们遗失了社会责任感,主动丢弃了严肃和高雅,失落了道德和理想,自甘成为媚俗的牺牲品。“警幻仙子在宝玉梦中极尽妖娆地勾引”之类画面的直白表现俨然成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而《红楼梦》剧组对情色的不避嫌乃至推崇,在笔者看来,新版《红楼梦》无非是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消费性文化显现,而在对商业价值和收视率的过度追逐中,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媚俗”文化。如果说,忠实原著就是再现青色的话,在笔者看来,这未尝不是不是一个陷阱——颠覆和肢解原著走上了事物的反面——毫无价值的“抄袭”,而少了时代精神的升华和加工、创造。这样的忠实原著是当下社会和公众所需要的吗?不知道导演们在制作之前,可曾进行过类似的假设?

    毫无疑问,新版《红楼梦》的利益链条决不仅是导演一个人可以左右的,但是,当《红楼梦》只是充当了利益载体的话,成为各方“利益均沾”筹码的话,只剩下了对收视率的顶礼膜拜的话,情色就绝对不可能成为“救命稻草”,相反,只会把自己拉入深渊。道理很简单,公众们有明辨是非的水平,更有“用脚投票”的权利。

    《红楼梦》的情色离《金瓶梅》有多远?但愿社会能读懂《红楼梦》“天上”和“人间”的媚俗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