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公共政治需要名实相符的人大代表(南方都市报 2008-10-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7:36
[社论]公共政治需要名实相符的人大代表
日期:[2008年10月14日]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5  条
本月下旬,广州市人大代表履行职务汇报会将在全市铺开,近百名人大代表将分12个联组向选举单位报告一年来履职情况。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履职汇报会将形成制度,每年举办一次,争取广州市每届500多名的代表每人都有一次机会上台汇报,接受选举单位的监督。而在此前,对于过多缺席活动的代表,人大还致信提醒,而今建立代表述职制,则显示出有意将内部督察社会化。
 
如果联系到部分人大代表的不作为,当能察见人大新制的良苦用心。据言,广州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当选两年来,少数人大代表很少参加相关的代表活动。比如有代表7次闭会活动只参加2次,某区政府向代表汇报重点整治的工作情况,实际到会的代表不足半数。而那些缺席的代表,要么是疲于奔命的政务官,要么是叱咤商场的本土企业家,似乎都有充分的借口远离代表职责。
 
这就形成了不无奇怪的现象:人大代表似乎成了荣誉称号,在获得这一身份的同时就被代表本人束之高阁。从理论上讲,人大代表制度本是公共政治的主要模式,代表的当选仅是这一政治程序的开启或承续,可经由少数代表的实际表现,它却演变成了政治过程的终结。这也绝非广州才有的现象,在其他地区也是屡见不鲜,想必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觉察出问题的严重性,着力订正。
 
有激进的观点认为,既然代表不履职,就表示他们不合格,不如直接取消他们的代表资格。公众的不忿确实存在,可对人大常委会而言,开除几个人大代表不仅仅是简单的程序问题,更涉及到对内如何确保人大代表凝聚力、对外如何消除人大代表公信力危机等复杂的议题。内外交困,这是无法回避也不能掩饰的。从发信委婉提醒到诉诸制度压力,广州市人大希望求解。
 
有必要警醒的是,那么多正在运用的手段,无论是发信示意还是述职式的棒喝,焦点都不该仅仅集中于不履职的代表。换言之,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纠正少数代表的不当举止上,而要虑及大多数正常行使权利的代表,考虑怎样使他们更有效用,更能正面推动政府决策,促进他们在公共政治中发挥名实相符的价值。因而,人大代表不仅需要逆向淘汰,更需要正向激励。
 
让人大代表在选区述职,目的就是把他们的业绩公之于众,进而在代表之间制造竞争氛围,利用舆论来对代表施加压力,间接地督促代表完成“功课”。无可否认,述职的前提是履职,这样做确实可以鞭策懒惰的大人代表。不过制度创新不该止步于此。要知道,参与闭会活动或出席会议,只是对代表的最起码要求。假如只满足于最低准则,既对本就勤勉的人大代表不公平,也是对所有代表的羞辱。
 
除了以述职制增强代表凝聚力,还要正视人大代表源自现实情境的无力感。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在建筑法执法检查总结会上直言,如今政府职能部门对待人大监督,只带代表去看先进典型,不带代表去看问题领域,躲过了批评却恶化了问题;同时,人大视察不对媒体全程开放,即使给媒体材料也把所涉问题全部删除,他就此批评政府不能忽悠媒体。
 
诸如周庆强的怨言,应当引起更严肃的思考。类似的无奈俯拾皆是,显露出代表纠偏的紧迫性和困难程度,而这本该是人大政治予以覆盖的领域。相较于少数代表的不尽职,更多的代表想充分履职而不得更值得关注。他们的无力映衬了代表制度的无力,而他们的愤懑则浓缩了民众的愤懑,总之对能否建设一个健康的公共政治提出了深切的忧虑。代表述职制让我们看见诚意,也让我们想要更多。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0/14/content_597522.htm
社论:公共政治需要名实相符的人大代表(南方都市报 2008-10-14) 社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公共责任(南方都市报 2008-10-2) 名实相符的 社论:每一座收费站都是公共责任的纪念碑(南方都市报 2008-1-22) 社论:缺乏公共意识 是因为缺乏公共生活(南方都市报 2008-3-30) 社论:缺乏公共意识 是因为缺乏公共生活(南方都市报 2008-3-30) 社论:扩大公众政治参与不能止于代表结构调整(南方都市报 2008-3-2) 社论:两会要放炮,更要政治能力(南方都市报 2008-3-18) 社论:扩大公众政治参与不能止于代表结构调整(南方都市报 2008-3-2) 社论:澄清利益输送的疑云需要决策透明(南方都市报 2009-12-4) 肖雪慧:人大代表为什么被忽悠(南方都市报 2008-10-15) 社论:整顿公款出国游需要解决权力悖论(南方都市报 2009-3-10) 社论:整顿公款出国游需要解决权力悖论(南方都市报 2009-3-10) 南方都市报社论:叶利钦最大政治遗产是面向自由 社论:散步是为了遇上可说服的市长(南方都市报 2008-1-14) 社论:我们迫切需要“自找麻烦”的质检机构(南方都市报 2008-10-30) 一位农民工兄弟的社论批评(南方都市报 2008-2-21) 社论:做有大爱有风度的中国人(南方都市报 2008-5-23) 社论:做有大爱有风度的中国人(南方都市报 2008-5-23) 一位农民工兄弟的社论批评(南方都市报 2008-2-21) 社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热情理应更高(南方都市报 2009-3-12) 社论:死者安息,生者加油(南方都市报 2008-5-14) 社论:死者安息,生者加油(南方都市报 2008-5-14) 社论:媒体需在公共监督中确立自尊(南方都市报 20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