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8:41
                                                                                                                                   栖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梁建才
                                                                                                                                              2010年1月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近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各种矛盾叠加对社会稳定形成的压力空前增大。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带领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为主线,坚持在认清形势中坚定信心,在应对危机中负重奋进,在创新实践中破解难题,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7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总收入62.4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2%和1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同比增长2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
一、区域发展更加融合。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形成“一个领导核心、一个利益主体、一张规划蓝图”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把龙潭物流基地、栖霞经济开发区、三江口工业园、仙林高科技产业园,整体托管给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并组建成东区,成立了南京新港东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东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引进了南京机电、苏宁家电、南京医药等一批特色产业园,进一步整合了三区的资源,放大了开发园区的平台效应。明确了行政区与开发区财政体制和管理机制。成立了西岗街道办事处,顺利完成了西岗、栖霞两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行政拉动的作用,将区行政中心迁址仙林新市区,促进了仙林新市区的发展。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招聘了一批专业招商人员,全面加大了对专业招商人员的系统培训力度,专业招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招商活动组织,去年我们在上海、深圳设立了招商联络处,每月举办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专题组织政企联谊、港口经济论坛、汽车产业带等招商推介会,赴日本、韩国、台湾、浙江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强化招商政策研究,出台了《关于2009年度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栖霞区2009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文件,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机关部门和各街道,全员招商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引进项目268个,总投资392亿元,其中完成内资注册资本金58亿元,协议注册外资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亿美元。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新增民营企业1409家,个体工商户3420户,注册资本金19.9亿元,分别完成目标的142.3%、150.6%和142.1%。
三、项目推进扎实有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确定每月10日为项目签约发照日、20日为项目集中开工日、30日为重点项目推进日,通过明确时间节点,形成倒逼机制,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区领导联系推进制度,集中解决项目在前期手续办理、开工矛盾协调、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难题。确定项目推进牵头服务单位和责任人,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强化督促检查,完善激励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37个、竣工项目60个。工业上,华能电厂二期、汉佰纺织等52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第六代液晶面板、华伦君泽新闻纸等6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7.37亿元,同比增长11.97%;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28亿元,增加值26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21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61.82%。服务业上,仙林金鹰天地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项目建成运营,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35.46%;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5%。
四、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依托区域科教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道路交通优势、长江岸线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重点平台,推行区领导挂帅负责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平台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已完成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土地招拍挂工作,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设计阶段。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完成了规划编制、单体设计、土地招拍挂等工作,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金港科创中心完成了12万平方米研发大楼的建设任务,5万平方米综合楼已进入内外装修阶段。开发区东区已完成产业规划编制。新尧新城、迈燕地区开发平台在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工作上迈出新的步伐。东江船舶产业园完成了规划报批任务。江苏金箔文化产业园、312国道汽车产业带和栖霞山旅游开发平台正在抓紧推进相关审批、规划等前期手续。重点平台全年新增开发用地面积4000亩。同时,对已建成的园区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提升,盘活存量土地310亩、闲置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马群、迈皋桥等市级重点工业园区2009年新建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全年园区完成投入80亿元,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融资能力不断增强。抢抓国家宏观政策宽松的机遇,充分发挥区国有资产投资中心的作用,创新融资渠道,拓宽融资领域,整合融资资源,搭建了交通、建设、拆迁、迈燕地区改造、中小企业孵化园区等一批融资平台,为区内企业和各平台建设开展融资工作,增强了全区发展融资的能力,全年直接为重点平台融资达2亿元,提供贷款担保19亿元。成立了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完成了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全区74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3亿元。加强银政企合作,与中国银行、南京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华融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实现了战略合作,全年融资22.44亿元。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资金,南京电气集团、金陵塑胶等12家企业获得省市技改专项扶持资金2700余万元,年达炉业、银茂集团等30多家企业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省成果转化资金3000余万元。
六、财税经济稳步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大财税组织力度,财政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护税协税的积极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大税源培育和征收力度,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批总部税源、楼宇税源落户区内;强化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加大对房地产税的征收,促进了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快速增长。抓住行政区和开发区整合的契机,创新财政体制,形成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收入组织和分配新格局。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定期走访企业,巩固现有税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和非政策性支出,保运转、保民生,全年新增义务教育经费1.46亿元、民生支出经费3000万元。在收入组织困难多、刚性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坚持规划引领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规划工作力度,2009年确定的新尧新城控制性详规修编等十大专项规划全面完成。仙林新市区建设提速,全年完成投入25亿元,新建道路面积40万平方米,南京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南师大中北学院校区建成,鼓楼国际医院、仙林五星级宾馆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建成了沿江高等级公路南京江南新线、华电北路二期、八卦洲环洲道路二期、百水桥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完成了和燕路、尧新路、仙尧路、土城头路改造出新工程,开工建设经五路二期、马高路等城市道路。全面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实施了长江四桥、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仙西联络线、马群5、6、8号地块、尧化三元祠、栖霞广厅等基础设施工程和产业用地、房地产开发地块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拆迁面积110万平方米。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了四棵柳老小区的出新,启动了幕燕风貌区、长营村145号等危旧房改造前期工作,实施了尧化老街危旧房片区的拆迁、灵山至龙王山山体修复工程。认真落实区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区域内小化工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关停小化工企业5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家,组织节能改造项目4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 家。“绿色栖霞”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绿化造林面积6162亩。城市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取缔占道摊点3000多处,出新店招店牌1780平方米,清理暴露垃圾1000多吨。强化对违法建筑的管控,全年共对790多处、10多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依法组织了拆除。认真组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八、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围绕创业就业,抓好经济适用房社区周边创业园的配建,完成了龙潭江畔人家等6个经济适用房社区配建创业园的任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全年开展各类就业培训1.05万人,收集就业岗位信息1.6万多条,举办110场就业推荐活动,实现就业13627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3873人,荣获市充分就业区称号。围绕学有所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569万元,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确保区域内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围绕病有所医,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医保,医保覆盖面达85%;加强合作医疗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深化药房托管改革,对295种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让利650万元。围绕住有所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47万平方米,在建面积78万平方米,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51户;加强物业管理,完成了各街道物业管理公司的组建工作;积极开展社区整合,社区总量由87个整合至74个,顺利完成了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直选工作,青田雅居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称号。围绕老有所养,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现养老保险扩面6270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3.15亿元;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60元和260元;建成摄山星城敬老院、龙潭敬老院,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达223人;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投入5744万元用于慰问救助各类困难群众;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金卡”工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27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成功举办第八届八卦洲芦蒿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1公里,完成龙潭友庄圩崩窝抢险等一批水利工程,提前一年实现农村河道疏浚“十一五”规划目标。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完成了电子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外设与维修2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改试验点、3所省级优质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加强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开展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区疾控中心的建设,仙林、摄山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99%。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京栖霞山文化节、第十届“金秋栖霞”艺术节,建成区广电综合楼,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荣获省有线电视“户户通”先进区称号。圆满完成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我区承办的“与国同庆、健康同行”健康跑活动,新增全民健身点70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突出抓好信访工作,促进了一批重点信访问题的解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平安栖霞”、“法治栖霞”建设,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完成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区“七连冠”,区婚姻登记处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栖霞年鉴》(2008卷)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第四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特等奖;民族、宗教、人民武装、人防、对台、侨务、档案、外事、妇女儿童、残疾人、青少年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政府建设得到加强。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加强权力阳光运行建设,清理、降低、减免政府收费项目14个,26个部门、1042项行政权力实现网上运行。深入开展“五服务”和机关作风评议等活动,切实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强化重点部门效能监察,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不断推进。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3件、政协委员提案16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强化依法行政工作,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制度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制定出台了《栖霞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区政府关于在全区推行“组账村代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区、街道、村(社区)、组四级财务监控网络,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筑工程监管等重点领域的防腐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违法用地执法和征地拆迁监管,强力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开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要好,我们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经受住了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在这些挑战和考验中,我们增强了推进科学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一年来,我们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推进栖霞又好又快发展中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危中奋进、难中攀高,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积极引导全区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咬定全年目标,奋力攻坚克难,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长下滑趋势,全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态势不断巩固扩大,不仅在应对挑战中实现了保增长目标,而且在克服困难中展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良好精神风貌。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形成迎难而上、共同拼搏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栖霞发展的新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化危为机,千方百计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立足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形势,我们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程度降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扩大转机形成的有利因素,不断构建有利于充分释放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有效推动了区域融合、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产业升级、园区转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转危机为契机,赢得事业发展的更大主动权。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千方百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跃升。主动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台组建等重点工作取得突破的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推动栖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了打造“南京副城、液晶光谷、智慧新区、和谐家园”的目标定位,使应对危机的过程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抓住带动全局的主要工作,着力推进,取得突破,就一定能够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的要求,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办好民生实事和各项惠民工程,重点解决因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突出民生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一定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和谐家园的生动局面。
这些成绩是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令人振奋。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共同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全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驻区各单位、各部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栖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在座的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位离退休的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实效还不够明显,新的增长点一时还难以支撑跨越发展的需要;城市功能相对滞后,城市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还很繁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加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平衡的压力还很大;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挑战和机遇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创造良好条件,推动“三个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将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经济运行状况仍未出现根本性改善,全区经济社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加快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一业独大,石化企业占比较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占比较低;农业仍以粗放型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区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全区科教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还不充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三是保持财政收入高位增长面临的挑战。全区工业经济效益仍在低位运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依赖较大,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仍将持续,同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支出将大幅增加,财政减收增支因素明显增多。四是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挑战。全区“三个发展”的意见,以2012年和2015年为时间节点,明确了“三年迈上新台阶、六年实现新跨越”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三区加速融合发展的机遇。栖霞三区融合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三区融合发展呈现出更好的态势,目前三区融合的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体制更加明确。二是仙林副城、龙潭新城定位明确、开发加速的机遇。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将仙林新市区、龙潭地区分别定位为南京的副城和新城,为推动栖霞建设智慧城市、港口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三是重点平台建设的机遇。前几年,栖霞在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开发园区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等十大重点平台的建设,必将为栖霞新一轮发展增添更加强大的动力。四是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华能、大唐两个电厂和高世代液晶面板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在我区落户,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我区作为全市液晶面板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中国南京液晶光谷,这必将成为栖霞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
挑战和机遇并存,危机蕴涵着生机。面对挑战和机遇,只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全力抢抓机遇,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必胜信心,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弘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敢于创新、勇破常规和“四千四万”的负重拼搏、无私奉献精神,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就一定能够化危机为机遇,赢得新一轮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2010年工作安排
根据区委八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带三区五大产业”的总体布局,围绕打造“南京副城、液晶光谷、智慧新区、和谐家园”的目标定位,坚持“创新突破、科学发展”的主题,扩大有效投入、扩张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深度融合,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开创栖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实际使用外资5.7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确保今年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我们将突出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增量培育,扩张经济总量
按照“三个发展”的要求,扩张经济总量,是栖霞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开发、平台建设、财税增长等拉动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基础。全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3.01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的目标。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按照“四个一批、六个加强”的工作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即收集项目信息一批、签订意向协议一批、签订正式协议一批、领取营业执照一批,加强大项目、好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高税收项目、总部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更加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楼宇的招商推介和宣传工作,着力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外资企业和企业总部。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和招商人才的培训,广泛开展驻点招商、活动招商、商会招商、出国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确保招商取得实效。全年要新储备项目信息200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00个,内资实到注册资本金6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72亿美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大力引进优质民企落地栖霞,年内新增民营企业1000家,个体工商户2000户,注册资本金20亿元。
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按照符合条件的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的要求,进一步实施项目一揽子协调推进制度、重大项目领导挂帅制度,组织熟悉项目建设程序的人员专门跟踪服务,为项目开工做好核准、规划、用地、拆迁、设计、招标等各项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督查,促使项目及时开工、按时竣工、尽早达产达效。年内确保大唐电厂、能瑞自动化等15个总投资达23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康尼机电、中铁宝桥道岔等12个总投资达133亿元的续建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确保彩色滤光片、可隆纺织等28个总投资达385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要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服务业及其他投资130亿元的目标。
加速园区平台建设。强化开发区东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开发区东区。启动东区招商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覆盖到东区。加快东区征地拆迁,优先打造从主城到东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南京电气特高压产业园、专用车产业园等一批区中园,着力把东区打造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展示港城建设形象的示范区。进一步发挥区领导联系平台建设的机制作用,全力推进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金港科创中心等十大平台建设。注重抓好资源的置换整合,加大迈皋桥创业园、马群科技园等园区“腾笼换凤”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园区产出效益。坚持开发区、重点平台、街道项目集中区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理念,推进各类平台园区功能叠加、政策共享、项目共建,全年要实现园区投入150亿元,园区总产出1200亿元的目标。
切实做好财税工作。进一步强化财税工作的组织力度,增强收入组织合力,提升收入组织水平和质量。调整扶持政策,既要关注重点企业,更要关注成长型企业;既要加大对本级财政收入组织的力度,又要积极对上争取;既要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企业支持,更要在企业发展上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政策研究,优化行政区和开发区的税收管理,全面理顺托管园区与所在街道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密切关注财政体制改革动态,深入研究增值税转型、出口型企业退税等税收政策,增强财政收入组织的前瞻性。
二、突出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以发展“五大产业”作为转型升级调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和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多元增长、多点突破”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光电显示产业,以规划面积12.25平方公里的液晶光谷为载体,重点发展液晶面板,整合液晶面板、关键零部件、模组等上下游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发展电视机、显示器、电脑一体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打造完整的TFT-LCD产业链。年内建成总投资138亿元的第六代液晶面板、乐金显示LCD模组扩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第八代液晶面板项目,光电显示产业实现规模产值900亿元。医药食品产业,以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智力支撑,以海陵药业、金陵药业、圣和药业等一批医药企业为依托,加快南京医药产业园、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建设,重点发展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链。年内引进10家医药研发或孵化企业,加快推进金光棕榈油等一批粮油加工项目建设,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先进制造业,以提升产业层次为着力点,在做强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船舶制造等现有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促进产业群规模化,产业链高端化。加快华能电厂2×39万KW燃气发电、江苏科能电力技术研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全年对52个项目进行技改,完成技改投入35亿元。智慧创意产业,以建设智慧新区为契机,加快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金港科创中心、江苏金箔文化产业园、仙林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加强与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合作,开工建设南大科技园、九乡河科技创新中心,全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4万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施政产学研金合作项目50个,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完成专利申请量900件。现代服务业,依托龙潭物流基地、312国道汽车产业带,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务,年内着力推进龙潭港四期五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依托仙林新市区,进一步繁荣仙林新市区中心商务区服务圈,加快仙林金鹰天地二期招商,建成鼓楼国际医院、仙林五星级宾馆,推动商贸服务圈向周边发展。依托晓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晓庄国际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加大商业载体的招商力度,导入高档休闲娱乐设施、国际一线品牌、商务酒店、金融中心等商业元素,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依托栖霞山风景区、幕燕风貌区、八卦洲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栖霞旅游品牌。
三、突出城市建管,优化人居环境
坚持“规划先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滚动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仙林新市区建设南京副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人居环境、市容环境“三提升行动”,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抓住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围绕栖霞城市功能的完善,抓好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促进各项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今年,重点抓好龙潭新城控制性详规和长江岸线利用规划编制,以打造现代化滨江特色的龙潭新城和临港产业为目标,对栖霞长江岸线及其腹地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抓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建立健全符合栖霞实际,具有栖霞特色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园区转型的指标体系和总体战略,努力使之成为引领栖霞科学发展的战略规划;抓好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规、东区中小学规划编制,合理布局城市产业和教育资源,完善东区配套功能,为新一轮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建设南京副城为契机,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推进地区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综合服务水平和对外辐射功能。全力配合长江四桥、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仙西联络线、纬一路快速化改造、122省道马群段城市化改造等国家、省市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区域与周边地区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全面完成地铁二号线东延段、经五路二期、汇通路南延、仙林湖北侧环路、南湾营路、太龙路三元祠段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燕尧路一期、怡园路、文景路等工程。启动沿江高等级公路城市化改造工程,切实做好滨江大道东延二期、华电北路四期等5项道路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拆迁工作,全年完成宁杭路拓宽等10个拆迁项目,拆迁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加强土地监管,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努力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进一步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深入推进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完成仙林大道沿线景观恢复和建设、仙林新市区中心商务区沿湖环境改造、文苑路至仙隐北路沿线景观提档升级等一批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启动羊山公园、仙林湖、312国道(栖霞段)和仙新路景观改造工程。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完成百水芊城小区周边、液晶谷项目周边、地铁二号线终点站周边等一批水环境改造工程。加大力度抓好8条河道的疏浚、17个河塘的清淤整治,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全力实施危旧房片区、城中村、小街巷环境整治工程,完成长营村145号危旧房改造、和燕路小区出新、季家街和马房山“城中村”地块改造。扎实推进“绿色栖霞”工程,大力实施“抓点、延线、扩面”的生态绿化工程,重点推进江南沿江高等级公路、沪宁城际铁路、312国道、栖霞大道等主要干道和工厂、学校、村庄、园区绿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3000亩。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依法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技术落后的产能,全面实施燕子矶太新路和金陵石化两个重点区域小化工整治工作,加快金陵石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促进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严格执行排污总量控制,推进电镀、建材、化工行业的1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家市级绿色市场和2所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任务,实现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80以上。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发挥龙潭新城和八卦洲生态绿岛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区域供水、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1个省级、5个市级和8个区级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重点在靖安、八卦洲建设一批创意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示范园,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000亩。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家。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举办好第九届八卦洲芦蒿节,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5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强化城市长效管理。以更实的措施、更严的制度、更大的力度,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发挥“大城管”机制作用,实行部门联动,着力完善“统一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任务明确的工作责任机制、严格公正的督查考评机制”,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坚持严管重罚,加大占道经营、倚门开店、车辆违停、“五小行业”、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违法建筑等专项工作的整治。强化对城市主要干道、窗口地区、重点街区的环卫保洁,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水平。
四、突出群众需求,大力改善民生
始终把关注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群众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水平每年都有新提升、和谐家园建设每年都有新成效。
扩大创业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开工建设6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周边创业园,大力引进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适应社区公共需求的服务业,积极开辟创业就业岗位。整合三区资源,重点针对困难群体、新生劳动力、征地拆迁农民,组织特色招聘活动,促进充分就业。重点抓好“零就业”家庭、“双失业”家庭和残疾人等特殊对象的就业工作。创新就业培训方法,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稳定就业率。全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6000人,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扶持成功创业500人,实现各类就业9200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3500人。
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年内实现养老保险扩面5800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3.1亿元,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加大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因贫辍学。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养老机构,创建10个示范性社区托老所、2家省级示范养老机构,启动敬老院整合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加快保障性安居房建设。完成燕子矶吉祥、龙潭江畔人家二期等一批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6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
为民办好实事。认真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入为出的原则,加快推进第三轮农村实事工程。今年启动市供自来水通往靖安各村管网改造工程,建成仙林大道地铁沿线公交站点,新建农村水泥路16公里,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40户,对5条严管路、15条规范路和28个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实施综合整治,投入500万元完成有线电视网络老网改造和仙林地区数字化改造,全区整转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全面完成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保障社会安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实施危化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工地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坚决打击非法行医,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大防汛、防旱、防火工作力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设和谐栖霞。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突出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注重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可行。加强和谐社区建设,争创国家级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全覆盖示范区,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做好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严密防范各类邪教违法活动,“无邪教社区(村)”创建达标率达85%以上。深入推进“平安栖霞”、“法治栖霞”建设,坚持打防并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五、突出协调发展,繁荣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围绕建设和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全区教育布局,重点加强新城开发地区、新建楼盘和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新尧新城小学、南大附属中小学、南邮附属中小学。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优质幼儿园1所,省级平安校园3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改善基层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入开展近远郊教育结对帮扶。大力引进、培育品牌学校和名校长、名特优教师,全面启动全区教师三年轮训计划,今年完成中小学骨干教师各类培训160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紧贴市场需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栖霞区医院尧化院区南扩工程和马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贯彻新医改精神,推进卫生系统绩效管理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60元,参合率达到99%以上,进一步加大大病救助力度,扩大补助范围,大病住院补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大病最高补助金额提高到10万元。深入推进基本医疗用药零差价销售,药品的品种数从295种增至456种。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着力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认真办好第十一届“金秋栖霞”艺术节,送文艺进村、入社区30场,送电影200场,送书4000册。加强文化市场长效管理,强化对网吧、游戏厅、音像市场、娱乐市场的监管。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广电综合楼功能,创建2个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建成10个农家书屋。切实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训健身带头人150人,举办第八届社区运动会。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创建体育俱乐部5家,提升全民健身路径覆盖水平。
着力推动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世代服务体系,建成区世代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实行免费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工作,推行免费婚检,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全人口计生服务与人口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完成“十一五”妇女儿童规划的各项任务,科学编制“十二五”妇女儿童规划,统筹抓好民族、宗教、物价、人民武装、双拥、对台、侨务、档案、年鉴、外事、人防等各项工作。
六、突出效能提升,加强自身建设
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府应对挑战、推动工作的能力。
强化高效行政。坚持把贯彻执行好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作为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政府各部门要不断加大贯彻执行的力度,对长远战略规划、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都要认真抓好分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要形成科学的压力传导机制,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机制,消除压力层层递减的现象。要加强工作协调,密切部门合作,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和对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监督力度,不断增强推动工作落实的合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强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高度重视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执法过错责任进行追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能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抓好“五五”普法,增强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形成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强化廉洁从政。坚持“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监管、征地拆迁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物。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树立政府清正廉洁形象。
强化从严治政。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全区广大干部中继续开展向包明昌同志学习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队伍。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重点压缩会议、招待、考察等各类行政支出。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推进区、街行政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行政资源,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各位代表,栖霞正处在“创新突破、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推进工作,以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拼搏每一天,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