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倾听民声与改善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13:06
媒体近日披露,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已经大体落实到项目,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在国家4万亿投入中,安排在今年第四季度的投资达1000亿,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生态环保问题。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位置上。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央又把投资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就业、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做好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解除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等事关民生的问题放在重中之重,这充分体现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如何把中央提出的改善民生的好事办好呢?倾听"民声"是重要的前提。倾听"民声"有利于把钱花在刀刃上,避免出现新的形象工程。目前各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立项目,上工程,扩内需, 而数万亿资金这块大蛋糕自然是人人都想分到一块。尽管近几年来不顾实际、乱建形象工程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提高警惕。在"4万亿投资"的大盘中,那些形象工程可能会打着这样或那样的幌子趁机开工,这不仅不能达到政府投资的初衷,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民声"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只有经常照照镜子,才能不断纠正和减少为政之误,更有效地改善民生。同时,"民声"又是最公正的评判。因为老百姓直言不讳的声音,虽不中听却很中肯。期待各地在出台"民生"决策时,多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少搞拍脑袋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纳税人的钱用在刀刃上,才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倾听"民声"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民主决策的根基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声音在任何一项重大决策和举措形成的全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要求的确十分迫切,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越是要头脑冷静。如果不顾实际需要,不顾民声和民意,一窝蜂地上项目,可能会造成内需没有拉动起来,却给中央和地方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越是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以保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以,事关群众利益的项目方案出台前,务必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真实的民声中,了解、体恤群众的困难与疾苦;在急切的民声中,寻找解决当前群众最迫切最现实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说到底,能不能听到民声,决不只是民主作风问题,而是执政为民的一个试金石。若不能听到真实的民声,又何来改善民生之为呢?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