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财政部齐出手战通胀 A股影响几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6:39
==本文导读==
【财政部】积极财政政策料参战通胀管理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
【央行】央行称调控任务仍艰巨 更加突出稳定价格总水平 央行连续在4天内强调要调控通胀 央行眼中的稳健货币政策 【影响】项目挤破头 明年初或重演信贷井喷
加息周期兵临城下 A股资金面堪忧
加息之后 68亿资金夺路而逃
积极财政政策料参战通胀管理
积极财政政策继续留守2011年,但财政赤字规模缩小方向已经基本确定。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方向。与此同时,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明年财政赤字将定在9000亿元的水平,比今年10500亿元的规模减少1500亿元。
其中,明年中央财政赤字预算由今年的8500亿元,下降到7000亿元,而中央代理地方政府发债规模仍保持2000亿元不变,赤字预算规模与上周媒体传闻一致。财政收入增速目标方面,财政部仍按照惯例定在8%。不过,这一系列数据仍待明年两会才能最终敲定。
赤字减少1500亿元这一变动,与此前众多财税专家的看法大相径庭。12月上旬,有专家认为,明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都需要财政赤字扩大。
但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财政赤字规模缩小,主要原因可能是今年税收收入形势出人意料的好,加上目前物价上行趋势已经确定,财政赤字必须做相应调整。
记者查阅财政部数据后也发现,今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76740.51亿元,比全年73930亿元的预算收入已经多出2810.51亿元,按照四季度单月财政收入情况保守估计,全年财政收入将超收8000亿元左右。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11月的全国财政支出为71592.9亿元,收支相抵,仍然结余5147.61亿元,离全年财政赤字10500亿元的赤字还有1.5万亿的距离。按照惯例,今年财政收支结余资金将被用在2011年,进而挤压赤字空间。 而物价一路飙升,也使得宏观政策难以继续扩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CPI为5.1%,创下近28个月以来的高点。"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管理通胀预期被放在首位,因此赤字减少也属于正常。"刘桓认为。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会上明确指出,明年财政部门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重视稳定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而"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已被谢旭人列为明年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重把握的五个方面之一。 对于财政政策未来将如何走的问题,刘桓指出,积极财政政策不会马上转轨,因为剧变对经济不利。 与财政赤字规模缩小相对应,中央预算内公共投资规模也在缩减。记者还了解到,明年中央预算内公共投资为3826亿元,比今年预算减少100亿元。权威部门据此测算,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下降到18%。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1,积极财政政策"关键词"
明年将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相对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继续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继续推行结构性减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幅度增加保障房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在今天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着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二是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居民消费。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所包含的一些"关键词"格外引人注目。
【促进消费】
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落实和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居民即期消费。
【结构性减税】
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稳定物价】
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补助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
【农民增收】
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地方推选机型的自主权。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财政扶贫开发,加强财政扶贫政策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
【收入分配】
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健全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相对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发展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特殊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深化医改】
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继续支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左右的县,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15元、12元增加补助资金。
【保障住房】
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规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增收节支】
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明年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三项经费支出预算原则上实行零增长。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人民日报)
央行称调控任务仍艰巨 更加突出稳定价格总水平
12月27日央行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四季度例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
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
央行会议传递的信息表示,2011年要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食品价格在经历了前三周的下跌之后,近一周又出现了上涨的势头,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连续三周下跌之后,最近两周也恢复上涨。
国泰君安认为,尽管12月的物价比11月略有回落,但环比均在继续上涨;从趋势看,直到2011年下半年通胀才有显著回落的可能。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了。他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看来意味着"紧缩",明年一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上调1~2次,可能加息1次。二季度存款准备金可能上调2次,加息2次。
中金公司在其研报中指出,"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仍较大,但明年二季度将开始缓和,并在下半年将逐步回落,因此紧缩措施将可能集中在2011年上半年。"
把握流动性总闸门
"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透露。一位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明年的信贷较之今年肯定会收紧,但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以及民间借贷的资金量仍然可观,央行的压力不言自明。
中金公司认为,央行日前通过了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方案,这是继"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 "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之后,央行迈开的尝试性一步,同时也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好流动性总阀门"的贯彻。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未来将继续加息且存款准备金还将继续提高,同时还将继续利率正常化步伐,预计2011年还将加息两次左右。宏观审慎政策将进一步出台,这些政策包括动态拨备政策、差别准备金政策,以及其他结构性的金融政策等等。
"如果明年欧洲经济还不能步入稳定,而美国经济进入复苏的通道,那么美元资金很有可能从全球回撤,加之中国对热钱的防堵手段更为严厉,热钱的套利成本大大增加,明年境外资金流入国内的规模将下降。"杜征征认为。
此外,央行表示将"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明年信贷收紧的前提下,资本市场可能会得到宏观调控的支持,预计政策将减少对股市的利空影响,转为扶持从而减少财政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央行连续在4天内强调要调控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发布新闻稿显示,日前召开的央行第四季度例会指出,2011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握好流动性的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并实现合理适度增长。
会议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金融体系继续平稳运行,但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
会议强调,2011年要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已经是央行连续在4天内强调要调控通胀。
央行同时还刊发央行副行长胡晓炼的文章指出,下一阶段,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在这篇《对于"十一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成就》的署名文章中,胡晓炼表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继续满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资金合理需求,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和防范资产价格泡沫,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她指出,将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存准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价格和数量工具,加强工具使用的有效组合。
胡晓炼还特别提到,将探索丰富创新调控手段,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胡晓炼还指出,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较快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也出现了通胀预期上升、经济金融运行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央行也更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差别化的房贷利率等措施,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
货币信贷方面,央行第四季度例会提出,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
会议并提出,明年将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
会议还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胡晓炼也对此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极端动荡状态已缓和。在此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满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资金合理需求,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而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抑制胀、资产泡沫。
胡晓炼还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促进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她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如增强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客户的自我选择、自我保护能力,创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等。(一财网)
央行眼中的稳健货币政策
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副行长胡晓炼首次就此问题做出了明确的书面解释,并详细披露了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任务: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
胡晓炼称,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在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2010年,监管层将全年信贷目标定为7.5万亿元,但前11个月的新增贷款已经高达7.45万亿元,全年超标基本成定局。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也远超年初目标。截至11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17%的目标。货币超发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加剧和资产泡沫的产生。
对于2011年的货币供应目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2011年M2增速为16%,新增贷款7万亿左右,与今年的实际情况相比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郑振源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仍在继续,而截至10月,2010年新开工项目个数仅比2009年同期规模庞大的28万减少了1.3万个,只要政府没有让这些项目烂尾的决心,那么项目对信贷的需求仍将十分强劲,预计2011年信贷规模不会低于7万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2011年贷款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信贷控制更趋严格,新增信贷目标料不会超过7.5万亿。他预计2011年底之前准备金率至少还将上调四次,每次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累积效应将对银行贷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还给出了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工具措施,尤其是对于调整差别准备金率给出了正式的调整标准。央行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各种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胡晓炼介绍,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还要配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有研究人士表示,所谓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就是央行在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缴纳标准时,将参考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经营规模、关联性和替代性以及其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风险指标进行差别化收缴,凡是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就要多缴存款准备金,且多缴的存款准备金利息适当降低直至为零。
今年10月份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六家银行已接到通知,将继续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期限暂定为三个月。
央行称,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以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并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以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体现宏观调控的要求。
同时,差别准备金率的调整,也要求金融机构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周期性系统风险积累的作用。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央行将以更加市场化和赏罚分明的措施引导银行合理控制信贷增长,但在执行初期可能仍需两套体系并行,差别准备金率方式将经历几个季度的试行,随后逐步过渡到主导地位。
中国经济时报
项目挤破头 明年初或重演信贷井喷
银行年初"信贷井喷"已成惯例。展望2011年,商业银行已攒足储备,年初信贷投放动力不减。业内人士预计,若调控政策未能有效制约,明年1月份或一季度,"信贷井喷"将再度上演。
项目积压备战来年
今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7.47万亿元,距离全年7.5万亿元信贷红线仅"一步之遥"。加上12月份的投放量,全年贷款增长突破7.5万亿元几无悬念。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底,受管理层调控等因素影响,多家商业银行收紧信贷投放。不少贷款项目被暂时搁置。
"现在积压和储备的项目挺多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人士表示。
为防止年末个别分支行信贷再冲刺,固定资产贷款已被明确叫停。12月中下旬,多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收到地方银监局的"暂停令",要求月底之前暂停发放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
他介绍,存贷比高企是其所在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监管层亦进行窗口指导,"约束力很大"。年末,为了保证存贷比达标,一方面在揽储上不敢懈怠,另一方面只能积压部分项目等待来年投放。
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人士表示,除暂停固定资产贷款外,该行北京分行要求辖内支行三千万以上的授信额度项目也暂停发放。
观望政策伺机冲锋
受"早投放早受益"的利益驱动,商业银行往往在年初掀起信贷投放的狂潮。回顾历史数据,2009年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达到1.62万亿元的历史天量。2010年1月份稍有回落,但依然达到了1.39万亿元,并因此在1月下旬招致多家银行被暂停放贷的窗口指导。考虑到货币政策收紧预期,2011年年初银行进行信贷冲锋的动力将更强。在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果1月信贷狂飙再度上演,无疑将加剧通胀压力。
目前来看,明年信贷规模目标可能仍将比较高,据消息人士透露预计在7.5万亿元左右。各银行目前上报的信贷计划多略高于今年规模。抢在年初尽快将额度多用掉一些,锁定利润"落袋为安"可能成为一些银行的打算。
但2011年毕竟多了调控这一不确定因素,不少银行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惩罚性政策心存忌惮。"现在项目很多,但估计明年1月上旬还不敢冲,还要观望一下,大规模冲锋可能要等到1月中下旬,"商业银行人士表示。
与今年相比,明年1月的外汇占款增量可能更高,流动性管理难度更大。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近日表示,如果不进行及时调控,明年年初银行信贷投放可能会非常猛烈。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较高,因此政策调控是年初信贷狂飙的首要制约因素。如果调控政策严厉,不排除明年贷款投放会"前紧后松"。(中国证券报)
加息周期兵临城下 A股资金面堪忧
沪市资金净流出60.2亿元
昨日两市普跌,股指跌破2800点及年线关口,后市大盘仍将争夺年线及2800点关口。从资金监控上看,昨日沪市资金净流出60.2亿元。加息“靴子”落地,是昨日下跌的导火索,短期股指仍将维持箱体震荡格局。
昨日煤炭股逆势上扬,成为唯一上涨板块,资金净买14.65亿元。在个股上,盘江股份、潞安环能等表现强劲,资金净买达2.197亿元和1.395亿元;同时银行、水泥、石油石化等权重股担任护盘重任,表现较为抗跌。此外,橡胶制品、商业连锁、酒店餐饮等题材板块表现不错。今日早报
加息之后 68亿资金夺路而逃
面对央行圣诞节送出的"加息大礼",沪深两市跳空高开只是虚晃一枪,68.24亿元资金夺路而逃才是市场本意。
大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昨天纳入统计的30个证监会行业中,只有煤炭石油和房地产两大板块分别有5.82亿元和571万元资金净流入,其余28个行业全部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其中旅游酒店业和保险行业资金净流出状况较轻,但也分别有5991.37万元和6001.68万元资金净流出。而医药和机械行业则成为"重灾区",分别净流出5.48亿元和5.34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将对银行、保险等板块形成利好,长期被压制的估值有望得到重估。但对房地产、通胀受益类股票则形成利空。
不过,出乎多数投资者意料的是,昨天银行板块继续成为指数杀跌的重要力量,而房地产板块中的部分个股则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
房地产:负面影响已被预期
尽管昨日房地产板块下跌幅度接近3%,但在昨天两市上涨的153只个股中,房地产股就有9只。而整个板块更是在市场资金大规模流出时净流入571万元。
申银万国认为,虽然加息对地产影响偏负面,但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利空已经被市场消化。目前可以认为是处在加息周期初期,对房地产行业未构成"拐点式"影响。
申银万国分析师殷姿认为,目前居民储蓄增速仍然处在平均水平,且利率总体来说仍处在低位,因此加息对居民支付首付及月供的影响仍然比较有限。另外,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仍然较高,而对货币紧缩预期仍存在分歧,未来较长时间仍然可能处在负利率状况,因此今年的两次加息可能仍不能改变资金流向。而从行业来看,行业整体净负债率为60.5%,有息负债率为34.0%,加息将增加房地产上市公司当年财务费用共1.17亿,占去年利润的2.8%,整体可以忽略不计。
中投证券分析师李少明也表示,目前房地产板块估值优势明显,本次加息已在市场预期之内,难以对板块价值提升构成压力。明年通胀管理目标持续提升、居民购房意愿难以消减等因素使房地产行业投资价值凸显。而机构对房地产板块也有跨年度资产配置的需要,板块的价值修复行情仍将进行。
银行股:利好与中性之争
令市场颇感意外的还有银行股。
在东部一券商银行业分析师看来,目前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很低。但昨天银行股仍然重挫1.15%,虽然跌幅并不算太深。但4.53亿元的资金净流出额则令这一板块成为资金净流出量第6大的板块。
安信证券分析师杨建海认为,目前银行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2010年以来压制估值的各项政策已在逐步落地,息差的上升有助于推动短期估值的小幅修复。但考虑到2011年央行对信贷的调整可能更为频繁,以及近期资金面的偏紧趋势,估值修复的空间比较有限。
不过在英大证券看来,由于此次加息银行利差并没有改变,在现有银行经营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加息对银行影响不大。
英大证券分析师李海燕表示,这是因为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较高,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对银行股来说是一个正面的影响。但由于存贷款利率加的幅度一致,所以加息可能导致贷款增速有一定下降,经济放缓也有可能提高不良贷款率,对银行会有负面影响。
保险业:正是投资良机
相比国内银行以存贷款利差"吃饭",保险股因其具有较好的弹性更为机构所看好。不过昨天A股3只上市保险股全部收跌。其中中国平安(601318.SH)下跌2.14%,但振幅高达6.11%。
海通证券分析师潘洪文认为,本次加息明显利好保险股,目前正是投资保险股的好机会。
他表示,此次加息意味着加息周期完全确认,加息周期初期利好保险股。另外,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短期回调有望结束、迎来新一轮上升,近期协议存款利率也快速上升,提升利润表投资收益;而加息初期资金成本上涨滞后,有利于保险公司的利差进一步扩大。
和潘洪文一样,李海燕也认同保险股存在投资机会。她表示,如果加息周期从此次加息开始确立的话,保险股可以在来年受益。其中,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型产品受影响较大,而短期意外险、传统保障型保险受影响较小。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保险产品如部分万能险、分红险等产品收益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这类产品在加息周期中将更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
在抗通胀板块中"淘金"
上周末央行决定年内第二次加息,从目的来看,主要还是针对通胀的。11月和12月CPI的持续上升,已完全背离了CPI的正常季节波动规律,呈现出食品和非食品同涨的态势。随着春节的来临,通胀压力加大,且明年上半年将更加严峻。面对持续向上的CPI,需要以加息来表明宏观当局坚定的反通胀决心。
公众对加息的预期已经持续很久,这次加息究竟会使投资者心中的"靴子"落下,使公众心理产生短期利好,还是使投资者对收缩流动性产生更多的预期,从而对市场形成利空,大盘的走势会给出答案。周一大盘冲高回落,显示投资者的心态依然不够稳定,在市场量能不济以及方向不明的情况下参与投资的意愿不强。
在一个加息周期中,市场资金可能会更多地关注那些受通胀影响较小的非周期行业,如商业贸易、社会服务、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医药、农业食品等抗通胀行业。例如10月20日第一次加息,大盘当日走出了低开、冲高、回落收盘持平的走势,市场相对稳定,在随后的近四周时间里市场交投非常活跃。非周期抗通胀的商贸、医药、农林食品、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板块都有较好的表现,像农林食品、医药、消费、社会服务等相关股指涨幅均达到或超过20%,远远强于同期上证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8.3%的涨幅。从近期盘面来看,这些行业也随市场进行了调整。在2010年最后几天的交易时间里,大盘进入了"垃圾时间",投资机会难寻。相比之下,因为中央1号文件的原因,农业板块在元旦前后可以适度关注。
按照惯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政策方面的内容,估计2011年也不会例外。刚刚结束的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从政策面看,元旦前后农业板块具有相关政策红利。从基本面上看,通胀有利于农业行业盈利的提升。2011年粮食价格除受流动性及供给产出冲击影响外,国际价格的传导、长期不合理的粮食价格纠偏以及不断上涨的要素成本将推动价格继续上涨,预计涨幅为10%-15%。其他农产品(000061)多数也以上涨为主,预计生猪价格前高后低,鸡苗全国平均价可能上涨10%-20%,食糖价格受产出缺口及成本推动影响,易涨难跌;受供需面改善及政府调控决心影响,棉花价格可能回落;苹果减产,成本推动浓缩苹果汁上涨,番茄酱2011年中周期性见底复苏,价格前低后高;经济复苏及通胀预期使得海参等水产品价格将继续上涨。我们预计2011年农业行业业绩将保持较快增速,鉴于农业板块估值水平与CPI高度的相关性特征,在2011年CPI涨幅4%左右的前提假设下,当前农业板块的高估值得以延续,但2011年农业股的投资机会是阶段性的,因此把握投资时点对于投资收益至关重要。
从历史走势看,过去三年农林板块在元旦前后都出现了较好的涨升行情,其中两次跑赢大盘指数。08年元旦期间沪深两市正处于创历史新高后的调整反弹中,从11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约40多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上涨15.57%和30.71%,而深证农林指数涨幅达到50.27%,远远跑赢两市大盘;09年元旦前后大盘正处于创新低后的反弹之中,从08年底到2月末的30多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涨幅分别为32.4%和40.23%,由于在大跌中农林板块跌幅小于沪深大盘,因此在此轮反弹行情中深证农林指数上涨力度较小,涨幅仅为26.32%跑输大盘;09年的12月下旬到10年的1月中下旬,沪市正处于创下反弹新高3478点后的调整反弹中,上证指数涨幅仅为8.78%,同期深证综指涨幅12.33%,深证农林指数涨幅达到15.72%,略微跑赢两市大盘。在近期大盘整理之时,农林板块表现相对比较活跃,有资金运作迹象,本月14日曾拉出了涨幅超过4个点的大阳线。
上证指数围绕2758-2939点箱体中轴线2849点整理已经五周,这种走势应该不会持续太久,市场很快将作出方向性选择。而随着元旦及春节两大节日的临近,商贸企业将迎来销售旺季,因此我们建议,稳健型投资者近期仍可作壁上观,积极或激进型投资者则逢低关注农业和商贸板块近期可能出现的交易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