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加息 A股影响解读(操作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0:13:37

央行突然加息 A股影响解读(操作策略)

http://stock.591hx.com  2010年10月20日 10:07:48  华讯财经    就在市场的加息预期日渐减弱之际,时隔33个月,央行重新挥起了加息的大棒。这意味着央行在经过2008年的降息周期,与2009年的政策空白期之后,重新开始了一个加息周期。央行19日晚间宣布,自10月20日起,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存款基准利率升至为2.50%;贷款基准利率升至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据此相应进行调整。  "高企的CPI是触动本次加息的主要原因。"这在市场中已经达成了共识。此前,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就曾预计,如果9月份的CPI达到3.6%或者更高,则加息最快将在"国庆节"后第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后成行。而据多位业内人士预计,9月份的CPI很可能超过8月份,达到3.6%。

  光大银行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认为,当前加息是一个合适的时点。他认为,负利率的状况已经延续较长时间,而随着CPI的继续攀升,通胀压力加大。但与此同时,GDP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这种基本面的稳定有利于货币政策收紧。

  事实上,由于负利率的存续时间较长,一直使得单边上调存款利率的呼声很高,但此次央行并未采取非对称加息的方式。鲁政委分析认为,无论是为房地产"退烧",还是致力于贷款资源的优化配置考虑,存贷款利率均应该同时上调。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基准利率外,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动幅度并不相同,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远大于贷款利率。一年以上的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均为0.2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则是按照年限增加而增加。其中,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调了0.6个百分点。这在以前是较为少见的。

  盛宏清认为,这种非基准利率的不对称调整,有利于适当压缩银行利差,将利润向居民户倾斜,保证存款人收益,有利于经济平衡。

  中国意外加息打压全球市场。周二美股开盘,道指、纳指大跌1%。欧洲主要股指也是无一上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更是跌声一片,黄金、原油等跌幅达到2%。(上证)  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调整后股市表现一览
次数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 12 2007年12月21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 11 2007年09月15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9月17日 开盘:5309.06点,收盘:5421.39点,涨2.06% 10 2007年08月22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8月23日 开盘:5070.65点,收盘:5107.67点,涨1.49% 9 2007年0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7月23日 开盘:4091.24点,收盘:4213.36点,涨3.81% 8 2007年0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 开盘:3902.35低开127.91 报收4072.22 涨幅1.04% 7 2007年0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 3月19日,开盘:2864.26 报收3014.442 涨幅2.87% 6 2006年0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收盘上涨0.20% 5 2006年0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 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涨幅1.66% 4 2005年0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下跌0.96% 3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沪指大跌1.58%,报收于1320点 2 1993年0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 沪指下跌23.05点 1 1993年0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沪指下跌27.43点
加息意在抗通胀 央行后续策略受关注

  "有所侧重"的货币政策最终还是选择了对抗通胀预期。19日晚间,央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对即将于21日公布的9月份的CPI的"预见性"反应。

  市场预期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达到年内峰值,CPI同比增幅可能达到或者超过3.6%。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考虑价格传导时滞,9月份CPI同比还有继续上升的压力。他认为,CPI将会在9九月份见顶,此后由于基数等因素将有所回落。但即使回落,在短时间内也难以降到一年期存款利率2.25%的水平之下。所以如果存款利率不动,实际利率为负或实际利率过低的问题将持续困扰中国经济。

  事实上,自今年5月份CPI同比增幅达到3.1%以来,市场对于加息的讨论从未停止。负利率及通胀预期也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中国金融》撰文时特别指出:"在改革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既要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又要根据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有所侧重。"这暗示着货币政策必须"有所侧重"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CPI在见顶回落后总体仍将处于温和上涨状态。在这种预期之下,未来央行是否会连续加息?对此,业内人士的观点有所差异。有观点认为,由于此次加息的幅度不足以解决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未来会有连续加息的动作。但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巩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需要,连续加息不太可能。并认为,为防止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不宜连续加息。(上证)

  似乎是又一次政策动态不一致,央行宣布自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其实早在预料之中。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和再平衡的进程高度不均衡,即美国可能进入通缩,而新兴市场国家则进入通胀经济。虽然市场预期中国通过使用数量调控工具能够控制通胀,然而我们坚持认为,无论从CPI走势还是存款流动性的角度反映的通胀预期来看,通胀风险依然非常高,是数量工具力不能及的。适度的加息表明了反通胀的决心,适逢其时。

  美联储近期有关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表态,预示着11月3日的下一次美联储决策会议很可能出台大规模购买美元资产计划,以持续压低美元长期利率。至于此举对世界其他地区有何影响,似乎不在美联储的考虑之中。而事实上,如果说第一轮数量宽松(QE1)主要目的为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国金融体系,避免银行流动性过度紧缩,那第二轮数量宽松(QE2)更为隐蔽的目标就是针对亚洲贸易盈余国家,以类似经济暴力的美元热钱流动冲垮其缓慢名义汇率升值的护栏,从而改变金融危机以来汇率调整机制的国际协调相持不下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希望通过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降低美国的债务负担,而后者则希望让美国陷入通缩,保全债权国利益。

  实施QE1接近两年的效果也表明,数量宽松在鼓动世界其他地区通胀方面更为有效。以至今年以来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适时出台紧缩政策来控制可能的经济过热。因此,如果此番重启QE2,美联储应越来越侧重于通过单方面的,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争夺日益降低的世界经济的总需求,即通过美元资金的流入新兴市场,推动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的上涨,从而绕开名义汇率的争论,达到降低美元的实际汇率的效果。由此看来,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QE2即意味着货币战。在美国消费主导的负债型经济结构依然如故时,财政政策会因进一步增加进口而效果大打折扣,QE2很可能成为美联储反衰退货币政策的又一次尝试。

  现在看来,出于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通胀已超出了"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语)的简单范畴,而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危机中的再膨胀货币政策,就是执行债权人债务人之间利益的再次分配,改善债务人资产负债状况。但即使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通胀结果最终取决于两者之间力量的对比。以日本为例,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恰逢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为保证老年人债权人的收益,整个社会更倾向通货紧缩。而目前其他国家名义汇率对美元升值的争执,则是在国家层面上的博弈。

  目前,就中国而言,不放松对人民币升值进程的控制和资本管制可能是比较有利的。首先,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能否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并没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仅从汇率变动而言,其影响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能力显然被夸大了,过去20年间,美元相对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的汇率(贸易加权)出现巨幅变化,但对美国的出口增长率或进口增长率并未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牙买加体系事实上是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相混合的汇率制度。因而面对美国高额的双赤字和贸易逆差,牙买加体系只是软约束。一般来说,数量在先,价格形成在后,所以大幅名义汇率升值的倒逼机制能否有效,非常可疑。日本的经验表明,以升值降低贸易不平衡的方法是不成功的。贸易平衡的关键,还在于美国降低消费增加储蓄的结构性调整,而且其中的一项改革就应包括目前的国际汇率体制。

  其次,中国国内货币增速已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不过,巨额的热钱流入和外汇占款可能会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进而形成资产价格的泡沫。根据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只能三者取二的"三元悖论",如果美联储的数量宽松失去控制,防护手段较少或金融市场开放的经济体将被迫调整,代价不菲;而中国利用资本管制和对冲手段来调节,应能更好地适应调整,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一方面是不受限制创造"美元"的权利,另一方面是政府严格的管制和动员经济的强大能力,货币战不会有胜者,但必将造成长期的全球通胀和资产泡沫。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鉴于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比重已占到43%,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压低了美国的通胀水平。所以,与其QE2通过曲折并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传导机制,阻止美国陷入通缩,不如以新兴市场债权人的资本来托起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当然,这要涉及政治经济学了。此次加息,也可以从同样的角度来理解。(作者单位:陈光磊:瑞银证券研究部,王承基: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上证)

  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关口,作为股市生力军的保险资金,一边沉浸于节前抢筹低价蓝筹股的丰收喜悦,一边又开始未雨绸缪2011年的投资规划。而对于昨晚出乎意料的加息决定,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险企投资负责人持乐观态度,认为不会改变大盘中长期走势。

  每逢11月前后,都是保险公司定调来年操作风格之时。"最近一直在开会,讨论明年投资思路。"本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北京等地采访了解到,近期一部分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在加紧制定2011年权益投资整体计划,鉴于对行情持续向好的预判,多数险企有意提高2011年的权益类(股票+股票型基金,下同)资产配置水平。

  "我们内部认为,市场将逐步走出跨年度行情,因此我们考虑把明年的权益配置区间整体上调。"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2010年的权益配置区间大概在8%到15%之间,而2011年或定在10%到18%之间,而监管允许之内的上限则是20%。

  这是险企在对近期资金面、成交量、宏观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做出分析研究后,综合做出的决定。目前多数保险机构对后市已形成一致预期,低价蓝筹品种因机构追捧而延续估值修复,被政策调控挤出的炒楼资金在赚钱效应驱动下将陆续转入股市,为后市发展构成一定支撑。

  多位负责投资管理的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综合各方消息及我们的分析来看,近期股市新增资金大部分都是闲置资金,从楼市转出资金需要一段过程。也就说,真正大批量的楼市资金尚未流入股市。我们认为,一旦预期成立,外围资金将会大量涌入,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将有助于夯实市场基础。"

  至于具体点位,接受记者问询的多位保险投资人士笑言,"这个很难把握得准"。不过,他们坦言,鉴于估值偏低的蓝筹品种修复性上涨过程尚未结束,近期将持续看好低价蓝筹股,以及配置"十二五"规划受益板块中具估值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现在买债券还不如买银行股'压箱底',一来估值便宜二来还有分红。"另外,汽车、煤炭、钢铁等低估值行业也已被险企列入了优先配置行列。

  不过,在一片蓝筹看涨声中,也有一些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认为,当前周期性与主题性投资机会并存。市场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震荡向上是正常的市场节奏,在这样的节奏下,一些主题性投资机会又重新出现。因此在坚持周期性主线的同时不应该放弃主题性投资机会。"在大盘蓝筹的带动下,市场底部将逐步抬高,中长期上涨趋势不变。当蓝筹修复性上涨过程到达一定程度后,市场热点可能还是会回归到成长性好的行业。"

  对于昨晚央行宣布的加息决定,险资多持乐观态度。两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考虑到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忧,估计此次加息警示性作用较强,并不代表中国进入了真正的加息周期,预计连续性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认为,加息可能会抑制短线的火爆走势行情,但不会改变大盘中长期走势,对市场本身不构成趋势性影响。因此,保险公司的投资节奏不会被此次加息而打乱,短期没有抛售计划。(上证)央行突然加息 基金公司表示出乎意料

  此前8次加息,首个交易日A股均上涨

  A股始于7月初的本轮反弹,昨日终于突破了3000点(沪指,下同)关口;在股市收市后未到5个小时,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此次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详见附表)。

  本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关于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的说法,似乎言犹在耳。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调整前 调整后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0.36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1.71 1.91

  半 年 1.98 2.2

  一 年 2.25 2.5

  二 年 2.79 3.25

  三 年 3.33 3.85

  五 年 3.6 4.2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4.86 5.1

  一 年 5.31 5.56

  一至三年 5.4 5.6

  三至五年 5.76 5.96

  五年以上 5.94 6.14

  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调整后股市表现一览

  次数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股市表现

  12 2007年12月21日 0.27% ;0.18% ↑1.15%

  11 2007年9月15日 0.27% ;0.27% ↑2.06%

  10 2007年8月22日 0.27% ;0.18% ↑1.49%

  9 2007年7月20日 0.27% ;0.27% ↑3.81%

  8 2007年5月19日 0.27% ;0.18% ↑1.04%

  7 2007年3月18日 0.27% ;0.27% ↑2.87%

  6 2006年8月19日 0.27% ;0.27% ↑0.20%

  5 2006年4月28日 0.27% ;0.27% ↑1.66%

  4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0.96%

  3 2004年10月29日 0.27% ;0.27% ↓1.58%

  2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9.18%上调到10.98% ↓2.65%

  1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2.35%

  说明:1."调整内容"中,如无特别说明,前为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后为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2."股市表现"为公布加息后首个交易日沪指涨跌情况。

  原因:控制通胀压力

  对于昨晚央行突然加息,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举旨在控制通胀的压力。

  在经历了7月和8月的连续创下新高之后,9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势尤为引人关注。明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数据。有机构和专家预测,9月份CPI的增速预计仍不低于3.5%。"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较大,处于负利率情况,有加息需要。另一方面,这显示了管理层对经济运行的乐观判断,对经济企稳回升更有信心。"中信证券的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表示,加息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延续,央行此举可以抑制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减轻通货膨胀现状。他还表示,明天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或是央行做出加息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阻止热钱流入

  还有专家认为,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推动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低利率导致热钱涌入加速,客观上加大了国内的流动性压力,加息能够通过改变资产价格上涨预期使部分热钱从中国市场退潮,对热钱产生抑制作用。

  昨晚的加息让许多业内人士出乎意料,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市场部总监王翔表示此次加息"出乎很多分析师预料",但这对市场的影响现在还难以确定。

  影响:外汇市场马上见效 A股市场涨跌难料

  受央行加息的影响,外汇市场反应迅速,美元迅速走强,而澳大利亚元、加元和新西兰元等高风险货币则大幅下挫。

  昨晚央行宣布加息决定后,澳大利亚元下跌近1%,新西兰元兑美元则从之前的0.7550大幅下挫至0.7487。此外,欧洲的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在中国宣布加息后也呈现走软的趋势,波兰兹罗提、匈牙利福林、南非兰特和捷克克朗均受消息影响而走软,再次表明投资者正撤离高风险资产。此外,受到央行加息消息影响,昨日欧洲股市盘中出现回落,涨幅缩小。交易员们将此视为中国希望较预期更大力度地收紧政策的明确信号。

  至于加息后对A股市场的影响,多数人士认为涨跌难料。但从央行历次加息后的股市表现来看,统计数据表明涨多跌少,此前8次A股都是飘红。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认为,房地产板块可能会首先受到冲击,建议投资者回避。

  上调幅度不算大 叠加效应威力更强

  广州房产限购新政细则上周五出台后,昨晚央行加息又再度来袭,这对于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早在上周一,央行就宣布上调四大行和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停贷第三套房贷的新政及各地限购措施,发展商的资金压力及资金的回笼已经出现重重压力。

  对于此次央行再度加息,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意外。也有人认为,加息0.25%只是微观的,对市民的心理影响更大于实际影响,但不排除年内还会加息,累积的加息效果杀伤力将更大。

  番禺某大盘销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限贷的新政之后,发展商已经开始延长一次性付款买家的付款时间,选择一次性付款的买家也可以在半年内分期付完全款,加息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买家偏向一次性付款,发展商会适当再延长一次性付款的期限。

  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本次加息认为会对楼市产生重大影响,广州楼市刚刚经历了"限购令",现在的加息对楼市产生了叠加效应,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或者"屋漏偏逢连夜雨",加息不仅令到普通市民供房压力加大,也令开发商贷款成本增加。韩世同还认为加息对楼价影响暂时不会那么快,但会加快房价下跌的进程,另外部分审时度势的企业在接下来时间应该会进行降价促销。 (新快报记者 谢蔓) 加息措手不及 股市短期影响较大

  A股昨天在短暂调整之后重返3000点,加息受益板块消费类股票大幅走强。

  其实从上周四开始,加息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央行加息并没有采用不对称加息方式,因此这样的手段对股市未必有多大的实际影响。资料显示,2006~2007年的牛市正是在加息初段成长起来的,只有当紧缩政策趋于极限,加息和通胀形成恶性循环时,才是泡沫真正破裂的时候,现在恐怕还未到这样的阶段。但没有实际影响不等于没有心理影响,这毕竟是市场在认为"会控制热钱,会确保增长,所以铁定不会加息"的情况下的突发事件,可谓是在目前市场疯涨难跌的市道中给了"当头棒喝",因此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至少会对大盘的短线强制调整有着"促进作用"。

  但是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对股市中长期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目前场内"天不怕地不怕"的做多资金将会形成最大的严峻考验。今天低开几乎成为必然。而之后的走势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地收窄止损止盈区间。 (广州日报)

  机构论剑 加息不改股市大趋势

  金证顾问 加息不具备持续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尚未进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本次的利率调控符合年初央行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货币政策基调,加息不具备持续性。

  两大主要因素促使央行加息

  事实上,从今年2月份开始,CPI迅速走高,实际利率进入负区间,至今已持续8个月,最高负利率达-1.25%。对于本次加息,央行主要基于管理通胀、房地产调控方面的考虑。

  首先,从CPI来看,食品价格还在上涨,而且下半年一直到明年春节前,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通胀压力很难消除。预计9月份CPI同比增速仍将在3.5%左右。中国8月份CPI上升3.5%,升幅超过7月份的3.3%,为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升幅。在原本较为脆弱的宏观经济回暖的状况下,央行采取加息对通胀进行调控也是一种被动的政策选择。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高烧依然持续,前期的调控政策需进一步延续。2010年9月份完成投资为5156.2亿元,同比上涨35.01%,前9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36.4%。2010年9月份完成新开工面积14552.54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4.91%,同比上涨55.24%。单月新开工数据同比已经连续15个月为正。此外,前9月份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为63.1%,处于历史高位。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再次上涨、房价环比上涨0.5%。尽管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从今年4月中旬以来,一直采取高压的强势没有改变,但楼市的高烧不退已经关乎到民生问题,有必要采取加息的货币政策予以调控。

  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不足

  自08年次贷危机以来,近两年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源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的积极扩张。2008年11月,国家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与此相伴随的是巨量的货币信贷扩张。这些政策推行后,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也出现了显著的回暖,前期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无疑值得肯定。

  回顾近两年以来,央行在货币紧缩调控方面采取的措施。首先是信贷控制,09年对于商业银行信贷实行年度额度控制,进入10年后商业银行信贷被按月额度控制。其次是准备金率工具,央行曾于今年1月18日、2月25日以及5月2日三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近期六大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上调。在此基础上,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出台有其一定的征兆。

  但经济的回升主要源于政策的刺激因素,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不足,真正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尚未出现。由此次加息而判断我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是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调定位于防通胀、调整产业结构以及解决民生问题来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目前宏观经济处于这样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轨的时期,拉动经济的新的引擎也没有出现,实现包容性增长过程中民生问题尚需解决。可以说,目前的加息有助于扭转负利率局面,避免对老百姓福利的带来损失,纠正低利率下财富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金百灵投资 牛市行情的发动机

  昨日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飙升的普涨行情,市场对后续行情看法一度保持着相对统一的乐观观点。但想不到的是,周二晚间,央行决定将存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而使得市场的舆论氛围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市场的分歧也随之加大,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加息或强化通胀预期

  对此,笔者认为不妨先从行情演绎的基础角度出发来研判加息对市场的看法。就目前来看,牛市行情产生的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的持续向好,二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迹象的明朗化。而且,以往经验也显示出,两个要素均具备,那么,行情的演绎力度将更为乐观,就如同2006年至2007年。但如果只有一个要素具备,那么,行情的演绎就如同人缺一条腿走路,可能会走不远,行情高度不是很高。比如说2003年的五朵金花的行情就是经济持续向好,但货币流动性过剩迹象并不突出。再比如说2008年底至目前的行情,就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迹象突出,但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似乎总存在着一定分歧,故行情的力度难以比拟2006年至2007年的行情。

  而加息则从央行政策的角度说明了通胀的压力的确较为突出。不过,众所周知的是,通胀其实就是货币现象,既如此,加息,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向市场昭示着当前A股市场的货币流动性泛滥的趋势较为明显,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短线行情有进一步向好的趋势。更何况,从A股市场2000年以后的行情来看,减息,往往意味着牛市走下坡路,或者干脆就是熊市,因为减息其实说明经济过冷,需要刺激。但加息,则往往意味着大盘行情正在运行在牛市征途中,说明货币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尚可乐观,既如此,本次央行的加息,的确不可视为A股市场的利空,有望成为牛市行情的发动机。

  两主线轮翻上涨

  这其实也得到了当前A股市场热点演变现象的佐证。因为近期市场的热点主要围绕两大主线展开。一条主线就是通胀预期主线。这不仅仅包括昨日午市后强硬依然的煤炭股为代表的资源股,而且还包括农业股以及部分化工股,尤其是为农业服务的化工股。其中农业股的核心可能是以种业股为主,因为极端气候的存在对种业的需求量将大增,而且人口的增长、耕地的减少,均需要通过施肥、农药等因素来提高单产量,所以,相关行业将进入到新一轮的景气周期。而诚如前述,加息则进一步强化了通胀的预期,故,通胀主线的做多能量进一步强化,有望牵引着A股市场的行情向纵深发展。

  另一条主线则是新能源、新兴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及区域经济,这其实就是券商策略分析师所重点提倡的十二五规划。前者主要是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不排除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政策来达到拓展行业成长空间的可能性,其中风电、核电、水电等电能产业以及由此辅开来的相关专用设备产业股的前景相对乐观。后者如新疆、海南、西藏等中西部、边疆地区的区域内优质企业,可能也会受到国家加大对相关地区的投入以及相关的政策优惠的积极影响,新疆板块的八一钢铁(600581)、天山股份(000877)、青松建化(600425)等建材板块的三季度业绩预期就是最佳的佐证。

  震荡后可继续看好

  综上所述,经过周一的天量天价行情以及周二的震荡回升行情,可以确定本轮行情的级别将是相对乐观的,3000点并不是本轮行情的终点,而可能是小盘股也加盟到牛市阵营行情的新起点。当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人民币的加息可能会对全球货币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美元会否有所反弹,进而对资源股等品种形成一定的压力。但由于当前全球的流动性过剩格局尚未改变,行情仍将震荡走高。

  故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可以跟踪这两条主线,选择个股。同时,在策略上,也尽量以持股为主,不宜盲目换股。就目前来看,更倾向于农业产业链的相关个股以及小盘优质成长股,前者的舆论有望持续带来题材催化剂,后者主要是将要布局2010年的年报行情,时间跨度较长,投资机会较多,故创业板、中小板等个股可考虑低吸持有。(证券日报) 加息难遏大盘涨势 慢牛行情有望展开

  周二市场结束调整重拾升势,上证综指在时隔半年之后收盘重新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不过同前几个交易日相比,周二两市成交量出现了较明显萎缩。我们认为,美元指数走软所催生的这一轮行情尚未结束,央行昨日晚间的加息对市场的不利影响也将极为短暂。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大盘权重股和中小盘股之间的仓位结构调整可能会暂时告一段落,指数将从前一阶段的急升状态逐步转入持续的慢牛行情。

  资金推动慢牛展开

  对于国庆长假之后这一轮大幅上涨行情的性质,我们认为是在美日两国汇率博弈背景之下,货币竞争性贬值所导致的流动性泛滥所引发。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终结之前,资金推动型的牛市有望持续,而中国央行本周二的加息对中期行情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首先,行情启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美日等国货币竞争性贬值所导致的通胀预期及流动性泛滥。由于日本在8月下旬向市场注入巨量资金阻止日元升值,美联储其后表示将维持现行的再投资政策,此后美元指数迅速下行。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没有回到顺利复苏的轨道之前,美联储将通过增加流动性将美元一直维持于脆弱低位,这将使得市场再度呈现流动性泛滥局面。这种状况将导致美元计价的资源品价格持续上扬,因此,有色、采掘等板块尽管在连续上涨之后面临一定回调压力,但回调空间不会太大,同时,权重股的强势将支持沪深股指的中期上涨趋势。

  其次,从行情启动的时间和升幅来看,内地A股市场上涨是从9月30日开始启动,而海外市场在8月31日左右就启动了本轮行情。道指在8月底到9月底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幅上涨了10%,而沪深股指在此期间始终维持横盘震荡,在国庆长假之后方开始强劲补涨。截至目前,道指本轮行情已经上涨了13%,而沪深股指近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约16%,相对于外盘的急速补涨已经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市场将从急升行情逐步转入到慢牛行情之中。

  加息难遏上涨趋势

  此外,尽管周二晚间央行突然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但我们认为其目的主要是针对9月份极可能创出单月新高的CPI数据,毕竟在四季度GDP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加息将对实体经济的活跃度产生进一步的压制。

  在美日等国维持零利率水平的情况下,加息亦将使得海外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寻求汇率升值和利差扩大的双重利润,这会迅速增加资金流入股市的规模。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加息与股指走势通常是正相关关系,只是在连续多次加息后累积效果显现之时方会导致市场拐点出现。目前尚处于加息初期,对市场影响将极为有限。因此,周三早间市场有望再度上演牛市中利空出现后股指低开高走的一幕。

  个股活跃有望持续

  本周一沪深两市成交接近50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但周二成交量出现急剧萎缩,沪市重回2000亿元左右的成交水平。我们认为,前一阶段的持续天量成交,主要是由于机构抛售节前重仓持有的中小盘股票而换入大宗商品类股票所导致,而目前这一调仓换股过程已经告一段落,市场成交量将逐步趋于平稳。

  在近期机构投资者调整仓位结构的过程中,中小盘类股票出现全面下挫,部分具备业绩增长潜力或细分行业的龙头也同时遭到错杀。伴随着大盘股估值水平的上升,小盘股价格在普遍下调20%左右之后,投资价值亦开始再度显现出来,而管理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有望促使相关中小盘个股持续回升。

  对于创业板或中小板解禁压力,我们认为,对于质地优良的公司,其解禁压力并不大,板块整体估值水平的下移,反而使得其在三季报即将披露之前面临极好的布局低点。周二创业板的全面反弹充分表明,在基金等机构抛售中小盘股的压力释放之后,其他资金正在对中小盘个股进行逐步回补。因此,后期市场或将出现股指震荡盘升,而个股依旧高度活跃的良好局面。

  站稳年线拓展空间

  技术形态上,沪指目前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收于年线上方,基本可以确认本次的突破是有效的,股指有望依托该均线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同时周二沪指在成交量快速萎缩的状况下,仍然收于3000点整数关口上方,表明经过近期的天量成交,今年年初的高位历史套牢盘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换手,乐观的市场情绪将使得股指重新回到3000点上方区域运行。 (证券时报 东海证券)加息"靴子"落地 A股今迎考

  中国首次加息25个基点,显示出央行正在逐步和国际接轨

  加息"靴子"终于落地,多数分析人士认为A股、债市或现短期调整,但在A股近期强势上涨中,是否再次演绎"利空出尽"的牛市行情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副处长史晨煜、中国农业银行(601288)金融市场部研究主管李刚、中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石磊、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银河证券研究所策略总监秦晓斌、第一代职业股市操盘手花荣谈了他们的看法。

  问:本次加息是否出乎意料,你怎么看待本次加息?

  史晨煜:此次央行意外加息,可能是将管理通胀作为首先要务。双向对称加息0.25个百分点,只是抗击通胀的一个态度,目前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三季度已触底回升,国内经济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实体对贷款的需求强烈,此举可以对付通胀但很难对付热钱流入。此举可以看成是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

  李刚:央行此次加息大大出乎市场意料,但央行本次加息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得到恢复,央行有必要通过加息来抑制未来潜在的通胀攀升和资产价格更加泡沫化。

  石磊:非常奇怪,这次调息很突然,估计是针对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的提前反应。特别是通胀的数据,根据市场的预测,CPI同比增速估计会达3.7%左右。

  李慧勇:加息是超预期的,本来认为上半年应该加但没有加,原以为今年应该不会加息了。反映经济复苏比预期要强,央行选择此时加息,也算是事后追加的措施。目前还是负利率,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预期年底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同时预计会有更多的差别化控制。

  高善文:时机出其不意,但政策导向并不意外。总体来讲,利大于弊。

  问:经过本次加息之后是否预示着还会持续加息,进入加息周期?

  左小蕾:预计未来还将连续加息。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9月境外资本流入明显加快推高资产泡沫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防止通胀出现,所以央行选择这个时间点加息。但加息25个基点不足以解决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未来会累进加息,还会有连续加息的动作。

  问:为什么加25个基点?

  高善文:加息幅度25个基点显示出央行正在逐步和国际接轨,是对数月以来负利率的修正。对防止资产泡沫有一定的必要。但是加一次息还是很难把负利率完全修正过来的。不过显示政府希望改变负利率状态的一种态度,也符合"十二五"规划关注民生导向。

  问:本次加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石磊:债市、股市短期内应该会有一个调整的反应,但长期影响还是要看是否形成升息的趋势,如果是形成了趋势,那对市场的打击会很大。

  但我认为不会有趋势,外需尚未完全恢复,房地产调控又在进行,经济增速已面临下滑的风险,这次调整纯粹是为了平缓一下各界对持续负利率的争论。

  花荣:依据以往历史经验,加息后,股市多数情况下影响较小,何况本次加息属于大盘在上升通道中的利空,对股市近期影响应该不大,甚至会助长其上升。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主要针对房价,而不是股市。因此,本次央行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改变股市整体向上的格局。而今日大盘低开后会马上收复,尾盘有望以飘红报收。

  许维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首先今天的存贷款利率对称加息是好于此前预期的,对于银行股估值的影响将不是很大。另外对于地产股来说,由于前期的利空政策出了很多,这个加息的政策应该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政府加息其实是对股市的一种逆向确认,即当前这一波周期性的炒作是有道理的。所以加息25个基点对于股市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利空。

  秦晓斌:本次加息对于市场的影响不大,市场仍将保持向上格局。因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向好,而上市公司的股价仍处于相对的低点。近日市场持续的放量大涨也反映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所以中长期来看市场仍将保持震荡向上的格局。

  ◎ 延伸阅读

  全球各国家地区最新利率水准

  以及最近一次变动情况

  中国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升至2.50%,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31%升至5.56%。(注:此次为中国央行首次将利率调整单位定在25个基点,之前大多为27个基点)利率调升 周期性行业加速"优胜劣汰"

  突如其来的加息是否会对有色金属、石化、航空、机械等实体行业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相关行业的分析师。从采访的情况来看,多数人士对加息背景下的行业前景表示乐观,但也有部分行业可能受到利率上调的影响。

  有色相关企业或"不敏感"

  在国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郑东看来,加息对该行业中的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加息)更多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虽然有色金属整个板块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加息将直接增加企业财务费用。但对于'25个基点'的幅度,企业一般不会太敏感,对成本影响并不大。"他说。

  不过,郑东分析,这会让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发生变化,整个经济环境不会再是很宽松的状态,虽然对公司业绩和经营影响不大,但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持续的加息将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这将导致金属的需求可能出现一定幅度放缓,并进一步影响金属价格合理回归。但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回落更多的落脚点是在产业链上游,即原材料环节。

  煤炭对短期效益影响不大

  郑东认为,加息对煤炭行业短期效益影响也不大。大部分煤炭企业产能已达极限,未来需要投入新的矿井,加息将增加其未来开采新矿的成本。加息将对房地产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将首先对炼焦煤未来的价格走势带来不确定因素。除非加息使得电力需求出现明显的回落,在电力供求偏紧,及新增机组大幅投产之下,动力煤预计会得到滞后的缓解,仍然相对看好。

  机械战略新兴产业迎利好

  中信建投机械行业分析师冯福章表示,加息对于股市来说是个利空,但对战略新兴产业是利好。

  "这次加息应该主要是为了收缩流动性和淘汰落后产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相关上市公司还是存在操作机会的。"冯福章说,有色、煤炭、机械等股市的周期性会失去,另外,可能会导致风格转换为小盘股。

  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机械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在30%~40%左右,财务费用占净利润比例都很低,基本在2%~5%左右,小幅度加息对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影响有限,对于工程车辆按揭贷款影响也很小。

  石化或抑制油价涨势

  国信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严蓓娜认为,加息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经营来说影响不大,虽然中石化的负债高一点,会增加一些利息支出,但是,公司融资更多是通过债券。

  加息的直接反应是借款成本的增加。若利率增加1%,按行业50%资产负债率算,利息支出占权益的份额增加1%。就目前盈利能力而言,影响微小。

  严蓓娜分析,加息表明国家认为通胀比较厉害了,估计会减少货币发放,这可能对市场的油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整体上,贷款利率上调对化工行业是负面影响。有机品、合成材料、无机品等上游原材料子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染料、塑料、橡胶制品业等中下游消费类制品业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直接影响很微弱,但是对微利的企业则有可能使其亏损。"汽车经销商称影响可忽略不计"央行加息对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运营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影响幅度可以忽略不计。"昨日(10月19日),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徐宪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此次加息幅度比较温和,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并不大。由于前三季度市场表现良好,部分企业开始积极扩大产能,如新建工厂、引进新产品等。而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也是来自于银行贷款,加息则意味着企业需要向银行支付更高的利息。但有统计显示,汽车企业利息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非常微小,不会对企业的负债产生过多影响。

  徐宪成认为:"一般来说,一家4S店的运营资金流是2000万到3000万元之间,乘以贷款准利率上调幅度,影响其实非常小。"

  他说,影响经销商收入的主要是厂家对经销商的政策,包括返利幅度,畅销车的调拨等。

  上海通孚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忠也对记者表示,加息对成本或多或少会有所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多数经销商短期的反应都非常平淡,但是加息是一个"蝴蝶效应",长期来讲应该存在其他变数。

  上海景和真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也表示,加息对企业影响不大,市场原因主导着经销商的利润,只要销售市场保持较快发展,经销商可以合理控制成本。

  央行加息是否会造成部分经销商资金断裂形成倒逼潮?有业内人士表示出担忧,因为此前有相关案例--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2008年下半年的危机中,全国已经涌现了一批倒闭出局的经销商,当时广州、武汉、上海等地不少4S店投资人撒手撤资。

  徐宪成认为,央行此次加息不会造成经销商倒闭潮,2008年的经销商倒闭潮与经济危机有关,现在汽车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经销商保持一定利润空间。

  电力利润恐受冲击

  分析人士称,电力行业属资本密集型,银行贷款占资产比重较大,部分公司负债率偏高,经测算主要上市电力公司利息支出占利润总额比例平均超过10%,华电能源、通宝能源、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内蒙华电和国投电力占比超过15%,在升息预期下,电力公司业绩将受到一定影响。以长期贷款利率上升27个基点测算,主要公司年平均利润总额下降1.88%,上述几家公司下降幅度相对较高,但总体上影响幅度不大。从另一角度分析,升息预期无疑将对电力投资产生相当的限制效果,尤其是部分不具备行业地位和资金优势的电力投资主体的投资项目,在预期收益水平降低的情况下,贷款银行将对此类项目更为关注。

  证券部分业务存萎缩隐忧

  直接来看,加息将提升券商的融资成本。间接来看,尽管升息将促使企业寻求更多的直接融资、从而增加券商的承销业务量,但升息将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这将直接导致券商的经纪、自营等业务将不断萎缩。

  医药对负债较少企业影响甚微

  分析人士称,对于医药企业,加息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息费用方面。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55.24%。若步入加息周期,企业的财务负担将有所加重,但总体上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小于其他资本密集型企业。一些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较低,如东阿阿胶、同仁堂、片仔癀、金陵药业等只有少量短期负债的企业影响甚微。

  航空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师李磊认为,加息是一个常规性的手段,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并没有直接大的影响,"由于这次的加息只有25个基点,可以说是毛毛雨。"

  不过总的来说,加息影响最大的企业一般都是有息负债余额相对较高,同时又是净利润绝对值较低、处于微利状态的企业,一旦加息,它们很可能就落入亏损的队伍;相反,有息负债余额低,甚至无有息负债的企业,加息的负面作用就微乎其微。(每日经济新闻 喻春来 程元辉突如其来的加息消息,无疑将使A股市场遭受一次"强烈地震"。

  对此我们选取对加息敏感系数较高的的部分行业,按照"抗震"系数高低做出测试报告如下:

  ●房地产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二次调控背景下,加息对地产肯定是重大利空。

  分析师指出,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称加息,必然会加剧房地产行业整体需求变化,对房地产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加息将会招致更大的价格下跌,特别是较多投资性需求的地区。地价过高地区的地产上市公司受到的压力比较大。

  ◆操作策略:集合竞价卖出&持币观望

  ●银行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对上市银行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二是基准利率上调有利于增强银行的吸储能力,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总的来说对上市银行的影响不大。

  分析师指出,活期存款利率没有动,但活期占短期存款一半,一年以上存款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对活期存款多的银行肯定是利好。

  ◆操作策略:买入招商银行

  ●保险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将回升至2.5%,扣除利息税后略低于保险公司预定的2.5%这一利率上限。与保险产品的现金回报率相比,银行存款优势并不明显。加息将直接提升保险公司在银行存款、债券投资以及贷款的净收益率,使保险公司的回报率趋于上升。

  分析师指出,提高投资收益率假设25个基点,将令平安的有效业务价值及一年期新业务价值提高15%左右。保险公司理财型产品的投资组合随着利息的增加而水涨船高,所以绝对利好。

  ◆操作策略:买入中国平安

  ●有色金属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整个有色金属板块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加息将直接增加企业财务费用。

  分析师指出,从加息的实际影响程度看,下游企业受影响程度大于上游。但是考虑到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涨幅过大,调整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操作策略:兑现利润&观望

  ●煤炭石油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煤炭石油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劳力密集型产业。加息对煤炭石油行业短期效益影响不大。长期看加息将增加企业投资的成本。

  分析师指出,从加息的幅度来看,对煤炭石油行业影响并不明显。

  ◆操作策略:观望

  ●汽车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整个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要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因而判断升息对于汽车板块同样不是很大。

  分析师指出,加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不会很剧烈。国内汽车产销两旺,尤其是轿车类企业突出的经营形势,有望不断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加息的影响比较有限。

  ◆操作策略:观望

  ●电力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电力行业属资本密集型,银行贷款占资产比重较大,部分公司负债率偏高,加息将使得电力公司业绩将受到一定影响。

  分析师指出,以长期贷款利率上升25个基点测算,电力行业主要公司年平均利润总额下降1.74%,但总体上影响幅度不大。

  ◆操作策略:观望

  ●医药板块抗震系数:☆☆☆

  ◆解读:对于医药企业,加息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息费用方面。假设步入加息周期,企业的财务负担将有所加重,但总体上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小于其他资本密集型企业。

  分析师指出,一些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较低,如东阿阿胶、同仁堂、片仔癀、金陵药业等,加息的影响甚微这次加息,活期存款不动;一年期对称加息;一年期以上,存款幅度大于贷款。本次升息更多的是针对贷款和CPI增速的明显上升;虽然在市场预期之外,市场反应可能会较为振荡,但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这将部分对冲本次升息对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加息对于债市负面影响会更直接。

  受抑板块:资金密集型行业典型代表:银行、地产、建材等

  通过比较发现,此次长期存款利率的上调幅度要大于长期贷款利率的上调的幅度。这也意味着银行的中长期净息差将会有所收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存贷差占利润的比例通常在六成以上,因而存贷差的缩减短期而言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同时,保险股属于受益板块,银行股中,招行因活期存款较多影响中性。

  考虑到此次加息可能属于释放出纠正长期负利率的信号,因而市场对于后续加息的预期或使机构下调相关盈利预期。

  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主要代表,目前A股中地产股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致50%-80%左右,而此次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明显高于1年期,因而资金使用周期较长的地产股将面临财务费用上升的压力。结合发改委对于楼市调控方向不变的言论基调,此次加息不仅增加了地产股的财务成本,同时也可能加大市场对于地产股的分歧,市场预期的影响或大于财务费用增加对于地产股的影响。

  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本身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在产能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受到信贷等资金来源方面的限制,同时上述行业的作为房地产的上游行业,一旦房地产景气出现下滑,其很难独善其身。加之多数建材的资产负债率超过40%,资金成本增加和下游景气下降的双重影响值得警惕。

  受益板块:消费类、抗通胀、新兴产业

  此次加息虽然没有改变负利率的格局,但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的信心,对消费而言则是潜在利好,同时大消费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因而消费类中的白酒、食品、电子消费等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