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北京求医群落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3:30

患儿北京求医群落纪实
2010年12月23日 20:01:45  来源: 新华网

在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的走廊里,一位家长抱着等待就医的孩子睡着了(12月22日摄)。
12月22日,冬至凌晨,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外露宿的几位患儿家长,瑟瑟地从冰冷的地铺爬起来,准备排队挂号。五点半左右,等待挂号的队伍已经在院内拐了几个弯,队尾排到了二环边上。
一位已经排了一个通宵的小伙子跺着脚说,“我的脚趾快要冻掉了”。他来自河北,孩子得了肾炎,在当地医院花了几千元无法治愈,只好来北京求医。据了解,很多通宵排队的外地家长,都是孩子的病在当地无法诊治,出于无奈才来北京求医。
为了挂上知名专家的号,无论酷暑严冬,都有家长和患儿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空地上“露宿”。有的家长支起帐篷为孩子遮挡风雨;有的家长在地铺的周围摆上一圈纸箱,来遮挡直窜入孩子被窝儿的寒风;还有的一家三口紧紧地挤在一起,大人们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医院附近的小区里,有些居民把单元房用木板分隔成小间,租给外地前来求医的家长及患儿。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分隔成了8个隔间,去掉公共面积,每个隔间只有三四平方米,进门就要上床。
来自甘肃的一对农民夫妇就住在这样的隔间里,他们3岁的孩子得了肾衰。为了把钱尽量花在孩子的治疗上,在等待诊治期间,他们每天除了支付30元的“房”租,只舍得买几个烧饼充饥。几天来,3岁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啃烧饼,基本没吃过菜。
据统计,12月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多次突破8000人次,逼近历史最高值。另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一年“专家号”约有178万个,但北京去年的医疗总人次是1.38亿,其中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专家看病。“看个病像打仗,挂个号如春运”,患儿扎堆造成挂号难、住院难、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过大、人员床位过于紧张,一系列的矛盾让医患双方都疲惫不堪。
对此,一家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儿科,但专业人才有限。另外,由于儿童大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且器官还在发育期,比成人脆弱,让很多医生产生畏难情绪,拒绝接诊或手术,这直接造成患儿看病集中在几家大的专科医院,使医患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建立和落实合理的“分级医疗”制度,尽快完善儿童医疗体系,才能缓解矛盾。
今年以来,全国16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均已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区域卫生规划、大医院支援基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医疗改革的三个重要文件,对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产生“破冰之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左图:12月22日早上6时许,在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已经有很多位家长在陪孩子进行输液治疗。右图:12月22日早上6时许,在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在为第2323号患儿输液。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上图:12月7日,节气大雪,北京最低温度零下5摄氏度,一位家长和孩子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外露宿。下图:12月22日是冬至,北京最低温度零下6摄氏度,一位在北京儿童医院露宿的家长把纸箱摆在地铺旁,抵挡寒风。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上图(从右至左):12月22日清晨,北京儿童医院的挂号长队从门诊大楼里的挂号处一直排到门诊大楼门口、医院广场,直至急救中心楼前。下图:12月22日清晨,北京儿童医院内等待挂号的队伍在院内拐了几个弯,排到了二环边上。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11月23日早上6点半左右,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刚开了一个门缝,排队等待挂号的人群就开始拼命往里挤。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11月26日,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候诊处,从内蒙古来的张建俊在吃晚饭,患病的侄女躺在旁边的椅子上。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7月22日晚,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外,为了能够排到号,看病的人在此安营扎寨,通宵等待。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7月22日晚,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外,为了能够排到号,看病的人在此安营扎寨,通宵等待。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7月22日22点左右,在北京儿童医院广场上,露宿的孩子身边,是等待挂号的长队。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7月22日晚,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前,为了能够排到号,看病的人群在此安营扎寨,通宵等待。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7月22日晚,北京儿童医院广场的树上,挂满了晾晒的衣服。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12月12日,来自山东青岛的王绍书(右)夫妇与4岁大的孩子住在北京儿童医院附近的一个小隔间里,等待家里亲戚凑齐手术费。他们的孩子脊柱严重侧弯,需要尽快手术。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