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发表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9:51
【内容提要】农村教育一直是全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状况进行调查之后,结合日前温家宝总理的平民教育观,提出了一些目前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育中亟须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期待能够为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全民素质,做出有益的探索。
【摘 要 题】音乐教育
【关 键 词】平民教育/全民素质/农村音乐教学改革
【正 文】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06)03-0146-03
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从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发展平民教育对于国家的最终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在13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占总数的69.23%,因而农村人口是一个比重很大且不容被忽视的庞大群体,这个群体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各个情况都值得我们时时关注。
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施行“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农村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许多“经济小康村”和“经济示范村”等等。因此,农民们渐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更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就是财富”的真正含义,越来越多农民的孩子走进了课堂,他们渴望通过学习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而能够更加丰富和全面地武装自己的头脑,最终成为有较高素质的、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栋梁之材。随着农民受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从上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农民的子弟进入了各个高等院校,接受更专业的知识学习。他们的专业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在艺术专业中农村考生人数也有大幅增加,并且专业水平也相应提高。由此可见,农民们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同时,对知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农村的各项教育工作。
笔者作为一名高师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看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农村的学生进入这神圣的殿堂,心里感到很是欣慰。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为他们由在某些方面的教育缺失而造成了许多技术上的永远遗憾而感到惋惜。在他们身上暴露出了许多音乐教育中极为薄弱的一面,正是由于这些知识的不全备,使得很多有天赋的农民学生错过了最佳训练时期,因而只能抱憾终生。众所周知,在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素质教育有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将来是否从事音乐专业,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就接受适当的音乐教育,这样不但有助于早期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全面提升人的整体思维模式。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他们的全民化普及型音乐教育模式非常健全,且程度很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许多GDP指数较高的大型城市中,普及型音乐教育也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在向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可是在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尽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在中小学教育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校舍的建设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上都比前些年有所提高,然而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周边各县的一部分村镇学校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在一些方面存在着问题,突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几乎处于可有可无的地步,即使有音乐课,也是随便听、唱一些流行歌曲,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的传统、经典儿童歌曲知之甚少。(2)对相关的音乐知识了解很少,尤其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了解更少。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够完整、准确地演唱国歌,对于歌曲的词曲作者更是一无所知。(3)音乐基本素养水平极端低下。在被调查的学生中,90%以上不识五线谱,能够准确认识简谱的学生也为数不多。在听觉方面的训练为零,节奏感训练也较为薄弱。(4)对于较简单乐器例如口琴、竖笛等几乎不会演奏。在调查时,笔者发现有近1/5的学生家里都有一种乐器,小到口琴,大到电子琴,但就是苦于没有老师教,不会演奏,而让这些乐器闲置在家。难道他们就真的不需要音乐吗?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些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对音乐的迫切需求。每当在给他们讲解一些音乐知识或边弹琴边教唱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时,他们那一双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让我终生难忘。
在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些知识由于它的特殊性,因而对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方法是有独特要求的。例如语言、艺术、体育等,这些技术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它们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这些学科的教育活动要从早期教育开始。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用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是音乐的特长与特点。它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织体等诸多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正确地感知上述各种因素,必须进行音乐感知力的训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音乐意境,从而加深对音乐更深一步的理解与想象。这是音乐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音乐感受,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即使最美妙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由此可见,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而对于音乐感知力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六、七岁——十四、五岁(即学龄初期到少年期),这恰恰就是中小学教育阶段。因为人在这一时期,正是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其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进行过渡的阶段。假若在这一时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正是适应了这一年龄段的特点,促进了思维的转化与发展。当人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时,大脑一直伴随着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判断在活动,因此,进行适当的音乐实践不仅培养了音乐能力,还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全面发展。由于人对于音乐的各种感受属于大脑对音响信息的生理反射,是不依赖于语言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教育应早于学前教育,而且许多实例也证明了接受音乐教育者与未接受者相比都显得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智商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在众多的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中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就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工作重点。那么,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就更应是我们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在以上对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做了分析之后,笔者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改革措施,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首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必须重视音乐的感知力培养。关于感知能力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最佳时期本文前边已经提过,在此就不必多说了。音乐感知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是否能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现在,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有许多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他们在这个方面的训练都是相当薄弱的,这对他们的素质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在教育方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由于音乐教育对年龄要求的特殊性,在中小学阶段必须重视此项训练。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听觉与视唱两方面进行训练。
1、听觉训练
此项训练简单易行,不需要借助太多教学工具,只是对教师在备课与组织教学方面要求较高,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训练一般包括分辨音高、节奏模仿与旋律记忆三方面内容。(1)分辨音高训练:要先练习跟唱各种不同音高的音,可以是从一个音开始,逐渐增加个数。音的高度也要先在小字一组的范围内进行。练习时,先唱旋律音程,再唱和声音程,若和声音程有难度,可先分解成旋律音程熟悉后,再练习听辨。这项练习主要是从感性上帮助学生区分各个音高变化,让他们把抽象的高低变化变为具体的感性认识。(2)节奏模仿练习:要加入身体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长短不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效果。此项练习中,首先要让他们建立稳定的节拍感,可在匀速进行中培养并一点点强化;然后是模仿那些均分的节奏型;最后逐渐增加有难度的附点、切分等节奏型。待到这些单个节奏都掌握后,再进行自由组合、增加节奏个数的较复杂的训练。这项训练对于学生今后的其他音乐活动的培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3)旋律记忆训练:在前两项训练的基础之上,加入此项训练。对音乐的记忆能力与音乐的听觉发展是一个相关联的问题,记忆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是思维与想象的基础。音乐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是需要依靠追忆和回味的。因此旋律记忆训练更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训练时,先要用优美动听的旋律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中选择一、两句进行模仿跟唱练习,待到他们将这些音乐信息都储存到大脑之后,再训练独立模唱能力。随着大脑中存储的旋律越来越多,旋律记忆力也会随之增强的。
2、视唱训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婴儿时期就能够对旋律进行辨认并做出心理上的种种反应。人对音感的分析能力是人脑高度机能的物质所决定的。但人脑虽然具有对听觉分析能力的物质基础,但这种能力往往只有在接受了音乐的训练之后才能得到发展。视唱训练是在听觉训练进行的同时,以听觉感受带动学生自身建立固定音高感的训练。视唱是听觉能力的表现,最初的练习要与旋律记忆相结合。发音虽然是发声器官的功能,但反映却是大脑中相关音乐元素的印象。视唱时的生理机能反应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痕迹反射”,即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通过发声器反射出来。因而,先将一些较难的音高变化或复杂的节奏型练熟,这样大脑就会将已经存好的信息传输出来完成视唱练习。在进行视唱练习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旋律性、趣味性强,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旋律,兴趣增加了,注意力就会集中,训练效果自然良好。练习视唱时,遇到个别学生出现“跑调”现象,音唱不准确是听辨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较差的一种表现。他们在唱旋律时,没有“核心音”、“稳定音”、“倾向性”的感觉,继而也感受不到高低的变化。此时,必须要继续鼓励不可嘲笑,加强音高感训练,先练习唱一些音乐变化比较平缓的视唱,以此带动较难的旋律视唱。在训练视唱时,仍然要注意学生的音阶稳定感问题,必要时要将节奏、节拍与音高分开来练习,这样才能保障顺利地完成视唱的训练。同时,每一条旋律都会有独特的音乐内容,因而在唱谱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地去表现音乐本身的意义,让他们唱出属于自己的真正优美的旋律。此项训练需要钢琴或电子琴作为主要教学工具,如实际情况不具备,也可使用有配套录音磁带的视唱教材,借助录音机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必须将教材与农村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写好教案认真备课,并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来辅助教学。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内容大多更适用于城市和情况较好的农村教学,对于那些地处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不十分适合。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地文化特点重新编写更适用的教案,在教学中可大量加入当地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教学素材,适当删减教材中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加入当地流传以久大家朗朗上口的民间歌曲,在进行音乐欣赏时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为学生现场演奏乐曲,这样既生动了课堂教学又加强了民族文化教育,对于许多濒临绝迹的民族艺术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大量的传承,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更加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便的手段与方法,这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保障,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例如:1、自制简易乐器。根据农村特点,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将瓶子中装上沙子,做成沙锤来完成各个节奏的练习。这样教学既生动又有趣味,教学质量自然好。再如练习音高时,可以将玻璃瓶或瓷碗里装上不同体积的水,通过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建立音的高低概念。2、充分采用先进的教学法辅助教学活动。像著名的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等,在这些教学法中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在训练恒定节奏感时,加入踏步走的简易身体律动,边走边读节奏,进行这样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轻松地就掌握了知识。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随着农村经济好转,收录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因而可以充分利用,采用教唱歌曲与进行大量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教师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动听,符合学生欣赏习惯的中外名曲进行讲解与分析,改变过去只听流行歌曲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积累听觉音响是非常有益的。4、适当增加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调查活动即将结束时,笔者选择了几个学生组织了一个小规模的文艺活动,将他们学唱的歌曲进行了排练,虽然只有几个节目,但是从学生们的反映情况来看,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团结一致,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他们竟会全班齐上阵一起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在这样的过程里,他们不仅把学会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发挥创造与想象力,将知识进一步完善,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像这样一举多得的教学形式一定要适当增加。5、紧跟时代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了《七子之歌》《歌声与微笑》《同一首歌》这三首歌向学生们教唱,结果他们的学唱兴趣高涨,对歌曲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很快就能熟练掌握。在与他们交流时,学生们说课本中的一些歌曲太陈旧了,旋律不好听,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一些教师就在课上只放流行歌曲,但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又有哪些是适合学生们学唱的呢?所以,笔者在此呼吁,希望作曲家们多创作一些反映农村题材的少儿歌曲,在选编教材时,多考虑一下他们的欣赏心理,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情况。
最后,教师自身要继续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完善提高专业化技能。在进行调查研究时,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知识的贫乏,但是苦于没有适当的机会进一步学习;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这个问题却没有进行根本的认识,而是自欺欺人地进行着许多错误的教法,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每个教师都清楚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自觉地克服一些困难,利用课余或假期自学一些专业音乐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化技能。例如,在农村的许多音乐教师自己就不认识五线谱,因而就更谈不上教了。还有的教师对音乐课本不作深入研究、不认真备课,书中的许多重要的音乐知识都没有及时、正确地传达给学生,造成了很多音乐知识的空白。在所有的调查学校中,几乎没有一个音乐课认真进行音乐欣赏,直接导致学生们听觉上极大的缺失。还有相当数量的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不会弹奏键盘乐器,这在教学上会带来很多的不便,进行这样的音乐教育活动,质量自然就不言而喻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必须要从态度上重视音乐课,严格教学质量,要具有不断学习、进一步深化自身专业技能的决心。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以此来更新和加强自身专业水平,保证让学生们获得最新、最全面的知识。例如有的教师自身节奏、音准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对学生在这方面也要求不严,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要解决自身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练习或借助乐器、节拍器来加强节奏、音准训练,让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永远都是最准确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责任感,对每一节课、每个学生负起应有的责任。
通过这次调查,使我们真实地感觉到了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状况及其问题所在。加之听了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的那一番讲话,更觉教育的责任重大。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农村就占80%左右,如果我们大力发展农村音乐教育,那么全国农村少年儿童不仅会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扩展思维等方面有所受益,而且会出现更多的音乐方面的人才。同时,在这次调查中,农村学生们那种对音乐的渴望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更让我们感到,当前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与教育相关的问题,而且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一个大问题。本着遵循温总理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期待着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面向平民化,使人人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