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孔子《几不密则害成》之所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0:24:06
几不密则害成

    这年头最令人羡慕的,莫过于能把“事”做成的人了。所谓“成功人士”,你甭管人家是偷的还是抢的,总之,都是手里攥着金光闪闪的果实。反过来,但凡两手空空一事无成的人,无论怎么在人前哭诉他付出了多少多少辛劳汗水,这话除了爹妈老婆心酸外,其他人则不会有任何感觉,这就是现实世界里的现实。

    现在几乎在每个行业里,都有无数的人在疯狂地往前挤,但是大多数人把头挤的鲜血横流,也未必能冲到前面去,成功的,总是少数人,由此,在社会上便诞生了无数的雄性怨夫,每天哀泣不止,大骂老天不公社会不平,幽怨之气直上云霄,骚扰得老天爷向下一瞧,说:“挖靠,遍地都是“怀才不遇”的人啊。”

    其实,无论是从生物学还是社会学角度讲,少数人成功都是个最正常的现象,如果人人都成功,那社会岂不乱套了,就像人所释放出来的那千百万个精子,最后能和卵子结合而制造出小人来的,也不过就是一两个而已,要是都想变成人,那他妈的肚子也得能装下才行。

    怨天尤人是社会的一道风景,骂娘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其实大可不必,古人云:“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命运或许必然,也或许是偶然,要是把老天爷给骂急了,有可能把你偶然一次的机会都给收走了,实在是没有必要,不如沉下心来好好想想,学习一下成功的经验,说不定那偶然一次的机会就能从天而降,瞎猫也能碰上个死耗子。

    学习经验很重要,但也不能乱学习,要分清真假,譬如当代的这些成功人士,就绝对不能学习,因为这帮人从来就不说实话。(这应该也算是个成功经验)

    要学习还是尽量学古人,相对而言,古人的经验还算靠谱。千百年来,中国流传下来很多精妙绝伦的成功学经验,像什么“无毒不丈夫”、“借刀杀人”、“趁火打劫”、“笑里藏刀”、“顺手牵羊”、“抛砖引玉”、“混水摸鱼”、“偷梁换柱”、“美人计”、“苦肉计”等等,无不是天地间的至理名言和成功宝典。

    而在这些至理名言中,几千年来最受人推崇备至的,最受人顶礼膜拜的,被誉为儒家看家法宝的,其实是孔老二所说的一句话,子曾经曰过:“几不密则害成!”

    “几不密则害成!”是孔老二在《易-系辞》里说的一句话,堪称中华成功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首要条件,所以儒家的修身方法讲:“洗心退藏于密。”

    “几不密则害成!”里的“几”,是说事情未露端倪时为“几”,事情发生后为“机”。但凡在事情未成功时,一定要藏着掖着,不能使其暴露,即便事情成功了,也不能暴露,一旦暴露,那肯定会败事,因为所有人都在眼巴巴地瞪着机会呢,一出来,肯定都一拥而上给抢了。

     有人看了这篇文章肯定会跟我较劲,认为公开磊落也能成功,要成功就得光明正大!其实,我说的绝对是实话,这话的价值所在,就是说要想把事情做成功,那一定要把意图藏着别让人知道,把意图、手段藏起来,这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从“几不密则害成!”这话里又衍生出很多实用的技巧,譬如“瞒天过海”、“暗渡陈仓”、“声东击西”等等,都是有效实用的绝技。

感叹吧,还是孔老二说实话!
 君不密 则失臣 臣不密 则失身 几事不密则成害 【原文】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俗译】
《易经》节卦关于“初九”的爻辞说:“不出户庭,无咎。”
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
退藏于密(退藏於密)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韩康伯 注:“言其道深微,万物日用而不能知其原,故曰退藏於密,犹藏诸用也。” 宋 王安石 《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盖有见於无思无为,退藏於密,寂然不动者,中国之 老 庄 ,西域之佛法也。”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引 程子 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復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然皆听凭心灵指挥,有时退藏於密,方寸间现出四海垓。” 退如山移: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儒家修身九讲:君子洗心 退藏于密

人们之所以有时说话啰嗦,是由于不相信自己话的份量。孔子曾告诫说,其实,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个世界引起反应,要么是好的反应,要么是坏的反应。即使是深居简出,如果你的话深邃、智慧,在千里之外都会得到响应,更何况那些近在身边的人。真机、真味要含蓄,休点破。无言是一种力量,含蓄也是一种力量。明人吕坤云:
  
  真机、真味要含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又离披浇漓,无一些咀嚼处矣。(《呻吟语》)
  
  有些人不懂得含蓄,不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说到后来,添油加醋、望风捕影,乃至摇唇鼓舌、惹事生非,全无深意矣。
  
  人们之所以有时说话啰嗦,是由于不相信自己话的份量。孔子曾告诫说,其实,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个世界引起反应,要么是好的反应,要么是坏的反应。即使是深居简出,如果你的话深邃、智慧,在千里之外都会得到响应,更何况那些近在身边的人。反之,如果没有道理,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也可能批评你,更何况你身边的人?一个人所说的话,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人;一个人所做的事,往往波及他方。个人永远是宇宙的一部分,并深刻地依赖于整个宇宙的律动。故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周易·系辞》),岂能不慎?孔子又说“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论语·子路》),同样是告诫人们不要随便言语。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大教育家之一,一生培育了大批弟子,他的学说后来主导中国学术潮流七、八百年。一次一个名叫胡季随的人来向朱熹求学,朱熹让他回去读《孟子》。几天后季随见朱熹,朱熹问他对《孟子》中的一句话如何理解,季随据实作答。朱熹认为季随理解有误,批评季随鲁莽,不用心思考,让他回去继续想,直到想明白为止。季随回去后左思右想,不得门径,苦不堪言,竟至于病倒。直到这时,朱熹才告诉他孟子那句话的真谛。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提及此事时说:
  
  古之人,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黄宗羲的意思是,朱熹之所以不轻易道破,是因为只有自己领悟出来的东西,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轻易道破,听者反可能会视为儿戏。
  
  《礼记·曲礼》上说:
  
  凡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这话是说。身为大臣的,跟国君说话时,不一定要说得太直白,最好是点到为止。如果君王不能领悟,说明他的理解力差,或者他与你思路不一致,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再干下去呢?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巧言令色,鲜矣仁
  
  太子申生是晋献公之子,为人厚道,没有野心,晋国大夫多与之亲近。但晋献公后从骊戎国娶来骊姬后,宠爱不已。骊姬想立己子为君,一再给献公吹风。献公受其影响,想把申生废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于是在骊姬的导演下,一场又一场针对太子的阴谋出笼了。先是骊姬说服献公,让太子驻守曲沃(当时晋国除国都之外最大的都城),为将来加害于他提供借口。接着又让太子担任“下军将”之职,命其带兵攻打非常强大的东山皋落氏,明知不可行,硬要他把敌人消灭干净。申生感到不妙,问手下人:
  
  “我是不是快要被废了?”
  
  手下人有的劝申生战死,有的劝其逃走,后因狐突之谋躲过一劫。
  
  骊姬跟太子说:“昨晚你父亲梦到你生母了,你快去祭祭她吧!”太子祭毕,将祭品呈献于国君。骊姬趁献公田猎在外,在祭品中下了剧毒。晋献公回家后看到祭品,骊姬要他试了再用。结果,用祭品洒地,地面开裂;拿来喂狗,狗倒地而死;喂小臣,小臣当场毙命。骊姬呼天抢地,哭道:“太子真是太狠心了;为了早日即位,多等一天都不愿意;连生父都敢下毒手,将来我们母子可怎么活啊”,云云。晋献公恼羞成怒,杀了申生老师杜原款,申生逃到了新城。
  
  晋人都知道这事是骊姬的阴谋,有人跟太子说:
  
  “既然不是你干的,何不找你父辩解呢?”
  
  申生说:“君父没有骊姬,吃不香,睡不稳。他这么大岁数了,我怎么忍心让他不开心呢?”
  
  “那你为何不逃走呢?”
  
  申生说:“他最忌讳让外人看笑话。再者,我若逃走,他更加认为是我干的,我不愿让他这么看我。”
  
  僖公4年(公元前656年)十二月戊申,太子申生缢于新城
  
  僖公9年(公元前651年)九月甲子,晋献公卒。晋人连弑二君,骊姬的两个儿子皆死于非命,此后晋国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内乱一直延续到僖公24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重耳归国执政后才真正平息。象骊姬这样工计进谗、害人终害己的人,在历史上和小说中都屡见不鲜,乾隆手下的和绅、《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都属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这样极端的例子不多见,类似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所以孔子一生教育学生言行要敦厚踏实,多做事、少说话,尤其反对巧言令色,“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论语·为政》)。他曾说,人品憨厚、实在的人不喜欢专做表面文章,所以往往拙于言辞(“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而那些能言善辩、花言巧语之徒,往往人品不端(“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有些人为讨好权贵,昧着良心说话,与世俗同流合污,最为可恨(“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有些人没有主见,喜欢道听途说,实不可取(“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有些人表面上一本正经,肚子里空空如也,与小人也没啥区别(“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孔子又说: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论语·颜渊》)
  
  所谓“浸润之谮”,就是利用长时间与某人的亲近关系,有计划、有预谋地去影响对方(如骊姬之影响晋献公、和绅之影响乾隆),一点一滴地把自己的动机渗透到另一个人心中,以便达到对自己有利的效果。这是指有的人心机过人,深知直截了当地说话别人接受不了,采取迂回的办法慢慢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谓“肤受之诉”,告诉别人自己的切肤之痛,极尽夸大之能事,把自己说得很惨很惨,以便赢得他人同情,或让人站到自己一边。有些人,为了讨好当权者,用心了心思,使尽了伎俩。所以孔子说,做人要有智慧,要能够洞察小人,不受其误导,可谓“明”矣。《中庸》中说舜有“大知”,理由之一是说他“好察迩言”,这说明舜能洞察身边人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受谗言的影响。《孟子》认为人有什么样的用心,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因此,知其心自然能知其言(《孟子·公孙丑》)。清人金胜兰所编《格言联璧》上的如下几句尤值得玩味:
  
  轻信轻发,
  
  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
  
  责善之大戒也。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