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杨柳井村村庄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8:53

杨柳井乡

摘要

杨柳井乡座落在美丽的西洋江畔,距广南县城39公里,全乡国土面积458平方公里,广八油路穿境而过,下辖10个村委会128个自然村159个村小组,2004年总人口36747人,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六种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主产水稻和玉米,以烤烟为支柱,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冬农开发为辅。200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160.3万元,财政收入222.6万元,人均有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666元。呈现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目录-

  1. 1乡镇概况
  2. 2自然资源
  3. 3特色产业
  4. 4基础设施
  5. 5新农村建设
  6. 6基层组织
  7. 7政务公开
  8. 8人口卫生
  9. 9文化教育
  10. 10发展目标
乡镇概况
 
 杨柳井乡

杨柳井乡位于广南县东南部,距广南县城39公里。东与八宝、板蚌毗邻,西与莲城相连,南与南屏、董堡隔河相望,北与广西西林县接壤。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低热河谷山区,最高海拔1741米,最低海拔640米,平均海拔1295.5米,乡内地势西高东低。全乡国土面积458平方公里,辖杨柳井、西洋、普弄、骂然、宝月关、海子、扣莱、石笋、龙哈、阿用10个村民委员会,共有130个自然村、159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有7502户,36509人,其中:农业人口35598人,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等六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5%,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8720人,苗族4154人,彝族619人,瑶族1303人,仡佬族6人。总耕地面积32547亩,其中:田9132亩,地23415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1亩。地方财政收入187万元,支出1152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47公斤,人均收入895元。

自然资源
 
石笋咔斯特地貌

乡镜内最高海拔1741米,最低海拔640米,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历史文化悠久,是通往两广一带的交通要道。辖区内有六郎城(北宋杨六郎故居)、阿用清代侬土司遗址、雍正年间司马卢夫人兴建的阿用大桥、中法战争期间法国侵略者修建的西洋大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低蕴和保护价值。

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其中木利锑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目前已在开采之中,尚有洒拉冲金矿、西洋煤矿及卫湾锰矿尚待开发。境内西洋江和阿用河呈八字型分布,归于板蚌乡合流,属珠江上游。流域内水流量和落差较大,占全县可开发利用水资源蕴藏量的50%以上。已建好投产的西洋电站、下石龙电站、木利电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

特色产业
 
杨柳井乡骂然村民委茶园

杨柳井盛产首乌、龙胆草等名贵中药;现有八角、茶叶、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上万亩,所产茶叶品质上乘,为饮中佳品。境内还有几万亩宜林荒山、草地为大规模种、养殖业提供发展之所。旅游开发的处女地-西洋江亚热带河谷风光,山清水秀、薄雾缭绕,景色迷人;北宋杨家将与农智高天子决战旧址,地势险要,高达数百米的半岩上有“九困西洋”的杨家洞,有深不可测的天生桥旧址,皆是追溯历史、寻幽访胜和探险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
 

2008年末,杨柳井乡所在地到广南县城为柏油路,乡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完成了小河新寨科技示范村及龙哈、扣莱、山脚、院子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全乡通公路自然村 93个,通路率达71.5%;全乡通电110个自然村,通电率达84.6 %。建有农贸市场1个建成科技活动室6幢。

新农村建设
 
 扣莱龙哈村村民娱乐场所

实施了小河新寨小康示范村,龙哈、扣莱、山脚、院子四个村小组的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共新修公路 7 公里,改扩公路 1 公里,新建村内主干道 6 公里、分支道 9公里,建成科技活动室6幢、沼气池146口、卫生间146间,改厩 146户,改灶146 户。项目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基层组织
 
扣莱党员管理制度 杨柳井乡下辖10个村民委员会,130自然村个,村民小组159个。建有党支部60个(其中:乡机关党支部2个,学校总支部 9 个,企、事业支部5个,农村党支部60个),共有党员669人,占总人口的  8.8 %,其中:男性党员  589 人,女性党员80 人;汉族党员365人,少数民族党员304人,各村级总支部均已建成规范化党员活动室。
建有团支部2个,共有团员369人,其中:男性团员268人,女性团员101人,少数民族团员 256人。 

政务公开
 
 乡人大主席

杨柳井人民政府及所辖的10个村民委均建立了政务公开栏。通过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布相关的政务信息、“村两委”选举候选人和相关结果;有关农村的重要政策法规、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包括对育龄夫妇的统计情况,计划外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相关的乡、村财政收支情况;重大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社会保障情况,村民合作医疗;民政部门的农村低保、优抚对象和优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均张榜公布。同时还利用各村广播站及时将相关的信息告知群众。

人口卫生
 
 医生在给病人看病

全乡有7520户,乡村人口35377人,其中:男性18108,女性17269人;农业人口35377人,劳动力20081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壮、苗、瑶、彝等六种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混居地,少数民族人口为14717人,占总人口数的41.6%,其中壮族8709人,苗族4154人,彝族545人,瑶族1303人,仡老族6人。

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495人,参合率 89.03%;享受农村低保908人。医疗主要依靠乡生院和乡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建在集镇上,群众看病治疗非常方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得到较好缓解。全乡共有医疗单位8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10个。有主治医师1人,医师4人,医士8人,护士4人,有乡村医生30人;8条街道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4个,生活排水沟渠设施齐全畅通,每一条街道均有人负责卫生管理。

文化教育
 
杨柳井中学全景

全乡域内设有中学1所,完小和中心小学29所,幼儿园1所,小学生就读于各村委会的小学,中学生就读于杨柳井中学。目前,全乡义务教育在校学生 4897人,其中:小学生 3557人,中学生1340人 ;有中学教师79人,小学教师  174人。年内,适龄儿童入学98.97 % 率,小学生辍学 0.54% 率,适龄少年毛入学 96.98%  率,初中辍学2.76%   率,15周岁人口完成  98.19% 率,17周岁人口完成率  83.13% ;现有青壮年总人口20973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人口63人,文盲率0.3%;全乡小学、初中校舍建筑面积28132平方米,,其中小学17195平方米,生均4.83平方米;初中10937平方米,生均8.16平方米;全乡小学、初中共有图书28001册,其中小学14501册,生均4.08册;初中13500册,生均10.1册。

建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个、村小组活动室6个,业余文艺队3个。杨柳井乡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有:壮族手工刺绣、苗族服饰,手绢舞等。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活动,每年壮族“三月三”和“祭龙”都邀请各界人士参与,相互交流,使民族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发展目标  

乡域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在确保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力争全乡发展速度、农村经济总收入处于全县中上水平,财政收入保持在全县第4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县计划指标之内。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双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打工经济深入开展,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科技教育发展加快,义务得到巩固,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经济增长: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左右,到2010 年,全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力争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产品价格与全县市场同步稳定。
——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布局,到2010 年,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质量明显上升,群体支柱产业初具雏形,以烤烟、畜牧、林业、茶叶为主的支柱产业在全乡总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占到全乡经济总收入的36%以上;全乡8个集市的市场贸易条件明显改善,秩序良好,群众纳税意识显著增强,积极主动。
——社会发展:全面巩固六年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辍学率控制为  %,文盲率控制在  %以内,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辍学率为%,15周岁人口完学率达%,17周岁人口完学率%;青壮年文盲率降到%。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到所有的行政村。各族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下,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西洋江、阿用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水土流失现象逐步缓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民生活:农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3%;到2010年达到1000元。群众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全乡电话普及率遍及全乡50%的行政村,围绕“奖、优、免、补”政策,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健全,参合率达95%以上,合作医疗网点遍及全乡10个村民委员会,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寿命提升2-3岁。
——扶贫攻坚: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围绕整村推进战略的实施。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扣莱、石笋、海子、龙哈、骂然、阿用六个重点扶持村民委员会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得到加强。

杨柳井村

目录

村庄概况
基础设施
人卫教育
基层组织
村庄经济
发展重点

 

村庄概况

  杨柳井村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八宝镇边,该村委会是乡政府所在地,到乡道路  

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37公里。东邻西洋村,南邻骂然村,西邻宝月关村,北邻南屏镇。辖杨柳井一队、杨柳井二队 、新寨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7户,有乡村人口3605人,其中农业人口3605人,劳动力21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58人。全村国土面积58平方公里,海拔1,296米,年平均气温17.50℃,年降水量1,128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油菜、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82亩,人均耕地 0.92 亩,林地1300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9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委会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10户通自来水,有275户饮用井水,有18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3.98%)。有591户通电,有21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8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7.87%、27.93%和76.5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9户(分别占总数的40.45%和23.58%)。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 11辆,摩托车21辆。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7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 户;建有小水窖23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1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2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5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2]?

人卫教育

    

该村现有农户767 户,共乡村人口3605人,其中男性1877人,女性1728人。其中农业人口3605人,劳动力2160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彝、苗、壮族混居地),其中彝 族448人,壮族、苗族617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56人,参合率86.01%。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0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3 户,占农户总数的0.39%。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拥有教师42人,在校学生536人,距离乡中学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22人,其中小学生536人,中学生486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3]?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6 人,少数民族党员 19人,其中男党员 39 人、女党员 27 人。该村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被评为文山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等。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新寨、杨柳井、九艾 等 14个村民小组,共有团员 81 人。[4]?

村庄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1.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0.8万元,占总收入的55.27%;畜牧业收入161.1  

万元,占总收入的27.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13头,肉牛71头);林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 5.42%;第二、三产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2.26%;工资性收入54.7万元,占总收入的9.53%。农民人均纯收入206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01人,在省内务工326人,到省外务工52人。 [5]?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缺乏建设资金,人畜饮水困难,有些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种植业(蔬菜、烤烟、茶业、玉米等)和养殖业(猪、牛、土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