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学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发展『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7:25

社会网络学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发展『转』

分类:社会学2007.6.11 23:14 作者:zhuojin200 | 评论:0 | 阅读:953  从“嵌入性”到“结构洞”

                ——社会网络学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发展

 

内容摘要:社会网络分析自形成起就受到了诸多的关注,继承了社会学注重实证研究的传统同时又创新了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入手来分析社会结构以及人的行为,指出人的经济行动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选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格兰诺维特、科尔曼、博特为代表的社会网络学派又获得了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对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网络;嵌入性;社会资本;结构洞

 

一  社会网络研究视角的回顾及其在当代社会学中的地位

 

社会网络研究(Social networks research)最早始于 1934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瑞诺(Moreno)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的试验研究,1也有人认为社会网的研究产生于英国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了“社会网”的概念。2另外, J.A.巴恩斯(Barnes),卡特赖特(D.Cartwright ),纽考姆( T.M.Ncomb )以及贝弗拉斯( A.Bavelas )也是较早对社会网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

 

在社会学界,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理论的鼻祖,齐美尔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以及约束和自由的辩证关系两个方面。齐美尔认为,当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便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从而建立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关系。齐美尔的另一思路则是我们很少注意到的,当个人加入一群体即进入网络时,他不仅作为群体成员也即网络中的点而存在,而且还把其它的网络关系带入到现在的网络,这与我们所讲的网络,即把个人看成是网络关系中的点,点与点之间而形成社会关系具有很大的差异。在齐美尔看来,同时加入多个群体,从而形成了相互各异的群体属性,当其加入到新群体时而把原来所具有的群体属性带进来,即产生了个人和群体关系的两重性。

 

在后来,布里格(Ronald Breiger )做了大量的工作将齐美尔的网络思想进行量化,他用数学的方法提出齐美尔的个人和群体关系的两重性思想可以表达为空间的两个相交平面,平面表示为群体关系,而相交的直线就是关系双重性,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也是带着异群体的属性来和其它人发生关系的,所以,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布里格在这一点上发展了齐美尔的思想。

此外,齐美尔也提出了约束和自由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我们通常认为,加入群体便会受到规范的约束,从而加入的群体越多受到的约束也就越多。而齐美尔认为,加入群体使自身的个性得到了体现,即个人信仰和兴趣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由和约束两者的关系也具有双重性,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过程。齐美尔认为自由体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上,如果一个人不参加任何群体,没有任何的网络关系,从而也就是没有具体的社会关系,其个性也就得不到体现,从而也就没有自由可言。

归根结底,齐美尔把约束看成是自由的一个条件,没有群体规范的制约作用也就无法形成个人的自由。“从齐美尔思路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把结构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研究结构对行为的影响。这一思路的研究是从结构、网络角度去解释行为和关系。”3后来诸多的社会网络学者借鉴并发展了齐美尔的思路,不仅从结构的角度去研究网络,而更多的时候是从网络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method)作为经济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形成了自身的基本原则:(一)结构化的社会关系较社会成员的特点(arributes)是社会学解释更有力的源头(source);(二)规则源于社会关系结构体系中的位置(location);(三)社会结构决定二人关系的运作;(四)世界是由网络组成的,而不是由群体组成的;(五)结构方法替代和补充个体方法。4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一种微观的视角去研究社会结构与网络关系,注重研究社会结构与个人行为的相互影响,个人行为及其方式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即受到行动者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个人行为的模式化过程亦即形成了一定社会结构,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方式能够进行持续性的影响和发生作用。

 

社会网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分析工具和方法,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独特的分析视角以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学成为一门显学的重要基础,这一方法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社会学家怀特(Harrison White)及其后继者伯曼(Boorman)、布里格(Breiger)和弗里曼(Linton Freeman)等人通过数学图形理论推导出来的一套数学分析方法。在测量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其在理论指导方面也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墨顿(Merton)的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为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实证模型,从而对诸多的被测量变量提出了有效的解释。在这一阶段,罗家德分析道,怀特用“机会链”(Opportunity chains)的理论来解释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科尔曼(JamesS.Colman)和后来的传播理论大师罗杰斯(Rogers)以非正式关系来解释传染病流传以及信息流通问题、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用“弱连带优势理论”(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找职和转职现象进行了研究。

 

二  社会网络学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趋势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及1978年《社会网络》杂志的创刊,社会网络分析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和研究方向,在这一时期,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盛行与社会网络学派的繁荣主要以格兰诺维特、科尔曼、博特(Ronald Burt)等人为代表。此外,林南(Lin Nan)、乌泽(Brian Uzzi)、波多尼(Jole Podolny)、贝克(Wayne Baker)、古拉蒂(Ranjay Gulati)、魁克哈特(David Krackhardt)等也是这一时期社会网络学派重要的学者,为社会网络学派自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一)  格兰诺维特:经济行动的“内嵌性”

 

早在1973年,格兰诺维特就在《美国社会学刊》(AJS)发表了著名论文《弱关系的力量》,格氏提出了弱关系作为信息传递有效的桥梁(Bridge)的观点,并且提出了从四个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通过对强弱的测量和界定,格氏认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弱关系是群体之间的纽带。这个很有新意的思路成为社会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过去社会网络研究过多关注的是强关系,自格氏提出弱关系的概念后就引起了诸多学者对弱关系的大量研究,这与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里抑或“差序格局”视野中注重强关系作用则有着很大的不同。

1985年,格氏发表了另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格氏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内嵌性”(embeddedness)的概念,认为经济行动不是孤立的、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格氏认为,我们应该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入手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由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而使人们的行为存在着具体的差异,即强调了社会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

 

在文章中,格氏批判了“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两种理论倾向,他指出,行动者既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采取行动、做出决策,也不可能是规则的奴隶,变成社会的编码,相反,行动者在具体的动态的社会关系制度中追求目标的实现。低度社会化过分强调人的喜爱偏好,使其凌驾于群体规范以及社会结构之上,其思路主要是指经济学特别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学派的研究逻辑,格氏认为经济学界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框架下形成的“经济人假设的概念”,是一种“社会化不足”(undersocialized)的观念,他把这种“经济人”称为“低度社会化人”。与此相反,“过度社会化”的观点否定了人的喜爱偏好以及主观能动性,人的行为完全被社会环境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而不关注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态度,这一思路主要是指制度学派在解释组织趋同时的研究逻辑。格氏指出,“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都存在着问题, 两者都把人的行为只看作是个人的孤立活动,而不是既定社会关系和结构的产物,无视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而最终无法把握个人的行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真实关系,无法解释行为选择背后的真实原因。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经济行动和社会行为的分析,必须考虑到社会关系层面,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改变了人们对经济行动和社会行为的传统认识,提供给人们的启发就是经济、政治等行动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格氏的文章主要是理论性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的问题,为社会网络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的再度兴起和重返社会学主流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社会网络学派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科尔曼:理性选择中的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的研究思路除了齐美尔的个人和群体关系双重性的观点之外,还有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这一思路把社会网络看成一种资源、工具,强调个体利用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科尔曼。科尔曼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把格兰诺维特、林南等人的观点吸收到自己的理性选择理论当中去, 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学刊》发表的《作为人力资本发展条件的社会资本》一文,在美国社会学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即社会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了便利。5与此同时,科尔曼也区分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概念,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社会资本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是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第二是作为这些“方面”载体的一种(或一组)社会关系;第三是由此生成的行动和资源。6而把人力资本看作为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

 

与科尔曼研究领域及其相近的林南也是社会网络功利性思路的主要倡导者,林南长期从事社会资源对人们地位获得的重要性研究,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从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个人如何利用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得社会资源和提高社会地位。另外,林南也给我们区分了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不同,他认为,社会资源是在社会网络中嵌入的、可涉取的(Access),而社会资本则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Mobilized)社会资源。7

在社会资本的论述上,科尔曼和林南的分析视角都极为相似,两者都把社会资本看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是内在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即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结构性的社会资源,只有具有网络关系的个体才可能会形成社会资源以及社会资本。在这一点上,又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观点相一致。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资本的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不仅属于一种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而且也是一个组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区甚至整个社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资本的探索研究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结构”8这同时也在说明整个社会已镶嵌于关系网络结构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即社会网络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的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为社会资源的形成与动用奠定了基础。

 

科尔曼在社会资本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一是将社会资本的概念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从三个角度做了定义:(1)社会团体即社会资本;(2)社会网络即社会资本;(3)网络涉取即社会资本。第二是将社会资本的概念与人力资本的概念联系起来,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三)  博特: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洞”

 

格兰诺维特、科尔曼、林南等人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社会网络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的再度兴起,博特则使社会网络研究扩展到组织研究领域,尤其是对经济学界影响极大。他在《结构洞》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理论,所谓结构洞,“即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或关系间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10简单的说,结构洞就是指不重复的信息源,两个接触个体或多个个体之间的非多余关系,也即并不是网络中的所有都进行直接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也即结构洞,使得连接其它两者、处于两者信息传递网络中间的第三者形成了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而为了维持这种优势的存在,第三者则极力的控制着另外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让其轻易的联系起来。

很明显,博特和科尔曼一样,其研究逻辑也是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他把网络看成是一种社会资本,特别强调关系网络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博特提出了社会网络的重要功能:(1)有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和没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差异是很大的;(2)传递信息的时间性、内容丰富性也与网络有关;(3)网络还具有推荐的作用,网络中的关系伙伴可以帮你说话,此外,网络可以帮你控制局势,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11

 

博特由于受到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他把社会网络看作为一种可以谋取利益的工具和一种投资行为,而其实际效果便是产出,在此基础上,博特从效率的角度提出了结构洞的效率与绩效的问题。如果关系网络具有重复性,那得到的信息就会雷同,因此其效率也就不高;另外,个体不需要建立和所有个体之间的联系而只需要建立关键的网络,打通主信息通道即可,这样便可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网络的绩效。博特还特别强调网络结构自主性,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越自主越好,这样便可以控制其它人的信息传递而使自身信息在最大程度上的不重复,从而使网络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博特的思路与格兰诺维特以及齐美尔的思路有着很大的不同,格兰诺维特着眼于网络结构对人的自主性的限制和对人们行为的塑造,更多的强调从网络地位到个人行为这一因果关系,博特以个人为出发点,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机制来研究,更多的强调从个人行为到网络关系到回报这一因果关系。12博特可以说是社会网络功利性研究思路的一个杰出代表,社会网络学派影响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网络研究的再度兴起,是和博特的研究工作分不开的。

 

三  结语

 

社会网络学派形成至今,也就短短的半个世纪左右,而其独特的研究思路以及所利用的研究方法,则为社会网络学派研究工作的开展、深化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保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历了短暂的调整和反思后,到了80年代,在以格兰诺维特、科尔曼、博特为代表以及其它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社会网络学派的研究再度兴趣,其研究工作在学术界的影响也进一步的扩大,超出了原有经济社会学的范围。

 

社会网络学派从关系的视角来探讨社会行为,研究人的经济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个体行为的微观基础,网络学派认为个人生活和行动都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解释人的行为应当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入手。与此同时社会网络分析也为我们提供诸多操作性很强的命题及概念,并且在后期工作中发展了准确的描述、测量和分析技术,而同样也极为关心网络研究的制度学派在其研究过程中遇到了技术性的困难,诸如趋同性、制度环境等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测量非常浅薄,难以标准化。“所以,在制度学派盛行一时以后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网络研究的兴起恰恰针对着制度学派没有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填补了制度学派研究遗留下来的很大的一个空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3“社会网络分析的独特之处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在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由于社会结构即可以是行为结构、政治结构,也可以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所以,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在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社会网络研思路、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数学知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网分析上的应用,为社会网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也必将对社会学的主流研究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注释:

 

[1]方壮志.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

[2]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3)

[3]、[11]、[12]、[13]分别引自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118、p123-124、p125、p129.

[4]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P66-69.

[5]、[7]分别引自社会网络分析——经济社会学的一种解释范式:http://www.xslx.com

[6]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5(2)

[8]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p164

[9]、[10]分别引自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

[14]刘东.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p25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zhuojin200.bokee.com/viewdiary.1599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