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合髻·婚嫁/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03:18
结发、合髻  结发,古时婚礼中的仪式之一。它包括许婚系缨和成婚脱缨两个程序。据《礼记·曲礼》载:“女子许嫁,缨。”“缨”为一种五色丝绳。凡女子许嫁,便用它来束发,以示确定了婚配的人家。又据《仪礼·士昏礼》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主人,即指新郎。这段记载表明,这条丝绳,需在成婚之日,由新郎亲手取下。它不同于女子成年的著笄。
  这种婚仪,于古代诗歌中有颇多记述。建安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和乐如瑟琴。”杜甫《新婚别》:“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合髻则是唐中期以后由结发而演变成的一种婚仪。在举行婚礼之日,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结一起作为信物,表示同心偕老。唐代女诗人晁采年少时就与邻家书生文茂约为伉俪,茂时常寄诗通情,采用莲子坠于盆,后来开花并蒂,二人终结秦晋。晁采曾作《子夜歌》十八首,其第一首:“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具体描述了合髻的过程,亦表现出她与情郎系心于一,恩爱无比。这种风习流行民间,也为当时公卿仕宦之家所遵用之。至宋代仍沿袭不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当入洞房对拜毕,“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