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敦煌,感受变与不变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3:07
【原创】 重游敦煌,感受变与不变

            重游敦煌,感受变与不变

 

徐学江

 

    对旅游者来说,有价值的地方,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古迹名胜,最好游两次,通常第一次只能获得一些粗浅印象,第二次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它,感受它。像敦煌这样集自然景观、古迹名胜、灿烂文化于一身的举世闻名之地就应该至少去游两次。

 

          两次造访  两种感觉

 

    1999年夏,应甘肃省新闻办的邀请,我第一次游敦煌。今年8月,我应邀参加敦煌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会暨《敦煌赋》颁奖仪式,再次游敦煌。

    第一次游敦煌最突出感受是震撼。

    当我第一次参观向往已久的莫高窟,看到“飞天”、“反弹琵琶”以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壁画和彩塑的时候,我为敦煌这座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所震撼,为我们祖先的高超技艺所倾倒。特别是那绵延1600多米的上千洞窟皆为民间开凿,那些壁画和彩塑均出自无名工匠之手。当了解到藏经洞的丰富宝藏因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腐败得不到保护而遭帝国主义分子偷盗掠夺、散落世界各地时,我深感愤慨、痛心和无奈。

                              闻名遐迩的敦煌莫高窟
   
当鸣沙山和月牙泉这对世界闻名的孪生自然奇观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和听到关于它们的介绍时,我不由得为它们的神奇拍手叫绝:在沙山紧紧包围中的月牙泉千万年来竟不会被沙掩埋,也不涸不腐,始终保持一泓清池,而沙山任凭白天游人踩踏攀爬、大风吹刮,溜滑下山的沙子夜间竟能借助改变了方向的风又搬回到山上,多少年来始终保持沙山的高度不变。这种神奇简直教人不可思议。

    当第一次乘车驰骋在无边大漠的时候,看到白花花的阳光、寸草不生的荒漠和破败坍塌的烽燧,心中不免升起阵阵苍凉的感觉,“大漠孤烟直”、“平沙万里绝人烟”等古诗名句油然浮现脑际。

    这次重游敦煌,除了那些名胜古迹加深了我的印象外,我最深的感受是,11年来敦煌的变化太大了,如果不游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我会觉得我在游一个新的世界。所见所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到,改革开放之花和西部大开发之花,即使在敦煌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的大西北地区也结出了丰硕之果。

 

          中国最“牛”的县级小市

 

    敦煌是个县级市,位于千里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与新疆、青海接壤,属地级市酒泉管辖。敦煌总共只有18万人口、市政府所在的中心镇沙州只有5万多人口,是个小市,但在全国394个县级市中可谓“鹤立鸡群”,许多方面为其他同级城市所无法比拟。

    它的文明史可上溯到4000年前,可谓历史悠久;

    它有3.12万平方公里面积,同海南省相当,可谓地域广阔;

    它在古代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唯一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希腊文化体系和伊斯兰文化体系——的交汇地;

    两千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敦煌便成为古代中国第一个前沿“开放窗口”,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三条丝绸路线——塔里木盆地南沿路线、北沿路线和天山北麓路线——均由此出发和在此汇合,在漫长的岁月里是这条欧亚大通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敦煌与大汉盛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汉武帝、张骞、霍去病、李广利、唐玄奘、王维等伟大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它荟萃了各种文明精华,形成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创造了以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敦煌文化,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圣地”,今天“敦煌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敦煌艺术惨遭帝国主义掠夺、流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厄运,使得它既辉煌又悲壮。

    这一切加在一起,使敦煌在世界上声名远播, 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骛之地,2008年的游客超过120万。

    今天,这个小城市拥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多个大城市有班机来往;有高速公路与外界连接,有铁路与外界相通;有星级酒店32家,其中有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年产1000万千瓦电力的全国最大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基地正在沙漠和荒原上建设。通往青海格尔木的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不久的将来,敦煌将成为西通南疆、北接北疆、南达青海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枢纽。敦煌古城正在沙州镇遗址上修复,不久将再现这座“丝绸之路”名城的昔日风采。

               作者站在古丝绸之路上

    有人说,敦煌是“中国最牛的县级市”。的确,哪个县级市能有敦煌这样大的名气、能像敦煌这样风光呢?

 

          沙州:干河滩变为城中湖

 

    敦煌市政府所在地沙州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崭新的火车站、飞机场、高级饭店、大型商场和文化娱乐中心都集中于此。鸣沙山、月牙泉就在市郊,莫高窟也距此不远。人口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就城区而言,人们说敦煌实际上就是指沙州。

    敦煌市位居库姆塔格沙漠的东部边缘,四周被戈壁沙漠包围,年均降雨量仅42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沙州由于从祁连山发源的党河的滋润,成为敦煌全市最大的一块绿洲。

    与我1999年第一次造访时相比,敦煌的最大变化是城市变绿了。我所经过的道路和街道两旁都绿树成行,其中许多都是近些年栽种的“馒头柳”,有的道路两旁有宽约10多米的绿化带,落叶树与常青树、乔木与花灌木搭配,错落有致,十分悦目。在“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口号下,城中建了许多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出现了许多花园式社区、花园式庭院。据市政府负责人介绍,敦煌市绿化覆盖率达3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平方米,被评为“甘肃省园林城市”。

    “党河风景线水体工程”给人印象尤其深刻。11年前我到敦煌时,看到的还是那条令人触目神伤的干河滩。原来党河流经沙州时并未断流,但自上游筑坝修建水库后,经过沙州的河段就完全变成干河床了。这样,水库在减少宝贵水资源损失方面虽发挥了作用,但对沙州市区景观的破坏也相当严重。几年前,市政府决定科学利用好党河水,改变敦煌的城市面貌。市政府投资对干河床进行整治并修建了橡胶坝,再从水库放一定量的水入干河床,从而形成一个40多万平方米水面的城中湖。然后又沿两岸建设公园,植了许多树木花卉,开辟大片绿地,还在河边修了亭台水榭。夜晚,华灯齐放,分外迷人。如今城区的党河两岸成了市民休憩和游客观光的好去处。

   

                阳关:葡萄架下鳟鱼餐

 

   此次在敦煌期间,有三餐农家饭令我难忘。一次是在距月牙泉不远的一家“农家乐”,餐桌摆在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树下。一次是在去莫高窟方向的一家“农家乐”,吃饭地方是一栋苹果树、梨树、沙果树掩映的农舍。环境都很优雅,饭菜味道也不错,带几分西域风味。但最有特色的是在阳关镇的一家葡萄园“农家乐”。那是阳关众多葡萄园“农家乐”之一。

    我们吃饭的这一家,有四个餐厅,每个都是一个长形、拱顶的葡萄架,一个葡萄架餐厅摆三至四张圆桌。葡萄藤叶把棚架遮掩得密密实实,几乎不见阳光,架下十分阴凉舒适。一嘟噜一嘟噜挂在空中的葡萄,更给吃饭环境增添了许多特别情趣。刚坐定,女服务员就给端上一盆无核葡萄,说是免费的,尽管吃。接着给我们每人一份菜单,我们草草浏览一遍后问她,有什么特色菜推荐。她推荐的第一个菜是清炖红鳟鱼。我们惊诧道,你们这里沙漠地带怎么有红鳟鱼卖,而且是清炖,那必须是活的才行。那姑娘自信地解释说,这红鳟鱼就是我们本地的特产,清炖的红鳟鱼都是活鱼,味道鲜美,最受顾客欢迎。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敦煌文物局的马师傅进一步告诉我们,阳关的水来自阿尔金山渗下的泉水,在阳关汇成了一个叫渥洼池的湖泊,水又凉又纯净又含有丰富矿物质,特别适合红鳟鱼生长,在科学家指导下红鳟鱼养殖发展很快,目前在阳关已形成产业,凡到这里旅游就餐的没有不品尝红鳟鱼的。我是第一次吃清炖红鳟鱼,可以说过了一把瘾。我们一行四人,有一位回族,一位吃素,一大锅清炖鱼就两人吃,我这一次吃的红鳟鱼可能超过以前的总和。

    马师傅一路上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阳关。他说,阳关近些年变化最大,现在是敦煌市最富裕的镇。调整产业结构,利用阳光、水源和沙土壤等有利条件,大种葡萄,从而找对了致富途径。目前它是仅次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全国第二大连片葡萄生产基地,生产的葡萄畅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今年的全国葡萄节就在阳关举行。全镇近两万人口,70%人家都有汽车,家家户户都盖了漂亮的新房,有不少人在敦煌、兰州等城市还有房子。当然,利用阳关古道发展旅游,也是当地变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摆在在葡萄架下的餐桌

    11年前,受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染,我特地不辞辛苦从敦煌颠簸70多公里到阳关,想看个究竟。当时得到的印象颇有些凄凉。湿地中虽然也有几簇杨树、芦苇和和稀疏散落的破旧村舍,但在茫茫沙海中就像几片风帆一样孤零和渺小。站在那仅存的阳关标志物烽燧台斑驳的遗址前,感到的只是时间的久远,而西望不见边际的漫漫黄沙,感到的只是空荡和怅惘。

    但这次看到阳关发生的变化,我的心情好多了。

 

 

                敦煌阳关博物馆,西北之最

 

    这次重游敦煌,最出乎我意料的是看到一座气势宏大的博物馆耸立在阳关的荒漠上,它的名字叫“敦煌阳关博物馆”。它是一座仿汉风格的建筑,占地10万平方米,馆内7.8万平方米,包括阳关关城、汉唐军事陈列馆、都尉府、丝绸之路、文化陈列馆等16个项目,展现武帝拓疆、张骞出使、去病出征、广利伐宛、玄奘取经等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阳关博物馆据称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历时三年,投资2000万元,投资人是一位叫纪永元的企业家。这座博物馆的建立,大大有助于游人对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形象化了解。

    博物馆院落的中央有一座骑着高头大马、前进在荒原大漠之上的巨型人物雕塑,他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张骞。他在博物馆中占据着最突出的地位,表明博物馆设计者对这位丝绸之路开拓者和中华民族英雄的崇高敬意。

                   阳关博物馆

              阳关博物馆院内的张骞塑像

    出博物馆西门,迎面是一位坐在石桌旁和尚模样的人物雕塑,他双臂伸展,一只手端着酒杯,一副真挚热情的神态。这是“王维劝酒,渭城谱诗”的生动形象。它告诉游人,阳关之所以出名,除了它本身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苍凉的自然景观外,不可否认,王维那千古送别绝唱《渭城曲》也起了重要作用: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为了增加游客体味古人出关的感觉,博物馆外设立了一个“古代边关”,从那里出去,就意味着前往异国他乡,而出关前必须办理“签证”手续。“签证”的制作材质因官员、军人和商贾而不同。我和我的朋友都办了军人签证,是一片加盖了红色印章的胡杨木牌。凡办証者均须交一笔“签证费”。

    距博物馆几百米之外,是一个小山包上的那座斑驳累累的烽燧台,它是阳关周围十几座烽燧中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是阳关的标志性遗址。在建博物馆之前,人们到阳关来凭吊历史,实际上主要就是凭吊这座古老的烽燧。

                     阳关烽燧

    距烽燧台约300之外,横亘着一条宽阔的大道,叫“阳关道”,道旁还有古代木车模型。距大道不远的小河上有一座木头桥,叫“独木桥”。据介绍它们在古代分别通往两条不同的丝绸之路。当你漫步“阳关道”和攀行“独木桥”时,你才能真切体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古老俗话的由来。

 

                玉门关: 汉长城风采依然

 

    玉门关是敦煌市的另一个不可不去的凭吊之地。 玉门关在敦煌以西90公里、阳关以北80公里处,距它东边的玉门市不下300公里。玉门关因古代是美丽的和田玉输入中原的主要通道而得名。如果说,阳关因王维的《渭城曲》而千古闻名,那么玉门关则因另一位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而万世流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古代曾令多少人对西域望而却步,今天又激起多少人的兴致不远千里而来。我本人就因上次造访敦煌时没能到玉门关一游而遗憾多时,此次则因为有幸身临其境而感到心满意足。

    汽车行驶在通往玉门关的漫长公路上,坦荡无垠的沙漠不长草木,不见鸟兽,更不见村庄。但有时前方的天空会时隐时现地出现或海天相连,或波涛汹涌,或万马奔腾,或朦胧的城市、楼宇、村庄、森林倒影等奇妙景观。司机老马告诉我们,这是沙漠“海市蜃楼”,是敦煌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只要晴天,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他说,这种奇特景观,实际上是由于不同密度的大气层,在光线的折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幻景。

    在汽车行驶差不多两个小时后,发现大漠中开始出现一些绿色,它们是无叶的梭梭、骆驼刺、红柳、仙人掌等沙漠植物,而且越来越稠密。司机老马说,玉门关快到了。我们在一片有杨树的地方停了下来,那里是参观玉门关的接待处,建了一些现代平房,提供饮料、食物和休憩等服务,这是几十公里行程中唯一有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一位当地导游领我们进入玉门关遗址区,那里最吸引游人的是一座方形土垣城堡遗址,前方竖立一块大石碑,上书“玉门关遗址”几个红色大字。据导游介绍,这个方形遗址总共660平方米,东西宽24,南北长26,残垣高9.7 墙底的厚度3.7-4.9,西墙、北墙各有一道门,整个建筑为黏土夯建,上面无房顶覆盖。

              作者在玉门关遗址前留影

    方形城堡遗址一侧是一条依稀可见的东西向古车道,导游说,那就是东通长安、西连西域的古丝绸之路的一段。玉门关遗址的南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盐碱沼泽地,北边是一片颇大水面的咸湖泊,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的故道。

    玉门关遗址往西约10公里处是汉长城遗址。我此前所见过的长城都是五六百年前的明长城,还从未见过2000多年前的汉长城,因此当一段长长的、与以前所见长城大异其趣的汉长城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禁惊呼起来。汉长城不是用砖石砌建的,而是就地取材,在红柳、芦苇、罗布麻的枝条上铺黏土和沙砾石夯实,再用同样方法一层又一层加高形成城墙。令我惊讶的是,这些简陋材料筑起的长城经2000多年的风吹日晒,至今仍坚挺地伫立在那里。为了保存这一珍贵遗址,有约200的一段用铁栏杆隔离,其余部分游人则允许接近。用手触摸,那墙体坚硬得像锋利的石头,露出的红柳枝条和芦苇秸秆仍保持红红的颜色。参观后我才明白,常说长城的西部起点是嘉峪关,其实那是指明长城,而汉长城的西部起点是更西几百公里的玉门关。

            与友人在汉长城遗址前留影

    汉朝时期,疏勒河并没有断流,玉门关一带是水草丰茂之地。张骞凿通西域后,汉武帝下令在玉门关和阳关设立两道关隘,屯兵5000人,并在两关之间修建长城。玉门关直到唐代仍保持了相当的繁盛。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从军行》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诗说明,玉门关尽管在唐朝的时候是一座遥远的大漠孤城,但毕竟还是一座城郭,并且是军事西进的重要基地。但疏勒河的断流,终使这个古城要隘衰败消逝,如同它西边的古楼兰的命运一样。

     今天的玉门关遗址,是古代离别和战争的见证,值得凭吊。

系统分类: 文化  个人分类: 游记  本文标签:徐学江重访敦煌感受变与不变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上一篇:一次期盼已久的特别团聚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