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转型:从山城到江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9:31

山城虽然是一个深入的概念,但是已经无法代表新重庆的形象
 
重庆观察之一
·编者按·
九年前,重庆被为确立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引起国人对这座城市的关注。直辖之初,重庆即面临“三座大山”:100万库区移民搬迁、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九年后,重庆的城市布局基本完成,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食品、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持续发展,但是,与下游相比,重庆的发展依然缓慢。
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再次转型,这需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力,尤其在软实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改变重庆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相对封闭、固执的形象。在这种背景下,重庆要变“江城”一说越来越正式起来,不过这也许是转型之中对自身定位的迷思与阵痛。
一辆快速前进的列车转大弯时,车内的人总是有些相对的位移和短暂的眩晕。
这个比喻很适合于直辖9年的重庆。9年前的直辖,正是重庆列车转大弯开始的时刻。前面的道路前景广阔,但转弯的过程维持至今,甚至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摩托车之都”,到“温泉之都”,到包括美女在内的“十大名片”……如今,终于在寻找中有了新的说法:我们不再是山城,而是江城。
3月,这一由当地社科院首先抛出的话题,终于在民间渐次燎原。是偶然的群噪之声,还是一次必然的选择?
山阻水通
事件的起因,来自一份调查报告。
这份全称叫《“第一江城”重庆滨江资源调查报告》的文字材料,于3月初来自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根据该所的说法,此次抛出的只是一个框架,完整的报告将在年底全面发布。
这份报告给重庆的城市定位是:中国第一江城。报告从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拥有的河流滨江资源等七个方面,论述了这一定位的根据和优势。
这种对一个城市约定俗成形象的颠覆,来得有些突然。
该报告的执笔者,重庆市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对为何提出这样的定位有着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山城虽然是一个深入的概念,但是已经无法代表新重庆的形象。
“一般说到山城,大家想到的就是山高路不平的形象,”李说,“但是事实上,直辖以来,重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已经基本解决了交通的瓶颈问题。”
他认为,从重庆城市的源流来看,作为军事重镇时代的重庆,山自然是一种优势和保护。但是时至今日,过分强调山的概念,会对重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因此重庆需要一个新的城市形象。他更看重的是,水在中国文化上历来的通达的象征。他认为,这种内涵正是新时期的重庆所需要的,也更能赋予新重庆新的形象和内涵。
“况且重庆直辖以后,区域更大了,也有了更多的江河资源。改山城为江城完全是有依据的”。他强调说。
“名片”迷思
事实上,重庆为自己制作新“名片”,这也并不是第一次。
2003年1月,在重庆市政府召开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发出了把重庆建设成为“摩托车之都”的号召。这一举措立即得到当地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形成一时热点。
而在2005年4月出台的《2005年—2010年重庆市温泉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则提出在未来五年之内,将充分利用区域内蕴积的温泉资源,将重庆打造成“温泉之都”。
而最近的一次,则是“重庆十大名片”评选活动。该活动则由当地一家主流电视台和一家主流报媒联合发起,前后历时半年之久。经过热心市民的参与和专家学者的论证评审,榜单于去年11月公布,评选出包括美女、火锅、三峡、邹容、桥都、钓鱼城、温泉之都等十大名片。
这一事件,因为“美女”高居榜首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各种争议,褒者贬者各有其理。而前不久,著名作家周国平在渝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美女进入城市名片档次不高。虽然如此,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官方的肯定和支持。
由行业的名片的制作,到各行各业的名片的制作,最后到第一江城这种挑战城市整体形象的名片的出笼,重庆市的“名片运动”蓬勃发展,一浪高过一浪。
转型冲动
“一连串名片的出笼,直至第一江城这种挑战重庆约定俗成的形象的提出,也许表达了一种积蓄在城市内部的冲动,”一位当地观察人士认为,“这种冲动就是,重庆将由关注内向的发展积累,逐渐转向同时关注外向的竞争。”
他分析说,这意味着重庆在直辖之后,又临近了一个发展的节点之上。在这个节点之上,城市将更在意自己的形象竞争力,以便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取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正是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带来城市挑战原有自我的冲动。
这种来自民间的分析不无道理。
直辖之初,虽然高层明确指出了重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但是在这个方向上,具体的实施却只能步步为营地向前探索。而斯时重庆面临的状况并不容乐观。
根据公开资料,1997年3000万人口的重庆市的GDP不过1300亿元,国有经济占到了绝对比重。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有人士评价说,当时的重庆城不过是一个“大乡场”。
事实上,一种在当地知识界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重庆的大都市之路,从直辖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而在此前,重庆不过是一个“类工业大社区”。重庆在过去的九年之中的变化,当地媒体乐于用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来进行证实———一些老重庆多年之后再次进城,已经找不到方向。
根据官方提供的资料,去年为止,重庆市的GDP已经达到直辖前的两倍有余。而在城镇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也已经抵近万元大关。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重庆抓住三峡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的机会,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让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区域内,重庆先后完成了“半小时主城”和“8小时重庆”的道路建设———也就是说,在半小时能从主城的任何一点抵达重庆的中心,8小时能从重庆城市中心抵达所辖的任何一个区县。在以前,去一趟最偏僻的区县需要花掉你数天的时间。
而在对外联系上,作为一个水、陆、空交通枢纽的重庆也在慢慢成型。毫无疑问,这些变化对于一个城市竞争的自信心来说,无疑有莫大的好处。
但是,有人也不无担忧:直辖之后重庆的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依靠投资拉动。
有资料表明,1999年之后,重庆投资拉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22.3%,一直上升,最高时超过80%。
事实上,转型的方向已经明确的写进了官方文件之中。重庆市《十一五规划》明确写到:“‘十一五’要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而作为这一期间的政策导向,“立足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立足扩大内需和提升消费推动发展”,分别排列系列描述之前,占据了前两位的位置。
究竟是山城,还是江城?总有一天,这个城市在天幕上终会勾画出自己清晰的倒影。但可以肯定的是,某种转型正在重庆悄然发生。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