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58:5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一些企业经营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我国企业要战胜这场危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要突出抓好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这是企业攻坚克难、战胜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是积蓄力量、求得新的 更大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国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冲击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必须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大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对世界经济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我国企业要在这场危机与变革中抓住机遇,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方案。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暴露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抗风险能力低。我国大量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甚至无牌生产,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能力非常有限。二是装备水平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目前,相当多企业的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水平,能耗过高、污染严重。三是管理方式粗放,企业文化缺失,软实力弱。特别是一些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差,事故频发,危害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从总体上看,由于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任务十分尖锐地摆在了我国广大企业面前。

    化危机为机遇需要突出抓好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经济复苏往往离不开重大技术创新。蒸汽机的出现,铁路、电力和重工业的大发展,以及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的大跨越,都是在大危机时期酝酿的。谁率先看准并抢占了下一轮技术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引领世界潮流。因此,当前各国在极力修复金融体制的同时,还寄希望于发动新的技术革命,以摆脱困境、化解危机。美国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就力图通过鼓励新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刺激经济复苏,重点领域是能源技术特别是清洁能源技术。欧盟将2009年定为欧洲创新年,希望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科技创新,并以此来拉动经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日本经济在重化工业化阶段曾遭遇与我们今天类似的困难,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经过持续努力,其制造业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泛赞誉,专利申请量始终居于世界前列,并且创造出独具日本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成为不少国家研究学习的样板。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对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部署,200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科技投入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参与科技重大专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新一轮发展赢得先机和主动。同时,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动向,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避免因技术路线错误而陷入困境。

    我国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重要的一条就是“三改一加强”,即把深化企业改革同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其中,技术改造是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加强管理则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两者紧密结合,成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经济调整和应对危机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战胜亚洲金融危机,在国家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我国通过国债贴息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支持,带动4354亿元社会投资,支持2000多个技改项目,一大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企业在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面前,狠抓企业管理,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对这些企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宣传、推广,同样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其新的内容。

    众多企业的实践表明,技术拉动市场、管理创造优势是一个普遍规律。企业要在危机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以至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

    围绕关键环节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都是一次“创造性的破坏”。在危机中难免会有一些企业倒下去,但也会造就一批优秀企业。面对危机,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迎难而上,紧紧围绕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这两个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扎实工作,化危机为机遇,将企业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

    坚定信心,主动转型升级。我国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也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这些都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和持久的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妥善应对,就一定能够渡过眼前的难关,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新的力量。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根本出路。企业应针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变革和调整,积极主动地转型升级,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否则,即使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即使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还是会碰到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一定要吸取这些年来在快速发展中忽视转变发展方式的教训,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利用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用好政策,狠抓技术改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在调整结构、创造需求、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企业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大幅提高技术改造投入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建立保障技术改造投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为重点,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争取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支持,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确保这些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突出重点,强化企业管理。一是抓市场。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密切跟踪相关行业的发展,把握市场动向,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加强市场营销,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根据市场要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抓成本。企业要顺利渡过危机,控制经营成本十分重要。应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健全企业成本核算考核体系,加大对成本的考核奖惩力度;千方百计地节约支出,把过高的成本降下来。三是抓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间的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于有实力、有优势、有眼光的企业来说,目前是通过低成本兼并扩张壮大实力的有利时机。要注重提高企业并购的质量,通过对供应链、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优化再造,提高并购企业的实质性整合和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四是抓国际化经营。尽管发生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应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低迷的机会,加大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走出去”,进一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扩大国际影响力。

    着眼长远,推动机制创新。企业应立足于持续发展和应对未来竞争,努力构建技术和管理进步的长效机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追求卓越,埋头苦干;突出企业自身在技术和管理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加大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协同推进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的系统化工作体系;吸纳整合内外部各种技术和管理资源,建设学习型组织,建立高效的知识共享平台;探索实施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企业文化,强化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作者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